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山水本相依,陸台骨肉親;中華本一家,緣定難分離!
大陸與台灣歷史淵源深遠,地緣近、血緣親、商緣廣、文緣同、法緣久,形成密不可分的獨特關係。
能與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結緣,還得從十五、六年前說起。浙江海文嘉德設計院院長樓超先生贈送給我一大盒當時熱門的易學光碟,全部聽下來,最有感覺最終留下來的,就只有劉君祖老師的兩張易經光碟。那時,每當在我開車的時候,我都會反覆聆聽劉君祖老師的易道教誨,這也許就是古代所說的馬上(車上)功夫。尤其是劉君祖老師在儒、釋、道各家信口拈來的學問,真可謂高深莫測。劉君祖老師講課時,那種帶有磁性的、雄厚道學功底的聲音,雖十多年未曾親見,但早已純熟於耳、品味於心、回蕩於神!
尤其在講到《楞嚴經》阿難受到魔女的誘惑開示中,深深感悟到,在現在紛繁複雜、紙碎金迷的經濟社會中,在花繁柳密處一定要站得住腳跟!孤峰頂上,紅塵浪裡,種種意境,均隨劉君祖老師的娓娓道來而神遊天下,無不為劉君祖老師的精彩演講所折服而驚歎!
2018 年 4 月,在無錫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易經大會上,終於見到了往日在音訊中傳授易道的恩師——劉君祖老師,於是就有了下半年到台灣的學術友好訪問。
參訪台灣咸臨書院
2018年8月27日庚申月辛卯日,上午 9:30 分,我們太易書院,杭州東方文化代表團周天一院長攜十二位研究員參訪了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及咸臨書院。咸臨書院劉君祖院長攜夫人閻以炤女士和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鄧美玲理事長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一行!

▲圖說:杭州太易書院一行十三位參訪咸臨書院(左)
▲圖說:劉老師及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鄧美玲理事長親自接待(右)
劉君祖老師,1952 年生,祖籍湖南寧鄉,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咸臨書院山長、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台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在台大就讀研究所期間,進入台灣奉元天德黌社,親炙世稱「毓老」的前清遺老愛新覺羅毓鋆先生,從之研習群經與諸子百家。毓老的啟蒙,奠定其日後研修傳承《易經》思想之志業基礎。尤其毓老「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潛龍之德」的師風,深深影響其講學論道、治經傳易的生命情調。
劉君祖老師平素精研儒家學說,以傳統經典闡釋現代精神,尤其深修《易經》,往往將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實例佐證解讀,將《易經》義理付諸實踐。從易經的角度解釋闡說,諸如《春秋》、《尚書》、《禮記》、《四書》、《孫子兵法》等傳統經典,並與佛道經典相互參證,為深奧難懂的《易經》搭建起一座方便學習的橋樑,把《易經》和現代知識巧妙融合會通,將「易學」生活化與現代化。
在台灣劉君祖老師的道場——咸臨書院,面對面地傾聽大道之源、東方文化之根的開示,大家如醍醐灌頂般地得到高強能量的加持。劉老師對易道其小無內的生活開示,到其大無外的世界大局,都娓娓道來,尤其對他的老師——前清遺老愛新覺羅毓鋆塾師般的傳承,也作了詳細的介紹,給我們在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路上,賦予了莫大的鼓舞與啟迪。
劉君祖老師為我們的到來,尤其知道我曾是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門下,在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學習過系統的山大易學體系,更是非常高興。因為劉君祖老師與劉大鈞老師是老友,在山東大學和台灣周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中,經常互相來往交流學習。尤其是在咸臨書院正北方牆上,赫然掛著 2009年劉大鈞會長參訪咸臨書院時留下的墨寶——「黃中通裡」,所以覺得倍感親切!

▲圖說:劉老師和周院長在劉大鈞會長墨寶前合影(左)
▲圖說:劉老師贈送周天一院長《周易密碼》全套(右)
劉君祖老師贈送了太易書院周天一院長劉老師的專著《周易密碼》全套,同時贈送了全體參訪研究員阿里山茶葉。周天一院長也回贈了劉老師杭州蠶絲絲巾、道家漢代靈虛香和精美香插,藉此寓意開啟海峽兩岸傳統文化復興絲綢之路和中華文明的香火,代代相傳、萬年不斷。溫馨而和諧的學術交流探討,一直盡興談到 12:00 點正!最後我們一起高興地來了一個全家福大合影!中午,劉君祖老師在林森南路北平上圓樓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午餐時,又是一場難得的學術和感情雙交流,一直聊到14:30分才慢慢散場,晚秋陣陣送爽,桂花依然飄香。

▲圖說:兩書院菁英進行學術交流探討(左)
▲圖說:學術交流後全體合影留念(右)
回訪杭州太易書院
禮貴尚往來,時隔一年多,2019己亥年10月29日上午,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中華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奉元學會現任理事長、咸臨書院劉君祖山長一行九人,也蒞臨參訪了我們杭州太易書院!
上午九點,飛機準時到達蕭山國際機場,我們太易書院五位學員去機場迎接了劉老師一行,並為劉君祖老師經常回大陸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和精神奉上了鮮花!

▲圖說:太易書院代表特別至蕭山機場迎接劉老師(左)
▲圖說:周天一院長親自介紹太易書院的前世今生(右)
十點多,我們迎接劉君祖院長一行來到了太易書院,帶他們參觀了太易書院,周天一院長介紹了太易書院的前世今生——
她是由最早成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1994 年成立的杭州市周易研究會一路沿革發展而來
2004 年成立的杭州弘易東方文化研究所
2015 年成立的西泠藝苑國學館
2016 年成立的杭州天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17 年太易書院成立
這一天,天氣格外晴朗,陽光明媚,普照太易書院。大家在書院聞香、喝茶、暢聊,交流學易心得,重溫去歲舊情,真是格外溫馨。在會談中,周天一院長談到去年2018戊戌年8月27日,我們太易書院一行十三人參訪了台灣咸臨書院時,曾得到劉君祖山長及其夫人閻以炤女士,還有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前任鄧美玲理事長的熱情接待,並得到劉君祖老師贈送的經典著作。去年我們中華文化台灣參訪遊學之行,收穫滿滿,把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尤其在教育傳承方式方面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高度。時光如電,歲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一年多一眨眼就過去了。

▲圖說:劉老師一行人在太易書院茶敘(左)
▲圖說:周天一院長親自接待劉老師一行人共進午餐(右)
這次劉君祖院長親自帶隊,來到了天堂杭州太易書院作親切回訪,再次傳經送寶,進行中華文化學術交流,真是海峽兩岸中華文化融合的一樁美事!大家談得非常盡興,不覺中午到了,大家移步維港一號 888 包廂共進午餐!在餐桌上,我們又進行了輕鬆愉快的交流!
劉君祖老師的咸臨書院在福建廈門有一個分院,是由劉老師的一位弟子,福建省政協委員唐德清先生負責的,地址在廈門市湖裡區興湖路7號嘉會大廈16樓;而我們杭州太易書院的地址是朝暉路179號嘉匯大廈18樓。7號嘉會大廈16樓與179號嘉匯大廈18樓,門牌號、大廈名、樓層數,居然那麼的相似巧合,似乎冥冥中早已有定數!
〈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人足從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我們的嘉匯(會)大廈名居然也來自乾卦的文言:亨者,嘉之會也!

▲圖說:太易書院所在的嘉匯大廈前眾人合影(左)
▲圖說:晚間劉老師「杭城談易」專題學術演講(右)
晚上 19:00,劉老師進行了專題學術演講「杭城談易」,會場座無虛席,濟濟一堂,聚滿了對傳統文化非常熱衷的中華兒女!在演講一開始,周天一院長主持介紹了劉君祖老師,並特聘劉君祖老師為太易書院名譽院長,真誠希望能得到劉君祖院長的大力支持與英明指導,精誠合作,共同把中華傳統文化大力傳承並弘揚光大。
劉君祖老師也熱情地給我們太易書院帶來了台灣高山天仁茗茶、金門高粱酒及台灣第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鄭善禧「大利豐年」畫作。太易書院周天一院長回贈2019己亥春節紀念酒——大荔大利名酒,祝賀台灣咸臨書院和杭州太易書院海峽兩岸書院學術交流大吉大利!

▲圖說:太易書院特聘劉君祖老師為名譽院長(左)
▲圖說:周院長致贈大荔大利紀念名酒(右)
劉君祖老師知識淵博,四書五經、經史子集、儒釋道各類話題,娓娓道來。更是詼諧幽默,把大家都逗的哈哈大笑,全場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劉老師海闊天空,從弘一法師的修行,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阿里巴巴,談到國內經濟;從國際形勢,談到中美貿易戰;從現代智慧型機器人,談到未來人類進入宇宙太空的科技與展望,把大家的思想都領入了神奇的未來時空。
劉君祖老師在接近演講尾聲時有感而發:
我是52年生的,在大陸雖然是內地湖南人,但是在台灣幾乎算是過了一輩子了,看到目前二岸文化傳承的現況,其實感慨也很深的!我們見證了很多,大陸這邊比較吃虧的是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那一場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而且不僅僅只是國學,後來當然是剝極而復了。
但是我們長期接觸國內的許多同道年輕人,或是知識精英,發現他們根基不足。中國經典核心的底蘊、還有格局,不是說現在放寬或者是鼓勵,就能辦得到的,得需要一個長期的時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真正在文化上要發出燦爛的光芒,是比經濟改革需要更長的時間,有時可能還要有一些特殊的機緣!
我們推廣弘揚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一代接一代的。台灣現在在搞文革、修改課綱、修改中國歷史、歌頌日本,然後什麼的,包括香港,對吧?所以這個東西是很麻煩的,我們在台灣也花了好多的心力,現在大概沒有4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聽傳統經典。大陸到底是地大物博,有很多潛在性,所以這就是我希望很多中國年輕人在這些方面努力的原因。要放寬心,往長遠看,然後踏踏實實從自己開始,因為文化復興需要很長的時間。
大陸要真正掌握華夏文明振興的歷史機遇,得要處理非常多實際的問題,若能處理得好,這個機會是有的。我的老師毓鋆老先生曾經做過一個預言,他認為在我們這個時空點,如果大家沒有犯致命錯誤,而且都做對的話,中國的強盛,帶動不僅僅是自由,更是文明的振興,真正的振興可能長達千年,就是有一個千年的盛世!如果這樣的話,那就超過了周朝,這個是有可能的。
所以像南懷瑾、錢賓四先生,他們在大陸改革開放時就過來了。在台灣課堂上他們也曾預言,認為中國未來有可能會有二、三百年的盛世。其實明朝、清朝就有二、三百年了,如果能把離卦這個大運掌握住,它可能後面會長達千年。現在重點的問題不是只埋頭強大自己國家,更要去深思如何解決世界的問題,中國文化在這裡面累積的東西太多太深了!
另外,國學傳統文化教育的工作,最重要的還是在師資。我認為大陸要真掌握精英趕上去,至少還缺上百萬合格的國學傳統文化的師資。我講坦白的話,先要訓練老師!不管是教小孩、還是教成人、還是教什麼,你先要訓練老師!老師本身要對經典至少有一定的程度,至於該如何進行,長期我們還是很樂觀的。我也不知道我表達清楚了沒有,但是從馬雲那兩個卦占,包括今天講的一些東西,這個脈絡下來,這是我們長期的一個生活方式,包括一些觀察,也希望對大家會有一些幫助。
我在吃飯的時候幫周院長也算了,基本上是看好的。所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要有一個比較長遠的觀點,才可以超越眼前一些短視的東西。中國文化能夠提供這樣一個東西,如果你真正挖掘到了精髓,然後就要躬行實踐,這是最關鍵的。

▲圖說:劉老師深受毓太老師影響,承續文化傳承接著講(左)
▲圖說:劉老師詳細回答學員提問(右)
原本規劃到 21:00 點就結束的演講,一直延長到 22:30 分。最後互動環節,在回答一位阿里高層學員的提問後,劉老師又花了15分鐘,認真詳細地再回答了該問題!演講結束了,大家紛紛都請劉老師簽名!最後,我們全體人員在中國周易學會劉大鈞會長的「自得圓融」題詞下,一起合影留念。台灣劉君祖老師一行對杭州太易書院的參訪學術交流,圓滿閉幕!

▲圖說:結束後劉老師為學員簽名 (左)
▲圖說:在劉大鈞會長的「自得圓融」題詞下合影留念(右)
這是一次東方文化的國學盛宴!
這是一次海峽兩岸文化學術的大融合!
這是一次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回歸!
原來計畫 2020年4月28日,劉君祖老師再次來杭州太易書院舉行夏學研習學術論壇,但由於 2019年底就爆發了全球性的冠狀病毒,所以夏學研習論壇延期了。現在台灣和大陸還處在不能隨便通行的狀態,2022壬寅年開始,相信疫情即將會慢慢褪去,全球也將慢慢恢復了往日的運行秩序,我們大陸和台灣的華夏文化學術交流又能親切自如地交流了。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至今年已成立整整二十周年,二十年來風風雨雨,劉君祖老師在台灣勵精圖治,傳承毓老之夏學文脈;在大陸各地弘揚中華國學精粹,護佑了中華文化的真正道統傳承,使我們中華兒女皆能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我們期待著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的同仁們再次相聚美麗的人間天堂——杭州,舉行殊勝而溫馨的中華文化盛宴,讓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在全世界發揚光大,在全球發散出永不褪色的七彩光芒,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同世界,作出應有的精神文化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