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2015春季研習營開始報名
《風生水起:論廿一世紀的文化信息傳播》
◎編輯部
易學會2014年連續兩次研習營,都嘗試以一天的時間在台北台大校友會館舉行,兩次試行結果,大家都覺得會議品質精緻而有效率。故今年春研營將延續此一作法,於6/28(星期日)在原場地(台大校友會館)舉辦。本次研習主題為《風生水起:論廿一世紀的文化信息傳播》。台南、高雄同學仍然享有持高鐵來回票根免繳報名費的優惠!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2015春研營議程
舉行時間:2015/6/28(星期日)
地 點:台大校友會館4樓大會議廳(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報名請向各班班長或學會工作人員登記。
報名電話:02-2395-7395 (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2:00~6:00)
Email:service@iching.url.tw,請註明:班別、姓名、聯絡電話、用餐葷素。
繳費:會員1200元(請另繳交104年常年會費500元,共1700元),非會員2000元。包含書籍、課間點心、中午中式餐盒,晚間宴席(2樓蘇杭小館餐廳)。
繳費方式:
1、匯款/ATM
戶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 yhhsia@moeaboe.gov.tw 告知您的姓名及班別:2015春研營,若是以ATM繳款,請附上卡片“後五碼”數字,待確認後,學會將於二十日內電郵回覆您繳款確認通知。
2、在學會上課者可向工作人員繳費,並請務必直接索取收據
本期目錄...
◎編輯部
多災多難的甲午年已過,迎向光明的乙未年。人說過年最重要的是長智慧,不是長年歲;但年華易逝,唯獨對生命的體認,與智慧的增進需要學習。因此,很多人把研讀《易經》作為修身養性途徑,因為《易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對個人安身立命,或工作事業發展,預測未來都有最佳指引。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2015年日間班訂4月10日起每週五下午在台北會所(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開辦《易經》基礎課程。適合對《易經》有興趣的一般民眾及企業界人士。
授課教師邱雲斌,為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前任理事長,現專任易學講師。亦為資深媒體人,歷任經濟日報記者,召集人及服務組主任等職。近年曾任中國生產力中心「中華儒道及傳統文化研習營」易經講師,並到中華知識經濟協會、扶輪社和各知名企業講易。
邱雲斌隨易學名家劉君祖學習《易經》十餘年。授課內容涵括《易經》總覽、解說《易經》架構、《易經》起源、以六十四卦卦序詳解卦辭、爻辭,及解說《易經》的十翼導覽等。同時結合時事占卦,並藉著《易經》而修身養性。
課程共計四十八堂。上課時間為每週五下午3時至5時30分。詳情可電洽:02-23957395或0935732323邱先生,或mail至cyen2009@gmail.com。
本期目錄...
◎編輯部
劉老師在News 98台灣全民廣播電台(FM98.1)「九八講堂」的節目每月第一週週六上午8:00-9:00播出,歡迎收聽。四月份播出時間為4月4日。
本期目錄...
◎譚傑中
這個課之所以存在,說來是有些諷刺:
本來,是我去年在大陸有一個沒教完的傷寒論的班,現在覺得出差教書累得吃不消,不想再去大陸了,所以在臺灣準備了這樣一個課程,問我大陸的學生,說這個課程算他們免費,算我向他們賠罪,看他們是不是肯移駕臺灣來把課程續完。
可是,消息丟出去之後,其實反應是非常不好:人家也不見得人人都方便來臺灣,來不了的同學反而更加覺得被我拋棄了,相當不悅──總之我是「踩屎」了──所以大陸那邊有沒有同學會來、會來幾個,我也完全搞不清楚。
可是,就為了幾個不確定會來的人,我這個班,還是只好姑且開了放在那裡。那,臺灣這邊的朋友,如果願意來幫我攤一點場地費,那,就謝謝你賞臉報名啦。
──之所以多說這些,是因為要向各位說明,基於前述理由,這個課的「性質」,和我之前的其他課程,有一些不同:
(一)
這個課,的確是為中醫的初學者而設計的,但,因為想把可以教一年的內容硬塞在十天之內教完,所以情報密度,在設計時,是拉高到史無前例的凶殘程度(之前情報密度最高的課,是易學會的『傷寒論偷偷教』這個非對外公開的課,這一次,還要把密度再提高一倍),所以,雖說我會從最基礎的把脈教起,但,大約會是「一串辨症方法對應一串方劑」的一大坨一大坨的情報直接往同學頭上砸過去的做法。
而這樣的做法,對同學而言,並不見得是最舒服的選項。可能反應會很兩極,含金量過高造成吞金不成反噎成腦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這個十天課程是每天只收當天的學費,預備同學隨時都可以受不了調頭就走);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你是不太有時間來上課,而想一次學多一點的人,這個課說不定可以是你比較喜歡的方式。
不過,我建議的學習法,還是現場聽一聽,先不要急著作筆記,黑板抄什麼下課拿手機快拍一下,筆記等回家聽錄音再慢慢整理就好(過去『偷偷教』班的老同學跟我說,當年大約每週二小時的課,回去的筆記整理都要做一個星期才做得完)。
(二)
這個課的時間安排有點詭異。因為一開始是給大陸同學趁五一大假來臺遊學用的,所以就變成密集地在十天(或延長到十二天)之中的每天三小時。四月27日到五月1日的第一個週一到週五,週四是晚上六點半到九點半,而之外的週一到五是下午二點到五點。第二週五月4日到五月8日的這五天,週一到週三是下午兩點到五點,週四、週五是晚上六點半到九點半。五月9日10日,則看同學想不想再多加課之後再決定。
這當然是對很多要上班的朋友頗為不便,但話又說回來,這一次的課程,也算是我有史以來例外的超低價,一堂課只收NT$250元已。我一般開短期密集班,這個時數過去是收差不多三萬的,但這一次的三十小時,只意思意思比照長期班拿7500而已,說不定真的值得你請半天假來參加特訓呢?
(三)
這個課的內容,第一優先的,還是把《傷寒論》的方劑以最快的速度過一遍;但不同於我週二常態班的逐條教,我這一次打算以近似結構的方劑作排比的教法,這樣才能教得快些。
而傷寒方之外,各種雜病,會以一個一個的小主題做快速排比,比如說:頭痛最常用的有哪五路打法、頭昏最常用的有哪八路打法、心絞痛的六種治法……用這樣的方式,至少每一個區塊的病類,不要說百分之百包醫,但至少基本分七八十分讓你先拿到。
而這樣的作法,乍看是急就章了些,有些像是銅鐵屍和周芷若的九陰真經,但事實上,我的構思,自認為還是服膺張仲景設計《傷寒論》這個「教程」的初衷的:也就是莊子的達人心法中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先學會如何操作之後,道理自然隨後就會懂了。
我這次特別強調這個,是因為過去半年在大陸看到的一些中醫愛好者,高玄的理論倒是很會講,但臨床的能力卻很虛弱,我覺得那是因為太偏於思考理論而產生的副作用。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中,張仲景所強調的「先能治病,理論想不想得通都無所謂」的立場,相對之下是一劑有效糾偏的猛藥,所以這次決定以這樣的方式來設計課程。
當然,同學能不能適應,還是未知之數。但在我自己而言,還是想這樣試驗一次來檢討看看,所以價格就放得低些──把你們當成白老鼠了嘛──因為日後我可能還會有出差外地教短期課的機會,這種短期衝刺而有點亂來的教法,我也需要練它個一兩次,才知道行不行得通。
報名請洽丁助教:take19832012@gmail.com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