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八十八期
2018.02.01 出刊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七十四】鑄劍為犁◎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第七十】扛轎會變仙◎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戊戌年 初之氣 ◎文/樓中亮
■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我對教學的反省◎文/王修亮
■ 【詩情話易之十五】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唐德清
■ 【學會公告三則】春節團拜◎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三則】易經基礎班 台北班◎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三則】易經基礎班 台中班◎文/編輯部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七十四】
 
鑄劍為犁
◎文/劉君祖

丁酉殘冬,世事仍不康寧,轉瞬戊戌即至,研易者數十年如一日的功課,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順數鑑往,逆數知來,略事整理,再與天下朋友共。元月的英文January源自古羅馬的兩面神Janus,一面回顧過去,一面遙望未來,正為此意。

首先是去年底轉趨緊張的朝鮮局勢,雙方劍拔弩張,叫陣激烈。金胖子先喊他桌上就有核武按鈕,隨時可以攻擊美國全境,接著川普回罵,他桌前的按鈕更大。世界級的大國領袖如此粗魯不文,也是末亂之徵?其時,我算今年朝鮮會否掀起戰禍,為不變的晉卦。晉為日出光明之象,無論如何都相當正面。《焦氏易林》詞曰:「銷鋒鑄耜,休牛放馬,甲兵解散,夫婦相保。」明顯干戈化為玉帛,沒有核戰的可能。銷鋒鑄耜,鑄劍為犁,同樣是鋼鐵,與其鑄造殺人利器,不如轉為造農具以增進糧食生產,繁榮民生經濟。

數日後,南北韓撇開美國,雙邊談判,朝鮮決定參加二月在首爾舉辦的冬季奧運會,緊繃形勢放鬆,應驗了卦象。而且晉卦有效期為全年,核戰的互相保證毀滅限止了雙方的鋌而走險,至少小老百姓勿庸過度擔心害怕。朝鮮擁核問題鬧了十幾年,我們幾乎是每年算每年沒事,出現遯卦數爻動,退讓以尋求轉換的占例特多。金氏王朝三代傳承的心法以維續政權生存,還真正不可小覷。

說實在,一般民眾但求安居樂業,誰要打仗?尤其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核武戰爭?元月14日夏威夷誤發導彈來襲警報,當地居民的恐慌可知,往哪兒跑?

川普今年運勢如何?小過卦初、三、上爻動,齊變為噬嗑卦。小過為菜鳥練飛,經驗不足不可妄動爭強,否則必遇重大艱險。卦辭稱:「可小事不可大事,宜下不宜上。」這顯然不是驕狂自大的川普所能為,所以必定狀況不斷。初爻爻辭:「飛鳥以凶。」小象傳直批:「不可如何也!」三爻爻辭:「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小象傳:「凶如何也?」上爻爻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小象傳批:「已亢也!」君王在國內被臣子殺害稱弒,在外遭難稱戕,看來川普出國還得加強防護保安以防意外,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過分高亢的姿態,惹人嫌厭,上爻闖出天災人禍亦無足怪。噬嗑卦為凶狠無情的國際鬥爭,強凌弱,眾暴寡,小過之噬嗑,真是大鬧天宮,勢難安寧。

美國的全年運勢會因此暢旺嗎?為晉卦三、四爻動,齊變有艮卦之象,四爻值宜變成剝卦。遇晉之剝之艮,雖欲上進,資源流失遭遇阻礙而未能。晉三爻小象傳:「眾允之,志上行也。」川普說美國至上、美國第一,美國民間都不反對,共同期望國力晉升。四爻爻辭:「晉如鼫鼠,貞厲。」小象傳:「位不當也!」美國中央政府缺員嚴重,貪位無能,無法酬應全民期望,這正是川普當選後素人從政的困局。三爻多凶、四爻多懼,人謀不臧,拖垮了美國的發展,奈何?

中國大陸戊戌年的國運呢?為既濟卦初、三、五爻動,其變為坤卦。既濟追求勝利成功,安渡彼岸。初爻爻辭:「曳其輪,濡其尾,無咎。」陸行水行皆不順遂,不能急切行事。三爻爻辭:「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鬼方是誰?於內有貪腐餘孽,在外有強國抑制,需苦戰三年才能慘勝,疲憊不堪。五爻居君位,爻辭稱:「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小象傳叮囑:「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領導人面臨種種挑戰,必須務實且即時,別搞表面虛套。其實整部易經就在教人時、實二字,時變實亦變,學而時習之,隨時變化,與時俱進。十九大的熱鬧繁華已過,面對內外各種嚴酷考驗,又得全力以赴。

中國領袖今年氣運為不變的大有卦。卦辭「元亨」,大象傳稱:「火在天上,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氣勢依然很旺。既濟君位所需的及時與務實,有所依托。

中美關係當然不大妙,川普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又控訴雙邊貿易失衡,眾議院通過台灣旅行法,逼大陸在許多方面讓步。大陸長期在國際競爭上屬末段班,這些年超前上來自遭疑忌,美國有此反應毫不奇怪。兩國關係為離卦初、四爻動,齊變有艮卦之象,繼續發展呈現阻礙。離卦四爻爻辭:「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初爻爻辭:「履錯然,敬之無咎。」為免出現裂變,需敬慎從事。

中日關係為既濟五爻動,安倍身段已放軟,希望參與一帶一路的投資建設,雙方領袖務實及時即可。中印關係為不變的剝卦,根基鬆動,不利有攸往。這也在意料中,美國拉攏印度遏制中國趨勢明顯,去年的邊境對峙只是前哨戰。中國與歐洲的關係呢?中孚卦初、二、三、五、上爻皆動,全變成謙卦,互信有終。中孚三、上爻雖有折騰,五爻居君位值宜變,爻辭稱:「有孚攣如,無咎。」合作關係緊密,沒大問題。中俄關係為漸卦五、上爻動,齊變亦為謙卦。美日印既然聯盟,中俄當然結成鐵打的雁行團隊,以相抗衡。

這種情勢下,孤島台灣的外交情勢呢?為夬卦初、二、四爻動,齊變成蹇卦。夬卦初爻衝動沒用,往不勝為咎。二爻須嚴防敵人偷營,陣腳不穩。四爻正是維續外交工作的官方層級,進退失據,坐立難安,講的話都沒人相信。美、日完全在耍弄台灣,以為抗中籌碼,故而蹇困難行。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七十】
 
扛轎會變仙
◎文/邱雲斌

「燒香有庇佑,燒窯敢冇卡大煙。吃齋有道得,黃牛會上西天。修橋鋪路有功德,扛轎會變仙!」

山村在演收冬戲,台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八仙過海,演得好不熱鬧!台下卻冷冷清清,演戲的比觀眾還要多,我也停下來,捧個人場,回味一下童年時光。突然,台上冒出這首久違的客家諺語,唉呀呀,不得了,這可是謗佛毀僧,佛祖要打屁股的呀!

乍聽此諺語,實在離經叛道,表面在譏諷詆譭虔誠的修行之人。它說,如果燒一柱清香可以得到保佑,那燒木炭的煙豈不更大;如果吃素可以得道,那終生吃草的黃牛,早就上了西天極樂世界;如果修橋鋪路就自以為有功德,那抬轎扛人,跋山涉水的轎夫,功德直抵神仙。

客家人勤儉務實,並非不信鬼神,只是看穿迷信的外衣,勸人不必拿香跟著拜。這不就是易經觀卦的卦辭「盥而不薦」嗎?觀卦談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原本是聖人觀察體會了天之道,伸張發揚設立各種不同的教化、教育方式,讓天下民眾信服。而最重要的原則是初發的本心要虔誠專注,從盥洗手腳臉面,沐浴更衣等,不為人所察覺(觀)之處開始,心地就要莊嚴肅穆;反而不必在人人所觀察得到的上供祭品,禮薦的過程儀式上,繁文縟節,大肆舖張。

而陷於觀卦初爻、二爻,童觀、闚觀者,並不了解這個道理。為了表達自己的敬意,更可能是為了炫富,儘量在供品上、場面上做足了文章,以為這樣做,可獲得神明的眷顧庇佑。既濟卦五爻也提出「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的結論。表示易經並不贊同這種形式主義,如果光講究奢華的排場,卻沒有虔誠心意,還不如上述的燒炭工及轎夫。

而諺語裡面所提到的修橋鋪路並無功德,絕不是告訴我們這些事不能做,而是要默默行善,功成不居,易經裡不論是謙卦的「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或文言傳的「乾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等等,都在提倡這種美德。這也是當年梁武帝見達摩時,得意洋洋的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達摩回曰:「並無功德!」其理則一也。

自實際的一面來看傳統的客家人,因為數千年來不斷的遷徙,對民間信仰的態度,和台灣的閩南人或其他族群的人有極大的不同。客家人以敬家神為主,廟神為次。家神也就是列祖列宗牌位,這部份包括家裡的公廳、宗族的祠堂以及同姓的家廟,裡面供奉的清一色是祖宗牌位,宗族繁衍多代,親屬龐大者,廳中可能要擺上十幾座牌位,依各世代各房的不同,按後尊前卑,左高右低的順序,一一排列在祖龕上,除此外不見任何神明,如果是移民較晚,繁衍較簡的家族,只要一、兩座牌位就足夠了,空出來的廳堂上,大多寫上一個巨大的「壽」字,也不會出現其他的神明。所以衍生出表面現實,其實更切近宗教本體的素質。

如觀卦的三爻觀我生,就是反省自我對自己、對世人、對鬼神、自然的一切,思考其間的對應關係,領悟了才能更上層樓,進到上卦。

再到四爻觀國之光,格局始大,眼界始開,並且了解利用客體觀察主體,進一步借用外來人才為我所用。如果說宗教要迷才能信的話,則這兩爻可說完全脫離了迷信的範疇。

日前申請戶籍謄本,看到我阿公(客語祖父之意)在日本時代的職業是「轎夫」,那現在一定是位列仙班,豈不妙哉!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節氣養生 戊戌年 初之氣
◎文/樓中亮


戊戌年 初之氣  厥陰風木  2018 / 1 / 20 ~ 2018 / 3 / 20

  本氣特色:戊戍年為火運太過之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上半年氣剋運為順,當以氣為主,寒氣偏勝,故上半年氣候寒冷,萬物因氣候寒冷而受影響。但是水剋火會郁發爆熱,天氣以寒為主,但是又會有溫暖天氣出現。

初之氣好發症狀與疾病:流感、腸胃病、心腦血管易猝死…等。

因水剋火所以心腦血管的患者受影響極大容易猝死。水剋火會有內熱,好發溫病,即現在所謂的流感、腸胃病。陰虛、血瘀、痰濕體質的人要特別注意。

  本氣須注意之出生年尾數為:6、8(出生年尾數都是看出生「西元年」的最後一碼,若生日是落在立春(2/4)以前出生者,應看前一年的數字。)

調養建議:
平常可以多吃養心食物,例如蓮子、紅豆、大麥、花豆、苦瓜、百合、玉米筍、杏鮑菇、金針花、青椒、蒲瓜、黑豆芽、小麥草、藍莓、龍眼、釋迦、豬心、雞心、虱目魚、秋刀魚、鯛魚、洋蔥、肉桂、紅茶、綠茶。

  初之氣養心食療

  1. 生脈飲
    西洋蔘2錢、五味子3錢、麥門冬3錢,煮水1500毫升,每天喝一帖。
  2. 補心益氣湯
    西洋蔘2錢、紅棗8顆、枸杞3錢、黃耆3錢,豬心一副。豬心洗淨,切片,巛燙後,與藥材同煮至水滾,轉小火燜煮15分鐘即可。

(本文承蒙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提供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電子報讀友,特此致謝。)

本期目錄...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
 
我對教學的反省
◎文/王修亮


編按:民國九十年,教育部開始推動九年一貫,鼓勵教師自編教材,修亮老師有一種「教育界終於懂得尊重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的欣喜」,於是她開始了無比艱辛,也無比雀躍的自編教材生涯,並前所未有地建構了一套以「兒童人格自覺」為核心的教學範型。她的教學目標,是奠定孩子發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能力基礎。因為國中小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人格建構,不是職業培訓或學術研究,而人格建構必然需要身心均衡的教材與生活實踐,教師不可能只需要技術知識或學術思想能力,身教是人格教育的基本需求。國小教師若無法以身教實踐人格的理論,對國中小學生只會形成反教育。本刊將逐次刊出修亮老師當年的教學日誌,以及從2017年秋天開始陸續寫出的回顧與整理,希望能拋磚引玉,帶起更多共鳴與實踐的力量。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三年級下學期教學日誌回顧前記/2017/8/12】
 (原紀錄)中華民國93.2.6.

從這個學期開始,教材不再由我自行書寫,全部選取自台灣名家散文與歷代經典篇章。低年級時,重點在建立孩子「群」的概念,與「群」的互動能力。(註1)這幾十年來,國內的童書、文章,在群的學習上都相當刻板,善惡分明、甜美乾淨,結局明確,極度缺乏引發問題與討論的空間。近年的國內外童書雖然探索的空間擴大了,但因潮流引向個性發展,對群的著墨並不多見,所以我非常不容易找到適合的教材,只好自行書寫。(註2)

三年級起,人格教育進行到以自我為主體,如何向外探索群性的階段,這樣的材料就很豐富了,因為注重群體共識規則與價值觀的建立,所以三年級上學期我採用論語和史記的故事,有些直接採用,有些略作改寫。下學期,就直接閱讀古今名家與歷史經典文章。今天和學生說明了教材選取的原則(註3),我看見大部分的孩子都在點頭,臉上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我不禁心想:這些孩子們體會到的,真的是我所希望他們能學習到的內涵嗎?

我也不知道,不過,學習,不就是永恆的實驗嗎?我和他們一起來實驗吧!

【2017年的整理與評論】

(註1)

教材的選取,當然和群的互動有關。而群體互動的深度是有層次的,這和身心發展有關,不能跳著學習。刻意跳級學習,學到的不過是社會化的技巧與知識,沒有心靈的真誠感動。例如:

不自知主觀的單純表象互動:基本上就是「我要X,給我。」「我告訴你你聽我說。」「跟我做。」「不理我就是你錯。」

有意識主觀的表象互動:「我要X,你應該給我,因為你應該分享。」「我想說話時,你應該聽我說,因為你應該尊重我。」「跟我做,因為我會做。」「不理我就是你錯,因為你不體諒我。」

經驗同感的互動:「我想要X,你願意給我或借我嗎?」「我想說話時,你如果願意聽我說,我會謝謝你。」「請跟我一起做,因為我有經驗。」「如果你不理我,請你說明理由。」

自我價值啟蒙後的理性互動:「因為某某原因,我想要使用X,你願意給我或借我嗎?」「我想針對某事向你說明或建議,是否可以和你談談?」「對於這件事,我有這些技巧、知識與經驗,你認為怎樣合作比較好?」「如果你對我們的合作有任何意見,請告訴我,我們一起商量最好的進行方式。」

高年級之後就是分工合作的互動磨練經驗了。

低年級的身心發展,在價值觀上還是無知無覺,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即使會對他人謙虛忍讓,幾乎也只是透過「成人的教誨」,遵循社會所習有的群體規則而照著做的。一個連自我自信都尚未建構的孩子,很難先發展出對他人的體諒與關懷。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家庭,可以在極良好的教養下,很早發展出健康的自信,這部分但看教育現場狀況,沒有定數。

(註2)

當年教材自編班除了音樂、體育、自然科學等科任課程,全部由我自編。一、二年級的教材原來想採用各家繪本,但瘋狂看了一年的繪本之後,發現本土的繪本要不就是難以適用「大觀」與「多元」,要不就是只適用三年級以上的課程,低年級盡付闕如。

國外繪本適用的不少,但是太貴啦!對以藍領階級為主的校區(台北縣頂溪國小)來說,一學期一本都是沉重負擔啊!

後來在教學團年輕老師們缺乏自信心的狀況下,一年級上學期採用了幾篇板橋研習會趙鏡中教授編纂的語文資料,下學期改為補充資料,因為這些文章的適用性比較廣泛,內涵與情境反而和學區的學生們比較疏遠,因此二年級以後不再採用,都是我自寫學生在學校會遇到的生活小故事,讀書、遊戲時常常發生的各種狀況。對一、二年級來說,群就是生活中的碰撞,例如:我要玩鞦韆,他也要玩,一群人都要玩,怎麼辦?

由老師制定規則大家遵守嗎?這樣學生永遠都不會針對問題獨立思考。任由跑得快的人搶先搶到鞦韆玩,甚至出動父母占位子,永遠都是那幾個孩子玩嗎?這種弱肉強食的競爭法屬於群性教育的主要目標嗎?

所以這種必然會發生的「搶玩具」等事件,教師在開學第一天就要未雨綢繆,帶著孩子們進行「認識整體環境的課程」時,在鞦韆架、溜滑梯、玩具角、圖書櫃前面,請學生們觀察「我們全部有多少人?」「如果大家都想玩或看某本新書,搶著要,怎麼辦?」

請學生先集思廣益,學習思考「群體群聚時的分配關係」,千萬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才來討論,這時候一定會引發許多委屈——「他已經先玩好久了,我們還沒玩,還要討論,下課時間都過了!今天都玩不到了!」「那他明天都不能玩!」「憑甚麼這樣禁止我,明天是重新開始的啊!」⋯⋯那將是沒完沒了的爭論,雖然仍可以透過說理與討論來解決,但事倍功半;況且這樣的戰鬥經驗並非學校學習所必要的,畢竟對學生來說,在校時間有限,下課共處時間確實很珍貴啊!

至於「認識整體環境的課程」是學校群體教育第一天開始,優先必上課程。不只是室內外環境空間的使用程序,還包含清潔責任、各類人員互動方式等等。學習是生活整體的,所謂的「主題」只是方便的大略分類,不是切割。

(註3)

三年級開始,要學習思考較為抽象的群己關係,例如為甚麼大家都喜歡玩鞦韆?我是因為大家都喜歡玩,才想跟著玩嗎?我更喜歡甚麼?為甚麼不能整個遊樂場都建成鞦韆架?世界上的玩具如果只剩下鞦韆,對大家好嗎?為甚麼?

問題是學習的起步,而問題的引發,最好不是由教師提出,而是由學生主動提出,在生活中觀察是一種方法,但生活觀察畢竟無法放在每一件事務上,以書籍、繪本輔助擴張眼光、經驗,是必要的。

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每個學期開學時,都會和學生們討論這學期的總目標。三年級開始會鼓勵學生貫穿三年的學習脈絡,試著整理、推想之後,自己認為應該學習那些內涵與概念,這是自知自覺學習的過程。

本期目錄...

【詩情話易之十五】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唐德清

接著上期拙文《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話題,我們參觀完梁啟超故居,又匆忙前往新會區古井鎮,終於在下午五點前趕到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暮色細雨中,心情沉重地憑弔那場常稱為「崖山之後無中華」的宋元海戰。

清初錢謙益等人認為「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後秋興之十三)的思潮未免過於悲觀,說「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論調更是杞人憂天,煌煌泱泱的中華文明,豈是說亡就亡?主要是後代士人特別懷念從陳橋(960年)到崖山(1279年)這段歷史,在這三百二十年中,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道統得到了較好的獨立與尊重。在國家的層面上,除了軍事上刻意抑制削弱之外,其餘如教育、文化、藝術、科技、經濟等等領域,都是百花齊放,領先當時的世界,即便是靖康奇恥後的南宋朝廷,依然存立了一百五十二年。陳寅恪先生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而今正是「復振」之時,周而復始,貞下起元,國家主導文化復興之烈之疾,怕是文革時期的闖將們都無法想像,何況古人。

「崖山宋元海戰」發生在公元1279年的二月初,事實上當時的宋朝軍隊人數達十幾二十萬之眾,遠遠多於元軍的軍隊,在陸秀夫、張世傑的帶領下,軍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還是具有相當的戰鬥力。元軍的統帥張弘範也擔心只有幾萬人的元軍水師,很難攻下南宋殘部,於是先叫副帥李恒去勸降兩個多月前(1278年12月20日)在海豐縣五坡嶺被俘的少保信國公文天祥,希望文天祥能夠認清形勢,幫助元軍寫信給南宋大將張世傑,勸全體宋軍投降。文天祥告訴李恒「我不能救父母,乃教人背父母,可乎?」李恒遂向文天祥索句,好回去交差,文天祥便將不久前過零丁洋(現稱伶仃洋,珠江口海面)所寫的詩,抄予張弘範,這就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過零丁洋》。張弘範雖是元軍高級將領,學養深厚,與文天祥一樣,各為其主,私底下卻是對文天祥敬重有加,文天祥被俘後的很多詩作就是張弘範收集傳播的,也就不再為難文天祥。只是在二月六、七日向宋軍全面進攻時,將文天祥拘禁在其指揮船上,讓他心如刀割,痛苦萬分,眼睜睜地目睹了陸秀夫背綁九歲末帝趙昺蹈海,以及十幾萬軍民寧死不屈,英勇殉國的悲壯過程。文天祥痛苦寫下了「炮火雷飛箭星落,流屍漂血洋水渾,昨朝南船滿崖海,今朝只剩北船在,惟有孤臣雨淚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文天祥一生坎坷,1256年,21歲的文天祥和父親文儀、弟弟文璧一同到臨安參加進士考試,在集英殿的廷對中,他以《易經》乾卦觀念為核心,寫就「法天不息」的御試策,主考官王應麟(著有《三字經》、《玉海》等)稱讚「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列其為第七,宋理宗詳細閱卷後,深為感動,擢拔為第一,欽點文天祥為狀元郎。本是天大喜事,沒想到發榜的第四天,其父竟不幸客死京城,可憐的文天祥剛題名即丁憂。幾年之後,30歲那年的文天祥獲派江西提刑,碰巧他那早已改嫁幾十年的奶奶病逝,按禮只須守「承心制」,不穿喪服。無奈文天祥在朝裏得罪的人不少,人家乘機攻擊他、誣衊他違禮不孝,使他意興闌珊,萌生退意,便將剛出生的長子命名為「道生」,第二年出世的次子命名為「佛生」。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後,看到自己心愛的女兒柳娘、環娘,被元軍逼迫前來勸降,他痛苦寫下「大者學帖臨鐘王,小者讀字聲琅琅,朔風吹衣白日黃,一雙白璧委道傍。」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儘管仕途坎坷,人生道路荊棘密佈,但當國家社會有需要時,文天祥鐵肩擔道義,不念朝廷三次貶官的舊怨,滿腔報國之志,變賣全家財產,連家裏老少的私房錢、耳環首飾都拿出來充當軍費,勤王報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矢志不移。那怕是出使元營被扣,也歷盡磨難,虎口脫險,深懷「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貞,繼續東歸抗元。他長期面臨死亡威脅,他在《指南錄後序》中寫道「嗚呼!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第二次被俘後,他料想南宋將亡,大厦將傾,自己時日無多,生死一切,置之度外,心情平靜,回想一路往事,平生起落訴諸筆端,化作《過零丁洋》一詩,將自己的一片丹心書寫在中華民族的青史上。他寫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文天祥走了,宋朝也已過去七百多年,但文天祥的詩留下來了,他的浩然正氣留下來了,成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不朽榜樣,成了民族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易》的四十三卦為澤天夬卦,是五陽對決一陰的卦象,衝出一條路,長存萬古情。《繫辭傳》說道「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著書依據,正是源于上面這段話。先聖先賢們就是從自然生活中,得到啟示,世間萬物,人身肉體,生生滅滅,成住壞空,只有也只能是人的精神靈魂,能夠衝破肉身消亡的束縛,頑強地傳下來,也將繼續地傳下去。宋人王炎午在《望祭文丞相文》寫道「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可謂是對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詩句的最佳註腳。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春節團拜

◎編輯部

新年新希望!我們將在「咸臨書院」舉行團拜!大家歡聚戊戌年旺旺來!
日期:2/20/2018 星期二(農曆正月初五)
時間:下午 2 點 ~ 4 點30 分。
地點:咸臨書院
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號出口)
咸臨書院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周五)
下午2:00-6:00。或email:service@iching.url.tw
**請自備茶杯。
**請大家踴躍參加團拜!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 2018 年開課通知

◎編輯部

【易經基礎班】台北班

面對易逝的歲月,個人、家庭、工作、社會、世界將會如何波動變化?我們該如何自處?現在國際局勢動盪,乃至人類經年自負霸凌大自然後,大自然反撲現象影響人類生存日劇。身處於波動變化日益難測的世界,是我們學習智慧與體認生命真相的最佳契機。研讀群經之首《易經》正是提供我們生命與生活智慧最好的途徑。這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對個人安身立命、家庭親情、工作事業,及預測未來等都是最佳指引。

任課教師夏 豫,具會計師資格,追隨易學名家劉君祖十餘年,曾於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易經研究社擔任易經講師,教學深入淺出。授課內容涵括《易經》總覽解說、《易經》架構、《易經》起源、詳解六十四卦卦辭爻辭,及解說《易經》的十翼導覽等,同時透過占卦探詢《易經》對人生疑難困惑的建議。

上課時間:2/26/ 2018起,每週一晚上19:00~21:30

課程費用:每堂250元,48堂課共計12000元。
(凡入學者自然成為本會會員,按規定需繳1000元入會費及500元年費,共計1500元)

上課地點: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報名辦法:請洽易學會: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周五)下午2:00-6:00。或email:service@iching.url.tw

繳費辦法:
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順便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本期目錄...


【易經基礎班】台中班

一、台中班師資:謝金勳 講師(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現任台灣周易文化研究學會理事,師承劉君祖老師,習易二十餘年,自前年起在台中班講授易經基礎班課程。)
二、上課時間:2018年3月1起 (共48堂課),每星期四PM18:30-21:00
上課地點:裕民汽車總公司五樓會議室(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二段1161號)
四、報名對象:對易經有興趣之一般大眾,年齡不拘。
五、 報名費用:全期課程48堂課共計12,000元,一次付清九折優惠10,800元。
     周易學會會員9000元。(新會員需繳納入會費1000元及107年常年會費
     500元)
六、報名辦法:請洽周易學會,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週五)下午 2:00-6:00
     或洽台中方先生0932-643202或email:service@iching.url.tw
七、繳費辦法: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      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台中班 課程

易經基礎課程,連續48堂課,每堂2.5小時,先就易經總覽說明易經之架構,包括易經創作過程、符號系統、文字系統、筮數系統,繼之根據 64 卦卦序從<乾>、<坤>、<屯>、<蒙>至<既濟>、<未濟>,每一卦、每一爻說明卦辭、爻辭之精義,輔以孔子之十翼,其間穿插說明時事世局變化運勢之占卦解說。授課特色在於將易經密碼結合人類命運、國家施政、企業管理、個人修身等主題,闡釋詮解、深入淺出,講述重點以經學易理為骨幹,藉占習易、藉易修行。

易經基礎班課程內容

 

上半學期

下半學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智慧之海 全易導覽(上)

智慧之海 全易導覽(下)

以簡御繁 易理導引

書不盡言 易象解讀

神機妙算 大衍之術

千變萬化 解卦實例

開天闢地 乾/坤二卦錯論()

開天闢地 乾/坤二卦錯論()

人生實務 乾/坤文言傳析論

人生實務 乾/坤文言傳析論

草創啟蒙 屯/蒙二卦綜論

滔滔兩岸潮 需/訟二卦綜論

縱橫天下 師/比二卦綜論

以小博大 小畜/履二卦綜論

否極泰來 泰/否二卦綜論

世界大同 同人/大有二卦綜論

顧客服務 謙/豫二卦綜論

鬆緊之間 隨/蠱二卦錯綜論

施與受 臨/觀二卦綜論

軟硬兼施 噬嗑/賁二卦綜論

核心價值 剝/復二卦綜論

內外兼修 無妄/大畜二卦綜論

生死之間 頤/大過二卦綜論

水深火熱 坎/離二卦綜論

學習交流時間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43.

44.

45.

 

46.

47.

48.

情不容已 咸/恒二卦綜論

進退有度 遯/大肚二卦綜論

日出日落 晉/明夷二卦綜論

悲歡離合 家人/睽二卦綜論

和解之道 蹇/解二卦綜論

王者之事 損/益二卦綜論

舊怨新歡 夬/姤二卦綜論

團隊成長 萃/升二卦綜論

開物成務 困/井二卦綜論

變革創新 革/鼎二卦綜論

行動自由 震/艮二卦綜論

戰略行動 漸/歸妹二卦錯綜論

多藏必厚亡 豐/旅二卦綜論

無入而不自得 巽/兌二卦綜論

收發自如 渙/節二卦綜論

誠中形外 中孚/小過二卦錯論

終而又始 既濟/未濟二卦錯論

易與天地準 繫辭傳()

顯道神德行 繫辭傳()

通天下之志 繫辭傳()

卦序演化之妙 序卦傳、雜卦傳的奧秘

不說之說 說卦傳的豐富思想

飛龍在天 綜合應用

總複習 易學會試

綜合討論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