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106年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秋季研習營於11月18日假台灣戲曲中心音樂館展開,本次活動上午特別邀請到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先生,以「當前東亞與兩岸情勢」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下午則規劃學員參訪法鼓山農禪寺,由農禪寺志工老師進行園區及建築導覽解說,大家並參加了禪修心體驗活動,透過帶領,體驗呼吸及身心放鬆的感覺,經由立禪、托水缽的活動實際體會走路禪的功夫。這次秋研營上午理性、下午感性,獲得參與學員好評。尤其蘇起董事長以多年參與國家政策擬定及長期進行國際觀察的經驗,與大家分析當前東亞與兩岸的情勢,精闢深入、發人深省,僅為文記述演講精要以饗讀者。

▲以上圖說:秋季研習營上午在臺灣戲曲中心展開

▲以上圖說:下午法鼓山農禪寺托水缽、心體驗

▲以上圖說:眾學員於農禪寺開心合影
當前東亞與兩岸情勢 演講者:蘇起先生
紀錄:李慶峰
談兩岸必須帶入東亞
二年前講兩岸是兩岸,但是現在講兩岸不帶入東亞是不行的,因為二者已經緊密扣在一起。東亞這塊是很破碎的區域,有大國、有小國、有資本主義國家、有共產國家、有這個宗教、有那個宗教、有很有錢、也有很窮的。東亞的地形地貌、語言文字文化與其他地方是很不一樣的。比如歐洲,大家都聽貝多芬;到非洲很多國家彼此很像;到中東很多國家也都一樣。反看東亞會發現是一塊非常複雜的地方,就是這個地方的政治是非常的複雜,跟別的地方都不太一樣。
東亞有四把火:台灣、東海、南韓、北韓。地形、地貌、人文、形勢頗為破碎,美國跟大陸雖然國力都很強,但是都無法片面主導。因為二者力量相互抵消。美國沒有辦法阻止中共超越第一島鏈,而美國因為中共飛彈射程的威脅,航空母艦不會進入第二島鏈範圍。因此,東亞目前的情況是誰都不能主導、大家都要商量,這是目前的基本形勢。

▲以上圖說:蘇起先生以當前東亞與兩岸情勢為題演講
東亞的熱點
1975 年越戰結束到 2000 年,這段時間是亞洲最平靜和平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亞洲經濟持續發展。2000 年後,北韓開始製作核子武器、飛彈;台灣陳水扁執政兩岸關係開始緊張;直到 2008 年馬英九總統執政,兩岸關係改善,東亞只剩北韓問題。2010 年東海、釣魚台出現問題。2016 年後東亞情勢開始轉變,變得熱鬧複雜,台海、北韓、南海、東海問題接踵出現。國際情勢非常亂相當複雜,台海、北韓、南海、東海這四個熱點是相互牽動的。
不過,台灣人很快樂,因為很無知所以很快樂。無知的快樂來自於對國際情勢的無知、無感、與漠不關心。
美國:自顧不暇
川普政府頂層空虛。川普上任十個多月,216 名政務官任命不到三分之一,尚有三分之二還沒上任。美國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及與亞太事務有關的高級官員都尚未任命,職務呈現空虛,北韓問題嚴重,美國駐南韓大使卻尚未任命人選。川普的行事風格使得許多有能力、能勝任的人才不願為政府效力。美國政府呈現無人可用的窘境,導致許多事務無法實行。
以中巴斷交事件為例,中共國台辦在巴拿馬與台灣斷交後二日率團訪問美國,在雙方會談中,很意外的美國方面沒要求解釋或甚至完全沒提及此事。這有二個解讀,一是美國方面根本不重中國搶台灣邦交國巴拿馬,認為此事不關美國。二是因為政府頂層空虛,根本沒有指派政務官,而代理的官員不願挑責任、蹚渾水挑這個政治責任。
沒有正式指任的政務官,在遇到有政治風險時,便不會有人出來負擔責任、做事情。而美國政府目前就是處於這種狀態之下。因負責外交的官員沒有派任,導致美國最近訪問北京時,政府高層淪於互相取暖、互捧場子,實際上達成的事情非常有限。美國國防部門也是處於如此的狀態,官員任命職缺不到三分之一。在美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如此的情況,通常美國總統在一月就任,最晚大約當年六、七月政府部門人事空缺派任便應該完全補齊。
目前美國這種情形,是非常特別的,因此川普政府的施政重心都放在國內。比如最近正在審議的稅改,這是美國當前國內的施政重心。台灣報紙因為很少報導國外新聞,所以國內對這種政治現狀不清楚。而美國在國外政策著力在通俄門事件,這是川普的生死一線。通俄門假如出事、沒處理妥善,川普將遭到彈劾而下台。
所以美國的外交政策就是不願出兵、不願意花大錢,並退出TPP;而人權問題,川普根本不重視。由川普訪問菲律賓與人權有爭議的杜特蒂互動及大陸扣留李明哲美國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 川普是生意人,重視錢、錢、錢,施政重心上錢比較重要,人權相較下沒那麼重要。這是川普的思考,這種思考很難改變,在他任內很難改變。
國外問題方面,北韓問題壓倒一切。因為其洲際飛彈估計幾年內就能擊中美國本土。為了處理北韓問題,美國必須要與中國合作,不會與大陸戰略對抗,例如先前與中國的貿易爭端都放下了。美國退出TPP,因而在亞洲的力道減半,所以其亞洲政策非常負面。跟大陸貿易問題高高舉起但輕輕放下,其他的國際問題都要跟北京商議。
中國大陸:戰略自信
中國 GDP 增長非常快速。雖然有些專業經濟學家認為有灌水嫌疑,但即使去掉造假部分,也是很驚人。2000 年大陸 GDP 僅美國的1/4,2017 年已經是美國的 60~70%。2008年剛超過日本,現在已經把日本遠遠拋在後頭。
習近平的權力集中、思想集中、意志集中,其程度遠遠超過江澤民與胡錦濤。在五年前共產黨裡貪污之人比比皆是,還出現能偷渡美國告洋狀的王立軍,這是整個國家體系出了大問題。習經過五年掃蕩這些不當的風氣,徹底整頓共產黨,如此共產黨才有資格來領導全國。整頓共產黨是為了黨好、為了國家好,習近平是這樣的一個思維。即使有很多人對其不滿,但大部分人也都認同這樣一個概念、一個思維,因此現在習的領導權威是蠻強的。
國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與美國華盛頓。雙方的共識是:我們有分歧,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但是我們不要為此吵架。這是雙方彼此的原則,台灣問題也在這範疇內。北京與華盛頓的分歧裡,北京把台灣問題放得比較高,華盛頓把北韓問題放得比較高,這個是大原則。南海東海主權問題,鬥而不破。對港獨、對疆獨、對藏獨更為強硬。這是習近平時代與胡錦濤時代完全不一樣的做法。疆獨現在是壓下去了,藏獨也是。國際上,美國及西方國家對疆獨都不支持,美國還公開聲明疆獨團體是恐怖分子,連維吾爾族同宗的土耳其都聲明疆獨是恐怖份子團體。因此,疆獨的國際認同力道已經衰微。而港獨那些異議分子遭逮捕判刑後,港獨即使思想上還有,但勢力也式微。香港人爭取自由民主的意願是有,但是要獨立的人應該不太會有。香港人最務實,北京對其態度是很強硬的。
對台灣的態度則是硬中帶軟,硬中帶軟跟軟中帶硬意思不一樣。不一樣的意思在於同屬一中、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敬酒,同屬一中是罰酒。九二共識是北京對台灣很禮貌,彼此用模糊的空間來說。但如果台灣不要模糊的說法,那就攤開來說,就是台灣跟大陸同屬一中,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要敬酒還是罰酒,思考清楚再來說。
但目前的台灣政府一直沒搞懂這個問題。台灣如果敬酒、罰酒都不吃,那接下來就看怎麼處理了。兩岸的問題在於溝通,雙方要講話,但目前這是沒有了。
現在大陸對台強硬的民氣高漲,在十九大報告三萬多字中有關台灣部分僅佔六百多字,但卻是掌聲最密集共七次(全場七十次掌聲),當中語氣對台灣最強硬的那段(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鼓掌就佔了17秒,居全場之冠。
但我並不擔心武統。對台灣問題整體而言,大陸越往下層越激動、越往上面越冷靜,穿制服的激動、穿西裝的不激動,年紀輕的激動、年紀老的不激動。但是必須說,激動的人、蠢蠢欲動的人越來越多,不過上面的人壓得住:慢慢來,先別急,還要佈局,台灣畢竟不是香港,有自己的力量,所以需要佈局,而佈局已經在進行中。
大陸現在最重要的是經美制台。現在台灣這個小傢伙能夠那麼神氣,是因為後面有個美國大個子,把這大個子搞定,小個子自然就範了。現在小傢伙不理你,怎麼講都不理你。反正現在軟的、硬的、我該做的都做,但不特別去做。現在重點是我大陸跟大個子談,讓大個子去打交道,萬一哪一天大個子還是不行的話,我要真的要直接對小個子,那麼大個子就別怪我,我已經先跟你打了招呼、先跟你講好了、先跟你做過努力,你不幫忙,那麼對不起了,我就自己來。北京目前是這樣的邏輯,先做這一步。
所以經美制台是有外交的含義,可是也有更長的戰略意義。北京的思考是仁至義盡,先把仁跟義盡量的做,讓華盛頓能夠知道,北京還是尊重、在乎美國,但是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解決。這正在佈局中、正在發展中,必須要繼續觀察,這也是目前我最關心的一部分。雖然,大家認為我是專注於兩岸關係,但其實美國方面也是花很多時間研究。
北韓:危機四伏
日本岩國基地是美國對北韓最重要的基地,因為離北韓距離最近、也部署了最新的隱形戰機 F-35。北韓如果要攻擊日本,岩國基地是名列第一。2017 年三月份北韓由不同的基地向日本海試射四顆飛彈,美國經彈道計算,確認這幾個飛彈分別瞄準了美國在日本的四個基地,可以說北韓已經是到了模擬作戰的程度了。2017 年六月北韓試射的飛彈已經可以到達美國西部海岸,北韓問題目前對美國最緊急且重要。
北韓問題危機四伏,對南韓如此、對日本如此、對美國也如此。因為北韓、美國雙方都是鷹派思維當道。但是北韓動武的可能性很低,因為美國必然採取報復行動,金氏家族政權保不住,這是一種自殺行為。美國動武理論上沒有問題,但實際上不可行,因為南韓與日本是北韓的人質,美國一動武南韓與日本必然陪葬。
從北韓邊界到南韓首都首爾只有50公里,北韓只要在邊界部署一萬門火砲,一天就可以把首爾夷為平地。所以,美國要打北韓必須要考慮到南韓,更何況美國在南韓有三十萬僑民還不包括美軍。另外,也必須考慮到日本,因為日本有美國的軍事基地。所以,美國到目前為止動武只是講講而已。
但所謂的危機四伏是存在的,因為情勢太緊繃隨時有可能擦槍走火。因此,假如不武力解決北韓問題,要以談判或是經濟制裁的方式,美國非得靠北京不可。假使美國要武力解決北韓問題,北京角色一定會贏。要談判,也會有北京的角色。不打不談判,要經濟制裁,也一樣有北京的角色。三條路怎麼走,都跑不了北京的角色。
所以北韓問題北京必然是直接相關的。三條路美國選哪一條,都要靠北京。川普心心念念想著解決北韓問題,就有求於習近平,那台灣就邊緣化了。最壞的是美中大交易,老美有些人一直在鼓吹,但我認為還不到那個時候。作為一個觀察家,還是要持續關切這個趨勢。目前還不到緊張的地步。
南海:似真還假
表相看似非常熱鬧,但是實際上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更低。南海十一段線,是1947 年美國與國民黨政府畫的。中共取得大陸政權後,周恩來為了展現友好將二個島送給越共胡志明,之後就變為九段線。
將來美國與中國在南海若起衝突,最有可能的點是黃岩島。菲律賓聲稱有其主權,但目前為中國控制,未軍事化,由於其距離菲律賓約 100 公里,若將來中國將其軍事化必然引起菲律賓聯合美國抗議。
菲律賓1978年開始佔領南海礁岩,大約佔領了12個。數量上,越南佔領最多,不過都集中在其邊界外海,在1974及1988年還因此在該區域發生戰爭。馬來西亞、印尼則選擇離國土比較近的礁岩佔領。中國進入最晚,佔領十個,但是人工填海造陸、強化軍事設施最為積極。
目前各國的默契是維護既有的勢力範圍,不搶奪、不佔領其他國的礁岩,不干擾、不禁止其他國家的航海航空。而美國、中國二國也不會為了這些岩石進行武力衝突,二強軍方保持溝通聯繫,避免誤會意外擦槍走火。各國有時為了滿足國內輿論,偶爾作態對南海主權發表評論。
台海情勢:溫水慢燒
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官方對話中斷,民間交流大幅減少。在李登輝時代經濟力量強盛,台灣錢淹腳目,在東南亞國家投資都是數一數二,台灣還能走出去、到處走。而這些年,經濟衰退加上中國外交力量封鎖,以及『親美日,遠中國』使台灣益形孤單,台灣走不出去、別人走進不來,不能參加國際派對,很多國際組織大會都不能去。兩岸的政治立場越來越遠、越硬。
從 1972 年中國對待台灣的立場一直沒變,都是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有時候會說台灣跟大陸同屬一中。而國民黨自1992年後的說法是台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簡稱為一中各表。這二個說法有同有異,同的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屬於大陸,大陸不屬於台灣,而是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更大的中國;因為有這個同,所以雙方便可以坐下來談,九二共識這個詞便是將同與異模糊化、融合出來的。九二共識的模糊化,即使連民進黨的立場,花點想像力也可能劃入其範圍裡,因為它是非常非常模糊。
民進黨的立場是NO—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AND—台灣是主權國家。國民黨的立場則是,YES—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BUT—我跟你不一樣,因為我跟你不一樣,台灣就有一個自主的空間;我跟你一樣的部分就可以彼此交朋友,而我跟你不一樣的部分你就管不到我;這就是國民黨滑頭模糊的地方。但是這模糊的地方在國內選舉就不利。因為選舉時選民喜歡清楚不喜歡模糊,模糊講不清楚。『愛台灣』很清楚很簡潔,『愛中華民國』字太多又模糊。選舉的時候『愛台灣』就很討好,所以國民黨就打不贏民進黨。國民黨這個說法有利於兩岸的來往,不利於國內的政權鬥爭。但是民進黨的『愛台灣』有利於選舉,但不利於處理兩岸關係。
民進黨政府贏得選舉後還沒在 YES 跟 NO 之間找到一個橋樑來解決這個問題,台灣政府目前難處就在這裡。要找出這個問題的解法要溝通,不僅兩岸要溝通,民進黨內部也要溝通。但是民進黨內部現在是鷹派當家不可能跟共產黨妥協。民進黨政府的態度就是台灣是主權國家、台灣不是中國,大陸要就接受,不接受我也不會改,不管你大陸喜不喜歡這就是我。這樣的態度很強硬,因此兩岸陷入僵局,相互不理。
民進黨如此的態度仗勢的是台灣民意的走向。台灣內部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越來越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越來越多,而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比例起起伏伏,但是越來越少。台灣的走向是越來越獨,離大陸越來越遠。時間久了故鄉變他鄉、他鄉變故鄉,人的感性部分越來越台灣,越來越偏獨。由台灣指標民調資料顯示年紀越輕越獨、整體而言越來越獨。但是台灣人是務實的,務實的意思是感性的部分是偏台灣偏台獨,而理性的部分則是依照外在的環境、威脅來做調整。安全感越高越支持台獨,安全感越低則越不支持台獨。有條件的台獨的支持度調查,以2016年數字來看,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中共會不會打,而不是美國會不會救。看下表調查結果:
中共不會打、美國會救 :支持台獨者 72%、不支持台獨者 28%
中共不會打、美國不會救 :支持台獨者 54%、不支持台獨者 46%
中共會打、美國會救 :支持台獨者 39%、不支持台獨者 61%
中共會打、美國不會救:支持台獨者 15%、不支持台獨者 85%
表面勇敢好鬥的人很多,怕死的人更多。這是台灣人的務實。
兩岸經濟力量日益懸殊
大陸在 2001 年加入 WTO 後 GDP 由台灣的 4.4 倍成長到 2016 年台灣的 20.5 倍,成長速度非常驚人。反觀台灣在 2002 年加入 WTO,由於國內政黨惡鬥導致經濟停滯,成長的幅度相對有限。以目前大陸的經濟成長率5%計算,每年大陸就能長出一個台灣的GDP,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而亞洲各國 2000~2016 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台灣僅超越日本,但日本經濟底子厚,是先富而後老,台灣卻是經濟底子不厚,未富而衰。日本有本錢可以優雅的老去,但是台灣沒有如此的本錢。台灣為什麼搞成這個樣子,我認為原因是政治,國內的政治惡鬥及兩岸的政治僵局,導致經濟無法發展。
兩岸軍事
美國蘭德公司評估美中在台海交手可能的勝負。 1996 年評估美國軍事力量完勝中國。2017 年中國有二個已經佔優勢,而這二個都與台灣有關,第一個是針對美國空軍基地(尤其是琉球基地),第二個是攻擊美國航空母艦(射程2000 公里飛彈的島鏈攻擊)。如果琉球基地被中國摧毀,日本本土的美國戰鬥機無法直接飛到台灣,需要空中加油。因此美國就沒有戰鬥機能飛往台灣,而航空母艦不能接近大陸沿海 2000 公里的範圍內,一旦進入即有遭摧毀的危險。
但是中共的渡海船團要佔領台灣也不容易,船團會遭受重大損失。不過,船團佔領台灣也無其必要,因為在交戰過程中,台灣極有可能投降。大陸的戰略是首戰即決戰、「最好不死人、要死死軍人」,「不打拖延戰、不打封鎖戰、不打登陸戰」,只要攻擊幾個特定軍事目標,台灣就會投降。如此做法傷害最小。
戰爭最需要的就是意志力,台灣目前最缺的就是意志力。台灣的意志力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為我們國內的政治、國內的政黨以及人心。意志力要轉過來相當不容易。早年台灣的意志力很強,我們居安思危,因為有危險所以很努力;現在是居危思安,明明很危險,卻盲目覺得很安全,因而過得太舒服,所以上進心不夠。尤其是年輕人上進心不夠,所以我們進步很慢,很遺憾。
我不擔心大陸會以武力進犯台灣,反而是以這些為談判籌碼與美國交涉。中國搞定大個子以後,小個子就算搞定了,連戰爭都不用打。大陸現在的做法都是以外交來處理台灣問題。台灣本身的經濟與外交也很難突圍,只會邊緣化。
假如想要維持現狀,要謹言慎行,不要製造狀況。蔡政府對此是有認識,不會製造麻煩,但卻認為這樣的現狀這樣的僵局可以永遠拖下去。這是她的盲點。在我看來是不可能,拖到一個程度,對岸會受不了。
結論
- 台灣已邊緣化成國際政治與經濟的孤島。
- 美國既已放棄 TPP,台灣也不易加入大陸居關鍵地位的 RCEP,故台灣在國際經濟上很難突圍。受中共因素及我國有限實力的影響,「新南向」也不易成功。
- 台灣要擺脫『邊緣化』,關鍵仍在妥善處理兩岸關係,降低對立緊張。
- 在可見的未來,台灣宜謹言慎行,才能趨吉避凶。如『製造麻煩』,就會立即成為美中管控的對象。
與會者提問與回答
- 俄羅斯在北韓問題裡的角色
俄國在北韓問題裡角色很有限。北韓主要的貿易夥伴是中國,俄國才剛剛起步,所佔的部分非常有限。即使中國停止對北韓貿易,短期內俄國對北韓的影響還是微乎其微。

▲以上圖說:學員熱誠提問
- 川普亞洲之行提出的印太(Indo-Pacific)戰略未來的傾向或是未來實質內涵會如何發展?對兩岸關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印太戰略是一個新的東西,必須要我們的關心,要看它後面支撐的力量。不過目前為止背後支撐的力量還沒有,只是剛剛開始,有一個帽子、框子、籃子,但是裡面還是空的。為什麼是空的,因為頂層空虛,美國政府頂層空虛,沒有東亞助理國務卿負責規劃。
印太戰略需要二個面向,一個是美國政府內部,一個是美國政府跟其他國家。所以美國內部需要國務院、國防部、國安會、USTR及其他相關部門要集合在一起,還需要司長統籌各個司之間的協調運作。但是這些司長級官員全部都沒指派人員擔任,那麼這些司如何協調?另外,還要協調南韓、協調日本、協調印度、協調澳洲,大使都還沒派任,如何協調?
裡外的協調機制都不在。所以,現在印太只是一個口號而已。這是典型川普的搶版面,後面其實都是空的。但是這後面反應一種思維,這是我們要注意的。美國政府裡,我稱它有二種思維,一個是政府基本官僚的思維、政策圈的思維。政策圈的思維現在很擔心大陸的崛起,所以他們是要制衡大陸的崛起,因此印太的思維必須要這麼看,這個思維是真的。但是還有一個思維,高層政府的川普思維,這個思維就不一樣了,這思維是做交易的。它需要經濟力量、貿易及其他的,所以有很多的協調工作。所以美國內部的政府高層與政府中層要協調,中層中不同的區域要協調,還有跟其他國家怎麼協調。所以照目前政府人員懸空的情形來看,還早得很。
所以政策不要只看表面,比如以新南向政策來看,我們覺得要成很難,因為台灣政府沒有幾個東南亞的專家。台灣政府沒有這個能量、社會沒有這個能量,所以要推動這個新南向政策非常的困難。一個東西要看後面支撐它的力量。
- 國民黨未來發展的狀況?及您會給什麼建議?
目前國民黨的情況真的不好。台灣很不幸,國民黨跟民進黨不能合作。國民黨跟民進黨各有長處,彼此的長處不一樣。國民黨從大陸過來,把各個領域的精英都帶過來,這個 DNA 在它裡面,所以它有各方面的專才,國民黨的基因是比較適合治國的政策。而民進黨則是本土的基因,因為日本殖民政策的限制,台灣當時的高級知識份子絕大部分不是醫生就是民法律師,而 228 事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這二個領域的人,所以民進黨中大部分中間人物都是醫生跟律師出身的。民進黨的本土性很強、革命性很強,但是治國能力及政策就比不上國民黨。這二個要是能合作對台灣就非常好,一個是本土性強能代表台灣的,另一個是治國能力強的,就像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一陰一陽,相互配合。但是這一陰一陽並不合作,所以台灣就這個樣子,這是台灣的命。台灣人都不錯、都夠努力,但是政治壞了。這些政治人物都太自私,都只想到自己。

▲以上圖說:理事長代表致贈蘇起董事長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