【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一百四十五期
2022.11.01 出刊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一百二十九】喪羊于易◎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一百二十三】大樟樹下講易經◎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男性健康這樣做,遠離3大疾病!◎文/樓中亮
■ 【易言難盡之九】重門擊柝話安全◎文/唐德清
■ 【雙峰論劍之三十九】《易》源索隱「大學之道」◎文/王立峰
■ 【史一卿專欄之七】淺談中國文化的樂觀精神◎文/史一卿
■ 【學會公告之一】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 【學會公告之一】2022年會員大會活動通知
◎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之二】劉君祖老師新書發表會◎文/編輯部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一百二十九】
 
喪羊于易
◎文/劉君祖

霜降後,陰曆九月已過,接著的立冬、小雪而大雪、冬至,由剝而坤而復,這喧囂紛擾的世情還會怎樣發展?公元2022年將近尾聲,好多人驚懼於普世氣場之險惡穢濁,不知如何因應。真是這樣嗎?

求示易象,得出大壯卦初、二、三、四爻皆動,第三爻值宜變為歸妹卦,四爻全變成坤卦。大壯卦形四陽在下連成一片,群情忿激齊聲鼓譟,欲一鼓作氣衝進其上其外的二陰勢力範圍,內卦乾剛外卦震動,陽氣爆棚難以遏止。然而卦辭稱:「利貞。」《雜卦傳》警示:「大壯則止。」《大象傳》稱:「君子以非禮弗履。」禁止輕舉妄動之意明確,是何道理?

我們看看六爻爻辭說甚麼?初爻:「壯于趾,征凶,有孚。」《小象傳》:「其孚窮也!」當社會廣大基層之位,腳癢衝動欲往前闖,結果遭凶,雖然有愛顧同道的熱情,卻不足以成事。二爻:「貞吉。」固守中道不冒進,可獲吉祥。三爻:「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處此內外交際之處,小人多半按捺不住逞強衝刺,君子冷靜有壯而不用,情勢相當艱難,不易推進,就像春情發動的公羊死命牴觸藩籬,無法突破反而弄傷了羊角。四爻:「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小象傳》:「尚往也!」進入外卦震動掌權之位,前面二陰似乎一片坦途再無障礙,應可長驅直入,突破任何藩籬也傷不到角。大輿是軍事征戰運輜重糧食的牛車,輹是車廂與車輪連結的軸件,一切似乎都堅固牢靠,那就衝吧?為何爻辭最前又囑咐固守為宜,免貽將來之悔?

再往下看可知。第五爻居君位,爻辭稱:「喪羊于易,无悔。」《小象傳》:「位不當也!」衝進去之後,陽剛猛勁漸消,遠征軍的後勤運補亦出現接續不上的問題,勉強衝到上爻,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爻辭稱:「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強弩之末難穿魯縞,再難挺進不能達成既定目標,也不能撤退而遭敵眾追擊。這時陷入僵局的雙方各有難處,最好能和談尋求各退一步的協議,才能轉凶為吉。

大壯第三爻宜變為歸妹,卦辭:「征凶,无攸利。」懷春少女涉世未深,急著出嫁結果一場空,也是感情衝動所致。《大象傳》稱:「君子以永終知敝。」人做事不要只想順利成功,練習往最壞處的風險想,天下哪有那麼多一廂情願的好事兒?

大壯四爻齊變所成坤卦,代表廣土眾民,執政高層應厚德載物,策略上順勢用柔,勿一再對外逞強對抗,否則終成坤卦上爻玄黃血戰、兩敗俱傷的殘局。坤卦節令正值陰曆十月,這不是目前普世的劫難麼?戰爭、瘟疫、饑饉、死亡,基督教《聖經.啟示錄》裡揭示的情景於今皆現?全球矚目的俄烏戰爭就是今年二月廿四日正式爆發,恰值雨水剛過往驚蟄、春分走的大壯節氣,而今已歷八個多月,還在對抗廝殺的僵局裡,而且牽動甚廣且鉅,這是令人難過的巧合嗎?

以個人身心保健而論,陰曆二月的大壯時節特別重要。冬盡春來,乍暖還寒時候,老病纏身者稍不留神即出狀況,下乾金克上震木,心肺功能失調嚴重者甚至猝死,確實宜靜養不宜躁動。這樣的例證太多太多,不必贅言。

大陸學生好學深思,藉占習易,有問國際對立抗爭嚴重的話,若爆發核戰會如何?得出復卦初、上爻動,齊變為剝卦之象。一般剝極而復,是狀況轉好得獲重生,復變剝則由生而滅,糟糕已極。復卦初爻:「无祇悔,元吉。」基層民眾生生不息。上爻:「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慾望蒙蔽理智,天災人禍並至,行師對抗而遭敗績,國破君亡,從此一蹶不振,當然大凶。現代核武威懾只能備而不用,否則保證互相毀滅。其實這是現代人的常識,未卜即可先知,為人類文明永續計,再低當量的嘗試都不可以。

所以應該如何?他又得出大有卦初爻動,變則有鼎卦之象。同人、大有二卦即論世界大同,只要同樣是人,應該大家都有。種族歧視,各種強凌弱、眾暴寡的行徑皆應遏止。初爻強調「无交害」,人類不要交相害,應該和平共存。鼎為政權興革,政治家應以廣大基層的生民福祉為念,才是王道,是所至盼。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一百二十三】
 
大樟樹下講易經
◎文/邱雲斌

等了兩年,丘園申請的邊坡護土排水溝工程,終於完工了!怪手摧枯拉朽後,景觀豁然開朗,崇山峻嶺怡然自得,原先不見天日的荒谷,儘量保存原始風貌,老樹莊嚴矗立,原始竹林搖曳生姿,「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老媽最高興荒地重生,憑空多出幾百坪可用之地,可以種花種樹。許多事亦復如是,沒有去裁成輔相,展現的是原始樣貌,經過鑽研琢磨,精華盡在其中。

讀書,尤其是讀易經,更應該學習孔夫子「韋編三絕」,細細玩索品味,「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今天我們以同人卦的三、四爻為例,來玩其辭。

同人卦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拚命三郎來了!同人卦從九三開始,連續兩個居於人位的爻,連同人卦的招牌都沒資格掛,表示這兩個爻,心裡想的,實際做的,一點同人的觀念都沒有,這是易經對人性的了解,也是極大的諷刺!三爻陽居陽位,自認條件不錯,是條好漢,眼看唯一的寶貝女人,原本和自己是親比的近水樓台,卻心有所屬,只對君位的九五青睞有加,這陽剛烈性按捺不住,就色膽包天,開始計畫佈署,想來個橫刀奪愛。

從卦象上來看,六二和九五相應與的關係確實不錯,但兩者之間有重重阻礙,因為九三、九四也不是吃素的,都卡在九五和六二會面必經之路。這時,九三就認為機會來了,「伏戎于莽」埋下重兵、設下陷阱,就等九五從上卦來探視愛人六二的時候,下手偷襲,一舉把老大給做了。 畢竟九三再衝動,還有點自知之明,不敢明目張膽的和九五面對面硬幹,只好來陰的;但是也不放心,心裡忐忑不安,不知九五實力強到什麼地步,也害怕自己的機關被識破,到底有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升其高陵」,爬到最高的丘陵上窺探九五的動向,不看還好,一看心涼了半截,發現九五實力實在太強了,早有萬全的準備,並且九五和六二的感情也很深厚,是金蘭至交,不受分化離間。連一點偷襲的機會都沒有,只好乖乖的收兵「三歲不興」,有三年這麼長的時間,都不敢再輕舉妄動。有妄想,沒有行動,所以不言吉凶,你動手就死路一條,不動手、不興兵,就沒事。站在五爻的立場,既然是同人的領導,就算知道三爻圖謀不軌,但沒有實際行動,就睜隻眼,閉隻眼,大家還是和平相處吧!這也是同人大器呀。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同樣沒有同人的招牌,並且在上卦,實力更高強,作法更機變巧詐。九四在楞小子九三和君位九五中間,對六二何嘗不垂涎三尺。但是他是老奸巨猾,不動聲色,是標準的騎牆派,兩邊都不得罪。既然他實力比九三強,已經是據地稱王,或擁有自己的城池的霸主了,不必像九三還要爬上丘陵,所以「乘其墉」,站在高高的城牆上,兩邊的形勢都瞭如指掌,但袖手旁觀,「站高山看馬相踢」,看九三跟九五明爭暗鬥,不表態支持誰,因為他還不知道誰是最後的贏家。萬一九三偷襲成功,要把皇帝老兒拉下馬了,他馬上幫忙倒打一耙,可以趁亂分一杯羹;要是九三奸計被九五識破,一舉遭殲,他也會宣誓效忠勤王,論功行賞。最好是九三、九五打個兩敗俱傷,鷸蚌相爭,他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抱得美人歸。

這是九四騎在牆上的如意算盤,永遠西瓜靠大邊,等著撿便宜。事實上呢?九三知道勢不可為「三歲不興」知難而退了,九四也沒戲唱、白費心機,「弗克攻」知道自己手上這點實力,要對付九五是不夠的,馬上滾下城牆,不敢興風作浪,因此全身而退,所謂「法不誅心」可以得吉。

再細讀這兩個爻的「伏」與「乘」。伏是趴著,蹲低、隱藏在草莽,顯然知道自己做的是事見不得人,要冒很大風險;一旦穿幫,罪證確鑿,會誅連九族,這是宵小歹徒到大奸大惡之行。乘其墉完全不同,人人都可仰觀,趾高氣揚,行若無事。肚子裡的壞水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只要不動,沒什麼風險;一旦得手,甚可取而代之。當今之世,那種人比較多呢?

秋高氣爽,惠風和暢,真是打理丘園的好時光。世事如棋局,往來黑白分,道不完,說不盡,希望很快就可以在大樟樹底下講易經吧!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男性健康這樣做,遠離3大疾病!
◎文/樓中亮

■ 男性健康這樣做,遠離3大疾病!


說到男性健康,許多醫學研究顯示,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少2-3歲,且一般大家都會想到性功能障礙或是攝護腺一類的疾病,其實除了這兩種疾病外,一些心血管疾病及新陳代謝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等,也大多是男性比較多見。

除此之外,男性普遍較容易忽略或忍受身體的不適,覺得忍忍就過了,不是很難受的話就 不用去看病,所以往往小病忍成大病,等到就醫的時候發現疾病已經很嚴重了,因此普遍來說,男性的身體健康程度比女性還差。

【男性易患的三大疾病】

  1. 泌尿生殖感染
    男性若長期忽略個人衛生或是夫妻生活不衛生,再加上免疫力低下,就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而泌尿生殖感染會引起睪丸炎、尿道炎等,會影響精子活力,導致不孕不育。
  2. 性功能障礙
    若經常抽菸喝酒、久坐熬夜,以及缺乏運動,都會導致性功能障礙,若又拒絕就醫,不僅影響自己健康,還影響家庭和睦。
  3. 攝護腺疾病
    精神緊張,菸酒刺激,久坐使得血液循環變差,過度的夫妻生活都是攝護腺炎發病的因素,出現尿頻、尿急、尿不盡、下腹部及會陰部墜脹疼痛等症狀都是來自身體的警告。

那麼,男性朋友們要如何預防以上這三大疾病呢?

  1. 補充維生素C
    每天可以服用維生素C提高男性生育機會,對精子有一定的益處;也可以通過多吃橘子、柳橙、西瓜、甜瓜、草莓、番茄和甘藍...等來補充。
  2. 戒菸忌酒
    菸酒會造成勃起功能障礙。
  3. 戒除冰冷飲料
  4. 多喝水
    多喝水就會多排尿,喝水可降低尿液濃度,減少對攝護腺的刺激,防止泌尿生殖感染。
  5. 保持清潔
    男性陰囊分泌汗液較多,容易藏汙納垢,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因此,清洗會陰部可以預防攝護腺炎。

(本文承蒙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提供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電子報讀友,特此致謝。)

本期目錄...

 
【易言難盡之九】
 
重門擊柝話安全
◎文/唐德清

舉世矚目的中共二十大順利閉幕,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也在23日全面亮相,開啟又一個奮鬥十年。長達8天的大會,最最引人注目的有兩樣,其一是大會的政治報告,主題是什麼,字數多少,時間多長;其二是人事變動的安排,誰上誰下,何幫何派,年長年幼。諸如此類。西方媒體最喜歡於細微處作文章,專拿望遠鏡看主席臺的人撓癢掏耳朵,要是有人挖鼻屎,那記者就好像中了六合彩,相機狂按到沒電,心態扭曲到自己罵自己。聽會好像在猜遊戲,甚至無意間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給你分析出你死我活的派系鬥爭,猜對了洩氣,猜錯了更是抹黑無底線,一三五青壯派政變,二四六老領導干政,一兩年內一定崩潰,兩三年後又成威脅,大言不慚,唾面自乾,偷樑換柱,濾鏡鬼影,無所不用其極。總而言之,中國不倒,西方人不爽,幾十年如此,這兩年加劇,往後更離譜,如此不堪,還有臉整天罵中國。

放眼全世界的大會報告,如果說中共的政治報告自認第二,就沒有哪個黨敢稱第一。我的一位朋友曾經被抽調到十七大報告起草組作臨時文字工作,這一臨時工作就幹了一年半,講了很多報告形成過程的細節,真的是不講不知道,一講嚇一跳,選主題、搭框架、撰初稿,不斷討論、不斷修改、不斷推敲,徵求黨內意見,聽取黨外建議,彙集地方思路,方方面面,幾上幾下,反反復復,最少有過萬人參與其中,直到大會正式開幕前一星期的中央全會還在修改,可謂是凝聚全黨心血之結晶。這次二十大的報告全文,至今還沒有看到,據說在今年4月16日至5月15日的一個月時間,就收到全國網民的建言854萬多條,主要是老百姓對國家治理提出意見建議,涉及到食衣住行、醫教勞保等問題,形形色色,洋洋大觀,反映出中國普羅百姓家國情懷、善於思考、勇於獻策的傳統。習近平在匯總的報告上批示:「要總結這次活動的成功做法,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善於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更好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可見一份報告的形成實實在在是不容易的,絕非外界所能臆測的。

如果有興趣關心這次大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二十大的報告裡,首次以「國家安全」課題自成一章,強調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等,這就是第十一部分的《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一章,習近平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具體包含四大方面:一是健全國家安全體系;二是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三是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四是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據英國路透社計算,習近平反復提及「維護安全」或「安全」的次數高達89次,美國《紐約時報》則稱,習近平在報告全文26次提到「國家安全」,遠超十九大報告中的18次。有經歷過2019年香港黑暴的人永遠都會記得,美國中情局的人員毫不避諱直接在香港街頭指揮調度打砸燒殺,谷歌、蘋果負責地面導航策應。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實際上常常是人不如禽獸,尤其是昂撒族的敗類,那是不折不扣的人渣、人類的公敵,天地不容。

今年以來,中共高層最常用的政策基調是「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假如疫情明年就告一階段,那麼穩住經濟、安全發展就是今後繼續推進的重中之重,這次二十大的人事調整佈局,或許正在配合這個頭等大事的深入貫徹、篤實成事。發展是根基,安全是保障,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缺一不可。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目前歐洲的天然氣,現在的價格已經是去年四倍以上,還不一定買到貨,工廠紛紛關停,柴堆屋前屋後,中國電熱毯,趕制搶手貨,只有那些議事大廳的議員們,還在高呼團結聯盟、油氣限價,民主價最高,凍死你活該。中國人歷來就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回溯歷史,我國「整體國家安全觀」的形成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但是發展的基因始終根植在安全的框架裡。2014年1月中央決定專門設置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仔細分析這次二十屆376名中央委員、候補委員的產業背景,能夠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行業占比最高,如航空航天、電子計算機行業,引領我國經濟向高端製造業轉型和國際競爭力的打造,鞏固產業鏈的安全;涉及安全的行業重要性大幅提升,如採礦業、電力能源、農業和軍工業完全對應大會報告中提到的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和國防安全;惹人注目的是銀行金融行業占比的提高,彰顯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考量。二十大中擁有銀行金融從業背景的委員人數不少,主要是候補委員,直接原因是五年來為了防範金融風險,很多省市在常委班子中配備金融背景的領導,通常是省委副書記或者副省長,剛好符合候補委員的條件。提前佈局,逐步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爭取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再看高層的政治局,以往中紀委書記是常委,第一副書記是政治局委員(如十九屆的楊曉渡),而新一屆的中紀委第一副書記劉金國只是書記處書記,反而國家安全部部長陳文清晉升政治局委員;72歲老廉頗的張又俠留任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一路從31軍(駐地廈門)成長的何衛東,十九屆還不是中央候補委員,這次連升幾級,直接從東部戰區司令員晉升為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福建書記尹力晉升政治局委員;69歲的王毅晉升政治局委員,估計出任中央外辦主任,加上他原任職中央台辦主任的經歷,對照報告裡提出「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核心都是圍繞「安全」兩字,具體動作包含拒止外部勢力,尤其是針對東海、台海、南海地區風雲突變的隨時較量。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晴天砍滿落雨柴,掙一塊錢花三角,中國人的憂患意識是流淌在血液裡的基因,《周易》就是一部總結先哲先民在惡劣環境中求生存的天書,安全是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安全談不上,一切都落空。《周易》的〈繫辭傳〉有這樣一句話:「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大概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先哲們,從〈豫〉卦的上雷下地的卦象中,悟出了保衛自己的大道理,城郊壕溝、城郭環牆、裡城甕城、瞭望角樓等等,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對付那些想來入侵的暴客,一點一刻也不能有幻想,一定要從早、從遠、從嚴來佈局,針鋒相對,一個門不夠,還要設置很多重的門來把守,而且在很遠的地方就要有擊柝的人負責。柝就是木材或銅器製作的梆子,大力敲打才將聲音傳得遠,當年花木蘭替父從軍,前線就敲這種金屬梆子:「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就是北方的寒氣,寒風呼嘯,電閃雷鳴,打更的戰士必須使大力氣敲梆子,營地的官兵才能聽得到。現代海軍的聲納系統,功能就類似于古代的金柝,除了主動聲納之外,還可以運用被動聲納,自然更加遊刃有餘。話說一年前的中國南海,有一隻橫行霸道的海狼叫「康涅狄格號」,夜路走多了,終因聲納系統的原因,神差鬼使地給敲了金柝,劈了天靈蓋,至今半身不遂,未能康健。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安全永遠在路上,易經永遠時與實。

本期目錄...

 
【雙峰論劍之三十九】
 
《易》源索隱「大學之道」
◎文/王立峰

位列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開篇即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後世儒家更是把「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尊奉爲所謂儒學三綱領,成爲儒學「垂世立教」的標榜目標。

其實「明明德」之說並非起自《大學》,《周易・晋卦》便講「君子以自昭明德」,「昭」字《說文解字》曰「日明也」,依此,「君子以自昭明德」基本上可通意于「君子以自明明德」,只是形象、力度、場合及影響範圍稍有區別,可見,無論是孔子講學還是曾子記錄整理乃至進一步的闡述發揮,《大學》都與《周易・晋卦》有著不解的淵源。

在以前的文章〈從商周鼎革解密火地晋〉文中,我們說〈晋卦〉的卦辭就是周公在平定三監之亂後,指派九弟封去殷商京畿舊地封邦建國,鎮撫殷人的歷史記錄,其爻辭完全就是《尚書・康誥》中,周公對即將領命趕赴封地的九弟康叔封的的諄諄告誡。

《左傳・定公・定公四年》記載,「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閻之土,以共王職,取于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誥〉,而封于殷虛。皆啓以商政,疆以周索。」在隆重的賜封諸侯儀式上,大宰周公爲康叔封賜授大路等儀典寶器,並「命以〈康誥〉」,司徒陶叔爲康叔封賜授民衆,司空聃季爲康叔封賜授土地,這就是「大君有命,開國承家」的賜寶、賜民,賜土之三賜三接儀典,儀典之後康叔封就該領命赴職,「以藩屏周」了,也就是〈晋卦〉卦辭所記載的「康侯用錫馬藩庶,晝日三接。」

《禮記・經解》曰:「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利兼萬物,與日月並明,明昭四海,而不遺微小。」「明出地上」的〈晋卦〉就以太陽光耀大地「明昭四海,而不遺微小」來比擬周天子之「明德」,而這正是通過「錫馬藩庶」、封邦建國的諸侯來實現的,以期布天子之「明德」于四海,使得天下歸服,民心歸附。由此,孔子讀到〈晋卦〉時才不禁贊曰「君子以自昭明德」 。

然而,繼續對比〈晋卦〉爻辭和《大學》後面的論述,二者又呈現出巨大的缺失差異。

〈晋卦〉初六,「晋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初六講的是周公告誡康叔封,以「摧」指代的法制懲罰是統治國家萬民的根本,「晋如摧如,獨行正也」就是作爲諸侯必須牢牢地把握住「明德慎罰」的權力。「罔孚」,即〈康誥〉所言,「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裕」,即「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灾,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 「罔孚」和「裕」,就是要根據實際情况做到「敬明乃罰」,而不是機械照搬法律條文去處罰,這兩點都把握好了,就是「(罔孚)裕,無咎,未受命也。」

〈晋卦〉六二,「晋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六二講的是周公告誡康叔封,「王曰『嗚呼!封,有叙時,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畢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康誥〉中的身之「疾」即爲爻辭中的心之「愁」,如果說初六之民陰居陽位,不中不正,需要「摧」罰對待,六二之民則位居中正,能够明辨是非、恭順服從,這些人如弃疾般弃惡,是絕對的安善良民,對于這些人就要通過諸侯善政治理,讓他們感受到天子的關愛保護,就像母親護佑自己的嬰兒般,使他們得以福祉庇佑,生活安康,即是「受茲介福,以中正也。」

〈晋卦〉六三,「衆允,悔亡。」

周公繼續告誡康叔封,「王曰『非汝封刑人殺人,無或刑人殺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無或劓刵人。外事,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時,丕蔽要囚。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乃汝盡遜,曰時叙,惟曰未有遜事。』」六三又是陰居陽位,不中不正且多凶,正是作奸犯科者,爲此,周公對康叔封在具體執法斷案、施處刑罰時又特別叮嚀,務必細緻嚴謹,切合民意,尤其是要獲得殷人氏族大家的認同,「衆允之志,上行也」,這樣社情民意就會主動向上歸附,通過追隨諸侯而歸心于天子。

〈晋卦〉九四,「晋如鼫鼠,貞厲。」

周公繼續告誡康叔封,實爲〈康誥〉斷簡殘篇的〈梓材〉有言,「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以厥臣達王,惟邦君。』」以及「王啓監,厥亂爲民。曰『無胥戕,無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合由以容。』王其效邦君越禦事,厥命曷以?『引養引恬』,自古王若茲。監罔攸辟。惟曰『若稽田,既勤敷灾,惟其陳修,爲厥疆畎;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樸斫,惟其塗丹雘。』」

〈晋卦〉九四上接下引,就是奉周天子之命在所封之地治理藩庶、屏藩周室的諸侯,就是要在所封之地的氏族大家和臣屬卿大夫及萬民之間傳達王命幷做溝通治理,使天子之「明德」「明昭四海,而不遺微小」。作爲受封諸侯,重任在肩,務必心懷「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小人難保」之懼,務必保持「往盡乃心,無康好逸,乃其乂民」之惕,切不可貪歡宴飲,淫逸享樂,切不可分心旁騖于他事他物,如鼫鼠般樣樣粗通樣樣不精,唯獨不專不擅、不堪擔負治國藩庶大任,這樣就是失職,局面就很危險,也就是小象曰「晋如鼫鼠,位不當也」。

諸侯用心專一于治國理政,勤政善政,勵精圖治,終至有成,避免「厲」之危局,這就是「用康乃心,顧乃德,遠乃猷裕,乃以民寧,不汝瑕殄。」惟其如此,才可以承繼先王事業,永保周室江山,也就是〈梓材〉最後一段話,「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懷爲夾,庶邦享作,兄弟方來。亦既用明德,後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後爲迷民,用懌先王受命。已!若茲監,惟曰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

〈晋卦〉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周公旦與康叔封乃同母兄弟,一同長大,共同經歷各種考驗,周公對于九弟封是完全瞭解信任的,對于九弟即將承擔的「藩庶」重任是充滿信心的,六五爻辭其實就是攝政的周公在〈康誥〉中最後一句充滿信任、勉勵和期待的話,「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聽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晋卦〉上九「晋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厲。」

在〈康誥〉中,周公還有一段話特別告誡康叔封,「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乃別播敷,造民大譽,弗念弗庸,瘝厥君,時乃引惡,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茲義率殺。亦惟君惟長,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

周公絕對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深知治國治民必須治吏,上九已居上爻亢位,初爻三爻的法制是爲小民準備的,所謂「刑不上大夫」,而上層統治階層中行事不中不正者即爲作亂者,對于這些人用的是「伐」,即「茲義率殺」。

「晋其角,維用伐邑」針對的是「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訓人」,甚至包括諸侯在內的所有統治權力階層內部作亂者的嚴厲懲處和警告,也是周公以國家整體利益和君臣大義對康叔封的諄諄告誡,事先講清楚這些,也體現了周公作爲胞兄對自己胞弟的切切提醒和殷殷關愛。

對于上述作亂者,「維用伐邑」的「速由茲義率殺」局面雖一時「厲」而能「吉」,終「無咎」。至于「亦惟君惟長,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的情形,雖然沒有前者嚴重,但也不能姑息縱容,不能一味以德相待,否則,那樣就是「貞吝」。

比照上面〈晋卦〉爻辭,《大學》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之後,僅僅是講「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首先對照來看,《大學》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對應的是《晋卦》卦辭「君子以自昭明德」,其後《大學》的「在親民」明顯對應的是〈晋卦〉六二「晋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而《大學》的「在止于至善」就不那麽簡單了,它同時對應著〈晋卦〉三個爻,九四「晋如鼫鼠,貞厲。」這是周公所打造的理想政治藍圖中對于執政者的完美要求;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這是周公對于理想政治願景的憧憬實現;上九「晋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厲。」這是對周公實現心中理想政治願景賴以支撑維護的武力保障,保駕護航。上述這三爻完整統一于儒家最高政治理想之達成實現,也就是「德配天地,利兼萬物,與日月幷明,明昭四海,而不遺微小。」它實際上就是《大學》後面講的「國治而天下平」,即《大學》前面標榜的「在止于至善」,它還是北宋張載所講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同樣還是南宋朱熹所謂的「復盡天理」,至于明代王陽明的「致良知」,也不過是對同一主題的另一種講法。到了近現代,在一個完全不同于以往歷史的時代中,「止于至善」走出書齋和象牙塔,以最爲簡樸生動直白的表述化作偉人的一句話,「爲人民服務」,幷以從未有過的「知行合一」方式及其深度廣度,施之于國家社會治理實踐和最廣大的人民群衆之中。在今天,這一歷經三千年傳承而始終未曾改變的歷史主題,從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被賦予的最新表述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由此我們突然發現,跟《周易・晋卦》比照,《大學》開宗明義所標榜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只發揮表達了〈晋卦〉的卦辭和四個爻的意義,却不見了初爻所講的法制爲治理國家萬民之根本,以及三爻所講的具體的法制實踐。

這是《大學》有殘簡漏簡的情况嗎?《大學》講「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也,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後面又講「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而這個「治國」在後面的傳疏裏給出的答案只不過是以身作則、推己及人的所謂「絜矩之道」,說起來勉强可以算是跟「親民」沾上點邊,却與《周易・晋卦》所講法制爲治理國家萬民之根本完全無涉。由此可知,《大學》根本就沒有上面所設想的殘簡漏簡情况,再進一步可以判斷,《大學》無疑是對《周易・晋卦》進行了選擇性的片面解讀闡釋。

在《周易・易傳》中,孔子明白無誤地對〈晋卦〉進行了完整的解讀闡釋,那麽《大學》對《周易・晋卦》進行的片面闡釋發揮又是什麽情况呢?

曾子與其父曾皙同拜孔子爲師,孔子臨終前,曾將其子孔鯉遺孤子思託付曾子,時年曾子二十七歲。作爲孔子如此相知信任的學生,曾子肯定清楚老師對于〈晋卦〉的講述和解讀,但就是這樣一位親近信任的學生,在《大學》中對老師的解讀講述進行了選擇性的片面闡釋傳播,完全可以說是斷章取義。

孔子爲儒家開宗立派,創立了以「仁」爲核心的道德學說,在政治思想上核心內容就是「禮」與「仁」,主張「爲政以德」,認爲用道德和禮教治理國家才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就是一系列「德治」和「禮治」的治國方略,從根本上來講,這些都奠基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根基之上,而所有這些,比照起其思想源頭《周易・晋卦》闡述的法制與德治相結合的全面完整的治國思想理論,就已經出現了偏差。

在孔子直到曾子生活的年代,法家思想也在逐步發展建立起來,法家建基于「人性本惡」之上,與儒家恰恰相反。《大學》只講「親民」,不講「摧」罰,只講德治,不講法制,實際上就是爲了維護自家片面學說,爲了不自挖墻脚,這或許就是曾子在《大學》中對《周易・晋卦》和老師孔子的闡釋進行了選擇性的片面解讀發揮和闡述傳播的原因。

很明顯,從對〈晋卦〉的完整解讀來看,不論曾子之後的儒家還是後面的法家都是片面的,都是對周公在〈晋卦〉闡述的完整治國理念的選擇性片面解讀,法家且不論,儒家更嚴重地講是故意曲解,是對《周易》作爲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惡意肢解閹割,這種爲了一己學說之私之利而不惜選擇性地肢解閹割《周易》原本全面完整思想的行徑,嚴重影響了對後世兩千多年的人們對于世界和現實的理解和認知,嚴重阻礙了中國歷史上更爲成熟的法治思想確立和實踐,嚴重影響了後世中國人的精神思維和中國歷史的走向面貌,其影響可以說是極其惡劣且巨大深遠的!

尤其是把《周易》尊奉爲至高無上經典的儒家,口口聲聲義利之分和君子小人之別的儒家,孰不知,孔子之後的儒家自己正是那個小丑。

本期目錄...

 
【史一卿專欄之七】
 
淺談中國文化的樂觀精神
◎文/史一卿

兌為無心之悅,無言之說,是發自內心的喜悅,中國文化正是一種契應了兌卦的以樂觀為主導的文化。

《論語》的開篇第一則,就是在講喜悅與快樂。

在經典之中,開篇的第一篇第一段都是最重要的,一定是在闡述整部經典的核心思想、價值觀。

《論語》開篇就是「悅」與「樂」,這不光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底色,甚至是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底色。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用的是「悅」,朋友相得是「樂」,「悅」與「樂」有什麼區別?

「學」是學理論、知識,但是把道理落實到行動中,成為自身修養,應用自如,是有一段距離的,這段距離必須靠長久精進地「習」練,來拉進完成。

有人問,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

那就是「知道」與「做到」之間的距離。

「知道」相當於「學」,而要把「知道」落實成為「做到」,靠的就是「習」的過程。

「時」是一個機緣,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一個難題,而你之前所學所練的本事,恰恰就把這個難題漂亮地解決了,生活給了你一次印證試練的機會,你把所學的本事靈活地應用了出來,解決了問題,「學的東西用上了」,那一刻,心中湧出的價值感、成就感,就是「不亦悅乎」。

「悅」是一種發自內心、法喜充滿、妙不可言的感受。人生有新領悟了,心靈昇華了,境界提升了,豁然開朗了,那種無與倫比的歡喜都是「悅」。

「悅」是只在我們自己心裏的,不一定要讓別人知道的,別人也無法知道我們心裏的感受。

但是「樂」就不一樣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友為了你千里迢迢從遠方而來,這說明什麼?

說明你身上有人家看中的、喜歡的,嚮往的美好品性與才華,人家才會千里迢迢從遠方來看你。

再如,你要演講的時候,有聽眾跑來對你說,他是專門請了假,坐了飛機趕來聽你演講的,這時你一定非常高興。這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快樂。

「樂」和「悅」不同。「悅」是在你的心裏,你可以不表現出來;但是朋友來了,我很快樂,這種「樂」是要表現出來的,讓對方能感受得到的。如果你不表現出來,朋友的熱情沒得到回應,對方會覺得冷漠,失望,傷心。所以與人交往的快樂,不光要樂在心裏,還要洋溢在臉上,與舉手投足之間,熱情的回應對方,這樣對方也會很快樂。你看到對方快樂,你也會更快樂。這樣有來有往,彼此之間善意的循環就會不斷旋轉,彼此的情感才會愈加深厚。

第一段前兩句,是兩件快樂的事,但第三句是件不快樂的事。

「人不知」是件憋屈、委屈、痛苦的事。

而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正把君子和小人區分開來。

因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君子當被人誤解後,會反省自己,是不是我的德行還不夠?而小人被誤解,是去怨恨別人,你們怎麼就不能擦亮眼睛看見我的好呢?君子面對痛苦,沒有怨恨,抱怨,而是坦然一笑,豈能盡人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一部《論語》,二十篇,五百多則,一萬六千多字,裏面竟然沒有一個「苦」字!

孔子在生活中遭遇那麼多挫折,他要承擔那麼重的責任與擔當,竟沒有一個「苦」,我們看到的孔子一直是快樂的。

開篇第一則,便揭示出了求學之樂,交友之樂,及不為人知之樂。弟子們把這段放在開端,顯然不是隨便的,因這三句正是為學,做人,處事的起點,也是總原則。這三句話的共同特點就是「樂」,而「樂」正是孔子整個人生的旨趣。

又如: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都是孔子在樸素的生活中所體驗到的無窮樂趣。

他曾讚美顏回說: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的這個「樂」,不光傳給了顏回,也傳給了孟子。

孟子曾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又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的三樂是倫常之樂,心安理得之樂,及教育英才之樂。

樂觀是儒家的底色,因為儒家根深蒂固的影響,中國文化的底色都是積極、樂觀的,什麼文化傳到中國來,都會染上中國樂觀的色彩。

如,佛家思想的世界觀是苦觀。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但是佛家思想從印度傳到中國之後,受到了我們本土文化的影響和改造,從苦觀、悲觀,變得樂觀、達觀了起來。

「眾生皆苦」變成了「煩惱即菩提」。

「一切皆苦,無有樂相」變成了「日日是好日」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樂觀精神。

要知道,樂觀是一種能力,是種很高的境界,人有能經受得起的實力,才能樂得起來,人得有智慧,才能從一件人人都覺得是糟糕的事情之中,看到光明與希望之所在,從而轉苦為樂,化煩惱為菩提。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2022年會員大會活動通知

◎編輯部


各位會員、各位同學:

又到了我們召開會員大會、改選下屆理監事及理事長之時!

您的一票將決定未來三年易學會的發展宏圖,請您務必撥冗出席。如您無法出席,務請填寫投票委託書擲交予周易學會(地址: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418巷22號6樓)。

日期:111年12月10日(星期六)上午9時
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
活動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
館址:110054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
交通資訊
聯營公車:204、212、235、240、254、261、270、282、288、299、651、672、967、忠孝幹線、仁愛幹線、承德幹線。
捷運(板南線):國父紀念館站4號出口。
費用: 600元
報名方式:請在學會各班Line群組(擇一處)登記報名,或Email:ypchang1959@gmail.com 張詒鵬報名。報名時請註明:班別、姓名、聯絡電話、用餐葷素。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本期目錄...


劉君祖老師新書發表會

◎編輯部



書名:「從易經解維摩詰經」
日期:2022 年 12 月 18 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 2:30 ~ 4:30
地點:國家圖書館/3樓國際會議廳
地址:台北市中山南路20號3樓

請大家共襄盛舉,踴躍參加!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