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六十六期
2016.04.01 出刊
■ 【薪盡火傳】大明終始,六位時成──記毓太老師逝世五週年紀念會◎文/鄧美玲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五十二】四時不忒◎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第四十八】香爐不見了◎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節氣養生──清明◎文/樓中亮
■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思考與感覺──修亮老師的數學概念故事◎文/王修亮
■ 【志學集】咸臨書院台北讀書會四月續讀《論語》◎文/李世明
■ 【學會公告二則】2016春季研習營開始報名◎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二則】5/11易經基礎班招生◎文/編輯部
 
【薪盡火傳】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記毓太老師逝世五週年紀念會
◎文/鄧美玲

三月二十日,春分時節,正值毓太老師逝世五週年,兩岸奉元弟子及再傳弟子齊聚於奉元書院,一方面溫馨敘舊、緬懷師恩,一方面共同檢視五年來各方弟子繼承師志有什麼具體作為?

下午兩點,典禮準時開始,由去年剛接任奉元學會理事長的劉君祖老師主祭,祭文典雅莊重,出自大師伯黃大炯先生之手。集體恭讀祭文後,劉老師帶領全體向毓太老師行禮,並齊聲朗誦奉元書院院訓:「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以及《易經》乾坤兩卦彖辭。隨後,劉老師發表談話,以有跡可循的歷史因果脈絡,與大眾互相砥礪。


▲圖說: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老師擔任主祭,並帶領大眾誦讀院訓。
(本篇文章攝影:陳亞莉)


▲圖說:與會大眾齊聲誦讀奉元書院院訓,以及乾坤兩卦彖辭。

劉老師說,今年正逢丙申年,毓太老師於五年前的辛卯年仙逝,隨後2014甲午年,天災人禍不斷,世事詭奇複雜。即將到來的兩年後2018是戊戌年,倘若對照於兩甲子前的歷史因果,當年甲午戰爭後的世局,是造成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的因,其後是喪權辱國的八國聯軍、庚子賠款、辛丑合約……,最後釀成巨變,促成辛亥革命,以及百年來中國國運的格局。以古為鑑,往後十年的變化,對國局、世局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到了民國120年,西元2031的辛亥年,長期隱伏醞釀的很多東西就要見真章了。奉元弟子秉承師教,奉行「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毓太老師讀書講經百年所累積的資糧,如今都在我們身上,如何真正深刻掌握「夏學奧質」,繼承奉元,大明終始,六位時成?又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以群體的高效率合作,共同努力,靈活因應時代鉅變,為萬世開太平?……在在考驗奉元弟子的決心、勇氣、智慧。


▲圖說:奉元弟子秉承師訓,往下該怎麼做?劉君祖老師的談話直指核心。

劉老師的談話簡短深刻、發人深省,與隨後播放的毓太老師講課錄影,形成巧妙的呼應。毓太老師說:「我們的文化,是為人類負責!」「奉元」的「元」字,就是一陰一陽天之道也。今天的人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功夫不夠。論語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有「我」,就不能「聖之時也」。而人類究竟犯了什麼毛病,在經權進退之間不知節?說穿了就是「迷」,一迷,整個都垮了;色迷、戲迷、書迷,不論迷善迷惡,都是迷。易經坤卦講「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迷與順,就兩步功夫;「聖之時」和「與草木同朽」,也在剎那之間而已。要解決問題,根本就在這裡。要悟不容易,所以不要自欺,捫心自問自己迷什麼、好什麼?先有耐力,學而時習之,唯變所適,不可為典要,那就人人皆可「聖之時者也」。


▲圖說:毓太老師雖已仙逝五年,但他的上課錄影,仍鏗鏘有力,振奮人心。

毓太老師誠然「聖之時者也」,雖然一生心繫夏學,要為全人類負責,人到了台灣,就把心思放在台灣,時常提醒學生要關心這塊土地的未來。他說:「我們要如何拯救這塊土地?給此地的子子孫孫留幸福?不是怎麼講,而是怎麼做!」

不是怎麼講,而是怎麼做!就像《三字經》的好,不是文章,而是精神,中國的學問貴在怎麼用出來!自稱學問最淺、福德最薄的毓太老師義孫女董華春,卻以超高效率的實踐功夫,在毓太老師五週年紀念會上交出一張令人讚嘆的成績單。她一上台就引述毓太老師在影片中說到的「沒來上課的人,將來一定會後悔!」她說,毓太老師逝世之後,她是真的滿心滿心後悔,後悔沒有更多的時間跟著學習,更後悔沒有早一點將毓太老師託付的計畫逐一展開佈局、積極推動。所以,毓太老師逝世之後,她每一說起就哭、遇到同門師兄弟也哭,哭了兩年,直到協助大師兄張景興先生把毓太老師的身後事都安頓好了,她停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也停掉正火熱的財務金融工作,決心用全副精神,給自己十年期限,全職全力,做一件「百年以後還有意義的事」。


▲圖說:個頭嬌小的董華春,卻有驚人的決心毅力,將毓太老師「果行育德」的教誨,充分發揮出來。

有道是「只要真心想做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來幫你!」她的心力夠真也夠強,所以,雖然備極辛苦,從無到有,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曾經連續一個星期沒時間洗澡睡覺,也經歷了諸如費心編排印製的精美傳單遭人不屑一顧、踩在腳下等等傷心,但她不看問題,只看怎麼解決問題,勇猛精進、毅力驚人,加上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助,在三年內就從北京擴張到遵化、營口、瀋陽、大連幾個城市,先後得到包括呂偉明、李際、張宇萍和沈藝、柳杰夫婦,陳航、李曉彤夫婦的鼎力支持。這群人都跟董華春一樣,事業有成,年輕、清淨,雖未能親炙毓太老師,但只要聽一席話、讀一段書,沈睡的心靈就被敲醒了。他們捐款、捐地、捐房成立書院;教孩子、教父母、為大學生與社會人士、國際人士舉辦讀書會,也作師資培訓。除了在書院裡教課,也跟各級學校合作,到學校裡推動國學教育。同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過縝密規劃之後,從2015年暑假開始推出全盤的「華夏文化研學旅行計畫」,依據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所示,將中華輿圖分為四十七個文化大區,彼此交錯,相互包容,分別制訂相關研學旅行線路,每條線路均有知名學者和文化翹楚參與,目的是讓每個參與者在遊中有所學,在行中有所思,無論是國學大師還是中學生,在旅行中都有平等對話和相互切磋的機會;無論參與哪一條線路,從此都將告別「不辨菽麥、不通五音、不解禪機、不知堯舜」的蒙昧生活。


▲圖說:兩岸奉元弟子齊聚一堂,溫馨之餘,更要互相砥礪向前。

在董華春振奮人心的分享之後,黃德華針對即將於今年十月舉行的第一屆奉元書院夏學研討會暨毓太老師百秩晉十誕辰紀念會提出報告。緊接著,台大奉元社社長曾遠鵬以初生之犢的熱情宣告當天不僅是節氣的春分,也是歷史的春分,所謂「豪傑之士,不待文王猶興」,雖然沒有天時地利之便,只要大家勤勤勉勉,果行育德,矢志為往聖繼絕學,春分過後,光明將與日俱增!

小青年曾遠鵬的發言博得滿堂彩,最後的新書發表會就在這充滿希望的歡樂氣氛下,簡單隆重地介紹《毓老師講老子》、《毓老師講人物志》、《毓老師周易筆記》三本新書。

紀念會熱熱烈烈地結束了,眾人散去,帶著心裡的熱情餘溫,各自向寒風微雨的薄暮街道行去。

本期目錄...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五十二】
 
四時不忒
◎文/劉君祖

3月9日到15日的一周間,眾所矚目的人機大戰有了結果: 曾榮獲18次世界圍碁王的韓國高手李世石與人工智慧軟體AlphaGo鏖戰5局,以1:4的懸殊比數慘敗。這比1997年西洋棋的世界冠軍輸給IBM開發的「湛藍」軟體更讓世人驚詫,圍碁枰上縱橫交織的變化超過西洋棋遠甚,涉及太多高難度的形勢判斷與決策,居然也被機器這麼快就趕上來,順此以往,未來人工智慧會發展到甚麼程度?近日又聞日本程式創作小說參選入圍,易占所稱「演卦容易斷卦難」,將來也會出現精準斷卦的機器嗎?

2月中我們幾位同門聚宴,文矩師兄曾任職矽谷高幹,現又轉任德國福斯汽車公司在北京的市場總監,他跟我就談到人工智慧驚人的深度學習機制,我還語氣滿滿,認為精擅圍碁稱霸世界不大可能,沒想到時隔一月就被打臉!易經是個彌綸天地之道的大數據庫,64卦384爻交織互動而成的4096種變化,再考量卦中有卦的互卦現象,錯綜複雜,嘆為觀止。究竟來說其實是無量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謂天下之動貞夫一,由一陰一陽之謂道,變化到陰陽不測之為神。難道說精準斷卦也可由人工智慧代勞嗎?

李世石確定落敗後,我探問這事給了我們甚麼重要的啟示?得出不變的觀卦。彖傳稱:「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神字皆為動詞用法,彰顯發揚到極致之意。道不可見,天象可見,春夏秋冬準時更迭的自然現象顯示了大道的存在,聖人為了弘揚大道創設了教化群眾的方法,使天下人都敬服。神無方易無體,陰陽不測之謂神,教化沒有固定方式,因時因地因對象而制宜,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人工智慧之所以無敵,在於無情,冷靜觀察萬事萬物的真實底蘊,完全沒有任何誤差。忒字古經常用,疑慮差誤失常之意,不忒就是依循常道心誠意正,因而絕對精密零失誤。《孫子兵法‧形篇》:「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觀察形勢如此精確入微,所有舉措必勝,可說未戰先勝。再強的圍碁高手也有情障,心緒難免波動起伏,看不清想不通,被機器觀測到利用其失誤予以反制即易落敗。

觀卦九五高居君位,爻辭稱:「觀我生,君子无咎。」小象解釋:「觀我生,觀民也。」觀大我之生,觀廣土眾民,觀一切眾生,正如佛教中的觀音菩薩,先觀自在再觀世音,如翱翔高天的鷹隼俯視大地,一切鉅細靡遺。此爻變成剝卦,又當觀中二剝卦的上爻之位,剝極而復盡窺宇宙真相,穿透碩果皮肉而直探果仁核心。恰合《心經》所讚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卦大象傳稱:「風行地上,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觀音法門化身千萬,遇任何對象都能現任何身以對治說法度眾,人工智慧遇任何高手對局,皆能摸透對方底細以克敵制勝。觀卦之後按卦序為噬嗑卦,最嚴酷的生死鬥爭,優勝劣敗見真章。倘若擁有觀卦君位的洞察力,必擅勝場,百戰不殆!幾年前我占問圍碁的本質,即為噬嗑卦初、四爻動,有剝卦之象。棋藝競賽無論怎麼包裝美化,怡情養性等等,根本不脫輸贏勝負的性質,成王敗寇是歷史的鐵律啊!蘇東坡嗜碁,有言:「勝固欣然,敗亦可喜。」看似瀟灑超脫,其實它碁力甚差,不易欣然就乾脆可喜吧!現實人生怎麼擺脫得了輸贏勝負?

觀卦之前為臨卦,再之前為豫、隨、蠱三卦。對未來的預測、當下隨機應變的調整,以及所有過去經驗的承繼,構成了我們臨場應對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涵化得好,就養成敏銳的觀察力,與人噬嗑競爭而獲勝。人工智慧擁有龐大的數據庫,快速分析消化對局者的決策思維與行為模式,完全合乎以上卦序的推衍,擊敗碁王並非偶然。

豫卦卦辭:「利建侯行師。」彖傳亦稱:「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故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預測要百分百精準談何容易,這幾十年的世事變動,兩德統一、蘇聯解體、911恐怖攻擊、915金融風暴等,CIA、聯準會等專業機構都沒適時提出預警。葛林斯潘近日出書檢討,預測機制之所以失靈,應該是我們對人性人情了解不夠深入。旨哉斯言!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四十八】
 
香爐不見了
◎文/邱雲斌

土地公的香爐被偷了!在荒山僻壤的小廟,一個不起眼的金屬小鼎,居然也蒙偷兒垂青,大費周章的扛走了。

土地公廟原本是附近村民集資興建的,農家生活拮据,還是花了萬把塊,買個較像樣的,敬表虔誠心意。但絕不是銅製品,偷兒只能砸爛當廢鐵賣,值不了幾個 錢,卻傷了純樸村民的信仰重心。

老媽也夾在群情沸騰聲中,咀咒這不怕神鬼的小偷,但也莫可奈何。眾人商議結果,改用紅磚砌個香爐吧!只要香火傳存興旺,土地公也會諒解的。(土地公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小偷搬走香爐呀!)

鼎卦也有香爐的象。在易經六十四卦中,只有井與鼎是以具體實物用在卦名。雖然中間夾了革卦,代表沒有照顧好市井小民的生活,庶民可以起來革命,革故鼎新,建立新的政權,是文明以說,順天應人的好事。但也表示二者密切的關連性。雖然說小人革面,小民需要仰賴政權的保護,也需要心靈的信仰寄託。所以,鼎卦彖傳先說「鼎,象也。」明明是實物,初爻象鼎趾,二至四爻象鼎腹,五上爻象鼎耳及扛鼎之鉉。卻要你去思考鼎背後代表的象徵意義,從原來的烹飪,象徵調和鼎鼐,到祭神的法器,代表與上帝鬼神溝通,到一言九鼎掌握政權的象徵,全都具備。

從鼎卦分三對相應的爻位來看,更為貼切。初爻顚趾及得妾兩個象,看似不相干,出否是清除前朝餘孽,得妾是為得子聖賢來接班。又何妨把它看成,出否是改革前朝指定接班引發之陋習陋政,得妾之子來自民間,創造了首出庶物的公平環境,也指眾生平等,人人可以為堯舜。四爻折足,就是初爻的因沒有做好,造成了惡果,居高位者德薄而位尊的下場。當然四爻的興衰,也會連帶影響初爻及其他爻的氣運。

二爻則是懷才不遇,得不到君位賞識,因五爻有寡人之疾,且識人不明,反受四爻挾制,只有四爻折足倒下,才是二爻賢才出頭天之日。這與革卦的五爻與二爻的關係對照,更讓人感嘆,共患難的革命戰友,沒有被「兔死狗烹」已屬萬幸,要共享福何其難也。但易經總從光明面來看,五爻「金鉉。利貞。」絕對站得住腳,可以及時改正,福國利民,做好總體物質建設,最後用利貞來彌補卦辭「元吉亨」之不足。

三爻是下卦巽木之巔,又是巽風之體,上有烈火,火氣過旺,燒得鼎耳都扭曲變形,又倒回革命搞破壞的的象。而明明可口的雉雞美味,偏偏燙得難以入口,處處充滿了矛盾,要等到陰陽和合,下雨了,才自知理虧後悔,最終得吉。

這裡出現的膏,只有在鼎的錯卦屯卦五爻出現。屯卦還在初生草莽,茹毛飲血,但君位五位念茲在茲的是「屯其膏」。好不容易,奮鬥到鼎卦有美味雉膏了,卻暴殄天物,不食!是暗示權力使人腐化,或追求物質享受,永遠讓人無法滿足?

上爻是答案,也是總則。「鼎玉鉉大吉,無不利。」黃金有價玉無價,只有核心理念文化,精神建設的傳承,才能千秋萬世,傳之久遠。

不管香爐是厚重堅實的金屬,還是磚造的樸拙,土地公還是笑呵呵的,村民照樣虔誠禮拜,祈求出入平安,年成豐收。至於抓小偷呢,等土地公顯靈,再交給警察去辦吧!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節氣養生──清明
◎文/樓中亮


這個時節,氣溫回升,人體陽氣生發最需注意疏肝與養心,不要吃燥熱滋補的食物,避免肝火太旺,有高血壓的人,更需要注意血壓的定期量測,來看看如何保養。

按摩太衝穴︰位於腳的大姆指與食指縫延伸到腳背,骨頭凹陷處,按壓100下,每日1~2次,可消肝火。

疏肝養心茶︰西洋蔘2錢、五味子2錢、麥門冬2錢,水1500~2000毫升,可加幾片玫瑰花、桂花或薄荷葉。

(本文承蒙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提供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電子報讀友,特此致謝。)

本期目錄...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
 
思考與感覺──修亮老師的數學概念故事
◎文/王修亮


編按:我們認為,理想的「經典教育」並不是拿四書五經當作教材課本,而是帶著孩子回到經典創作的源頭,用真實的生命經歷,培育具有原創力的純淨心靈。修亮老師的課程之所以讓人驚嘆,就在於她只不過是把教育部的教學綱領徹底執行出來,孩子活潑潑的思想創意被啟發出來了,人格自覺的建構、累積、開展,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為了教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數學」,修亮老師是從盤古開天的故事開始的,上一期電子報我們刊出了《盤古是第一個「有」》一文,接下來談的是理性與感性、思考與感覺。請讀者注意,這是修亮老師的數學課,但是,為了跟真實的生命、生活產生連結,數學課也不能沒有「自覺」的引導。請看修亮老師是怎麼引導孩子探索與發現……

六、分類與系統性思考

自從盤古消逝,化生為萬物之後,這個世界可就活潑起來啦!各種物體多得不得了。
你們說說看,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哪些物體呀?
唉呀!大家七嘴八舌說了好多,太多了,會忘記喔!我們怎麼辦?
對,寫起來就會記住,所以文字就是這樣的需求發明出來的啦!
來,你們說,我來寫到黑板上。
這個世界上,有哪些物體呢?
喔!人.,包含哪些種類的人?男人,好,對,還有女人,各種顏色的人。
接下來呢?太陽!好!你說還有月亮、土星…
樹?哪一種樹?榕樹!好。麻雀、雲…
我們教室裡面也有很多東西喔!我手上拿的是什麼?粉筆,對!黑板、窗戶…
哇!寫很多了,看起來密密麻麻的,都不知道誰是誰了。
這麼多名字…看起來好複雜喔!你要找其中一個名字,容不容易?
那麼多名字不容易找,那怎麼辦?有什麼辦法能讓這些名字一個一個都很清楚,很容易就找到?
把他們都寫得大大的?寫大了就更滿,整個黑板都是,會看得更清楚嗎?
有人說用不同顏色的粉筆來寫,這裡有幾個名字?我們數數:30個!我沒有30種顏色的粉筆呀!就算有,30種顏色的30個名字,會看得更清楚嗎?有時間可以用蠟筆試試看。
每人寫了一張名字,顏色都不一樣,黑板掛得滿滿的,但是,要找到其中一個容易嗎?為甚麼?我們班上有30個人,我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坐在哪裡。為甚麼?
我先看什麼?再看什麼?來!把桌子椅子搬到旁邊去,教室中間空出來。大家站到中間。怎麼站?像黑板上的名字一樣,想到哪裡,就站到哪裡。
現在,我想找XXX…我找…還真不容易找到呢!
怎樣才容易一下就找到他?把他推到最前面?那如果我要找XXX呢?他擠到後面我看不見了,看了好久才看到。
怎麼辦,如果我不喊名字,你們不幫忙,我一個人,怎樣才能很快找到XXX。
現在我只能一個一個看,而且有的還擠成一團,不容易看清楚。
怎樣才能很快的就知道誰在哪裡?
在身上掛名牌?穿不一樣顏色的衣服?和剛才一樣,這麼多人東一個西一個,我容易找人嗎?
這麼多顏色的名字,東一個、西一個的掛在黑板上,容易找到其中一個嗎?
現在我們是隨便站,有沒有甚麼不同的站法,可以讓我很清楚看到這邊都是誰?那邊都是誰?
怎樣分?我們都是人,那邊都是甚麼?椅子!後面呢?打掃用具!所以,不同的東西物品或是人,分開在不同地方站,放在不同位置,很容易就看得到。
你們可以怎樣分開站?
這叫做分組。可以按照性別分組、身高分組,還有呢?
分組之後,亂七八糟混在一起,好找嗎?
所以,東西要容易找到,先要怎麼樣?對!分組,然後還要排整齊。
好,請你們排整齊,但是,怎樣分組呢?
如果我想找的是一個男生,你們怎樣分組,我找得最快?
一大排是男生,一大排是女生,為甚麼你們會這樣分組呢?
所以,排整齊之外,不一樣的分組,會不會更容易找到?他是男生,所以女生這排我就不找了,我找的時間就少很多呀!
如果我要找的人姓陳呢?你們怎麼排?排排看。
如果我要找的人個子很高呢?怎麼辦?怎樣算很高?我應該把高度說清楚一點嗎?
這樣我們是不是要把全班的身高都測量好?
現在我們可以怎樣以身高分成不同的隊伍來排?
好,剛剛我們在作什麼?身高、性別、姓氏,在找人的時候,是一種…一種什麼?我要找長頭髮的、我要找穿白衣服的,我要找戴眼鏡的,這些是一種尋找的…條件,項目,角度,方向?
我們用性別來分組,就分成男性、女性。用姓氏分組,就把相同的姓氏分在一組。這種活動,一般叫做分類。男生這一類是一組,女生那一類是另外一組。
現在回來坐下。
剛剛我們談到,盤古化生之後,這世界上的物品真多呀!那麼多物品,我們可以怎樣分類?
黑板上有30種物品,你們先分類看看。每個人先在自己筆記本上分類,分組討論,最後上台報告。
如果你覺得這30種太少了,或是你想從不一樣的角度,增加自己的分類項目、物品種類,都可以自己決定。大家的分類都很仔細喔!我們來看看:為甚麼你們會把這幾種分成同一類?好,因為都是植物。為甚麼粉筆、橡皮擦在同一類?因為是文具。
所以分到這一類的條件,就是:必須是文具。蝴蝶和老虎都是動物,所以這一組的條件是動物類。有的組把人分成單獨一類,為甚麼?人和動物有不同嗎?有相同嗎?很好奇,風、雲、水,屬於什麼類?
我們整理一下:為甚麼要分類?怎樣分類才方便尋找?分類的條件需要如何清晰?分到最後,你們有沒有發現,從地球整個環境來看,所有的事事物物,可以分成幾大類?
杜鵑花和人類因為不同,所以一個被分到植物,一個分到動物,但是,他們有什麼是相同的?
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
天然的,人工的!
有生命、沒生命,天然、人工,都需要定義,否則就會怎麼樣?分不清楚。

七、直覺與理性

說到這裡,想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栽培種的動植物算天然還是人工?
所以,你分類項目的定義,要說得很清楚。
我們把分類的事物名稱,沿著分類方向,連結起來,成為「道」「理」那樣。
用什麼方式連結?大家來幫忙想想看,一起發表意見,然後老師幫忙寫在黑板上。
「有生命的」分下去就有兩種:動物和植物。那就不是一條道路了喔!怎麼辦?怎樣畫線才清楚?動物裡面又有好多種,這要怎樣畫線?
這樣的連結,道理清楚嗎?看了就懂嗎?
這是很有道理的分類連結,已經不是一條單行道了,像真正的道路,四通八達,但是又很清楚方向。進行這種有道理的思考時,情緒需要怎樣?生氣或很興奮、很悲傷的時候,能有道理的思考嗎?對,不行,所以,這種思考方式,這種避免情緒的思考方式,一般來說,稱為「理性的思考」。
你喜歡打球嗎?為什麼?你喜歡樹嗎?為什麼?你喜歡父母親人嗎?溜滑梯?雲霄飛車?蛋糕?胡蘿蔔?辣椒?…
喜歡或討厭的「感覺」,好像比較不容易找出道理,為甚麼?對,因為是直接的感覺!
這種一般稱為「直覺」。
如果沒有這種直覺,你想,你會怎麼樣?你沒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東西,沒有愛或不愛的人…什麼都沒感覺!啊!那像什麼?機器人?電腦?
沒有感覺、沒有感情、沒有情緒。
你還會想遊戲嗎?還會想交朋友嗎?還在乎家人嗎?還願意到學校來學習嗎?
如果沒有感覺,只有理性,人活得會怎樣?
都沒有感情了,對!
但是只有感覺,只有情緒,沒有理性,會怎麼樣?
對,會很亂!
所以,直覺是很重要的。他會使你產生情緒,喜歡、討厭、悲傷,讓你因此去努力或放棄。
理性的思考,也需要有感覺來推動。
但是同樣的,感覺與情緒,也需要理性思考的控制。
理性和感性搭配得剛剛好,才能均衡。就像你們玩遊戲可以很感性、很興奮,但是對於遊戲安全,要非常理性,隨時互相提醒,這樣就會均衡,又高興又沒有危險。

把學習筆記拿出來,翻開我們上次的學習結構。
上次我們學習的是
情境→觀察→感覺→欲望→情緒→思考→學習→均衡→實踐→經驗
理性和感性,應該放在哪裡?對,在思考的下面,均衡的上面。怎麼寫?直直一行寫?誰先誰後?能用先後順序寫嗎?為什麼?那怎麼辦?
好,並列一起寫,因為一樣重要。

本期目錄...

【志學集】
 
咸臨書院台北讀書會四月續讀《論語》
◎文/李世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三月份的讀書會有湘麟、文國、陳瑋等創會學長來指導,還有雙仁、志鴻、友梅等新成員加入。真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三月讀書會是以劉君祖老師之《新解論語》作為研讀主題,大家都認真的照表操課。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顯示《論語》必然是活生生的用世之學;然而學生時期為了考試而讀《論語》,加上編輯方式,令人認為《論語》是片段的、無連貫性的,經過研讀劉老師之《新解論語》後,才知《論語》是連貫性的、有立體感的經典。

讀書會首先針對〈學而篇〉作心得發表,「學」謂之見覺,在融會貫通後就可以自覺而覺人,先知覺後知,以達到覺行圓滿之境界。「時」所代表的意涵,是更為廣泛的包括與時俱進、時勢、時機、即時的觀念;依恩生學長提出對「時」的體會見解,還代表需要及選擇的意思;每人依所面臨的環境,作不同的選擇,在問題產生時,要依現有資源作得失取捨,才能產生新的想法。政緯學長則提出《論語》是思無邪的表達,觀卦卦辭「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如何設教來解決現在的家庭問題,可以在《論語》中提及孝的內容找到答案。文國學長則從〈學而篇〉是內聖,〈為政篇〉是外王來強調時與位的關連性。最令人佩服的是教《論語》有二十餘年經驗,可以倒背如流的靜瑩學長也參與討論,謙虛的表示從《易經》的角度看《論語》,又有嶄新的體會。

雲斌老師則強調,讀書會一次探討兩篇,無法深入每篇精髓,故下次讀書會還是談〈學而〉及〈為政〉兩篇,希望大家都能更深入研讀。四月讀書會訂在十五日晚上七點半至九點半,仍請學長踴躍出席。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
 
 

2016春季研習營開始報名

◎編輯部

易學會今年春研營於5/28(星期六)在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活動內容精彩,歡迎大家踴躍報名。本次研習主題為《勿恤有慶:易經萃、升、无妄、大畜四卦衍義》。台南、高雄的同學仍然享有持高鐵來回票根免繳報名費的優惠!

議程(暫定)

舉行時間:2016/5/28(星期六)

地  點: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台北市徐州路46號)


報名請向各班班長或學會工作人員登記。

報名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2:00~6:00)
Email:service@iching.url.tw,請註明:班別、姓名、聯絡電話、用餐葷素。

繳費:會員1200元(請另繳交105年常年會費500元),非會員2000元。包含書籍、課間點心、中午中式餐盒,晚間宴席。

繳費方式:
1、匯款/ATM
戶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 yhhsia@moeaboe.gov.tw 告知您的姓名班別:2016春研營,若是以ATM繳款,請附上卡片“後五碼”數字,待確認後,學會將於二十日內電郵回覆您繳款確認通知。
2、在學會上課者可向工作人員繳費,並請務必直接索取收據。

本期目錄...


5/11易經基礎班招生

◎編輯部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訂5月11日起開辦《易經》夜間班基礎課程。歡迎有識之士共同來學習一項陶冶身心,活學活用的經典智慧。

授課教師邱雲斌為前任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現專任講師;亦為資深媒體人,歷任經濟日報記者、服務組主任等職。隨易學名家劉君祖學習《易經》十餘年。授課內容包括認識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再詳細講解《易經》卦爻辭、解說《易經》架構、並介紹十翼導覽等。以現代生活應用為例,內容活潑,易學易懂。

上課時間:5/11起,每週三晚上19:00~21:30上課。

課程費用:全期課程48堂課共計12000元,一次付清九折優惠10800元。

上課地點: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報名辦法:請洽易學會: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周五)下午2:00-6:00 或email:service@iching.url.tw

繳費辦法:
匯款/ATM
戶  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  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  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 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若是以ATM繳款,請順便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