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023年 12月下個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現在位置 -> 首頁 -> 最新消息

本會最新消息

[公告]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二期

人氣5458
fernando - 活動紀實 | 2010-12-06 23:09:44

>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二期
2010.12.01 出刊
■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常州講學 ◎圖‧文/劉君祖老師
■ 【學會活動紀實】之一:錢遜教授來訪 ◎文/劉義勝 ‧ 圖/編輯組
■ 【學會活動紀實】之二:2010秋研營 ◎文/湯哲宇 ‧ 圖/編輯組
■ 【研習營調查報告】:顯比得朋 ◎文/許淑慧
■ 【新書佈告】:四書的第一堂課 ◎劉君祖老師書序
■ 【課程訊息】:高雄耕心論語課訊息 ◎文/編輯組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
 
常州講學
◎圖‧文/劉君祖老師

雷出地奮──常州講易述懷

11月13、14二日,我受邀赴江蘇常州講學,主辦方為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的常州培訓基地,本來數月前說定講《春秋經》的,後來又改成還是講《易經》。常州本有春秋學的傳統,晚清莊存與以降的常州學派赫赫有名,去當地講《春秋》很有人傑地靈的意趣,我事先也都陸續做了些準備。然而心裡覺得納悶:《春秋》的微言大義雖然精湛且重要,對現代一般人來說,還是太隔閡不知其所以,怎麼針對企業人的國學班會選講這部經典呢?去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學講兩天課,一天《易經》、半天《春秋》、半天《尚書》與《禮記》,這樣的經驗已算難得,講兩天《春秋》實在希罕也彌足珍貴。改講《易經》也好,既切合實際我也熟得不能再熟,從去年4月赴廈門大學南強論壇演講起,北京人大、清華、北大及長春等校等地已抓緊經世致用的主軸發揮多次,早已圓融無礙矣!

講述內容像套裝軟體,先視時間長短介紹《易經》的基本概念、理氣象數的關聯及內涵,然後就切入政經實務的運用,結合占例剖析當今天下大勢。「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由1954年毛澤東北戴河度夏時所填之詞起興,帶入2012文明浩劫傳聞的探討,2008年915金融風暴的事前料中,然後是2009-2013世界及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預測、中美G2邦交關係的未來、全球貨幣戰爭開打後的美元與人民幣消長,中國何時躍居GDP世界第一?中國海權未來的發展,釣魚台能否收回?世界列強未來五年之國運國勢、歐元區的困境抉擇、日圓及英鎊價值等等。由大國崛起談富強與文化底蘊的關係,霸圖與王道、升平致太平的途徑,最後是滔滔兩岸潮,未來短中長期的關係發展云云,期待「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易之教在於「絜靜精微而不賊」,「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至精至變至神,有志者盍興乎來?

當然,隨著年來世局的變遷,講解內容也剎剎生新與時俱進,本次常州講題訂為:「隨機應變,極數知來──易經的決策智慧」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美國這次以量化寬鬆之名再印六千億美鈔,自私自利以鄰為壑的後果如何,成了臨場討論的熱點。由課末大家所提的一些疑難問題,讓我由此側面了解神州國事人心的動向,最是這種研習班教學相長的魅力所在,每次都使我點滴在心獲益良多。課後的餐敘夜談,輕鬆的氣氛下自然更入微細,宇宙浩渺,人生茫昧,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15日偷得浮生半日閑,主辦單位帶著跑了天寧寺與淹城兩個著名景點,深秋時節的徜徉戶外頗是愜意。天寧寺建於唐貞觀年間,淹城更號稱是春秋末吳國季札自閉終老之處,延陵季子有讓國之賢,周遊列國所作論斷皆中肯綮,極有政治眼光,使魯觀樂更是聞樂知政,禮樂造詣淵深博大,心許徐君寶劍雖死掛劍於墓以贈,更是誠信君子千古傳誦。這樣一位大有教養的人身處即將戰國的大爭之世,宜乎潛龍遯世,幽居以終了。

淹者留也,吳國闔廬弒君自立,啟動日後滅國餘殃,季札履霜而知堅冰將至,自閉於外終生不入吳國,履道坦坦應是幽人貞吉。淹城的特色是三城三隍,我循著水邊橋路從外城走進內城到最中心的子城,遺跡的草地上有口古井,茅亭蓋覆,其他就空蕩蕩地什麼都沒了。「哦,原來淹城遺址就是空空一片…」陪我偕行的教務助理印奔感喟,她的名字很特殊,問了以後也都有段冒險出生的故事。前一天課程中有介紹大家手機或上學會網站占卦的方法,白明本兩年前研發出的速算程式驗實可用,結果學員立上網占問:此次課程的教學績效如何?得出不變的泰卦。小往大來,吉亨,看來功不唐捐,大家在溝通交流中都有獲益。我自己總結這回常州行的成果,占的則是震卦初九爻動,爻變為豫卦。

震卦如春雷驚蟄,生氣勃發,帝出乎震,中心有主,萬物出乎震,各正性命,初爻為震卦之始,已彰顯全卦精神。大易革故鼎新,永續傳承,宗旨亦在於是。坊間說易,多流于裝神弄鬼妄言禍福,糾葛於個人情慾得失之間,實大大偏離了開物成務的正道。基地的負責人王文益主任也算閱人多矣,前晚曾說講易者多作怪,少見我們這樣氣定神閑、從容應對的,我聽了哈哈大笑。易之教,絜靜精微而不賊,就是日常做人做事,豈有他哉?

豫卦積極奮發,凡事精準預測,充分預備,自得豫樂無疆,更是我喜歡也常遇到的卦,其〈大象傳〉稱:「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謙以制禮,豫以作樂,大禮必簡,大樂必易,先聖作此《易經》,可稱天籟。兩千五百多年前季札觀樂知政,也令人遙慕古風,後學幸有習易機緣,能不寶愛珍惜精勤努力?

本期目錄...

 

 

【學會活動紀實】之一
 
錢遜教授來訪
◎文/劉義勝 ‧ 圖/編輯組

有朋自遠方來──記錢賓四先生哲嗣錢遜教授來訪

 

錢遜教授為錢賓四先生三公子,台北市文化局及東吳大學於今年舉辦賓四先生逝世二十週年追思紀念系列活動,特邀先生哲嗣錢遜教授作開幕演講。

賓四先生於西風東漸全盤西化大潮下,力擎文化大旗,主張以溫情與敬意對待本國已往的歷史。民國三十八年國府南遷,先生以書生任天下之鉅,於財乏人窮,阢隉困厄境中,創辦新亞書院,實中國讀書人內聖外王之踐履者。

錢遜教授秉承父志,講學北京清華大學,於改革開放之初與徐遠和、牟鍾鑒、傅雲龍諸先生會講於北京紫竹院公園,數先生曾以“紫竹”為名編《中國傳統人生哲學縱橫談》一書,為早期旗幟鮮明力倡重視中國文化的一羣學者。

紫竹院公園位於北京海甸區白石橋附近,以“佛蔭紫竹院”得名,近代著名經濟學者盛洪先生的天則經濟研究所其後亦落腳於此,隔週一次的經濟學講座在經濟大潮下曾轟動一時。

由於錢遜教授認為賓四先生一生注重向社會大眾普及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和精神,主張在文化中不能沒有讀書作學問的人,然而若談文化問題,連不讀書人的一般生活趨向都須顧及。所以今日談文化問題,不該以專家學者自限。更應關注不讀書不做學問的人,如何做人和生活的問題。所以錢教授退休後,除了學術性的演講著述,更著意於民間講學,社會生活倫理的推動,舉凡如逄飛先生的一聃學堂、唐東平先生教幼兒讀經、幼兒論語教材編定……錢教授只要知道,無不全力以赴,協助推動。

此次來臺參加紀念活動之餘,聽聞劉君祖先生於民間講習易經,至感興趣,遂於99年10月24日下午造訪本會與劉君祖老師、劉師母及本會理事長鄧美玲、白明本、史珊華兩位同學見面,交換對文化發展的看法。錢教授聽到鄧理事長談到過去在上善人文基金會發展的經典教育,非常關心,離去前仍頻頻相約下次來台一定要看看老師們的實際教學情形。

本期目錄...

 

 

【學會活動紀實】之二
 
2010秋研營
◎文/湯哲宇 ‧ 圖/編輯組

2010秋研營後記

《易經》是中國人老祖宗歷經千年所傳下來的學問,窮極一生或許都還尚未能完全窺探出它的奧秘。在2010年的小雪前夕,有幸參加了周易學會舉辦的秋季研習營活動,南下高雄與一些在易學界的學長姐齊聚一堂。這是我第二次參加研習營的活動,雖然對活動本身內容並不陌生,但在易學的領域裡,我卻是不折不扣的「菜鳥」。

依然是抱著喜悅與興奮的心情,和劉老師及學長姐們碰面了。在澄清湖畔的住所和講堂上,看到幾位學長姐上台報告論文心得,不禁打從心裡佩服和羨慕,心思也回到兩年前出國讀書前夕…

在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後,個人自覺在工作上遇到了瓶頸,是否該出國充電了呢?二來學習接觸紫微斗數命理後,才了解這學問的源頭是來自古老的易經這本書,當時也還真有機緣得知劉老師教授易經的訊息,雖然想學但卻礙於前往新加坡深造的行程在即,所以不得已只好暫時作罷,但心裡卻惦記著這門學問。在這兩年間往返了新加坡及上海和檳城等東南亞各地求學,劉老師的易經講堂也都一直陸續在聯合報文化廣場,和市長藝文官邸開班,但還是因為出國行程而只好暫時放棄,直到今年中,學業畢業前,總算機緣到了,於是抱著感恩菩薩的心情前往報名。

每星期最期待的一天就是上易經的時間了,似乎已經變成生活中無法缺少的一環,在課堂上總是聚精會神的聆聽老師的講解,或許自己緣分尚淺,努力還不夠,總是尚未能體會出其中的道理出來,但我想學習的一個環節點,就是不僅在於聽學理,同時也在實踐中檢驗真理才對,即便尚未上完64卦的課程,還是在邊學邊看的心態下,參加了研習營活動。因為我認為在團隊的學習環境裡面,藉由和學長姐的請益和交流下,才能讓自己有這機會從學習中成長,從成長中去廣泛接觸經驗,也才能在這領域裡面有更深入的體會。在這兩天一夜的研習營活動中,和學長姐交流請教的感想裡,個人感覺到易經不僅是一門專業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很生活化的指導準則,教育我們如何進德修業,自強不息,面對人生困境時,如何自處不驚,面對人生喜樂時,如何分享福報,是我們人生冥冥中的一位導師。

雖然短短的兩天活動已經結束,但每次活動結束,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學習心情的轉變再開始。總是在每次的研習營中有不同新的體驗與心得出現。在此!我得感謝易學會的學長姐們在活動中的付出和辛勞,也很感謝學會理事長美玲學姐的邀稿,讓我有這機會把自己的一點想法表達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各位同學能不吝指教,大家一起在易學的領域裡面,和劉老師繼續學習這門浩瀚的學問。

本期目錄...

 

 

【研習營調查報告】
 
顯比得朋
◎文/◎ 許淑慧

顯比得朋

為了提供更優質的研習營安排,在此次秋研營活動結束後,對學員做了些調查,而下次研習營,我們計畫與外界聯合舉辦大型講座,也一併徵詢學員的意見。以下為問卷調查中,學員給予的評分統計:

編號 項目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
1   住宿 10 5 8.1
2   餐飲 10 5 8.4
3   論文報告方式 10 7 8.6
4   貴賓講座 10 7 9.1
5   貴賓演出 10 7 8.5
6   交通安排 10 7 8.6
7   師生共聚 10 7 8.7
8   流程安排 10 7 8.8
9   行政服務 10 7 9.0
10   分組討論 10 7 8.8
※有效問卷共29份

除了劉老師與貴賓專業而精彩的講座,學員在「分組討論」的意見交流裡,感受到學易過程互相激盪的收獲,學會擬將多多開辦讀書會,讓學員在平常時間就能增加與其他學員分享習易與生活實踐之間的心得。而規劃中的明年春研大型講座,學員更是給予正面鼓勵,希望在劉老師深刻的易學內涵中,學會以主題性的講座,讓社會大眾一步步認識中華文化之源【易經】在現代生活中的可操作性。

12月讀書會訊息

■12月03日(五)19:30~21:30 -- 主題:<歸妹> 主講人:許品潔

■12月15日(三)15:00~17:00 -- 主題:<謙>  主講人:黃宗哲

 

本期目錄...

【新書佈告】
 
四書的第一堂課
◎劉君祖老師書序

《四書的第一堂課》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敦復無悔──自序

三年前,我的易學新著《易經的第一堂課》出書,在海峽兩岸都贏得一些朋友的重視與肯定。書名第一堂課,彷彿初作,其實不然。早在近廿年前,我就開始寫有關《易經》的書及各種論述,幾年內已將經傳內容全部闡釋過一遍。易海淵深無盡,回頭與初學或未知的朋友談其祕奧,化繁為簡,深入淺出還真正不易。

這本《四書的第一堂課》出書,預設的目標和易書類似,颇想正本清源,與海內外關心中華文化的朋友好好談談四書的真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本經典,自從南宋朱熹匯編後,近千年來影響中國人的思想言行既深且鉅,然而也由於和舊社會的科舉考試密切結合,微言大義頗有沉湮,因而承受了不少未明究理者的盲目批評。再有些人嫌四書簡單,孔孟的語錄零碎不成體系,這些更是嚴重的誤解。四書的思想確實博大精深,其根柢全在五經,必須通五經,才真正了解四書所言為何,五經有其嚴密的理論體系,四書因機觸發,往往講的是千錘百鍊後的結論。

因此,本書闢出不少篇幅,討論四書與五經的密切關係,希望能給讀者清晰透徹的認識。四書中大量引用《詩經》、《書經》的文句,也廣泛討論禮樂教化的問題,顯示孔孟立論皆根植於敦篤深厚的中華傳統。尋源溯本,本書即以〈詩書禮樂〉為題,連續闡析了六章。五經中最深奧、微言大義也最豐富的為《易經》與《春秋》,孔子贊易修春秋,有自己獨創的思想境界。本書以〈汝為君子儒〉為題,分兩章明述孔學大意,期能一掃迷思,撥亂反正。另外,易理包羅萬象,釋事圓融,在其他篇章中多引用印證,以助認真的讀者開拓思路。

《大學》、《中庸》原出《禮記》,理論體系較完整,三綱領、八條目與中庸之道,久為國人熟知,但未必真解。本書亦以〈格物致知〉、〈建國大綱〉、〈絜矩之道〉及〈時中之道〉為題,深入闡明。儒學講內聖外王,所有建功立業皆源於心性之道的講明,亦即對人情人性的深刻理解。本書以一連串的問題為章目,探討什麼是「天命」、「人性」、「人心」、「慎獨」與「人情」,藉此貫通四書中的相關理念。徹底了悟之後,便可依此標準「知人論世」,懂得成功人物「生於憂患」的道理。人情蔽於主觀好惡,喜歡黨同伐異,遂起無量紛爭,本書闡明「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之真諦,提醒人開放寬容的重要。人品之眾,形形色色,孔子「有教無類」的識見與主張,永遠值得大力提倡。

仲尼門下三千弟子,出類拔萃者七十二人,這些賢能才俊之士有何特色?在當時及後世有何影響?孔子對他們有何寄望與評價?他們對老師又真了解多少?師兄弟間相處的如何?韓非說孔子歿後儒分為八,創教的教主太高太強,是否真的後繼乏人?同門之間誰也不服誰,是否分化是許多學派難解的宿命?方今聖廟中陪祀的諸賢,其生平行誼能給我們後人什麼啟示?本書仿司馬遷撰寫《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之體例,特列〈當年齊魯衣冠〉專題,共七章,詳述仲尼弟子其人其事,讓我們對儒學內涵更有番生動細膩的體悟。

四書的編纂創作自有其體例,怎麼開講、怎麼鋪陳、怎麼結束,也很值得玩味。本書前三章即以此開場,順便簡介其大概內容及作品結構,希望讀者能生歡喜,與經典結緣。(劉君祖 謹序於公元2010年7月末)

本期目錄...

 

 

【課程訊息】
 
高雄耕心論語課訊息
◎文/編輯組

課程名稱:【論語】講座
主 講 人:劉君祖
主辦單位:耕心藝術欣賞工作室 開課日期:2010年12月26日至2011年11月27日
課程專線:(07)7155901 林小姐
網 址:http://twartline.myweb.hinet.net
※課程CD亦熱烈預購中!

人生的第一本書【論語】

《論語》可算中國第一書,華人社會從孩提起就受其深刻影響,七歲讀論語,七十歲還得讀論語,其言情味雋永,歷久彌新。過去舊社會的科舉考試崇尚之,近代新文化的浪潮忽略之,當代及未來人類安心立命又復探究之,然而《論語》的真相大多數人依舊未明。   中華文化的根底在四書五經,不通五經,不會真正了解四書所言為何,論語為四書之魂,多因機觸發自然流露之語,而其思想淵源在五經中有其嚴密的理論體系,一旦清楚掌握,便可豁然貫通。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
人氣5458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訪客未登入...

會員登陸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線上用戶

17人線上 (17人在瀏覽最新消息)

會員: 0
遊客: 17

更多...

歡迎新會員

partialsky 05月14日
kovida653 01月16日
0922677992 12月15日
Lien045 08月17日
597078571 07月23日
kuozuoyi 02月07日
LindaPai 11月23日
mei 05月25日
clwu 02月16日
missychu 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