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故人來
2014年7月24日,劉君祖老師忐忑不安的搭乘飛往上海的飛機,生怕23日剛從台灣過境的麥德姆颱風,會打亂他在浦東機場轉機前往大連的行程。結果諸事順利,晚間7:00風雨中安抵大連機場,和義書院李建峰先生捧著一大束香水百合來迎接劉老師,他與侯玉玲總經理和大連銀行高紅行長,在機場久候多時。
侯總講話輕聲細語,做事特別謹慎,她和高行長都是第二次在大連上劉老師的課,見著劉老師滿心歡喜,她們都對中國文化極其嚮往。24日晚餐侯總請劉老師到大連有名的香格里拉飯店吃海鮮,喝著普洱,享用滿桌佳餚;大連人喜歡用雞湯放小米去煨海參,煨到入口即化,據說這樣是最滋補的。
易經沙龍
劉老師入住的仲夏花園酒店,正是去年來大連講課的場所。此次來聽課的學員,涵蓋大連市產官學界,難能可貴的是,在此之前和義書院已辦過五次易經沙龍,由老學長高山先生、李行長、蔣莉女士和崔文傑博士帶領新學員,復習易經基本概要,並學習易占大衍之術。這些老學長有的是銀行行長,有的是東北財經大學的教授,也有的是大連正和島俱樂部的會員。大家對易經有興趣,就利用公餘切磋琢磨,其中有好幾位都是第三次聽劉老師講易經,每次紮紮實實上三天課,他們買齊劉老師的易經書,以此為研討內容,所以劉老師上課的氛圍,比以往兩次更進入狀況。
△圖說:劉老師的講課神情
易以行權
此次上課的主題是大易的「創新」思維,命名為「大易創新」領袖班,講「易經中的創新密碼」,所以劉老師先解釋「權」,強調易經就是追求權變無方:
《繫辭傳》:「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不但要跟上時代變化,在任何環境都要能與時推移,追求發展到極致並且能有所得,這就是「行權創新」。
中行獨復
劉老師先講復卦,教大家找出自己的「獨」,也就是每個人與眾不同的核心創造力。復卦初爻:「不遠復,無祇悔。無咎。」不斷修正偏差改過,才能「無咎」,所有的宗教都在追求「復」。「復」不是復古,而是創新,乾卦彖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不找回乾就無法復。
一陽復二陽臨
接著講臨卦,劉老師著重說明人事的努力。所謂「一陽復,二陽臨」,復卦是陰曆十一月,陽氣漸長,人為天地之心,為宇宙的樞紐,陰陽交會,人類登上開創文明的舞臺。臨卦是十二月,將創造力發展至高峰,將人自由開放的空間發抒出來。中國的易占跟曆法有關,中國農民曆是陰陽合曆,陰陽和合,太陽和月亮互動、互相校正,天地才會飽滿。閏月就是彌補誤差的方式,而易占就是模擬曆法,藉蓍草的分合決定易占結果,無法以科學說明,但易占絕非迷信。人生有定數,所謂三分天定,七分人事,還是肯定人的智慧。
臨卦是元亨利貞四德俱全的卦,劉老師介紹台北的「咸臨書院」創立始末,並介紹毓老師與奉元書院。說明臨卦強調創新、自由開放,但如果人力威脅自然,有違天命,就會招致「八月有凶」。
革故鼎新
第三、四個講的就是易經第49、50卦革卦、鼎卦,人革天命、重新演化,用藍海策略突破狹窄,以人的創意另創新天地。雜卦傳:「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也就是人要另造乾坤。孔子晚年修《春秋》,而《雜卦傳》正是銜接《易經》與《春秋》的橋樑。革卦《大象傳》:「君子以治曆明時。」講的是馬上打江山,鼎卦《大象傳》:「君子以正位凝命。」講的是坐江山。
山風蠱隨風巽
最後講山風蠱卦和隨風巽卦,政治和企業碰到內部問題,就得幹蠱,蠱卦與革卦不同,幹蠱是在舊體制下改革,非常不容易;自古變法只有秦孝公時商鞅變法成功,其餘如王安石、戊戌政變等,最後都以失敗收場。革命是完全破壞,像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就是希望從亂世走到治世。巽卦則是要潛伏深入,到敵人處臥底,像風一樣無孔不入,有朝一日時機到,化被動為主動,取而代之,借殼上市,再顛覆改造。
△圖說:劉老師、師母與大易創新領袖班學員及眷屬合影
大哉問
7月27日下午5:00講完卦,開放提問,所有問題精彩極了!
Q1:卦爻辭是否是客觀表述?
劉老師答:易經仰觀俯察是客觀表述。
Q2:易經卦爻辭釋義是否有規律?
劉老師答:易是集體創作,先有意,才有象,最後才有辭:所以得依經解經,依傳解傳,易的關鍵辭有豐富的歧異性,是高度壓縮的文字。
Q3:中庸的「性」和「復見天地之心」的「心」是一回事嗎?
劉老師答:是一回事。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在己曰獨。到「心」的層次還不夠,人得發揮個人特色,順著「獨」來做事才成。
Q4:革蠱巽三卦層次不同,一個卦比一個溫和?
劉老師答:易經每卦均可修身,也可治國。
Q5:同一問題在不同時間點反覆問,是否是「再三瀆」?
劉老師答:同一時間反覆問,才是「再三瀆」;不同時間,條件改變就不是「再三瀆」。
Q6:如何處理多爻變的占卦?
劉老師答:易經以結果論,應以簡馭繁,日本高島吞象的《高島易斷》,只考慮單爻變,還是過於簡略。
Q7:初學者如何學好《易經》?
劉老師答:基本功越紮實,越容易學得好。《易經》卦爻辭原典四千多字,要背誦才能運用自如,搞清楚卦與卦的關係。要看古注今注,初學者可讀來知德的《易經來註》,毓老師就以其為課本,因他講得囉嗦清楚。
Q8:《周易本義》和《焦氏易林》這兩本書如何?
劉老師答:《周易本義》是朱熹寫的,以今日來說不是好註解。《焦氏易林》避開卦爻辭,以籤詩方式將易經4096種情景,以四句詩描繪所處情境,錯誤率超過五成。
7月25日晚上蔡坤澎總經理,請劉老師到星海廣場「趙記老舖」吃滿族菜,包間稱「多爾袞王府」,我們吃蘇子葉包海鮮飯糰、額娘釀老豆腐和青海白魚,主食有酸白菜豬肉水餃和菜窩窩頭。
7月26日晚上7:30李建峰安排師生互動,先自我介紹再提問,初學者問個人的生辰八字漢姓名對人影響,劉老師認為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易經不相信命定,強調人世努力的重要,並教大家占卦和斷卦的原則。
7月27日晚上劉老師以前牛頓同事張錦蘭女士和她夫婿劉琰先生,請劉老師到上海城餐廳吃老上海菜,紅燒肉、醬鴨配上黑米核桃汁,主食是上海湯包和生煎包,湯品很順口,光顧著敘舊,聽他們賢伉儷今年開車遊龍門石窟、平遙古鎮,山東曲阜,日行1,500公里,外面步行街也沒空去走。
7月28日8:30東北財經大學崔文傑博士,特來酒店向劉老師請教問題,接著高山先生和李建峰先生也來送劉老師。結果大連飛機誤點,劉老師沒趕上從上海飛回台北的班機,又在上海多待一天,好好休養身心。此行劉老師收穫豐盛,高興的是學員中,有今年高中畢業生李思昕,她申請到美國麻州史密斯學院,去年10月她聽完三天《易經》,今年她和申請到紐約大學的高銘,一同又聽完三天,真是後生可畏,令人驚艷,最後她們還與劉老師合影留念。
△圖說:劉老師、師母與學員李思昕(右一)高銘(左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