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0年庚子,世界陷於大疫,當世之人從未經歷過如此局面,世界各國因利益根基和政體差異,應對表現高下可判,結果殊為不同。
公元2021年辛丑,疫情影響深化加速了世界原本的發展潮流,中長美消趨勢已臨最為關鍵節點。原本美國掌控世界霸權,在政治、軍事、經濟、金融等各方面對全世界操弄榨取、巧取豪奪的局面將被打破,美國面對的選擇無非是,要麼拼湊力量最後孤注一擲,瘋狂戰略反擊而被武統痛擊,現存東亞安全框架坍塌,美元霸權喪失,美國如蘇聯般快速崩潰解體;要麼小動作不斷,但最後一刻始終不敢攤牌,最終縮頭沉默,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無奈只能接受溫水煮青蛙的現實,如日不落帝國那般相對平靜地認歸天命。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以《尚書.甘誓》中描述的姒啟伐有扈獲勝為標誌,中國歷史由公天下的大同社會開始轉而進入到私天下的小康社會,「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是小康社會的根本利益格局和準則。
經歷四千餘年的漫長歲月,直到上個世紀中葉,中國社會又開始從根本制度上再次發生歷史性的轉折,從小康社會轉向大同社會的臺階,邁向大同社會的門檻,自此之後,「損上益下,民悅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成為整個社會最根本的利益格局和出發點。
之所以說是從根本制度上轉進大同社會,實在是由於中國社會歷史負擔和發展慣性極其深重,大同社會必要的物質和精神資源還極其薄弱,整個社會的經濟基礎、思想意識和道德水平還遠遠未達到大同社會的基本要求。但無論如何,在華夏傳統思想文化理想的沃土上,中國社會歷經幾千年的風霜雪雨、坎坷起伏、歲月陳釀,融匯二十世紀的時代潮流和理論灌溉,歷經兩代人的犧牲奮鬥,古老的中國篳路藍縷,艱難探索,終於重新邁進了大同社會的門檻。
時至今日,又是七十餘年過去了,又經歷了幾代人的奮鬥犧牲,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如今的中國,實物生產、經濟實力、金融潛力、科技進展、軍事力量、政治影響在世界上均已數一數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歷史上第一次消滅了絕對貧困,曾經積貧積弱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也正因如此,出於霸權喪失的驚懼和資本統治話語權被顛覆的恐慌,在時不我待的壓力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終於在2018年3月份起,公開對中國發起了以貿易戰為代表的一系列經濟、金融、政治、外交、社會、輿論進攻,妄圖遲滯中國的發展勢頭,打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如今三年過去了,尤其是中間又經歷了全球疫情衝擊,世人很清楚地看到貿易戰的結果,越來越多的人確認當今世界實力消長的大勢。中國對等反擊,韌性十足,越打越強,民心士氣激昂飽滿;反觀美國,陷入經濟、金融、社會、體制維穩的漩渦之中,產業空心、金融累卵、貧富加劇、種族衝突、黨爭內耗,價值觀掃地,整個社會陷入無休止的撕裂困局,隨時都有可能崩裂坍塌。
說起來,今天的美國與三年前相比,面對中國還能拿得出手的無非還是以芯片為代表的部分高科技,但優勢較三年前已明顯弱化。除此之外,恐怕就只剩下為其控制並支撐其金融霸權的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即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了。
依靠對SWIFT的絕對把控,美國金融制裁的大棒揮向朝鮮、伊朗等國,並對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國進行威脅,甚至還有中國。當然這種戰略級的大殺器猶如核彈,不到最後時刻美國是絕對不敢對中國下手的,但是作為大國激烈搏殺的另一方,作為世界上最多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絕不能容忍這種單方面不對稱的金融優勢始終在自己面前晃來晃去。
為此,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國早些年已經啟動運營了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雖然在目前的國際金融結算中還完全無法跟SWIFT相提並論,但起碼是有了這樣一個系統。有跟沒有是完全不同的,逐漸發展替代必要時可以拿來頂上應急,不必完全仰人鼻息,就像對方有1000枚核彈,我方可能只有幾十枚,但就是這區區幾十枚核彈,對方就絕不敢輕易對我方進行戰略訛詐和冒險。
另一方面,緊跟數字貨幣潮流,2020年10月起,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在深圳等地進行人民幣數字貨幣的試點,2021年起,將有更多的城市開啟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工作。
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不但安全性高,而且實現多終端選擇、點對點交付,甚至可以雙離線支付,理論上在全球範圍內完全可以脫離現有國際結算體系進行支付結算。稍加時日,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將與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一道,共同應對國際政治、金融動盪變局,為人民幣國際化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數字人民幣還具備另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即高可追溯性,也就是說,所有的數字人民幣支付結算都將記錄在案、追溯可查,在有權機關嚴格依照程序出具相應法律文書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相應的數據驗證和交叉對比,從而為打擊違法犯罪提供信息和證據支持,即便通過化整為零等手段,非法收入支付也無法逃避監管。
當今的中國,已經是公有制占主導地位,大同社會最根本的制度基礎已經建立起來,但推進完善卻是個長久艱巨的任務。《周易》中的大有卦描述的便是大同社會的社會關係和社會面貌,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講的是大有社會人民與政府相互支撐、患難與共而非交相害的關係;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講基層政府和官員的擔當、高效、務實、廉潔,由此生發出堅強的組織動員能力是大有社會的基本要求;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講的是最高領導人出自基層的選拔禪讓制度;九四「匪其彭,無咎」,講的是執政高層多元一體,以大局為重,避免黨同伐異;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講的是最高領導人成為公權力的化身,以人民的利益福祉為最高追求,動員人民,萬眾一心,贏得人民的信認愛戴;上九「自天祐之,吉,無不利」,講的是民心即為天心,以民心天心為依皈是最高領導人必須遵循的人類社會終極天則。
大有卦辭「元亨」,彖曰「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大同社會確當作為人類崇高理想和社會價值追求;大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是大同社會對每個人道德水準和社會責任的要求,是每個人對大同社會中承載民心天心的共同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和追求,不但是最高領導人,而且具體到每個人的社會實踐都應是以此為目標和準則的。
大同社會的理想無疑是激動人心的,從大有之後的謙卦卦爻辭裡,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探究大同社會裡「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的生產分配原則,粗窺大同社會「謙謙君子,用涉大川」的民眾精神面貌和發揮的巨大力量,「鳴謙,貞吉」的社會氛圍,「勞謙君子,有終,吉」的領導治理模式,「無不利,撝謙」反映的社會成員對於共同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和踐行,「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的價值判斷和維護追求,以及「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所表現出的聲勢浩大的社會輿論、糾錯決心和行動力。所有這些,在四千餘年漫長的的小康社會中,乃至今天,對絕大多數人來講,落實到現實世界,基本上還都是不敢想像的。
其實,在商鞅變法及之後秦國統一六國的百年中,在法家治理的苛刑峻法下,在富國強兵、天下一統的最高國家利益追求的歷史進程中,秦國在某些層面上似乎呈現出大同社會的某些個別社會特徵。
另一段更大範圍、更高水平上呈現出大同社會某些特徵的歷史時期,應當就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了。在新舊社會制度的強烈對比下,在共同社會理想和追求的感召下,儘管物質條件艱苦,但人們的精神面貌卻極其高昂奮進,整體社會成員的道德追求和社會責任感達到了空前水平。
可惜,不論是苛刑峻法還是理想感召均不能維持長久存在,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環境的變遷,基本社會制度和生產力水平的制約,終究使社會回歸回擺到四千年的常態,回歸回擺速度甚至很快。
但是現在的情況同過往不一樣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產力水平和技術手段的躍升,尤其是數字貨幣未來經過試點日趨成熟,逐步走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超越苛刑峻法和激情理想,中國人有朝一日可以逐步平和自然地接受數字貨幣,實質上就是逐漸在所有社會成員和社會生活中,從結算支付代表的經濟根源上,對所有社會成員的社會生活進行記錄,從而在行為動機和出發點上,可以對所有社會成員的所有社會生活進行自覺規範引導,這就是“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這在人類歷史上絕對是空前的,是以往任何社會治理手段所完全無法比擬的!
現代人聽到這個,似乎感到恐懼,所謂個人秘密,所謂隱私保護,確實還與當前現實社會存在諸多矛盾,但數字貨幣是人類發展必由之路,對整個人類社會和所有個體成員的正面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字貨幣的成熟應用,使得人類社會個體的行為有可能被自覺約束規範,人類社會在技術上有了從根本上實現「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這一大同社會理想的條件和可能,相比人類目前所達到的現代文明,可謂是人類文明維度的提升。人類發展的主基調是一步步從低級到高級進化的,文明永遠是向前的,人類完全有理由、有能力、有遠見、有決心克服和適應各種問題,向更高的社會理想和目標邁進。
說到大同社會的人類理想,這起源於古老中國的人類共同價值,其實源出《周易》大有、謙及益、夬各卦,各卦分別描述了大同社會的政治結構、經濟狀況、社會面貌,及其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和協商民主制度,作為價值標準,譬如北辰,幾千年來不管具體社會歷史實踐怎樣,大同社會的理想始終高懸在中國歷史進程的天頂,始終點亮在一代代生生不息的中國人心中,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曾褪去和熄滅。
幾千年滄海桑田,百餘年滄海橫流……
時至今日,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大同社會的門檻,並隨著經濟技術進步,尤其是數字貨幣的探索應用,中國人一步步從門檻向著大同社會的庭院、堂室邁進,而這一切就發生在當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後關頭,在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對中國復興崛起最後也最為瘋狂的極力截擊打壓之中。

兩個甲子前的辛丑年,古老的中國陷入近代史上最為悲慘的境地。
兩個甲子後的辛丑年,歷史演進到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最後關頭。
兩個甲子後的辛丑年,還是中共建黨一百周年極具紀念意義的年份,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潮流,世界將從此不同,世界歷史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未來。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或許還有那麼一天,大同社會的理想可以走出中國,走向一帶一路,走向全世界,終結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幾百年的爭鬥,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和追求。
一個大同社會理想照耀全球的新世界,這實在是中國人對全世界做出的最偉大貢獻,也是全人類之夢想與福祉。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