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十八期
2012.04.01 出刊
■ 【如嚮集‧劉老師專欄】:盤皇另闢天 ◎文/劉君祖
■ 【樓醫師專欄】:感冒也會要人命 ◎文/樓中亮
■ 【易經要知其所以然】:長子帥師最忌功高震主 ◎文/柯玉芬
■ 【跟劉老師學論語‧之一】:體會真儒家 ◎文/陳亦蒼
■ 【跟劉老師學論語‧之二】:「獨」得正解,我亦得受啟<蒙>
◎文/賀先知
■ 【學會公告】:2012春研開始報名 ◎文/編輯小組

【如嚮集‧劉老師專欄】
之四
 
盤皇另闢天
◎文/劉君祖

今年三月廿日,是毓老師逝世週年紀念,奉元學會的師兄弟們選五天後的週日下午,在台大立德會館辦正式追思會。

地下廳內群英會聚,由許仁圖、張輝誠兩位同門上台報告老師生平,以及他們嘗試撰寫傳記的心得。阿圖的《長白又一村》已經出書。前一日我赴高雄授《易》,花五個小時講節卦。渙、節相綜,渙為風行水上,弘道四方,毓師立節凜冽,萬古恆存。我意氣一動,提及此事,結果在場學生踴躍購買。仁圖師兄接到電話後,就近趕來送書,沒等我下課又趕回住處矣!台北的美玲理事長稍前也決定先購一百本,讓北部學生一睹太老師風範。習《易》多年,也該知道些經學統緒啊!

廿日當天,在北大修習博士的顏銓潁代表大家,飛赴新賓老師停靈處與當地士眾一起祭拜,白山黑水常駐英靈,護佑華夏。期望當地整建早日完成,奉元弟子隨時可組團前往探師,彼處也將成為儒門聖地,啟發後學朝乾夕惕,行健不息。

這一年來,大家遵囑成立了中華奉元學會,徐泓師兄扛起大旗,帶領同門摸索前進,與清華國學院原訂的合作計畫雖不再可行,講座及學術交流不成問題。孫鐵剛師兄督導每週一次的讀書討論會,以整理毓老師講學數十年的筆記為主,我不去高雄上課的周末都儘量參加,每次都有老中青三代約廿人認真討論。迄今已整理完《中庸》,接著是《大學》與《論》、《孟》,今年應該可以在兩岸出第一本書。《中庸》為大《易》之膽,這些年講經,前年寫《四書的第一堂課》已反覆摸透,這回再看老師筆記,還有醍醐灌頂、恍然澈悟的感受。鳶飛戾天,魚躍于淵,上下文理密察的工夫,我們不逮遠甚!山不厭高,水不厭深,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還在大學裡修學的年輕師弟妹們,籌議成立台大奉元社,延續老師當年發蒙青青子衿的心願,也便於調借場地,讓學會在校園內講解經史或申辦活動。這是極好的構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文化恪須往下紮根。晉卦如日初升,自昭明德;升卦地中生木,積小以高大;漸卦山上有木,居賢德善俗。《易》中三個前進上進的卦,由個人而組織而化育眾生,循序漸進,寓意深遠。〈漸〉卦又有鴻雁齊飛之象,群行以序,往來以時,奉元志業是須組成雁行團隊,一批一批分工合作,一代一代薪火相傳。

六十五年前,老師隻身來台,由台東農校、華夏學苑、天德黌舍、奉元書院,乃至想在中國北方創設大書院的鴻圖,種種用心,種種嘗試,有的落空,有的略具規模,差強人意,他老人家有沒有遺憾呢?去年三月六日我去參見老師最後一面時,他體氣衰甚,一邊吃力叮囑,說他有全盤企劃,一邊嘆息道:「人這個老啊!可真是…」稍前景興師兄請他保重身體,他說不礙事,過過就會好,又說他不怕死,從年輕就槍林彈雨挺過來。我鞠躬告辭,走出地下室門口猶回頭遙望老師,低頭坐在椅上強忍身體不適的模樣,心中非常不安。春寒料峭的天候,詭異多變的大壯時節,所謂喪羊于易無悔,天意真會這樣安排嗎?兩週後,老師坐化仙逝,驚懼成真。

《易經》卦序既濟後終於未濟,天化人變恆無止息:〈雜卦傳〉將卦序重排,未濟之後終於夬卦,宣稱:「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澤天夬的卦象為一陰乘於五陽之上,距離六陽乾卦只差一間,若能奮鬥推進填滿缺口,則返歸天道,又重啟「乾剛坤柔,比樂師憂」的大化流行。天工人其代之,女媧補天的寓意在此。〈繫辭下傳〉次章講文明演進,以離卦結繩而為網罟始,繼大過喪葬死亡後,以夬卦書契文字為終,也是繼往開來、開物成務之意:「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時代不斷變革生新,文明創制永無休止,天羅地網重重無盡,後世聖人奮勵自強,總期衝決網羅,更創新猷。其實,夬卦最上端的缺口永遠存在,看似缺憾,也是激發豪傑之士不斷奮發的根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一村過去了,又得有下一村,昔者俱往,焉知來者之不如今?

清代沈葆楨輓鄭成功聯:「開萬古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延平郡王反清復明沒成功,禮烈親王後裔的毓老師化成天下的志業才起步,缺憾且還諸天地,剛決柔的大氣磅礡,凜冽萬古恆存。

周年心祭吾師,內裡迴響的還是他當年那段激勵諸生的壯語:「豈止日月易新懸?必也盤皇另闢天!」易贊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毓述奉哉人元,弟子們敢不恪遵?

編按:《長白又一村》許仁圖著,河洛圖書出版社出版,易學會同學可向學會購買,其它朋友請向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訂購(網路連結)。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感冒也會要人命,慎之!
◎文/樓中亮

農曆年前A、B型流感盛行,直到2月初疫情才稍稍緩解,但最近又開始好發傷風感冒。許多人只擔心流感,對於常見的傷風感冒卻渾不在意,認為只是小毛病沒甚麼大不了的,還有些人感冒不去看醫生,只到藥局買些成藥吃,把症狀抑制下去就認為沒事,殊不知「感冒」也是會要人命的。

前陣子新聞報導了多起年輕人過勞猝死的案例,造成一波過勞恐懼效應,其實根據臨床的觀察與統計,過勞不見得會猝死,但若是過勞加上感冒,則有很高的機率會猝死。不只如此,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肝病、癌症的慢性病患者,一旦罹患流感或傷風感冒也有極高的機率導致猝死。

中醫認為傷風感冒是由於人體受到「風邪」侵襲,所謂的風邪是指大氣中夾帶的一種不正之氣,不正謂之邪,此邪氣會與人體的正氣相衝突而致病。古時候沒有電子顯微鏡所以不知道空氣中充斥著「病毒」這種致病原,但古人已知道大氣中存有一種會讓人生病的看不見的東西,健康強壯的人對此邪氣有抵擋力,但是當個體虛弱,體表的「衛氣」不足時,就容易被邪氣入侵,然後在體內循著六經傳變的方式由表入裡、由輕而重的影響人體健康。

為何看似不嚴重的感冒最終會導致死亡?真正的原因在於大家對「感冒」這種疾病的誤解。感冒這種因病毒引起的疾病,在西醫學中被歸類為沒有藥醫治的感染症,醫生開的西藥僅是抑制或減緩症狀,治癒的主力來自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病毒唯一的天敵就是人體產生的抗體,所以免疫力越差的人感冒病程拖得越久。然而,現代人基於對疾病的不了解以及工作忙碌的緣故,經常是吃了藥症狀有改善就繼續埋首打拼,渾然不知邪氣(病毒)仍在體內流竄,症狀消除後就以為痊癒而不加以調養身體,最後落下病根卻不自知,待多年後突發重症甚至死亡還不知病由何來。

吾人感冒自有免疫系統會將邪氣驅逐,只要配合休息與調養就不會落下病根。但若是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則不然,因免疫力不如健壯者,一個感冒就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且就算症狀消除,邪氣也往往會殘留體內很難根治,只要個體的免疫力再次下降到一定程度,它就會出來作祟。透過反覆感染、發作,體內的邪氣越積越多、越積越深,若又剛好遇到不利的天時(例如運氣相剋),就會突發重症甚至猝死。

所以說,感冒看似小毛病,嚴重起來要人命。絕對不可輕忽感冒,切記由外而內保護自己免於邪氣侵襲。具體方式就是在每一次季節交替,日夜溫差大時,注意保暖防寒尤其是口鼻的防護,並且遠離罹患感冒的人;網站有提供幾個小偏方,讀者可點選「食療食補-保養方查詢」,同時多喝溫水,少吃寒涼耗氣的食物。若不慎感冒記得在家多休息、按時吃藥,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尋求中醫還是西醫的方式治療,癒後請務必調養身體才不會落下病根,切記!切記!

(本文承蒙樓氏古中醫網站提供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電子報讀友閱讀,特此致謝。)

本期目錄...

【易經要知其所以然】
之四
 
長子帥師,最忌功高震主
◎文/柯玉芬

自古以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史實多所見,以法自然的天則來看,本來就會如此,易經在震卦的六五與九四已說明一切。<震>5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喪也。),君權倍受大將軍九四的威脅,非常危險,幸其得位合於中道,故大權不會喪失。而<震>4震遂泥。(象曰:震遂泥,未光也。),就是失敗之象。三畫卦震卦的主力爻當然是陽爻,但更重要的是:初九的力量大於九四,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因九四的將軍已老,莫忘「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九四若不知收斂,會因功高震主的大忌而終必敗!知此道理後去看八個震上卦,則易解必不會錯,因為其來源處即在此也。

<恒>5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此爻字義易於翻解,但重要是要知道為什麼會寫於此處,其理氣象數為何?六畫卦的恒卦是久長象,因結婚年限已久到長男、長女的老年期,此時更須弄清楚五爻是與四爻為夫妻配,切不可如眾將其配認為九二,對應之爻選對了以後,就可由震卦知道,九四易有離叛六五爻之意,而五爻對四爻更會時時提高警覺。故若此爻為太太久配於九四之夫,但縱夫有叛己象,則仍當貞守從一而終的古訓;反之若此六五爻為男性,而此時為九四爻之妻若有叛己意,則當制義權變離棄可矣,難於學習婦人的容忍從一而終。陰陽乾坤不同才是天地之理,不在公不公平之辯!

六五之君雖危險但九四之強臣也難憾動其位,表現最淋漓盡致就是<豫>卦,九四為全卦唯一陽爻為主力爻,其力之強可知,故爻辭: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而君爻六五雖因乘於九四之陽剛而貞疾,但因其位未失中道,故恒不死,權臣莫奈其何之理於此!反之<大壯>卦的九四為什麼可將六五推翻之理氣象數,相關文章請點閱網頁 http://www.learn-ok.com/detal.asp?pd_type=1&product_no=AA023&page=&pdid=&kwd=不再贅述。

再來看<解>卦,此卦是在說明春陽回暖,消融冰雪,大地驚蟄一聲雷,而百果草木因之甲坼象。而春陽是指432離卦之九四爻,所謂朋至斯孚,陽能之朋已來到,凍象已解而腳拇趾可以走動了。六五君爻因天寒地凍原本被繩維綁,已因九四陽來而解以吉,對於視為須提防的小人九四,因此時須靠他,故有孚於他,更因九四雖為離陽,但也為543之坎水卦,似春陽不烈而會退也,何懼之有。

<雷澤歸妹>六畫卦是表示少女倒追身份、地位、見識均優之長男,更是年齡懸殊,然不惜為妾之象,但各爻之意要依三畫卦分別推敲,切不可執於六畫卦,才會對。商朝之天子帝乙,將其妹妹以公主之尊,下嫁給當時之西伯也就是後來之周文王為妻。寫爻辭之周公貼切的將六五爻代表帝乙與公主,寫出帝乙雖知道西伯簡樸謙恭為一人才,但仍為看管與提防強勢之西伯,故將妹妹與陪侍丫頭嫁他以就近監督。帝乙歸妹,其君之袂的意思,必須知道易經中所有的「其」字都是指本爻,所以其君是指她的君上或夫君,也就是所嫁之西伯九四,因為古代諸侯國君被尊稱為君上;不如其娣之袂良,是說她的陪嫁女僕指上承九四的六三爻,因432為離火故袂良;月幾望,吉,六五只能到幾乎滿月的狀態,因為她的地位已合於中道,自能尊貴而行,不可過份欺壓九四才是吉的。

以上所述之解、所舉之証若能明白,震上卦的六五是與九四的關係才重大,而絕不是九二,才能用於最難解、且自古以來都解錯的豐卦與小過卦。這兩卦的詳情,請點網頁 http://www.learn-ok.com/detal.asp?pd_type=1&product_no=AA014&page=2&pdid=&kwd=

這就是「時乘六龍以御天」,帝王須選用震龍時的八種處置情況。

 

本期目錄...

【跟劉老師學論語】
之一
 
體會真儒家
◎文/陳亦蒼(高雄學員)

《論語》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就普遍認知而言,我們都知道它是一部「語錄體」,是由「孔子的弟子、再傳弟子及時人」所編錄而成。但是正因為《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所以它並不像《孟子》、《莊子》、《韓非子》……等長篇散文一般,可以從文章的架構和文句中,去比較、去思考作者要告訴我們的觀念。

《論語》之所以難懂,或是後代各家注本對《論語》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都是因為《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可能被某一個時代,加上其特殊的文化認知,而有不一樣的解釋。許多人都認為《論語》簡單易懂,但是卻忽略了在《論語》背後的「五經」文化。若不懂五經,就不可能讀通《論語》,因為《論語》是在五經的文化背景下出現,若論「五經」,就不能不去接觸《易經》,《易經》是五經之首,其深奧難懂無庸置疑。孔子和「五經」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論語》又是記載孔子言論的一部書籍,所以要讀通《論語》之前,必然是要了解「五經」的文化背景,要了解「五經」,也就要從《易經》入手。

劉君祖老師對《易經》有深厚的涵養,從對《易經》的了解,將《論語》重新建構,試圖找出儒家的文化根源,透過《論語》的學習,我們不僅可以對儒家思想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能有更不一樣的收穫。


(圖說:劉老師在高雄的論語課程,讓大家獲益良多。照片提供/林靜華)

舉例來說,在《論語‧學而篇》:子夏曰:「賢賢易色;侍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歷來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朱子言:「賢人之賢而易其好色之心」,「易」有替換的意思,而「賢」就是指賢人之意;但是清人‧宋翔鳳在《樸學齋札記》卻有不一樣的解釋。其言:「三代之學,皆明人倫。『賢賢易色』,明夫婦之倫也。」又言:「夫婦為人倫之始,故此文敘於事父母、事君之前。」所以可以知道從「夫婦」開始,也才會有其他四倫的出現。

據上所言,究竟何解才是比較貼近《論語》所要呈現的想法呢?《中庸》言:「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孟子亦言:「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萬章上);《易經‧繫辭上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透過這些不同的證據中,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子夏的想法,極有可能是來自對《易經.序卦傳》的發揮,在《易經.序卦傳》中言:「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

透過對《易經.序卦傳》的了解,我們再看子夏之言,不覺得是脈絡相成的必然之理嗎?因此可以知道想要讀懂《論語》,若沒有和「五經」的文化背景相互印證,是不能真正了解《論語》的。再如《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當中的「文」,就朱子的說法而言,是指「詩書六藝之文」,「行」字統上孝弟謹信愛眾親仁而言,可見孔門之學,「行」重於「知」。

朱子這樣的解釋,似乎看起來四平八穩,但是再看《論語‧八佾》: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這段文字中的「文」,又豈能只是當成是「詩書六藝之文」,據蔣伯潛先生所言,此處的「文」應是文物,指禮儀與典制等,但這樣的「文」發展到後來,是否會變成一昧的模仿,而沒有時代進步的意義和價值呢?這樣不就辜負了後代對孔子「聖之時者也」的稱譽了嗎?所以這裡的「文」到底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就非常值得斟酌,非常值得思考了!

從《論語‧八佾》: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到《論

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再到《論語‧陽貨》:「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這些在不同篇章的孔子之言,其背後的意義和價值是如何呢?孔子是不是只是想恢復「周公」思想的「復古」者呢?劉老師在課堂上有了非常精要的分析。在《論語》中,我們不知道孔子其言的背景、對象、時間、年紀,所以我們更難以知道孔子思想的變化,如果能夠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認知,我們會發現儒家思想是進步的,我們會發現《論語》裡面有更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透過劉老師深刻的分析和講解,我重新認識了《論語》,透過劉老師的分析,我對五經以及《論語》的關係有不一樣的看法,如果沒有正確的導引,我相信我還是會認為《論語》不過是前人的骨頭,感謝劉老師精闢的分析和印證,讓我對儒家思想有了更不一樣的認識,也希望各位對儒家思想有興趣的同好們,不要錯失了這難得學習的機會!你會知道,這是值得的!

本期目錄...

【跟劉老師學論語】
之二
 
「獨」得正解,我亦得受啟<蒙>
◎文/賀先知(高雄學員)

只緣劉老師在《易經》講課過程中多次提及,當年太老師愛新覺羅.毓鋆在接受易經班學生時,一定要先通過《四書》的考核;雖不明所以,但衝著對老師在中國文化整體涵養的仰佩之心,民國一○○年元月參與了劉老師在高雄的四書研習班。

本班原導源於《繫辭傳解析》實驗班,自始便以易經哲理作為教學主軸,其後才接續講授「易經六十四卦解析」;及至第三十九卦<蹇卦>起,方才應耕心藝術欣賞工作室林靜華小姐力邀,另行開班講授《四書》,並製作完整DVD記錄光碟,以期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


(圖說:高雄班同學課後與劉老師合影留念。照片提供/林靜華)

高雄班「(易經)六十四卦解析」雖採精細詳解模式,每一卦象(爻辭)均安排一整天5小時的時間進行講解。上經30卦基本上仍以單卦為主軸,同時輔以相綜或相錯之卦作為對應與對比結構關係之認識。但自進入下經開始,人間事果真更為複雜,老師除了錯綜交疊的關係比較,還輔以同位變卦的方式,以為進一步體認卦象不同相互組合間的關係和特性。聽來精彩萬端,益發可以充分體認到整個宇宙萬象不離六十四卦;複雜難理的人間事竟也不出此4096種變化,而且條理有緻,因果明析。讓我不得不對易經哲理結構的完備,感嘆其不可思議;對劉老師將儒釋道的精義,融會貫通,深感折服。劉老師更不時旁徵博引,在在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如此扎實功夫的表現,不僅令如我等初學者目瞪口呆;即令一些曾在外處習易十多年的老生,更是益加讚嘆,因為唯有他們方才能有更為深刻地體悟箇中奧妙。更難得的是劉老師以經解經,往往解出另番新氣象,確有柳暗花明之趣。其實再多的贊辭,莫若借助《繫辭傳》中孔子贊易所言:「窮神知化」「知幾其神乎」,一語中的。要不是遇到劉老師,當真無法理解上述孔子所言為何物。但是,我卻沒有學好,依舊流連於門外。

問題在我自己,除了自己用功不足,經文爻辭中許多很基本的用字、遣詞,看似平常多所見聞者,因未掌握其內涵要旨,似懂非懂,始終無法真正領悟其精要;只能觀看熱鬧而未能續其神韻。僅舉一例,<蒙卦>四爻爻辭:「困蒙,吝。」但其小象傳卻解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課堂上劉老師也曾於相關卦爻翻來覆去詳加說明「獨」字:此獨乃自我獨特的獨,絕非「暗室不欺」的獨,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看似簡明扼要,然而真的套入爻辭傳文之中,上述的解釋好像又未搔到癢處。

今於四書研習班讀到《大學》有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此段論述已明確將慎獨與誠意作了對等聯結,也就是說「獨」與「意」的概念範疇近似。意,為「立日心」,是謂一個人每天的起心動念;(或也可解為「音心」,則是一個人心底深處私密的聲音與想法)。

再看《中庸》,開頭便揭櫫中道總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劉老師更明確指出「天命、人性、人心與獨境是一非二,只是在不同的存在層次而有分別」;這也正是「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在己曰獨」四位一體的概念。

進一步推演,此獨也正是按誠正修齊次第進而發展成治國、平天下的格局所必要之基礎準備,自當循序建構自我獨特的特質。然而世道紛沓,稍不留神便易陷入坎險之境,是以為人行事自當需要「謹慎」。有效的謹慎並不是歸隱山林,固步自封或去濁留清,而是真心面對自己,真心看待婆娑世界,慢慢鍛鍊出污不染的修持。換言之,從高處看,慎獨當在《大學》「八條目」的格局內,乾乾終日,次第修持自我的獨立人格;從低處看,當於自己的日常行事,力求「無咎」,則已足矣。若此,那又何須刻意強求「暗室不欺」的違實之論呢。

緣上所陳,前述<蒙卦>的疑惑:「困蒙,吝。」與「困蒙之吝,獨遠實也。」自然得其解答:「困於蒙昧無知之中,聞過不知悔改,格局氣勢偏狹。」為什麼會這樣呢?「自己的『獨』沒有開發出來,那麼離真實生命狀態的體認相差很遠,以致自我覺查的能力不足。」雲開見月,終於理解。就當年太老師對《四書》何以如此堅持的用心,也終瞭然了。

因為「獨」得正解,我也得受啟<蒙>。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
 
2012春季研習營開始報名
◎文/編輯小組

2012春研營訂於5/26-27兩日在龍潭渴望園區舉行,這次的研習主題仍延續去年的「文明浩劫與人類文明的永續經營」。今年正在2012的時機點上,這個議題是很具有臨場感的。劉老師又將提出什麼發人深省的論述呢?去年秋研營受到同學熱烈歡迎的涂承恩老師亦將延續上次的話題,深入解析居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到底是怎麼觸怒了大自然之神,把自己逼到「細胞出走」、「身體作業系統不認識作業環境」的危局?

2012春研營精彩可期,歡迎參與!更歡迎老同學、新伙伴趁機深思,如何透過易經的聚焦鏡,從生態環保、政治、經濟、人文,乃至個人身心健康與人生志業的角度,將文明發展的危機轉為永續不絕的生機?論文截稿時間為5/18日。報名請向各班班長或學會工作人員
許淑慧(verteva@hotmail.com, 0921-155092)
范家豪(f840616@yahoo.com.tw,0963-336558)登記報名。

■ 收費標準:

種類

內 容

會員報名費

非會員報名費

A

全程參加二天一夜

3200

3400

B

全程參加二天一夜(不住宿不用早餐)

1800

2000

C

參加第一天(住宿)

3000

3200

D

參加第一天(不住宿不用早餐)

1500

1700

E

參加第二天(不住宿不用早餐)

1200

1400

 
住宿:  

三人房二大床+一小床
單人房一大床加收1890
雙人房加收420
交通費用:遊覽車台北龍潭來回接送,依實際人數共同分擔;外地同學可安排高鐵站接送。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2012春季研習營報名表

報名日期:  /  /  .
基本資料:(身份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為團體保險必須資料)
姓名:                                   .
身份證字號:            出生年月日:             .
服務單位:              職稱:               .
電話:                 傳真:               .
e-mail:                                  
郵遞區號:      地址:                       .
調查事項
餐飲習慣: 葷食 素食
住  宿: 四人房(指定室友:                  
雙人房(每人補差額約420元, 指定室友:      
單人房(每人補差額約1,890元)
交  通: 我將自行前往會場
學會安排(費用另計)
費用:兩天一夜含食宿(交通費另計)
會員:3,200元
非會員:3,400元
交通費:另計
付款方式
1、請於5月20日以前匯款/ATM:
   戶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銀行:國泰世華銀行(013)華山分行
   帳號:118-03-50000-7-1   

※繳費完成後請電郵至yhhsia@moeaboe.gov.tw夏峪泉,並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
 若以ATM繳款,請告知卡片"後五碼"數字

2、現金:5月26日活動報到現場繳費

主辦單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