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專欄文章,以周公用周人崛起滅商歷程擬象創作卦爻辭的地風升卦,來比擬病毒疫情潛伏流行,本期再觀照一下天風姤卦所比擬的病毒疫情之情狀。
姤卦巽下乾上,「姤,遇也」,一陰初見於五陽之下,使得乾卦純陽之體破功,開啟陰長陽消進程,預示著新一輪陰陽消殺長生變化週期的啟動,以人事來講即謂之「女壯」,所以,姤卦之時最根本的應對之策便是「勿用娶女」。雖然陰陽交感當合,但處姤卦之時,所當為卻是要決絕斬斷情絲,「不可與長也」,因為如果不能果斷消除逆轉陰長的勢頭,一旦放任使之成為趨勢,終會釀成陽消之結局。
《周易》的偉大之處,其一便是以全面辯證的視角來觀察問題,姤卦堪為代表。《周易.繫辭傳》有言,「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一方面,以陰爻「柔遇剛也」所喻意的「女壯」危機爆發,處置失當,終將造成陰長陽消的後果;另一方面,卻是在危機發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孕育出來各種全新的變化機遇可能,這就是聖人所言「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在所有各種變化機遇可能中,那個最為遵循符合天地之道的,便會勃發出最為頑強的生命力,逐漸脫穎勝出,最終成長為新生的主導力量,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局面,這就是「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處姤卦之時,一方面要求不拘常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一方面於陰長陽消中創造出新的機遇,這正如《黃帝內經》所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聖人對此也不禁喟然歎曰「姤之時義大矣哉!」從這裡,我們也可以聆聽出聖人所言「時義」一辭的確切含義,並辨析出與聖人在其他卦〈彖傳〉中所言的「時」、「時用」、「隨時之義」等辭的精微之別。
以姤卦六爻觀之,初六便是「女壯」之「女」,也就是危機降臨,其上五個陽爻便是初六「壯」而「與長」,即危機向上發展向外擴展呈現出的各種情境。試以當今病毒疫情流行肆虐之世情一一析之,竟令人絕倒。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
好比用金屬制動器把車輛牢牢地固定住,姤卦初六就像一頭饑餓難耐又處在發情期的躁動瘦弱母豬,如果能設法把這頭躁動饑餓的瘦弱母豬也緊緊地拴捆住,這就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不能「系于金柅,柔道牽也」,不能緊緊地拴捆住這頭瘦弱躁動母豬,任其在大範圍內由其本性橫衝直撞、左突右沖,一通破壞的結果必然兇險。面對危機,姤卦初六一開始便給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隨之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病毒疫情就如同這頭饑餓難耐又處在發情期的躁動瘦弱母豬,面對病毒疫情流行衝擊,如果始終與病毒疫情抗爭,堅持動態清零,把病毒傳播疫情流行牢牢控制在局地範圍,結果就是明明白白的「貞吉」;如果由於種種原因抗疫不利,又不能恒常堅持下去,卻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半推半就抗疫躺平,任由病毒疫情蔓延肆虐,結局必然是「見凶」。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面對危機洶洶來襲,九二本身剛強有力,關鍵又處於中位,自己是完全有能力管控住危機的,就如今年三四月份疫情衝擊下的廣東深圳、廣州、東莞等地,採取果斷有效措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傳播。但廣東也只是能夠調動資源很好地管控住自己本省內的疫情流行,確保自身無事,對於身邊陷於疫情之下的香港只能封關,禁止和限制人員貨物往來。《周禮.秋官司寇》有言,「諸侯、諸伯、諸子、諸男之相為賓也,各以其禮相待也,如諸公之儀。」抗疫成功的廣東愛莫能助,並不能為眼前「相為賓」的香港採取什麼實質性的措施,香港還是要靠自己的資源力量抗擊疫情,對於九二廣東來講,這就是「不利賓」。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九三本身有實力,但過剛不中,自視甚高,遇到弱者,狂妄自大,眼睛長到頭頂上;遇到強權,卻又低眉順眼,卑躬屈膝。起於今年三月份,到現在仍然淪陷疫區的上海就是這個九三。骨子裡買辦崇洋意識流行,自我吹噓,自命不凡,自欺欺人,輕敵冒進,組織渙散,毫無章法,面對奧密克戎這個自認為的「大號流感」衝擊,上海「行未牽也」,疫情一度失控,態勢情狀用一個「厲」字形容恰如其分。從袞袞豬公到平頭百姓,全市上下「臀無膚,其行次且」,三千年前周公寫下的這七個字,對照今天的上海,竟然描述的無比傳神。
但九三畢竟陽居陽位,尚得其正,面對可能影響全局的疫情蔓延,「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中央被迫出手,強力糾偏。經過近兩個月的封城抗疫,形勢終於逆轉,相比如果疫情不受控制,持續肆虐下去造成更大範圍不可挽回的後果,上海這兩個月的各種有形無形損失和民生凋敝,姑且尚可稱之為「無大咎」。
九四,「包無魚,起凶。」
九四雖然也有實力,但陽居陰位,不中不正,本來「二與四同功而異位」,但是九四陽剛之質不能上承九五,為政者不能貫徹施行九五天子所承受的民意天心,是謂「遠民也」。在「相為賓」的九二、九三、九四所代表的各個諸后之「賓」中,面對危機衝擊,九四的結局一定是最為悲慘的,就好比眼下正陷於疫情肆虐困境而不能自救的臺灣。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親身經歷了武王伐紂,作《易》時周公深知,作為承受天命統禦天下諸侯萬民的天子九五,可謂「有隕自天」,必當秉奉《尚書.泰誓》所言「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告誡,所思所想所為,時刻不能背離天命為民之志,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以杞包瓜」就是自視「天其以予乂民」的九五天子所必須承擔的愛民護民之職責,就是面對危機,「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姤卦《大象傳》云,「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就是九五天子承受天命,以此為志,再通過順從九五的九二九三諸后將天命施行下去,解民困厄;與此對照,九四不能上承九五,不能施行九五承托的天命,致使民眾溺陷倒懸。所有這些,都要公告天下,使四方民眾自我作出審視對比,判斷選擇,從而變危機為轉機,這就是「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最終達至天下歸心。
《周易.説卦傳》有言,「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作為姤卦九五,居中得正,不但擁有超級實力,而且面對危機來臨和形勢發展變化,九五閱盡世微,神情自若,充分調動資源,一切盡在掌握。並且,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為準則,面對同處危機困境的九二九三和九四,九五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卻又完全是自然之理。回看兩年多來與病毒疫情抗爭的歷程,中央確實做到了「有隕自天,志不捨命也。」不遠的將來,必定是「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上九,「姤其角。吝。無咎。」
危機從初六降臨一直發展到上九,縱是那頭橫衝直撞、左突右沖、一通破壞下來的饑餓難耐又處在發情期的躁動瘦弱母豬,到了上九也已經是強弩之末,筋疲力盡沒勁再折騰了,這預示著危機即將解除。「無咎者,善補過也。」剩下的就是從這場危機中汲取教訓,改正錯誤,面向未來。已經被病毒流行折騰進第三個年頭的全球大疫情,人人盼望著能夠儘快「姤其角,上窮也。」但望天遂人願,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