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近來一直有人建議開設「講師培訓」課程,但也有人認為,「椎處囊中,其鋒必現」,不必刻意而為。但學會人才濟濟,很多學長多年苦心研易,早已斐然有成,如何讓這些美好的學習成果發揮效益,可以提攜還在爬摸的後學?我們的「每月講座」就是一種試探。
我們的前任理事柯玉芬是一個「悍女人」,你看她初學易經時──「每天除睡覺外均在念易經,而三餐更以稀飯佐罐頭以省時」;「我家共有10種易經,來回兩次我已看完12次以上」。所以她雖然個兒小小的,但每次研習營都獨自扛著「易經擂臺」的大旗,用一種「不怕嚇死人」的態勢,鏗鏘有力、穩穩的把她「獨門讀到」的學易見解,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刷」的一下亮一個彩,給大家看到。
二月份講座將於2011/02/23(星期三)晚上7:00~9:00舉行,我們將有充裕的時間,請柯玉芬慢慢的說給我們聽。
如何學會易經卦象?
◎柯玉芬(本會前任理事)
承蒙鄧理事長的不棄,囑我作易經相關之演講與大家分享,姑且就訂為<如何學會易經卦象>。記得自古的讀書人均沉迷於易經,故就業後於空閒時,特別去學習易經。但授者只將古文翻譯成白話文,以我已有的知識,覺得易經若是這樣,我頭可以給他!故轉而學也是千古歷久不衰而絕非迷信的陰陽學。忽忽耗我20多年的時光才終算告一段落,而就在那年末於中時讀到鄧理事長介紹劉君祖老師要教易經的消息,其文寫來如行雲流水,筆力有一種力量,但文稱國師就撩起我的鬥氣,怎能不去。但記起打電話時已錯過開課日,安排之小姐聽出我不乖之語,冷冷的說:晚班100人已滿,白天班也快滿了--- 好呀!竟敢如此,姑娘來也!上課一聽就知道從師學必有所獲與先前者大大不同,故我決定排除萬難全力以赴,每天除睡覺外均在念易經,而三餐更以稀飯佐罐頭以省時,因為我深知當年歲漸長時,記性、腦力、眼力或空閒恐無力負擔,只能盡用此時節.當時我一次找出5種易經版本與劉老師之解相對照,我家共有10種易經,故來回兩次我已看完12次以上,再依我的知識選出自認個中最有道理者先記下。從此以後,我時時刻刻用所有的知識,一再思索易經的每一字每一句。
我們這一期很幸運,除了佛學外,學過劉老師教授所有易經相關的經典。結束後又於報紙見另一老師將授易經的理氣象數,聽起來似更切中我心目中的易經.誰敢說我就敢去學,但仍不脫翻譯為主!2006年春天的課中我一邊聽講,一邊思索著易經是唯一有圖象的經典,而孔子更於繫辭傳一再提到卦爻辭是由卦象定出來的,可見卦象才是易經的重點.以前一看虞翻的卦象就使我頭痛、眼睛痛,幾乎瞎了!但我深信易經是容易的易,這種困難的說法難得我心,更不相信這會對的.但制器尚象所說的睽卦為弧矢,其卦象的道理到底在那裡,我一再思索瞬間突然豁然開朗,易聖者果沒誣我,弓箭真就在眼前。從此我用卦象再翻讀64卦與384爻,已助我對易經有更深入的體悟。
到底卦象要怎麼看?重點就是要能看出其特一處,而方法就是:
1.說卦傳的道理再佐以陰陽之道
2.八純卦主力爻的運用
3.綜卦之妙
4.中爻的重要
(繫下9章 其初難知 其上易知 本末也
初辭擬之 卒成之終 若夫雜物撰德
辨是與非 則非其中爻不備)
5.將所有法自然的知識用上
6.更重要是要契合孔子十翼的定義
屆時我將舉例說明整個應用過程.
若懂得易象的應用,則易經50小時就可以學會了,因為易經是容易的易!
歡迎有意習易者的您於100/02/23星期三晚上七點的光臨與指正.
■ 講座題目:<如何學會易經卦象>
■ 講座教師:柯玉芬(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前任理事)
■ 講座時間:2月23日(星期三)19:00~21:00
■ 講座地點: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 6 號出口左轉)
■ 講座費用: 會員 200 元;非會員 300 元(現場收費)
■ 報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