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64年7月我認識君祖時,他讀台大土木研究所衛生工程組碩士班一年級〈即現在的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已在毓老師天德黌社〈即奉元書院〉讀書。每次約會等我,不是在讀經就是在背經。孔子言必稱堯舜,君祖言必稱毓老,毓老師在我心中既偉大又神秘。
民國67年8月君祖退伍,又回到黌舍上課,9月赴中興顧問工程社任助理工程師,四個月後辭職,決定開書店。68年4月開張,這家在麗水街的「星宿海書坊」,是他二姊夫呂嘉衛先生一釘一錘做出來的,但讓君祖下定決心離職改行的,是毓老師啟發他走自己的路。
君祖當時常說:「我要做一個強者!」,先叔閻若樑先生曾請篆刻家為他刻一方石章:「一介南強,自正性命。」,他把它蓋在所讀的經書上,以此惕勵自己。三十年後君祖到廈門大學演講易經,他的台商學生藍榮福先生爭取到該校最高榮譽講座,竟也名為「南強講座」。可見君祖求道之路,冥冥之中有其定數。
當時書店離溫州街的「黌舍」不遠,他總是騎單車前往,一週五天風雨無阻。白天看店,無人時就用功讀書,每晚上完毓老師的課,還得回書店關門,有時太累了,就在書店閣樓上湊合一晚。
民國68年我經君祖介紹到「黌舍」讀書,毓老師要求寫一篇報告,沒想到這篇「高職教育之我見」,毓老師收得好好的,老師往生後由師兄劉義勝先生送還,毓老師對學生的用心,真是殷切認真啊!
民國69年2月2日和君祖訂婚前,我們去向毓老師報告,老師到屋裡取出個紅布包,內有瑪瑙鐲子一只,賀我們新婚,當下還開玩笑說:「這可不是化學的!」
毓老師上課總提醒我們:「你們必得要好好讀書,不要一天到晚盡胡扯!」講得我慚愧萬分,總覺得老師在罵我。在學校碰上棘手的學生問題,苦思不得其解,我總認真思考:毓老師在此情景會怎麼處理問題。上國文課?文化基本教材論語和孟子,我就把在毓老師那兒上課的心得?給學生,學生人生經驗不多,我總想法子跟他們生活連結。
民國73年毓老師義子張景興師兄的妻子懷孕,老師上課說:「我把狗送走了,小孩不能吃狗毛!」我們都知道老師喜歡他的鬆獅狗,讓他在客廳裡走來走去,但為了小孫子的健康,還是把狗送走。當時他媳婦問他要吃甚麼,他總說:「我吃甚麼,我自己準備。」課堂上總提醒我們要體恤人。
民國74年1月小女出生,君祖請老師取名,那時許多「黌舍」同學生小孩,老師一次取許多名字讓同學選,小女真儀的名字就是老師取的。
有了孩子晚上我就不能上課,只能巴望大年初一給老師拜年,聽聽老師的教誨。君祖卻一直上毓老師的課,直到老師說老學生不必來上課,君祖才不去,前後有二十多年之久。無怪乎我總覺得他上課的神情,跟毓老師有幾分神似。
毓老師養生有道,七十多歲時每天到中正紀念堂散步,能上下八趟。他喜歡吃金山南路上的「不一樣饅頭」,他說:「醫生總叫我減肥,我跟他說我是東北人骨架大,一餐只吃半個饅頭不算多。」前幾年過年老師見到我跟君祖,連喊三聲:「減肥!」他說:「千金難買老來瘦!」焦急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民國81年秋天,我懷小兒春麟,有天早上七點多鐘君祖陪我去榮總做產前檢查,在新店民族路遇見老師一個人,我們嚇一跳,老師說:「君祖你要去那兒?我來找學生!」他老人家87歲,從溫州街一路走到這裡,精神奕奕的說:「快去吧!」那天陽光普照,老師穿著一套黑色薄衫,心情很愉快彷彿是去處理什麼要事,我和君祖好一會兒才回過神。
春麟兩歲我們帶他見太老師,那天有條魚從老師的魚缸,一躍而出,魚躍龍門呢!是個好彩頭。可是老師說:「這孩子臉色太黃,得多給他吃深色蔬菜。」還提醒我們:男孩子要成就大事得養威啊!
毓老師四十歲來台灣,沒有再結婚,他說:「男人有了兒子就要守節!」他跟師母生有一子在大陸,最羨慕退伍兵在台灣結婚,生一大堆小孩,每天早上他們開門去上國民學校,霹靂噗嚕像下餃子。
有年過年毓老師說:「我這一生盡做無中生有的事!83歲回家種紅參,請當時的大連市長薄熙來做董事長,92歲祖廟建好回去剪綵,93歲成功申請為聯合國文化遺產,再也沒人能把它毀了。」
民國99年2月君祖有位曾在黌舍讀書的學生,邀我們一起去看老師,當天老師在地下室教室見同學,台灣第一位女將軍柴惠珍女士三姊妹也在場,老師同意與我們合影,這是君祖受業以來第一次與老師照相。臨別時老師慈愛的說:「我現在都有空,你們要來以前,先打個電話;其實我還可以上課,一星期講一次,可是我兒子不肯。」
今年2月3日大年初一,大家給老師拜年,在巷口集合後才進地下室,老師剛開口中氣不足,可是越講越精神,原來北京清華大學要在昌平校區,給「奉元書院」一塊校地蓋房子,老師急著賣他苗栗乾元山的地到大陸蓋書院,勉勵同學好好努力。師兄王鎮華問老師:「您106歲腦子不糊塗,是怎麼辦到的?」老師說:「不想糊塗事,腦子就不糊塗!」老師當時同意到鎮華師兄所辦的「德簡書屋」去勉勵學生,後數日也表示要到我們學會來談談,不想當日我和君祖開車到老師家附近,接到老師媳婦電話,老師不舒服不能出門,理事長鄧美玲女士和同學們在學會恭候,竟然緣慳一面!
民國90年我自學校退休,開始上君祖的易經課,無論是在華新麗華班或是在富邦班,聽君祖闡釋易理,講到幽微之處讓我靜思己過,憶起昔日毓老師的慨歎:「看破世情驚破膽。」。4月10日毓老師喪禮上,君祖哽咽的緬懷師恩,我淚水直流不能自已。老師總說:「你有多大的格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他老人家的大格局,都化在慈悲的言行裡,正如中孚卦彖傳所言:「信及豚魚。」身體力行,教化眾生,無怪乎君祖說:「生我者父母,?我者毓老師!」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