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九十一期
2018.05.01 出刊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七十七】改邑不改井◎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第七十三】竹雞與帝雉◎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節氣養生_立夏補脾養心,這樣做◎文/樓中亮
■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今天我跟孩子談「反省」◎文/王修亮
■ 【詩情話易之十八】勸君更盡一杯酒◎文/唐德清
■ 【小子易遊未盡】官有渝,出門交有功◎文/王蘭生
■ 【學會公告二則】傷寒論 開課通知◎文/劉慶平
■ 【學會公告二則】2018年易經基礎班 日、夜班開課通知◎文/編輯部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七十七】
 
改邑不改井
◎文/劉君祖

四月中,美國宣布封殺中國大陸的中興通訊公司,禁止美國企業銷售核心元件七年之久,對中國相關產業造成極大衝擊,有人稱為是一劍封喉的必殺絕招,網上各種討論熱烈。中美兩強相競的總體戰,又進入了新的階段,影響往後世局深遠。

不少人對所謂「中國製造2025」深表懷疑,覺得口號熱情大過底蘊實力,反而招來超級大國的猜忌遏抑。國力評估可能是對的,但韜光養晦、忍辱負重,也已解決不了問題。國際政治學上所稱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華夏思想未必認同,卻仍是西方世界爭霸競強的主旋律,不某種程度奉陪不行。實在說,這事兒遲早會發生,中國發展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別國的善意上,經此一役,若能冷靜應對,自立自強,少兒得轉大人,反而是天意的好考驗!

大事發生後,我初占即為不變的井卦,正是遭遇困難,潛心轉型研發,以謀突破之境。卦序井之前為升、為困,其後為革、為鼎。升卦追求高速成長,初爻陰虛,基底不實,易致泡沫化危機,升而不已成困。困卦之象澤無水,地面缺水,就得鑿井汲取地下水,若成功造成井噴效應,不僅紓解旱象,甚至廣受民眾歡迎,而開啟一個嶄新變革的時代。

井卦全無動爻,表示即便自力研發的方向正確,目前尚無明顯跡象可突破困境。大陸的芯片核心技術落後,設計、製造及封裝各個環節,都有短板之痛。彎道超車,迎頭趕上談何容易?

井卦卦辭有「改邑不改井」一語,古代社會無自來水配送設施,除從地面水域取水外,就得鑿井,有井水處便有人家,久了發展為城邑,故稱市井。一旦井水枯竭,或為泥土淤塞,居民也就散去尋覓新水源,不復成邑。所以邑可改變,而井不可改,有源頭活井,自然有邑。井的功能喪失,邑亦消亡。

升卦九三稱:「升虛邑。」邑人可能走空,或根本就是海市蜃樓、烏托邦,畫大餅充飢的美麗憧憬。一旦不知節制,可能變成上六泡沫破碎的窘狀,其爻辭稱:「冥升。」《小象傳》揭露:「冥升在上,消不富也。」爻變成蠱卦,壞滅成空。

井卦六爻全變,為噬嗑卦,旁通相錯。噬嗑為叢林法則的殘酷鬥爭,又有「日中為市」的商貿,以及「明罰敕法」的律法之義。掌握開發成功的核心技術,就能在全球市場中稱雄,這也是方今世局弱肉強食的真貌,經此衝擊考驗,往後的大國崛起志業,當可更睿智而務實。

所以長遠來看,中興事件對中國大陸的發展如何?為離卦初、三、上爻動,齊變成豫卦。離卦網絡相接連,為文明永續之象,《大象傳》稱:「明兩作,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豫卦卦辭:「利建侯行師。」準確預測預備,熱情專注組訓行動,明天肯定會更好,願景得酬,無忝祖宗基業,繼往進而開來。

落實的奮鬥過程,由離卦初爻的敬慎選項,經三爻的老邁疲軟,到上爻的劫後重建,擒賊擒王,締造如日中天的豐功偉業。離上九爻辭稱:「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小象傳》解釋:「王用出征,以正邦也。」撥亂反正,前景可期。

台灣夾在兩強之間,當局可能覺得有機可乘,炒作分離的小動作不斷,兩岸關係更趨緊張。我問:這些切香腸的嘗試會成功嗎?為井卦二、三、四爻動,齊變為萃卦,之前為姤,之後為升卦,圖謀藉機興起。井卦五爻沒動,地下水冒不出來,功虧一簣,走不完最後一哩不歸路,終究成虛邑。

所以兩岸還是江山歸一統?為不變的復卦,復即回歸。賴清德直言他是某某工作者,被對岸點名批判,他的政治前景如何?姤卦二、三、四爻動,齊變為觀卦。姤卦君位的九五爻沒動,多半弄巧成拙,大位無望。姤九四居執政高位,爻辭稱:「包無魚,起凶。」《小象傳》解釋:「無魚之凶,遠民也。」一語道破箇中關竅。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七十三】
 
竹雞與帝雉
◎文/邱雲斌

今年的春天,特別像後母臉,欲變一時間!

趁著晴日,揹起割草機,專注的跟著「春風吹又生」的野草大作戰;割到深草處;突然,眼前有物蓬然而起,嚇得我倒退三步,定睛一看,一隻氣極敗壞的竹雞,照樣勇敢的張開著趐膀,對我怒目而視,無懼於我手中的割草機,隨時可以把它絞成肉醬。

回頭看,原來是我侵犯了它家,四五顆斑駁的蛋還躺在窩裡,所以這為母則強的竹雞,還要步步進逼,要我不可再越雷池一步。

易經說卦傳曰:「巽為雞。」一者取其善伏之意,亦有 說巽以行權,雞鳴天下白,故為號令之意;這都是正面的肯定巽卦之卦意。在卦爻辭中則絕無僅有,《禮記曲禮下篇》曰「雞曰翰音」,翰音出現在中孚卦上爻「翰音登于天。貞凶。」講的是完全失去了中孚的誠信,明明是難聽的雞叫聲,卻高唱入雲,居然還能迷惑顛倒眾生。代表輕諾而寡信,然而海畔仍然有逐臭之夫,跟著上九走的信徒所在多有,雖然還是自認具有中孚的熱誠,但違反卦辭的利貞,不是正派正信,成為末法時期,亂世的奇觀之一。

另外,說卦傳也說坤卦為子母牛,懷孕的母牛脾氣特別大,原因是愛子心切,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護下一代。看著眼前的這隻天不怕地不怕的竹雞,我悄悄繞道而行,退避三舍。

之後,我只要回丘園,就會輕手輕腳的去看望它。不看還好,越看越是佩服,不管春寒料峭, 溫度多冷;也不論外頭是飄著小雨,或是滂沱大雨,母竹雞絕對忠於職守,就蹲伏在窩裡,長達兩三個星期的時間,如老僧入定,如達摩面壁,寸步不離。

這下可完全體會中孚卦的真意了!孚字即為母鳥直接以體溫,以熱情期望傳達給下一代之意,很難表達這完整的情感與情境。以卦象來講,中間兩陰爻象蛋清,上下各兩陽爻象堅強的外殼,也只有母鳥的無限的愛心加體溫,可以孵育出雛鳥,讓其破殼而出,接下來就是小鳥學飛的小過卦了。

而我看到的是鄉野間最常聽見,叫聲宏亮的竹雞,長得其貌不揚,渾身雜灰。不過,聽說有些品種的雄竹雞,秀麗非凡,可以接近雉雞;而在易經裡面,離為雉,尤其是像國寶級的台灣帝雉,或是藍腹鷴之類的,文采、文理亮眼出眾,代表的是人類的文明。 而雉在易經裡只出現兩次,一在鼎卦三爻,新的政權文明建立起來之後,產生了矛盾,火候太旺不調和,以致再好的文明理念都不能實現。另一在旅卦君位五爻,「射雉,一失亡。終以譽命。」則是離卦的文明大放異采,為有德者居之,達成了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而中孚卦亦稱大離卦,人性的光輝與中孚卦的精神相契合,再與小過卦連結為信受奉行,最終可以獲致既濟卦的同登彼岸。

終於,前幾天,我再偷偷摸摸去看時,發現雞去窩空,小雛雞也沒有在附近覓食的影子,畢竟又平安傳承了一代。心裡默默祝禱,竹雞也好,雉也好,都是品物流形,人類硬要給分的貴賤等級,對它們沒什麼意義,只要在丘園可以提供一塊樂土,讓它們各正性命,於願足矣。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節氣養生_立夏補脾養心,這樣做
◎文/樓中亮

天氣逐漸變熱,此時陽氣漸長,人體能量的消耗會變大,這時最需要補脾、養心,尤其是陽虛、氣虛體質的人,來看看怎麼保養。

  • 睡子午覺︰中午的11點~13點,可以小睡30分鐘,晚上11點前睡著,可以養心、養氣血。
  • 吃養心粥︰紅棗20顆(去籽),蓮子20顆(去心),葡萄乾30粒,乾黃豆30粒,黑米(紫米)100公克,泡一晚。將上述材料放入適量水,熬煮成粥,一週吃3-5次。
  • 按摩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腳大姆趾(第一蹠體關節),後下方紅白肉際凹陷處,早晚各兩次,每次按壓100下即可。

(本文承蒙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提供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電子報讀友,特此致謝。)

本期目錄...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
 
今天我跟孩子談「反省」
◎文/王修亮


編按:修亮老師認為:「沒有價值核心的人不能稱之為有個性,只是本能需索或跟隨社會流行。個性是相對於群性的,是人文學習後才擁有的。價值結構要不斷回頭整理自己的經驗與學習,不斷檢視與反省。沒有反省能力,就不可能在循環的學習中建構自知自覺的價值結構。」如何協助孩子建構自己的價值結構?修亮老師自然有非常細緻、完整的課程規劃。修亮老師一次在課後覺察自己跟孩子的某一段對話太過武斷,她馬上就在下一堂課跟孩子一起提出討論,給孩子一個活生生的有關「自我反省」的機會教育。以下就是她的課程記錄,讀者可以從中看到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帶著孩子做價值結構的學習。值得注意的是,這群在家教育的孩子,年齡大約在11~12歲左右。

這星期透過複習與墨子、巴族故事舉例,非常完整的整理了價值結構學習,孩子們總算略有一些領悟。

這學期每個孩子要把自己的價值結構整理出來,這不是一堂課或四個月的課,這是回顧、整理、創造。所以我需要和每一個孩子深談。他們要從初學開始回顧,能整理出自己學習的脈絡,檢視自己每一個節點的價值觀根源與發展,才能創造出自我的價值結構。

這當然也是自知自覺的過程之一。

若是連結構都架設不出來,那就很「野」,我享受、我愉快,我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一起愉快,但是也就止於「分享和愉快」這個獨立的節點。真實的生活裡,有些事物可以分享,有些不可以,要看個性、情境、人際關係等等等。例如隱私性和親密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愛情與肉體都不能分享,家庭的分享有層次、程度,時間、空間的分享更複雜。

「分享和愉快」是一個節點,是一種價值觀,但「分享和愉快」不一定會使自己和群體更好,甚至有時造成很壞的結果。價值觀是一個切割的零碎片段,需要放在價值結構中去檢視、解析、判斷;選擇。「分享和愉快」若是沒有放在價值結構裡貫穿,這個觀點就失去存在的意義。

價值結構是我、群、萬物、環境之間的關係,秉持的最核心的原則與方式。 切割獨立的「價值觀」很本能,很「本質」,很野。通常也就很主觀、很自我,當開始感受到利益時,也很容易變成自私。

只從切割的不同觀點建立起來的人格也是片段的,割裂破碎的,在某些事物情境上很大方很善良很溫柔,在某些事物情境上很刻薄很惡質很驕傲,在某些事物情境上又如何如何等等等。甚至切割成太多碎片,卻又自己怡然自得,認為「這就是我的個性」!

這不是個性,只是沒有自知自覺的態度,沒有一貫結構的能力,通常也還沒有價值核心。

沒有價值核心的人不能稱之為有個性,只是本能需索或跟隨社會流行,個性是相對於群性的,是人文學習後才擁有的。

價值結構要不斷回頭整理自己的經驗與學習,不斷檢視與反省。

沒有反省能力,就不可能在循環的學習中建構自知自覺的價值結構。

這次上課也有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和孩子們學習甚麼叫反省,為甚麼人需要反省。

上星期的課程之中,我們談到了價值的核心包含「身與心」的兩端,歷代的整體文化與個人學說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墨子是求取「純粹之心」的理想派,幾乎完全放棄物慾,所以節用、非樂,為了克制欲望,從外在要求尚同、法儀,從內在教育明鬼。形成了一個愚民的菁英專制社會。

不是只有菁英才能有心,每個人都應該受教育,都能察覺自己的心。

心才是自我控制的根源。

談到這裡,我舉了「老人痴呆症」的例子。我說:「我不認為自己會得到老人痴呆症,我的心一直學習著自知自覺,心能掌控自己的思考,思考可以強化記憶,所以我不會讓自己得到老人痴呆症。將來若是我得了這個病,表示我的用心學習都是假的,你們可以看不起我。」

這當然可以是一個例子,但不應該是一個定論,我說話的語氣太決然了。

柏翰的反應很好,他立刻回應:「但是有些老人癡呆症是因為生理的疾病或衰退,不一定都是心的原因。」

當時我很欣喜,孩子能在我如此決然的語氣下提出反駁,表示他們確實擁有獨立思考能力。但是快下課了,時間很緊迫,我很匆促的只回應了一句:「這應該檢查得出來。」

放學後走在路上我就開始回想課堂上的各種情境,也很敏銳地想到這件事情我的回應很粗糙,但是同時是一場學習反省的機會,下一節課正好運用。


▲上圖:以上照片為當天討論課程中的板書,取材自修亮老師facebook

所以我這次和孩子們談起反省。

「我這種說話的方式,本意是自我警惕,表面看起來似乎只針對我自己,但是同時,是不是也針對了所有得到老人癡呆症的患者?」

是啊!一個人的言行,很難不涉及到群體互動。

「這樣的說話方式,是不是會讓你們看不起所有因為心靈疾病,而得到老人癡呆的患者?即使不知不覺,你們在潛意識中會不會受影響?」

當然會,教師盡力不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但不可能完全不影響。

「一個人心靈受到沉重的壓迫時,會不會潛意識的希望自己能遺忘這一切,他才活得下去?所以,我們應該瞧不起這樣的患者嗎?我說話的角度有顧慮到這些嗎?我應該這樣斷言嗎?這還只是一個角度,還有許多我沒想到、甚至我不知道的角度,我這樣說公平合理嗎?如果我影響了你們,你們又用這種不公平不合理的價值觀點影響你們自己的孩子,那會傷害了多少人啊?」

傷害很多很多人!

這是反省。

「所以,反省只是說一聲『對不起!我錯了。』就夠了嗎?」

反省從來不只是說聲「對不起」,反省是從生活實踐中反推到價值結構與核心,檢視過程造成的可能後果,還要和相關的影響者一起逐一解析修正。

反省真不容易,因為價值結構與生活的影響如此龐大。

「我做了一次反省,看到我為何反省,如何反省了嗎?請記住,請記得要學習這個敏銳,學習這種能力。」

完成價值結構,還需要很多次這一類的機會教育,但是我恐怕很難找到這種因失言失誤而產生的機會教育。那就努力從歷史來找吧!雖然效果比較差,總比沒有好。兩難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學習反思到反省,我會找些歷史中的兒童小故事來討論。

下課時,和孩子們聊天聊了很久(他們現在滿需要和我聊天的,在聊天中釐清一些生活與思考的關聯性),中寧和書芸談到他們一起看了電影《尋找夢奇地》。那是一部我和女兒都非常喜歡的電影,也在非常多的討論中,建構了女兒的價值觀主結構,非常適合少年時的價值學習。

中寧和書芸都有各自的見解,也有不瞭解、無法貫穿的地方。我大略引導了一些,另外幾位孩子也好奇地參與了討論,但這部電影滿豐富的,無法短時間學習完,兩人建議學期末找時間一起看、一起討論。這主意不錯,他們開始「安排自己的教材」,緣起於他們「深刻了解自己的學習課程」,自知自覺部分學得很好。

學期末我們來安排一場電影賞析,除了《尋找夢奇地》,我也推薦《奇幻面具》。《尋找夢奇地》談的是價值觀結構與實踐,《奇幻面具》談的是價值選擇。

不過看電影之前,我還是需要先教一點韓非子的價值結構。墨子是理想派,單純的愛與心,屏棄物質;韓非子是物質派,不承認愛的價值。兩種極端都對照著學習過,才能體會孔孟的均衡是甚麼內涵。也才能選擇如何建構自己的價值。

道家老莊的部分應該會放到下學期才談,談群體組織、權力責任的一體兩面,談公益組織的存在意義,學習國家組織與無政府主義的對照。

一步一步來吧!希望孩子們自選教材的能力繼續進步。

本期目錄...

【詩情話易之十八】
 
勸君更盡一杯酒
◎文/唐德清

四月份的大部分時間在旅途上,從九號抵達昆明,到廿七日返回香港,南詔文化之旅的行程用了十八天,算是較長的一次旅行。雲南有二十六個民族,地處高原,風光秀美,氣候多變,是中國的旅遊大省,景點多,起步早,發展快,設施齊全,景區厠所亁淨無味,加上這两年來大力整頓旅遊市場,雜而不厭,多而不亂,深受世界各地遊客喜愛。

旅途雖長,團友舊雨新知,一路聊天,談詩論詞,推敲平仄,倒也其樂融融。南詔古國,大理古國,麗江古城,束河古城,黑井古鎮,沙溪古鎮,景觀古樸,特色鮮明。據記載,南詔國成立於738年,一百六十四年後被其漢人宰相鄭買嗣所滅,期間唐朝曾經幾次派大軍攻打南詔,規模較大的一次是在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由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兵進攻南詔國都巍山,結果唐軍大敗,死傷八萬多人,「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杜甫這首《兵車行》,就是生動描寫了當時唐軍征戰南詔國,形勢失利後,官府横徵暴斂,大肆徵兵的悲慘境况。

在卷帙浩繁的唐詩裏,不難發現,邊塞詩和送别詩最為突出,洋洋大觀,筆法不同,風格各異。在送别詩當中,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無疑是一顆圓潤晶瑩的珍珠,以其獨特的風姿神采,千百年來,經世不衰,深受人們喜愛,傳唱至今。王維的好朋友元二,奉命出使安西(現今的新疆庫車附近),要從長安出發。長安,是當時的國際大都會,自然環境美,生活水平高,風土人情好,遠非荒僻的安西可比。元二將要長途跋渉,旅途能否平安?出使是否順利?一切都是王維掛念所在,這種「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的情緒不斷縈繞心頭,不捨分别,送罷一程又一程,最後決定送到渭城,同宿一夜,娓娓絮語,次日還可與摯友把酒握别,唯有如此,才覺心安。王維就是在這種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寫下了這首唐代最有名的送别詩。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一千多年前的渭水岸邊,咸陽古道上,春天的一個清晨,拂曉時的一陣細雨,剛剛沾濕路面便停歇了。筆直的大路,纖塵不揚,官道旁,驛橋邊,那青青的房舍,是遠行者休憩的客店;依依垂柳,是送行者難捨的心意。折一枝青翠的新柳,表一表留戀的深情;敬一杯甘美的醇酒,敍一敍惜別的衷腸。朋友啊,你此去任重道遠,歸期遙遙,請再多乾一杯酒吧,要知道一出陽關,再也不會有老朋友陪你飲酒啦,慰你寂寞啦!陽關已無故人,安西又將如何?詩人沒有說,也無法說,只能將滿腹的留戀、關切、祝願,化入捧起的杯酒,一切盡在不言之中。旅途的艱險,環境的惡劣,只能靠你自己去克服、去適應、去解決!

西出陽關無故人,山高道阻,水深路險,人生地不熟,出一趟遠門,實在是一件艱難困苦的事。俗語說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門朝朝難。以現代高度發達便利的交通來說,很多人覺得出門旅遊,還經常碰到花錢買罪受,何況是在步行騎馬的古代。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已經將旅行的不易,總結出種種「斷腸人在天涯」的經驗教訓,形成了周易第五十六卦的火山《旅》卦。

《旅》卦的卦辭少,只有幾個字:「旅,小亨,旅貞吉。」話雖不多,卻把人生旅途的處世法則,說得很透徹。出門在外,天涯羈旅,漂泊他鄉,失時、失位、失勢,周遭的一切都是對自己非常不利,在這種情形之下,就要運用坤卦的智慧,厚德載物,把自己看成是「小」,把對方看成是「大」,謙恭以待,順勢用柔。孟子也說「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自己主動認「小」,對方一般都會以「仁」相對待,賺到的還是自己。以這種態度來和陌生地的陌生人相處,入鄉隨俗,入境問禁,就有可能「亨通」。相反,如果自己任性而為,處處以為在家裏,不懂得放下身段,尊重當地人,那是一定要付出沉痛的代價,更免談「亨通」。

人在他鄉無故人,少了無形的約束,加上思念親人,孤單寂寞,人的意志較為脆弱,容易偏離原有的人生宗旨,把握不了自己,這樣就非常危險。《易經》告訴我們,「旅貞吉」,越是在外地,越要固守正道,堅定信念,耐得住寂寞,這樣才能吉祥!


本期目錄...

【小子易遊未盡】
 
官有渝,出門交有功
◎文/王蘭生

政府推動南向政策口號震天,推動幾年下來在經濟產業面向上的成果尚待檢驗,但傳藝中心在文化交流南向發展上的落實,可是早於這口號喊出之前,至今耕耘已久。早在15年前傳藝中心成立時,我們便以「亞太傳統藝術節」做為每年園區的旗艦活動,多年下來邀請亞太各國前來的表演團隊已經超過百團,而與我們有合作默契與互訪交流的國家也含括東南亞及中亞多國,小有成就。

但是今年出了個狀況。

傳藝中心所屬的臺灣國樂團去年獲越南胡志明音樂學院邀請,於今年4月11日至16日前往訪問演出。3月份相關人員先遣行程作業時,即與對方談定一切細節;但邀請單位於4月5日下午卻突然來信通知,所有演出申請資料必須調整音樂會名稱並僅能保留越文及英文,不得出現繁體中文,且英文中不可出現國立(National)一字。協商過程中,更進一步過分的要求連樂團的識別形象都必須更改,得刪除中文團名僅保留英文團名。

顯然這突然生變的情形與兩岸關係緊繃有關,近兩年來許多兩岸文化交流的項目不是減少就是取消,而這次的事件側面了解,胡志明音樂學院正是遭受了來自大陸外交部門的壓力而對我們發出不合理的要求。

樂團大隊人馬出發在即,樂器已經先行,計畫無法再變,而團員抵達之後是否還會遭受到什麼樣的對待實未可知。這次行程由主任親自帶隊,由於此狀況事發突然,行前特別依行政規定上報緊急通報單以為因應,並洽駐胡志明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協助處理交涉。但是駐外單位的回應頗為無力:「由於申請演出許可的單位為胡志明音樂學院,仍應以學院提出之說法為依據。請傳藝中心國樂團依邀請單位來訊先刪除中文字樣,保留英文名稱,續送辦理申請。」令人氣結。

協商未果,時程逼近,樂團還是依計畫出發,身處台灣的我在送出緊急通報單之後暗自占問:「此行演出狀況究竟如何?」得〈隨〉卦初爻動而為〈萃〉卦,卦象明確而貼切。我給主任及團長發了簡訊,此行當可安心。

〈隨〉卦機變活潑,身段靈活,元亨利貞四德俱全;初爻爻辭即言明:「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小象云:「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我有點兒狗腿的在簡訊裡說道:「帶隊官心有定見又能隨機而動,堅守立場出門進行文化外交,當建功而還。而〈萃〉為菁英匯聚之意,大家團結一致,合作完成任務,反而可以凝聚向心力,沒問題的。」主任回曰:「真是專業!」

後來所有狀況確實迎刃而解,由於只是單純的音樂會演出,在與學校方面交涉後,一切按照原來計畫,文宣名稱亦無須改變,樂團順利完成演出交流。但有趣的是,音樂會首演當晚,校長及幾位原本承諾出席的官方貴賓皆因另有突發行程而缺席,令人不禁莞爾,看來壓力還是存在。

擔任公務員至今,今年特別悶,頗有〈小畜〉密雲不雨之感。在工作上因為政策的關係,兩岸關係惡化影響了許多文化交流的機會;而在家庭生活上,待放榜的小兒可能有機會考上國內好大學,但這學校竟沒有校長!令人氣憤而無奈。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2018開課通知
傷寒論 - 課程簡介

◎劉慶平

中醫聖經傷寒論對於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疫癘、流感,真也能如醫聖張仲景和經方大師所言“一劑知,二劑已”、“效如桴鼓”、“速如覆杯”嗎?這和一般大衆認爲中醫只是用來養生的認知大相徑庭!

傷寒論歷一千八百餘年,或因傳抄誤植、或因刻意置入,欲窺聖訓原貌自非易事。即或仲聖再世,重現傷寒論於世,異同之處即可解答我們的疑問?漢末至今五運六氣的流變,西人藥材與醫學思維的融入,事實上醫道的原貌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本課程試圖貼近先秦以降,於漢末猶尚普遍的素樸道家思維,深入傷寒論條文和學員尋繹仲聖原旨!

深入傷寒論有種即將觸摸到「天心」的悸動,就這怎麼也觸摸不到的「即將」,幻化成宇宙的千姿百態,成就了每個人各自的「醫道」。在第一期傷寒論班上,有學員提到,「感覺每個條文都可以用一堂課討論。」一位自稱從小不愛讀書的學員,「看「醫鑰」不知不覺已過了五個小時。」每天研讀三小時中醫的學員亦不在少數。我不過是一名帶領大家進入傷寒論世界的導遊,每個人經由各自的遊歷譜寫出自己的傷寒論,成就了自己「醫道」的修煉。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希冀每位學員於醫道皆有“仲景之行”。


◎編輯部

課程:傷寒論
授課老師:劉慶平學長
課程分:傷寒論 (上/下) 二個階段,每個階段以3 個月( 12 堂)為一期。
第一階段上課日期/時間 :
2018 年7月10 日- 2018年 9 月26 日( 星期二 晚上7 點~ 9點)
課程費用:會員: $ 7500
     非會員:$ 8500

劉慶平學長是一位國學愛好者,深入研讀易經,曾多次發表論文於夏學論集。又自學與私淑傷寒論,熟讀多位經方大師的著作,幾年下來反覆研習,融會貫通了傷寒論的語境,也因此發現即便傷寒論大師級人物的論述,一般人要讀通傷寒論,真的很辛苦。慶平學長有鑑於此,將以淺顯易懂貼近生活的語彙,帶領我們進入醫聖張仲景的智慧殿堂。請大家踴躍報名參加這難得的課程!

報名辦法:
(1)學會各班同學請向學會助理登記。
(2)新同學及會外各班請email:service@iching.url.tw或洽周易學會 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周五)下午2:00-6:00,或電0921815176。

上課地點: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繳費辦法:
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順便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課程費用皆開立收據。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 2018 年易經基礎班 日、夜班開課通知
【易經基礎班】台北班

◎編輯部

《易經》乃群經之首,歡迎有識之士共同來研讀這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對個人安身立命、家庭親情、工作事業,及預測未來等都是最佳指引。

授課教師邱雲斌為前任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現專任講師,追隨易學名家劉君祖學習《易經》二十餘年。授課內容包括認識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再詳細講解《易經》卦爻辭、解說《易經》架構、並介紹十翼導覽等。以現代生活應用為例,內容活潑,易學易懂。

上課時間:
週三下午班:5月23日 起 ∼(下午 3:00 ∼ 5:30)
週三晚上班:5月30日 起 ∼(晚上 7:00 ∼ 9:30)

課程費用 :
全期48堂課16,000 元。
非會員:16,000 元(第一次參加本學會課程,報名即入會,可免繳入會費1000元以及2018 年費500 元)。
會員:打九折 / 14,400 元。

複習班:
非會員:全期 7,500 元。(曾經上過本學會任一老師的易經基礎課)
會員 :全期 5,000 元。(曾經上過本學會任一老師的易經基礎課)

上課地點: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報名辦法:
(1)學會各班同學請向學會助理登記。
(2)新同學及會外各班請email:service@iching.url.tw或洽周易學會 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周五)下午2:00-6:00,或電0935732323。

繳費辦法:
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順便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課程費用皆開立收據。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