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航 |
[公告] 認識中醫之美──中醫古方派的本草及方劑臨床──── (親友價方案新出爐,晚上班教室更換!)
人氣8674
認識中醫之美
──中醫古方派的本草及方劑臨床──
易經學會的同學大概都記得,劉老師曾占問中西醫的特色。在〈由頤觀復,養生有主──大易養生術初探〉一文中,劉老師是這麼說的:
占問西醫治療的特色,得坎卦初、二爻動,有屯卦的象,行險而獲新生,企盼動乎險中大亨貞。然而初爻爻辭:「習坎,入于坎窞,凶。」小象傳重批:「失道凶也。」二爻爻辭:「坎有險,求小得。」小象傳稱:「未出中也。」顯然風險過高,療效有限。再占問中醫治療的特色,得謙卦初、三爻動,有復卦之象。謙卦和平不爭,兼顧天地人鬼神全面的動態均衡,圓善有終;復卦生生不息,利有攸往。復卦六四爻辭:「中行獨復。」小象傳稱:「以從道也。」
慎獨行中,所謂中醫,實乃重視時中之道的智慧醫學,不然,稱中國醫學也沒錯,中國之中,本來就是時中之義。
去年夏天,家父因為總膽管結石,導致嚴重的黃疸和便秘。剛發病時,我自己翻書比對症狀,大膽的就在鄉下小藥房照方買藥煎藥,父親才喝到第一帖藥的第二碗藥湯,就解除了已經困擾一個星期的便秘。人舒服了,可以下田拿鋤頭。但老人家自己不放心,決定到西醫院檢查。可是一進西醫院的大門,就是長達半年的痛苦折磨;七十幾歲的老人,腹部被切開25公分;出院後身上帶著膽汁引流管;好不容易等到引流管拆除,卻引發細菌感染,再連續服用三個月抗生素……。
父親送進開刀房前,我在病房外占問吉凶,得的就是坎卦二爻。但包括父親在內,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堅持按照西醫的方法治療,我已別無選擇。依譚老師的提醒,雖然明知中醫有更簡單、更聰明的方法,可以讓人病得比較舒服、比較有尊嚴,但在這種時候,我們只有閉嘴的份。
大家都習慣閉嘴之後,有關中醫許多方便好用的技術,就漸漸成為「外星人的科幻故事」,讓人在初聞乍聽時,覺得不可思議;等到自己真正生病時,只能任憑宰割,一點選擇權也沒有。
父親出院後,視醫院為畏途。後來他有點暈眩,懷疑是多年前檢查出來的腦膜瘤作祟。他想了想,央求我說:「幫我看看中醫有沒有辦法讓腦膜瘤長得慢一點,只要不必開腦,我都願意!」我照樣是翻書比對症狀,再跟譚老師商量一下,半年來,父親的暈眩大幅減輕了,加上有綠樹環繞的鄉居生活,他覺得自己可以快樂活到一百歲!
所以,對我來說,學中醫,就是在生病的時候多一項選擇權。譚老師的中醫課,也就是讓你自己學會擁有這項權利罷!詳細的課程介紹,請參考譚老師【附錄】於後的說明文章。
開課時間:8月2日(星期一)
上課時間:每週一下午2:00~4:30 晚上7:00~9:30
課程長度:總共12堂 上課地點:下午班: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左轉)
晚上班:台北市天母西路50巷20號B1 蘇荷兒童美術館演講廳
交通資訊: 捷運:淡水線「石牌站」下,再轉乘公車 紅12、紅15(副)、紅19、645。至「齊賢華廈」站。 公車---902,612,285,224,606,601 ●停車資訊 可至公立振興公園停車場 地址:天母西路112號 繳費方式:前兩堂課免費試聽,若合意,現場全期繳費6000元,不提供單堂試聽。若家屬同行,第一人6000元,其餘每人2000元。
家屬認定範圍:
一、夫妻或男女朋友同行; 二、親等:最多可以到姑姪舅甥這一級。堂表兄妹就算超過,不減價了。 報名:易經學會課務組鄧美玲(煩請盡量利用email報名:mling.teng@gmail.com,有事洽詢請電:0939-457690,若無法接聽時,請留簡訊。報名請註明選擇下午班或晚上班;並請務必留下姓名及聯絡方式)
【譚老師的附錄文】
【我們與傳統,沒有共通的語言。】
從前有一次,舅舅家的菲傭身體不舒服,問病問到我頭上,我給她把了脈,忽然發覺,平常講得很順的話,卻不曉得如何用英文,去向一個菲律賓人解釋!
「命門火衰」、「氣虛」、「肝乘脾」……,這些在我們華人文化圈之中,即使不是專業人,也都理所當然能夠溝通的「默契」,一旦面對來自不同文化圈的對象,就面臨了難以跨越的文化障壁。
那麼,反過來說,同是華人文化圈的朋友們,就比較好溝通了嗎?
不見得。我從前,還是想得太天真。
這一次決定重開中醫基礎課的關鍵理由,說不定只是因為我在易學會《莊子》班同學的「一個表情」。
有一次下課,聊到關於中醫的事,那位同學,聽著聽著,露出了一種,交雜著驚訝、懷疑,又有一點點尷尬的表情,然後同我說了一段話,詳細倒是記不清楚了,大意好像是:
「譚老師,你說的這些外星人科幻故事好好玩哦,真能掰!」
嘎?……
原來,我們實際操作古方派中醫的人,日常生活中,當作理所當然的「真實」的事情,一般人聽起來……是「科幻童話故事」啊?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而有效率地,把整件事解釋清楚呢?
【被醫院嚇壞了】
前一陣子,病得重了,自己沒搞好,倒是進了一次西醫院。進醫院給醫生看,本是再平常也不過的事了,但,對於一個十年沒進過醫院看病的我而言,卻是莫大的衝擊──
我完全沒想到西醫院「治病」的過程竟是這麼「痛苦」的!
不曉得這個地球上的其他人,曉不曉得吃中藥治病是可以不受罪、沒有副作用的?得了感冒,吃了中藥的感冒藥,就醫好了;肚子痛,吃了中藥,就不痛了。吃了藥,絕大多數的經驗,都是「人就舒服了」。
可是,在西醫院,受到的來自諸多尊長(人家也算是跟我的西醫老爸有交情,盡了全力善待我)的「關愛」,要我說結論的話,那真是「滿清十大酷刑」啊……!
藥物的副作用、點滴的副作用、檢查時受的折騰、穿刺時的劇痛……
療癒過程受的苦,怎麼會比生病本身,還要痛苦那麼多倍呢?
然後,人好些了,自己開了點補藥吃吃,也就想好得快一點嘛,結果西醫一驗哪,又不行了!數據好得太漂亮,他劈頭就苦口婆心地教訓下來:
「你用這些中草藥,只是在刺激你的系統亢奮空轉!這是挖東牆補西牆!你很快就會垮掉!」
好得快也不行喔?……吃的又不是春藥,怎麼這樣講人家。
在沒有「補法」的西醫系統眼中,我們中醫用重劑量黃耆讓傷口一夜生合、用大陷胸湯一天就把腹膜炎的膿抽掉並補好穿孔,很「普通」的事情,好像都變成了瘋子和智障才會相信的事。
如果我們今日,一般普徧的疾病教育就是這樣,那,傳統的中醫,要和現代的人類有所對話,恐怕是難上加難。
【我們就不能要求多一點的善待嗎?】
前幾天和出版社的老朋友吃飯,在座的一位,一向身體不算好,身上動輒會多一坨脂肪瘤類的東西。有人問他要不要吃中藥調理,他說:「長了,就割掉,不是什麼大事,痛也就痛那麼一下,去年我才開兩次刀而已。」
我真是佩服這位朋友的耐受力啊!我們的醫學教育真是做得太好了,受什麼爛罪,都還會感謝上蒼垂憐哩……
犯賤!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被現代醫學系統「規訓」成「我只配受到這樣的對待」的命賤狀態呢?
我說啊,學中醫,也就是在當今的醫療體系中,重新奪回自己身為消費者的「權益」的一種可行的方式吧。
不如學學中醫的古方派經典《傷寒論》吧?薄薄的一小本書而已,也不需要如何之天縱奇才,就照書生病、照書抓藥(而且藥費極其低廉)。不久以後,你(當然,並沒有假設『你』是天才,只是把你設定為笨笨的一般人)就會發現,生活中所遇得到的疾病,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你都不必去掛號看醫生,在家自己幾包藥就搞定了。
然後,你才會發現:
「原來我過去的人生,白受了那麼多活罪!」
【本課程的規畫】
一.
這個課程,為了要能在短短的十二週之中讓同學能夠上手操作《傷寒論》這部漢代古書,後半的部分就都是臨床、辨證、條文講解、藥方的煎煮……等等實際操作方式,會是很「硬」的方劑學課程。
如果只是想聽些保健、養生的觀念,這個課程的重點恐怕比較不在這裡。
二.
而前一部分的課程,則是跟同學分享中醫的陰陽、五行等等觀念,以及中國傳統醫學看待人體、看待世界的一種「氣化」的視角。
前半部分的課程,目的是在於破除「中醫都在講黑話」的這個問題。那些乍聽「玄之又玄」的專有名詞,我們先在閒聊中把它順過一遍,然後,就可以直接進入古籍的閱讀。
三.
如果我們僥倖地能在十週以內把《傷寒論》重要的條文與方劑上完,最後兩週,可能就跳開古方的領域,教同學後世方派的開藥手法,也就是把脈、依五臟陰陽虛實開藥的系統(命曰『時方醫派兩週速成班』可乎?)。
這個後世方派的系統,和之前教的古方派的系統是很不一樣的,如果能夠這樣對照著學習,對整個中醫世界的版圖以及流派,相信會有較清晰的認識。
【學習須知】
◎本課程不需要任何中醫方面的基礎,但是上課速度較快,情報量偏高,敬請同學試聽二週後,再決定加入與否。
◎如果是初學者,有缺課的話,大約會很難再跟上進度。因為本課程是連貫性的整體,不宜曠缺,恕不接受單堂繳費聽課。
◎本課程除學費外,不再收講義費,但後段課的《傷寒論》課本有可能由同學自費列印或購買。(影印費約150元)
◎上課錄音、錄影,易學會會留一份存檔供同學複習功課之用,同學可自行存取,亦可自備錄音筆自行錄音。
人氣8674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
訪客未登入...
線上用戶歡迎新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