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六十二期
2015.12.01 出刊
■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一】
    復見天地之心   --   金石堂龍顏講堂《劉君祖易經世界》講座暨簽書會
◎文/閻以炤
■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二】
    易經與企業管理   --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家終身學習項目講學記
◎文/閻以炤
■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三】
    書院中國經典教育之感思   --   參加道家思想的實踐與經典教育論壇側記
◎文/閻以炤
■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四】
    乾坤大衍─易占解卦分享   --   台大奉元社演講側記
◎文/閻以炤
■ 【有朋自遠方來.之一】與深圳張瀚教授易學交流◎文/閻以炤
■ 【有朋自遠方來.之二】濟南王琳律師再訪咸臨書院◎文/閻以炤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四十八】作樂崇德   --   參加首屆華夏樂府論壇側記◎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第四十四】我是誰?誰是我?◎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預防冬季癢這樣做!◎文/樓中亮
■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思考之後,在生活實踐上的探索與歸納◎文/王修亮
■ 【志學集】咸臨書院台北讀書會十二月通知   --   易經如何看 < 怒 > 與 < 哀 >◎文/陳亞莉
■ 【學會公告五則】易學會2015年度戶外聯誼活動
-- 孫永祥分享「毅嘉科技案例分析」
◎文/編輯部
觀易賞樂音樂會12/12盛大登場◎文/編輯部
夏學論集七2016/1/31截稿◎文/劉君祖
簡體版《易經密碼》換新裝◎文/編輯部
劉老師空中開講,歡迎收聽◎文/編輯部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一】
 
復見天地之心
─金石堂龍顏講堂《劉君祖易經世界》講座暨簽書會
◎文/閻以炤

2015年11月15日下午2:30,劉君祖老師在金石堂書店信義店五樓「龍顏講堂」,為其新書《劉君祖易經世界》,舉辦講座暨簽書會。


▲圖說:老師、師母在新書發表會前於大型看板前合影留念。

鼎泰豐饗宴

金石堂書店董事長周傳芳先生與夫人顏薰齡女士,中午在隔壁鼎泰豐總店三樓,宴請劉老師及富邦班同學。除了著名的鼎泰豐小籠包外,大家還吃到素蒸餃、鍋貼、炸排骨、肉絲蛋炒飯、酸辣湯、雪菜肉絲麵、半筋半肉牛肉麵,甜點則是豆沙餡小籠包、紅豆鬆糕和馬來糕,甜而不膩。

《易經》改變陳藹玲的觀念和命運

下午2:30聽眾坐滿講堂,負責主持的是大塊文化出版公司文宣企劃李建維先生,他先介紹出場的是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女士,她自1998年成立富邦易經班,跟著劉老師學習,迄今17年未嘗間斷。她說:讀易經改變她的觀念和命運,希望大家購買《劉君祖易經世界》整套書,把劉老師帶回家好好研讀。


▲圖說:劉老師富邦易學班班長陳藹玲女士及知名媒體人李豔秋女士皆到場分享她們跟劉老師學習的經驗。

李艷秋欲藉《易經》找到人生更高定位

著名主持人李艷秋女士分享她跟劉老師的因緣時說,15年前她主持TVBS電視臺「新聞夜總會」節目,每週均邀請劉老師上節目,在電視上以易經分析時勢,非常困難,劉老師學養好,臨時更換討論主題,劉老師未帶蓍草,就用牙籤現場占卜,令她佩服。她希望自己能從《天道驚險人驚艷 ─易經的第一堂課》,這本書名內含她名字的書讀起,期許找到自己人生更高的定位。

復見天地之心 ─ 《易經》信息庫解碼

劉老師講座題目為「復見天地之心 ─ 《易經》信息庫解碼」,他用75分鐘闡明:《易經》信息庫能提供匪夷所思的生命密碼。

一、人生問題重重,《易經》是提供解碼的信息庫。
二、不要誤會《易經》帝王學之義,「帝」是指生命主宰、人要開發自性。
三、讀《易經》得弄清王霸之義,王道是有足以稱霸的實力而不稱霸。
四、人生不必求在世有成,文化得靠積累和內涵。
五、《易經》強調剝極而復,所以中國文化沒有末世觀。


▲圖說:劉老師總在公開演講或課堂講學中,對人類社會、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寄予深切期望,這也在無形中對聽講者的學習態度與心性格局起到深刻影響。


▲圖說:聽講席上座無虛席,劉老師殷殷懇切,「願把金針度與人」,期待大家能恢復自性光明,「復見天地之心」。

分享與回饋

道家易學班段湘麟說:從〈復〉見天地之心開始,劉老師又給大家結結實實上了一堂易經總覽,獲益良多。劉老師2015錯卦班班長陳輝遠說:劉老師講了一個多鐘頭,準備的PPT還有許多沒講完,找機會可以再發揮;道家易學班邱文麗則說:真開心有這套書,我又向大塊訂了一套,準備送給國外回來的姊姊。...總共買了2套書,4本《天道驚險人驚艷》...太值得啦!感謝大塊出版老師這麼好的書,嘉惠許多人。

結語

據大塊文化出版公司主編李濰美告知,《天道驚險人驚艷》與《劉君祖易經世界》套書,甫上市不到一個月均已再版,看樣子這套書會是長銷書,劉老師得知也非常高興。

本期目錄...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二】
 
易經與企業管理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家終身學習項目講學記
◎文/閻以炤

2015年11月20日上午9:00,劉君祖老師前往台北市圓山大飯店12樓崑崙廳,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後EMBA企業家終身學習項目,講授《易經》課程,講題為「易經與企業管理」。

廈大EMBA終身學習

這個主題名為「士魂商才」的廈大課程,負責人熊永濤先生,是廈大EMBA中心副主任,此次組織來的四十多位企業家,70%來自廈門,20%來自香港,其餘10%來自上海一帶。五天四夜的課程和住宿都在臺北市圓山大飯店:11月18日下機兼程趕往位於金山的法鼓山教育園區,由方丈果東和尚給企業家們開示。19日上午由臺灣美學家蔣勳教授演講「孤獨六講」,下午去國泰金控公司參觀交流。20日上午聽劉君祖老師講《易經》,下午參觀台灣文創企業夏姿服飾及法蘭瓷公司。21日上午由香港中文大學范博宏教授講「家族企業的傳承」,22日結束行程返鄉。


▲圖說:劉老師與廈大EMBA中心副主任熊永濤先生合影。

諸子百家脫胎於《易經》

劉老師談「《易經》與企業管理」,先說明《易經》思想為中華文化的創意核心。諸子百家多源於《易經》,皆以其治理天下為要,特別是儒、道、法三家關係密切。其重點如下:一、儒家孔學內聖外王,重視治國平天下之道,《老子道德經》多言治國之道,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治大國若烹小鮮」。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受啟發甚深。二、法家韓非集法術勢三派大成,其師荀子為儒學宗師,歷代朝政陽儒陰法,法家對中國政治,實際影響甚大。法家思想又深受老子道術啟發,《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可見脈絡。

除此之外,中國文化與大乘佛教千年融合,佛法雖罕言經世致用,領導人信受奉行,卻有滌除習染,減少犯錯之效。

企業要找到「變易,不易,簡易」的法則

《易經》告訴我們宇宙充滿變化,瞬息萬變(變易),從中找到自然法則(不易),見機而動,活學活用,跟著變化走,化繁為簡,以簡御繁(簡易)。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關鍵時刻要理性斟酌損益,企業不能把任何法則當成金科玉律。記住《易經‧繫辭傳》所說:「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圖說:劉老師把《易經》靈活面對時變的智慧,分享給滿座的企業家。

泰極否來,剝極而復

人生逢高必危,「泰極否來」才是真諦,企業發展也得當心。當否到來,要用《易經》「剝極而復」的思維,找到復的根苗 ─ 天地核心的創造力。想想,為何沉睡在西伯利亞永凍層3萬2千年的柳葉蠅子草,可以復育再開花?當今的中國企業,應從中華文化中找資源,就是要找到文化中的核心創造力,與時俱進,發揚光大,才能成為獨一無二、具有競爭力的企業。

太極思維,和平共存

太極圖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轉陽,陽極轉陰,關鍵在陰陽平衡。人的致癌基因與生俱來,當身體平衡被破壞就會致癌,想辦法找到平衡,與病毒和平共存。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息息相關,依照自然法則,才能永續生存,人體如此,企業亦復如是。

易占釋例

Q1:2013年 ~ 2022年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如何?
A1:〈小過〉2爻、4爻兩爻變,成為〈升〉卦。習近平總書記這十年任期,經濟仍會上昇,每年7%成長,十年也會翻一番。但〈小過〉卦辭:「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就是小鳥練飛,只能低低飛,高飛會出事。謹小慎微才能成事。

Q2:2030年以前中國大陸GDP是否會成為世界第一?
A2:〈艮〉2爻、4爻、上爻爻變,三爻齊變,貞悔相爭,成為〈豫〉卦。努力以赴,直到上爻:「敦艮。吉。」所以2030年前,中國GDP必然成為世界第一。

Q3:釣魚島(臺)將來有機會收回嗎?
A3:〈革〉卦2爻、4爻爻變,成為〈需〉卦。需要等待,只要不放棄主權,將來會收回來的。

Q4:「亞洲基本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前景如何?
A4:〈井〉卦5爻、6爻爻變,井水表示資源,開發出來大家共享,誰都可以來分一杯羹,所以「亞投行」前景看好。

Q5: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前景如何?
A5:〈巽〉卦初爻、2爻、4爻、上爻四爻齊變,成為〈咸〉卦。〈巽〉卦是低調打深根基,4爻興旺成功,上爻提醒不要過頭,配合資金鏈去做,「一帶一路」政策前景看好。

結語

劉君祖老師說:「王道是硬實力(富國強兵)加軟實力(文化底蘊),有稱霸的實力選擇不稱霸,而稱王。」中國這個人口14億的大國能富強起來,對世界來說是奇蹟,近五百年中西歷史上,大國從未和平崛起;中國若能靠文化復興崛起,在人類文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也就是說富國強兵還要增強文化底蘊,能選擇稱王而不稱霸,這得以高智慧努力以赴,方能竟其功。

本期目錄...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三】
 
書院中國經典教育之感思
──參加道家思想的實踐與經典教育論壇側記
◎文/閻以炤

賴賢宗教授目前是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也是該校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與劉君祖老師是舊識,平日頗多交流往來。


▲圖說:賴賢宗教授邀請劉老師在研討會上對中國經典教育發表見解。

2015年11月20、21兩日,他舉辦「第三屆經典詮釋與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當代道家與生活實踐」。與劉老師同場被邀請參加研討的,還有受人敬重的王來靜道長,他全力推廣「全真龍門丹道養生功」、保生道教文化學院校長吳永猛教授,代表元亨書院出席的實踐大學李宗定教授以及孔子75代孫孔祥祺、76代孫孔令宜父女等人。


▲圖說:劉老師、師母與孔子75代孫孔祥祺、76代孫孔令宜父女合照。

針對中國文化的實踐,賴教授與劉老師都認為中國經典是實學,絕非空談;民間書院經典教育,亦是重要實踐。所以劉老師21日上午11:30,在臺北市孔廟明倫堂4D劇場,以他在民間從事經典教育25年,所見所聞所思,提出個人看法如下:

一、中國經典傳播要深入淺出

到臺灣民間書院學習中國經典的,都是自願來的社會人士,有來自企業界、官界、商界,各種背景不同的人,所以講授經典,首重深入淺出。就如佛教的觀音法門,要找到深入淺出的切入點。

二、通俗而不媚俗

書院教育從事經典文化的傳播,雖力求通俗,但經典深刻的內涵,絕對不能打折,要為提升民間文化水平而努力,絕不可以譁眾取寵而媚俗。

三、儒道法思想根源於《易經》

劉君祖老師說:「我的學生比較特別,都是先學完易經64卦,再回頭讀儒、釋、道、法各家的經典。」《易經》乾坤兩卦,講剛柔互濟,《老子道德經》的思想就是柔能克剛的代表。所以劉老師在咸臨書院開「道家易學班」,講老莊,也講道藏中重要經典《黃帝陰符經》,還用《天機經》逐句加以說明。另外開「春秋外王學班」,講《鬼谷子》、《管子》。特別是劉老師認為《管子》中〈白心〉、〈內業〉、〈心術〉等三篇的思想境界,不比《老子》、《莊子》低,很值得一讀。

四、以《莊子》郭象注講述經世致用之道

劉老師在咸臨書院以郭象注講授《莊子》,這是師承他的老師愛新覺羅.毓鋆的教法,著重經世致用的觀念,希望對民族文化有所貢獻和啟發。

結語

由於參加的是「道家研討會」,所以劉老師在15分鐘發言結束前,說了一個切身經驗:道家重養生、求長生,所謂「真人之息以踵」,也就是說道家真人,功底深厚者以腳踵呼吸。10多年前劉老師在臺灣遇見一位來自中國東北的毛老師,自稱是張三豐第七代傳人,算算從北宋末年到明朝初年,迄今約有700年,他不可能是第七代法脈?毛老師說怎麼不可能,歷代祖師都還活著,他以走路修習《金剛經》,修成後毛老師又離道入禪。

本期目錄...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之四】
 
乾坤大衍─易占解卦分享
台大奉元社演講側記
◎文/閻以炤

2015年11月23日晚間微雨紛飛,羅斯福路四段的下班人潮車潮,與寧靜的台大校園形成反差,校園燈光昏暗,劉君祖老師經過椰林大道,只能隱約看見騎車走路的學生。他說:許久沒進台大校園了,還得找一找新生教學館。來到新生教學館203階梯教室,台大奉元社副社長曾遠鵬,已在現場迎接劉老師,這是台大奉元社和比較宗教社合辦的演講。

台大奉元社有號召力

今年10月中華奉元學會會員大會,曾遠鵬代表台大奉元社說明他的抱負理想,聲音宏亮,志氣昂揚,對中華文化充滿熱忱,讓現場會員報以熱烈掌聲,對這位台大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後進、刮目相看。他下學期將在指導老師呂世浩教授的教導下,接任台大奉元社社長,還決定在寒假辦理兩週「奉元研習營」,開辦三門中國經典課程,與台大以及其他經典同好切磋琢磨,全部免費。


▲圖說:受到台大奉元社社長曾遠鵬的熱情感染,劉老師的演講吸引了很多聽眾。

晚上7:00台大新生教學館,坐進7、80人,據凌清旭同學說:「網路報名就有52位。」由於網路宣傳成功,所以不少是社會人士來聽,真是非常不易。


▲圖說:台大奉元社辦的演講,吸引了不少社會人士前來聆聽。

占卦及斷卦

劉老師的講題是「乾坤大衍 ─ 易占解卦分享。」但如果打算來學占卜,可能要失望了,因為如果不能通達義理,占出來的卦也無法斷卦。劉老師說:「占卦的大衍之術,在《易經‧繫辭傳》上傳第九章有詳細說明,簡單易學,但是斷卦就得有修為、加上人生歷練,才能斷得準。」這非得下數十載工夫,用心探索卦爻間的動態變化。甚至牽涉到君子小人、男人女人的分別,北宋張載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遯卦九四:「君子吉,小人否。」所以在遯卦的情境下,君子就吉,小人就凶,全看個人修為。

易占絕非迷信

《易經》不是宿命論,易占也絕非迷信。《易經》是動態變化,沒實務經驗,不會真懂;因為要做綜合判斷很難,但面對真實情況更難,所以要「藉占學易,藉易修行。」《易經‧大象傳》明確要我們修養品德、節制私慾。

《易經‧說卦傳》:「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易經》高明之處,就在逆料未來。只要智慧和修為夠,不一定靠《易經》占卜。 益卦九五爻辭:「有孚惠心,勿問元吉。」因為有比占卦更高的境界,就不用占卦。所以大家要修為、養智慧,有超然的見解,不算卦亦能做決策,預料未來。

結語

此次聽劉老師演講的,來自四面八方:如高雄李仟萬先生的公子李冠億、與妹妹李冠瑩,他們先在網路購買有劉老師簽名的新書《劉君祖的易經世界》,送給不能來的父親,然後到現場聆聽演講;上月底自溫哥華返台的林津安女士,也悄悄進入會場。劉老師總是認真講演給識與不識、初學或舊識,希望能引發更多人學易,深切體悟這不可知的天道與人事。


▲圖說:高雄李仟萬先生的公子李冠億、與妹妹李冠瑩不但買書送給父親,還代表不能前來聽講的父親,專程來聽劉老師的演講。

本期目錄...

【有朋自遠方來.之一】
 
與深圳張瀚教授易學交流
◎文/閻以炤

2015年11月10日(星期二)下午1:30,台灣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彭煥能先生,開著他的休旅車,把來自深圳的易學家張瀚、連恩僑夫婦,帶到咸臨書院來參訪。彭理事長行動不便,魚雁往返、禮數週到;劉君祖老師雖與他們素昧平生,但張教授夫婦極其誠懇,彼此開心暢聊。


▲圖說:劉老師、師母與來自深圳的易學家張瀚、連恩僑夫婦合影。

張瀚教授生長在河北,畢業於西北大學美術系;其父為中學校長,文革期間隨母下放河北農村三年。在中國大陸曾拜師學習中國儒道學問,對易學頗感興趣,在南京大學讀書會該校師生切磋易學。張教授在中國大陸讀過劉君祖老師的書,景仰劉老師的學問,所以特來拜訪。

張瀚教授近五年居住在深圳市,成立貞明古易文化傳播公司。這是他第一次到台灣,夫人連恩僑女士則在台灣住過17年,此行乃是受彭理事長之邀,專程前往嘉義市為殘障協會理監事講演。2016年他有心在深圳向企業募款成立公益論壇,想邀請劉老師前往講課。

劉老師一向認為,易學研究得兼備理氣象數各方面學問,方能通達天理人事。聽張教授說,大陸有些講風水的光重表面形式,缺乏內在工夫,譬如有個講風水的,在某縣辦公大樓前安置巨大的飛機模型象徵朱雀,而樓兩邊分別安置青龍和白虎,但是該縣人事總不安定,後來又找個風水老師,將飛機青龍白虎全都拆掉,只在辦公大樓頂上建個亭子,一切人事就安定。原來辦公室坐北朝南,建亭子是要有靠山。中國文化悠久,易學博大精深,所學永無止境,必得在易理上,下紮實功夫,方能有成。

本期目錄...

【有朋自遠方來.之二】
 
濟南王琳律師再訪咸臨書院
◎文/閻以炤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下午2:00,中國大成律師事務所濟南分所王琳律師辦完公務,立即與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同學賈宏晶女士到學會拜訪劉老師。王律師去年曾帶就讀小學的女兒到書院與劉老師見面,她一直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來自哈爾濱的賈宏晶原先從事財經工作,陪著學齡的女兒成長,渴望學習中國文化,目前想在哈爾濱成立國學舘,苦於當地師資匱乏,希望將來能藉由兩岸合作培訓師資。

下午3:00劉老師在咸臨書院「道家易學班」講《莊子‧天下》,王琳和賈宏晶留下來聽完整堂課,她們表示機會難得、獲益良多,希望將來有機會再訪劉老師。


▲圖說:劉老師、師母與遠道來訪的貴客合影,左為王琳律師,右為賈宏晶女士。

本期目錄...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四十八】
 
作樂崇德──參加首屆華夏樂府論壇側記
◎文/劉君祖

11月16日清晨天猶未亮,以炤開車送我赴桃園機場,這次短暫的三天兩夜單飛行程,是應邀去廈門參加北京中國音樂學院主辦的首屆「華夏樂府論壇」,謝嘉幸教授今年三月下旬曾與四海孔子書院馮哲院長來台,我們在咸臨書院飲茶談心,暢論中華文化的未來,意興酣豪,頗為愉快。

大會場地選在海滄區鼓浪灣酒店,頭一天沒事,我約了些老友聚晤。香港學生唐德清兩餐作陪還接機安頓,去年深秋的武夷山之行、今年盛夏的華夏文明溯源之旅,他皆同行,實務有歷練,習易能會心。晚餐又是許瓊琳律師在泛太平洋酒店設宴,同席都是舊識。廈大台灣研究院劉國深院長在任已十五年,2009年4月邀我赴廈大「南強論壇」演講,遂結緣迄今,明年台灣大選換屆,選前選後他們都會加倍忙碌。海滄區曹放主任曾任鼓浪嶼書記,有可能是曹孟德之後,我們姓劉的碰到他還有些舊怨難消呢!

17日整天參與論壇活動。我以《作樂崇德,易簡以成:期待盛世元音》為題發言,簡述國學與禮樂的關係。六經稱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禮樂射御書數也稱六藝,無論是深厚的思想底蘊,還是古代知識分子必修的技藝,都有禮樂在內。《易傳》稱:「謙以制禮,豫以作樂。」謙豫相綜,禮樂一體,為博雅社會所必備。然而禮經大義不明,樂經早亡,自來各方費心探索考證難得其解。雖說遺憾,炎黃子孫體會樂教精義,引伸觸類,神明變化,仍應結合樂理樂器創發新猷。當此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制器尚象,繼明以照天下四方。


▲圖說:劉老師在首屆「華夏樂府論壇」簡述國學與禮樂的關係。

《禮記‧樂記》保存了不少樂教思想,略其糟粕,彰其精華,應屬重要:「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大樂必易,大禮必簡…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咏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禮樂教化本於王心,施於王政,又與《繫辭傳》所稱「易簡」之理相通:「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簡之善配至德。」曲終曰成,奏樂禮成,成言乎艮,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孔子稱大成至聖先師,金聲玉振,始條理終條理,成就敦艮高山仰止之極,終而復始,生生不息,樂境即餘音繞樑,盡美矣又盡善矣!

孔子自許知樂,《論語》裡幾章論樂都精切到位:「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禮記‧經解》記述其見解:「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詩樂易至理相貫通,《易經》中的豫卦言樂特別精妙周到,其《大象傳》稱:「雷出地奮,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人生天地間熱情奮鬥,順勢以動,獨樂不如眾樂,汝聞天籟乎?


▲圖說:王心心的南管、龔琳娜以夏聲詮釋李白杜甫屈原白居易,餘音繞樑。

上午多理念論述,下午為聲樂器樂演奏,精彩紛呈,水平很高。王心心的南管漂流之旅,歸心何處?我多年前聽過她如怨如訴的「琵琶行」,這回曲終竟然斷絃,南音攏挑心事?漢唐樂府的陳美娥團長也是舊識了,多年前鼓浪嶼觀賞其大型舞劇「夜宴圖」,更早還在台灣北海岸觀賞,報告「南音面臨的難因」,似乎在推展上也遭遇不少困難。龔琳娜嫁為德人婦,嚐試以夏聲詮釋李白杜甫屈原白居易,真是離上而坎下,各從其類也,而秦腔亢烈,天地鬼神驚...

樂,其可知耶?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四十四】
 
我是誰?誰是我?
◎文/邱雲斌

「你越來越像你外公了!」老媽最近看著我說。

「喲!你簡直就是你老爸的模子印出來的。」我碰到老爸的同學時,他們不勝唏噓的說。

走進書院授課,學生稱我一聲「老師」。

回丘園工作,我短褲赤膊,和隔鄰老農老圃和其光同其塵。偶有路人經過,問:「你是做山的嗎?」想聘我當工人。更奇異的是,經過士林官邸,有人神祕兮兮的問「你是憲兵隊長嗎?」而以上都是同一個我。

「我是誰?誰是我?」易經到底怎麼看呢?

隨著時間流轉, 任何人在家庭,在職場,在各種不同場合,扮演不同角色。 這些角色,有些我們喜歡,可以盡全力發揮;或經常我們不喜歡,但非演不可,只有勉強自己。

易經的主軸之一,在不斷的教我們認清自我,省視自我,再擴充提升自我,將生命的意義做最大的發揮。在開天闢地的乾卦彖傳就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在大宇宙天道的變化中,造就每一個人完美而獨特的自我小宇宙,兩者相互結合相應。蒙卦卦辭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這個我,可以當作是認真教學的老師。更深一層的意義,是內在的真我,自我的本心本性。當人由屯入蒙時,容易受到外在的習染,所以需要蒙以養正,時時回歸赤子之心的自我。需卦三爻「需於泥,致寇至。」小象傳說「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這個爻原本因情欲蒙蔽理智,大意涉險,致深陷泥淖,招徠匪寇, 這應該是每個人一生中,多少都會遇到程度不同的歷練,但唯一的解法,也是可以橫貫整本易經的精神,就是敬慎不敗。

人生要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只有時時保持敬慎之心,可是談何容易?這是兩種不同的心態與作法!「敬」是恭順有禮貌,小心翼翼,敬而遠之。「慎」卻是拿出真心,真誠相對待,其間對不同人事的分寸掌握,就是最難拿捏的地方。

而解卦三爻,同樣招致匪寇「負且乘,致寇至。」因為社會制度上慢下暴,不公不義,讓小人橫行,竊佔君子之器。小象傳說「自我致戎,又誰咎也。」這裡要注意的是,同樣「致寇至」,在需卦時,影響層面較小,僅止於個人,所以著重在個人的修養「敬慎不敗」,但到了解卦,卻形成了社會問題,這時招致的不只是寇,是「戎」,是軍隊。小象傳的細心標注,由此可見一斑。

易經中提到我,最清楚的對比,最深入的觀點,在於觀卦三爻和五爻的兩個「觀我生」,同字義兩個我的內涵,卻有天壤之別。三爻的我,是小我、自我,在歷經童觀闚觀之不足後,徹底內觀自省,質疑省思重生。五爻的我卻是大我之生,觀一切眾生,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芸芸眾生,其間的差別,就是易經給學易者最大的期許。而在進入「我」與他人、與群體的關係時,易經也有絕妙的描述。即中孚卦二爻,「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此爻前面先以大自然中高風亮節的鶴,象微萬物之情的協調與共鳴,然後引到人與人,吾與爾的和衷共濟、水乳交融。 也有反面的例子,在頤卦初爻「舍爾靈龜,觀我朵頤。」這時完全把「我」的定位搞錯了,這是人類在談頤養時,最容易犯的毛病。爻辭罕見的假借四爻之口,直斥初爻忘記自我靈明本性,實則是易經給所有學易者的諄諄告誡,頤養只有靠自己,自求口實,不假外求。

慢慢的,易經還要告訴我們,老子說的「吾所以有大患,為吾之有身」,要放下我執,超脫身體帶來的欲望,如艮卦的卦辭「艮其背不獲其身」,就是先背對誘惑,再止欲修行,練到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直到艮卦四爻的「艮其身」,就通過了下卦的考驗,完全可以控制自己身體的欲望。

渙卦三爻的「渙其躬,無悔。」更是化散掉自我的私心、我執,再通往更高層次的修行。有了這個爻的基礎,才能夠進到上卦的最高境界。

易經還有許多地方談到我,但仔細體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每一卦爻辭都可以是我的象,我的化身爾。所以,易經繫辭傳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我輩努力追尋的目標。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預防冬季癢這樣做!
◎文/樓中亮


冬天皮膚乾癢、皮膚炎的人明顯變多,來看看怎麼預防保養?

保濕防燥︰洗澡不要用太熱的水,洗完澡後、身體先不要擦乾,抹上適量麻油再用毛巾壓乾多餘的水份。

喝抗敏茶:皮膚容易過敏、發炎的人,可用黃耆、五味子、麥冬、黨蔘各3公克,水1000~1500亳升,煮沸後,以小火續煮5~10分鐘,放稍涼後飲用,一週喝2-3次,可提高免疫力,預防過敏。

按摩血海穴︰屈膝時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上2吋, 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可活血化瘀、補血養血,改善皮膚不適的情況,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按壓100下。

※以上為日常保養方,症狀嚴重還是要搭配醫師治療※

(本文承蒙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提供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電子報讀友,特此致謝。)

本期目錄...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
 
思考之後,在生活實踐上的探索與歸納
◎文/王修亮

思考是本能,但是本能的思考和用心的學習有很大的差別。正如蒙卦「初筮告,再三瀆」。用心學習的思考會循著脈絡探索,無心的思考對答幾句就忘了,問題沒解決,下次還會重複問。這就是最近和孩子們的課程重點:「用心而有順序的思考」。

思考不過是個起點,透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最後要做到修身。換句話說:思考需要透過博學的觀察(多方多元的訊息收集),審問的解析(問題尋找與討論),慎思自我意識(我到底有那些感受?)明辨群己關係(在群體中這樣做的後果?)最後當然要篤行、修身(生活實踐)。

所有的思考都只是虛像的理論,怎樣把思考應用到生活實踐,才算完成學習。可惜我和孩子們最常相處的是在教室裡,偶而外出,也很難有機會看到他們的生活實踐(當然這屬於家教的部分,以現代教師身分來說,課堂外,我通常也不應該踰矩多管)。在教室裡的生活實踐,大約除了學習態度和群體相處禮儀,我能做的就是生活經驗的探索與歸納。

10月20日的學習,是用心而有順序的思考,在生活實踐上的探索與歸納。

去年我曾經寫過幾篇文章,談到幼兒的學習是存在於「亞世界」的,他們在自己內部世界建立了一個平行空間,所有的學習是點狀的球體漂浮在其間,例如:「火」和「熱」、「紅」是一個球,「跌倒」和「痛」是一個球。哪天被火燙了,「火」、「熱」、「紅」、「痛」就連結起來了,「跌倒」也會連結在一起,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很好,他有一天被樹枝打到很痛,會哭著告訴你「火痛」,或是「跌倒了」。這就是因為他的學習還是點狀球體,所以語言也無法有系統的跟進。有些時候、有些狀況父母要問很久,才能問清楚孩子遇到的事件是甚麼狀況。隨著年紀成長,智能啟發,學習廣闊,亞世界中散漫的球體連結性越來越多,變成幾個大類,分類的方式隨著每個孩子的天賦、環境都不同,孩子依據此分類原則進行自我行動,這也是最原始的價值觀,是非常自我取向的。10歲前通常都還是在自我的亞世界內流動、拆解、組合。大約10歲前後會正式跨出亞世界,和外界艱難的銜接,這時就是群性建立的開始。

透過學習,孩子在亞世界自行拆解組合的球體,會因而融合、明確的分類、或是排列上下前後,這個過程或許有些許知覺,或許完全無所知。思考是天性,孩子當然不論有知無知都會自然而然的思考、決定行動。但是這種思考與行動,正如前所說:非常自我。例如:我知道哭會讓父母滿足我所有的欲望,所以我想買甚麼我就哭。但是父母從來都不准我抽菸喝酒,哭也沒有用,所以我可以趁他們不在時偷偷去做。如果我不知道怎麼抽菸喝酒,那我必須先觀察父母平常怎樣抽菸、開酒瓶。


▲圖說:孩子必須很早就開始學習對自己的思考做脈絡性的探索,這是「自覺」的重要過程。


▲圖說:這是低年級學童對自己的思考探索作業。

這種思考很有順序,但不是自知,而是自我本能,本能的思考使他善於觀察與使用,他不了解自己為甚麼會有欲望,也不明白為甚麼用哭的手段會使父母屈從,更不明白為甚麼有些事情父母一定不准。自我是「我知道!」知道自身一切所思所欲何在、如何可以獲得。自知是「為甚麼?」清晰的了解自己所思所欲的根本原因,控制方法,往以心御形的方向學習。

要從本能思考到自知是很不容易的,先要知道自己的思考有順序,然後要檢視這條思考道路有沒有心。10月20日的學習,我請他們進行這個檢視,前提當然是他們很清楚知道自己在自我檢視,這樣才是真的自知。透過上次結論的「用心思考的過程」,他們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出一個事件,這事件就是一個訊息。訊息經過檢視,各自發現了甚麼問題呢?有人是坐飛機事件,遇到非常恐懼墜機的問題,所以大哭。有人是郊遊事件,問題是忘記帶傘。當然也有些訊息不是碰到「問題」,而是激發了一些特殊的「感覺」,那也是一種自知的過程。每個人都從真實的生活中尋找訊息,發現問題或感受,解析原因,推論解決的方法,做出結論。

他們的生活經驗當然都還很少,經歷過的特殊事件也不多,所以寫的都很家常,但是因為前面的學習循序漸進,所以雖然是一件小小的家常事件,也都解析得有模有樣。因為孩子大多還小,我請他們用圖畫輔助,更能表達他們的思考。每個孩子當然也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份作業都很有特色。我一份一份和他們討論,看他們專注的檢視自我,作為教師真是非常得意,非常喜悅。

下個星期,會講管寧、華歆交朋友的故事。管寧、華歆是沒有成功交往的朋友,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兩個人的行為表達差距太大了,所以決裂了。為甚麼呢?因為價值觀不同。價值觀不同並沒有誰對誰錯的分野,也不能說:管寧的德行一定超越華歆,兩個人各有選擇而已。就像我們交朋友,倘若合不來,並不是對方的人品一定不好,只是合不來而已。

講完這個故事,會開始讓他們從自身交友的經驗來探討他和朋友的「親密與爭執」。以後也會進行和朋友交往的事件解析。因為自我解析之後,當然也要跟著群性解析了。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自知自覺,自知是忠於自我,自覺是恕於群體。他們都是都市孩子,都市的鄰居相當疏離,沒有友伴,群體通常就是同學、朋友。群體的覺悟是非常長遠的學習,不急,一步一步來。

本期目錄...

【志學集】
 
咸臨書院台北讀書會十二月通知
易經如何看 < 怒 > 與 < 哀 >
◎文/陳亞莉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繫辭下傳第七章)。易經是憂患之書,「喜」看似非其主軸,然而易經六十四卦中有十六個卦爻辭或小象傳都提到「喜」,每個皆隱含了生命力,指引我們包容、修行、積極正向思考。易經智慧非宿命,不會讓人走到絕路,而是要我們自強不息,介疾有喜,排除了負面困難,障礙,身心調理好,喜自來,喜的感受就是正面的能量,喜是真正心理安定,寧靜的力量,向大自然學習,回歸內心最真實面,心領神會, 那才會是真「喜」, 乾卦彖傳:「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屯卦彖傳:「宜建侯而不寧。」比卦卦辭:「不寧方來。」兌卦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都點出了「寧」才是喜的種子。

十一月讀書會由同學們接力分享「易經如何看 <喜>」?在段湘麟學姐領軍指導下,每位都胸有成竹,以周遭的實例道出了卦中對於喜的情境與程度,每位的分享都有亮點,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安弘、如芬、新中與恩生,他們學易僅半年,六十四卦尚未完全上完,就能如此通透的分享,真是可喜可賀!他們準備的討論提綱如下:

一、<易經>中有喜與慶字的卦爻 (個人曰喜,雙喜曰嘉,眾喜曰慶)

第2卦<坤>彖傳:…乃終有慶, 坤文言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第10卦<履>6 小象: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第12卦<否>6: 傾否,先否後喜。
第22卦<賁>5: 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小象:六五之吉,有喜也。
第25卦<无妄>5:无妄之疾,勿藥有喜。
第26卦<大畜>4:童牛之牿,元吉,小象:六四之吉,有喜也, 5爻小象:六五之吉,有慶也。
第27卦<頤>6小象: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第41卦<損>4: 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小象: 損其疾,亦可喜也。
第47卦<困>2小象:困於酒食,中有慶也。
第55卦<豐>5:來章,有慶譽,吉, 小象: 六五之吉 有慶也。 第58卦<兌>4:商兌未寧 介疾有喜, 小象:九四之喜 有慶也。

二、報告分配

安弘:<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如芬:<无妄>无妄之疾,勿藥有喜。
新中:<否>傾否,先否後喜。
恩生:<賁> <損> <兌> <否>。
湘麟:綜合總結。

三、問題與思考

1、請大家分享喜與易經有關的生活經驗
2、為何易經中喜與慶多半出現在4 5 6上卦?
  (僅<困>卦之慶出現在2爻)
3、當我們面對喜的時候,給我們的啟示?

值得一提的是,雲斌學長邀請了詩人楊平當神秘嘉賓參與十一月讀書會,楊平老師特別分享他的傑作「在閒閒流逝的寧靜裡」,當楊老師為我們吟頌這首詩,此時的氛圍是如此的寧靜、喜悅。大家都驚豔這首詩與今天的主題完美契合,當生活易遇見生活詩,竟是如此美妙啊!

▲圖說::上圖由左至右:左安弘、陳如芬、謝新中分享時的神情。

▲圖說:上圖由左至右 :張恩生、段湘麟台上的神情。以及詩人楊平吟頌詩的神情。

▲圖說:讀書會後大家歡喜團照。

咸臨書院 – 台北讀書會
日期/時間 : 2015 年 12 月 04 日 (五) 7:30 pm
指導老師 : 邱雲斌 學長
主講人 : 陳亞莉
分享主題 : 易經如何看 < 怒 > 與 < 哀 >
地址 : 台北市紹興北街23 號 3 樓 ( 捷運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五則】
 
 

2015易學會年度戶外聯誼摸彩
毅嘉科技孫永祥蒞臨演講

◎編輯部

2015易學會秋季聯誼活動,除了安排適合全家老幼參與、素有「蝴蝶花廊」之稱的「陽明山二子坪步道」健行,還邀請在科技界經驗豐富的孫永祥先生出席,以「浴火重生──毅嘉科技案例分析」為題舉行演講。

孫永祥是易學會的老同學,他曾擔任思科台灣區總經理、欣興電子華東區總經理,在科技業閱歷豐富,2012年正式加入毅嘉科技之後,負責軟板事業部門,讓毅嘉在軟板打樣(sample)、庫存管控、軟板整合IC元件打件上作了許多變革,以改善接單與良率。媒體評論他接掌毅嘉之後的工作表現說:「毅嘉科技總經理孫永祥才到任不久,是毅嘉近期軟板毛利率回升的主因。」

此外,經營成衣業的同學林淑卿一直熱心支持學會活動,她除了經常性的固定捐款給學會,還特地挑選了質地特優的吸濕排汗科技布料,並設計、生產學會專屬制服,免費捐給學會。這次,她又捐出圓T40件,大毯子2件,POLO衫3件,女衣2件供大家抽獎。理事長則提供兩管頂級沉香線香。台南、高雄同學仍享有持高鐵來回票根免繳報名費的優惠,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2015秋研營活動行程(暫定)

舉行時間:2015/12/06(星期日)
地  點:陽明山二子坪步道/後花園景觀餐廳

報名請向各班班長或學會工作人員登記。
報名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2:00~6:00)
Email:service@iching.url.tw,請註明:班別、姓名、聯絡電話、用餐葷素。
繳  費:會員1000元,非會員1500元。(※欲自行前往者請注意,仰德大道假日交通管制8:00~15:00上山需通行證,或繞德行東路經文化大學上山)

繳費方式:

1、匯款/ATM
戶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 yhhsia@moeaboe.gov.tw 告知您的姓名班別:2015秋研營,若是以ATM繳款,請附上卡片“後五碼”數字,待確認後,學會將於二十日內電郵回覆您繳款確認通知。

2、在學會上課者可向工作人員繳費,並請務必直接索取收據。

本期目錄...


觀易賞樂第二章,12/12盛大登場

◎編輯部

延續2013「觀易賞樂」音樂會的餘韻,由著名指揮家閻惠昌先生領軍的台灣省國樂團再度邀請劉君祖老師擔任易經顧問,12月12日晚上7:30,在國家音樂廳盛大推出「觀易賞樂」音樂會。繼上一回是從乾、坤、坎、離四卦取象發想,這次是從震、巽、艮、兌四個卦所象徵的雷風山澤四個大自然景象做為音樂會曲目安排之中心邏輯。融合科技舞台效果,利用體感、媒體、移動、互動等當今已近成熟的科學技術,將易經深奧的哲理,以具體之視覺舞台特效搭配精湛的音樂演出,創造多層次的藝術展演。團體購票20張以上七折優惠,請洽:02-23435252分機205。或由兩廳院售票端點、IBON、誠品、萊爾富、全家。易學會同學購票請向工作人員登記。

2015 12/12晚上7:30國家音樂廳,與您歡喜共賞!

本期目錄...


夏學論集七2016/1/31截稿

◎劉君祖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豁然貫通後,晚年創作春秋經,微言大義以期撥亂反正。太平共和不可驟致,須循據亂、升平漸進以成。易經中的蠱、升、泰三卦,實即象徵據亂、升平、太平三世。幹蠱撥亂有成,上爻爻變為升;升平啟迪民智,最終還政於民,初爻爻變成泰。《論語‧雍也篇》記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亦明確指出由霸而王的大一統方略。大國和平崛起,史無前例,兩岸和平一統亦然。台灣算是華人地區施行西方民主自由體制的先例,廿多年的發展卻日益民粹化,社會失序,競爭力大幅衰退,有心人深以為憂。這些擺在眼前的問題,經典中可能都有高明精妙的解決之道,仁人君子善加體悟,發為論述。

夏學論集七設定主題為《勿恤有慶:易經萃、升、无妄、大畜四卦衍義》。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由於易學會將改變每年春、秋兩季各辦一次研習活動的常規,夏學論集七截稿時間訂於2016/1/31,請大家開始動手撰寫論文了!

本期目錄...


簡體版《易經密碼》換新裝

◎編輯部

與繁體版《易經密碼》幾乎同時,簡體版的《易經密碼》也選在此時換新裝了!此書自2012年11月上市以來,深受讀者喜愛。為方便讀者購買收藏,這次的三聯版進行了全新包裝,改為套裝,較舊版更為典雅精緻,且修訂了舊版中存在的一些錯誤。另外,為讓初學者更好地掌握《易經》的入門知識,特別贈送劉君祖老師主講《易經入門六小時》mp3一套,以饗讀者。該書在大陸的各大新華書店和當當網(獨家)均有銷售,敬請台灣讀者向內地親友推薦!

本期目錄...


劉老師空中開講,歡迎收聽!

◎編輯部

劉老師在News 98台灣全民廣播電台(FM98.1)「九八講堂」的節目每月第一週週六上午8:00-9:00播出,歡迎收聽。十二月份播出時間為12月5日。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