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天下第一神卜
天下第一神卜
邱雲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一間座落在蒼翠半山腰的雅緻涼亭,前臨平疇萬頃,脈脈園林,果然鶯飛草長,十分的江南好風光。
一個書生模樣的年青人,走進涼亭,一面高聲吟哦,一面掛起「天下第一神卜」的布招兒,打算在此歇歇腳,順便講命談天、做點營生。
冷不防,頂上悄無聲息的落下兩個人,書生大吃一驚,跌坐亭腳,把眼望去…….只見一雙挺拔俊秀的男女,卻一式黑衣勁裝打扮,腰上佩戴著長劍,更顯虎虎生風。
男的拱手道:「失禮!兄台勿驚。在下雷小山,這是我師妹余麗澤,從大漠南來,在屋上享受負日之暄;適才聽聞雅音,心有所感,想高攀貴友,不覺打攪清興,萬望恕罪。」
書生自覺失態,好半響,才回神道:「不敢!在下姓風,單名天。因科考落第,又逢世道凋零,難以維生;現下遊走四方,賣卦餬口。」
小山:「兄台好大的口氣,敢稱─天下第一神卜。」
風天:「不敢!我乃書香子弟,從高人學易十數年,恩師授我大衍靈蓍及此布招,雖傳承衣缽,不敢妄稱;但靈蓍對於時也,命也,運也,靈驗非常,凡人之生死貴賤,無不通曉。」
麗澤好奇插話道:「這麼神?姑娘我倒想試試。」「你剛剛吟的詩很好聽,切中此情此景,是什麼人作的?」
風天:「此乃南朝梁國丘遲─與陳伯之書的一小段,寫情寫景之外,隱有去國之情,懷鄉之思;於此民生淍蔽,禮紀蕩然之際,讀來更有禮失求諸野之嘆矣!」
麗澤:「你這不是書呆子嗎?幾句好詞,拉扯得跟禮有什麼關係?」
風天:「女俠聽我道來,禮失求諸野的野字,就是易經同人于野的野,就是大自然,無城無邦,無邊無際。」
「而詞中所述,由草長、雜花、到生樹、到群鶯,有層次,有節奏,再由眾而寡,由靜而動,由無生到有生,禮之奧妙,盡在其中。」
麗澤:「我更不懂了,看看花花草草的,可以體會這麼深奧的學問?」
風天:「易經繫辭傳云:『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大自然原本是最好的書本,自然之理,倫常之禮,脫離不了這個範圍。」
麗澤:「自然界大魚吃小魚,老虎吃綿羊,吃完嘴巴都不擦,有何禮可言?」
風天:「女俠此言差矣!大魚吃小魚,自然有其天理循環,生生不息之義。何況,人之異於禽獸幾稀?禮記云:『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我們要從自然觀察學習的是,譬如說剛剛唸的暮春三月,禮記有云: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萍始生.
天子居青陽石個.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國有大恐.行夏令.則民多疾疫.時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則天多沈陰.淫雨蚤降.兵革並起.
風天續道:「姑娘看看,禮記可以從自然現象,推演到天子、有司,到百工、平民百姓,各司其職,各安其分,齊齊整整,井井有條。甚至,如果悖禮違時而行,有什麼可怕的後果,都有詳細記載。這不就是從自然衍伸的禮?我們老祖宗的歷練,多教人敬佩?」
小山也興味昂然,道:「我第一個不贊同。禮只是士大夫以上的統治階級,拿來控制約束老百姓,還自驕身分的教條。禮記云:『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憑什麼這些既得利益者,自己吃香喝辣,犯錯還不用受罰?」
風天:「兄台不必激動!老百姓講禮是一個層次,衣食足才能知榮祿。幾天前,我打廟口的施粥鋪子前經過,一個漢子,自己喝完稀粥,還想多帶一些給爹娘吃,其他人不允,被打得頭破血流,那才是慘呢!老百姓懂得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就行了!這世道,連這個也不必講了!」
小山:「可是所謂禮節,盡是些顢頇迂腐的枝枝節節,常人豈能理會?理會得又怎能不厭煩?如儀禮士相見禮所述,拜訪必分主客、尊卑、長幼,要帶什麼禮物,在門裡還是門外迎送,相見後的侍坐、言談、稱謂,通通都有一定的規矩,這不是折騰人嗎?」「況且,人有親疏遠近,情有喜怒哀樂,怎能用一個框子,框成模式、教條呢?」
風天:「兄台所言甚是。然則,易經繫辭傳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禮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演變到後來,難免有些繁文縟節;但以此由外在的禮儀,約束內心的散漫,有何不可?」
風天續道:「而真正的禮敬之心,則需自內由衷發出。禮記祭統篇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這也是易經觀卦卦辭『盥而不薦,有孚顒若』;震卦卦辭『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的意義。」
麗澤:「講半天,易經我都聽不懂。我還是比較喜歡詩經的說法,詩經鄘風相鼠篇:『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你們看,這儀、止、體三個字。儀是外表儀態,止是內心止欲,歸納到主體就是禮。有層次,有重點,沒有教條,還可以當歌來唱,提升到藝術、到美的境界來了!比風天小兄什麼外而內、內而外的繞口令要好多了!」
小山:「贊成!再說飲酒好了,人生苦短,對酒當歌。可是禮記鄉飲酒義說飲酒前要『盥、洗、揚觶,所以致潔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這時,還沒有開始飲酒呢?這種禮節不是壞了飲酒的興頭嗎?」
風天:「兄台勿急!禮記鄉飲酒把飲酒的品質、境界提升,如『賓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陰陽也;三賓象三光也;讓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時也。』飲酒還有天地、陰陽、三光、四時都在座,何等的高尚大氣?」
麗澤:「談飲酒,我還是推薦詩經賓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籩豆有楚,殽核維旅。
酒既和旨,飲酒孔偕。鐘鼓既設,舉酬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發彼有的,以祈爾爵。
賓之初筵,溫溫其恭。其未醉止,威儀反反。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捨其坐遷,屢舞仙仙。
其未醉止,威儀抑抑。曰既醉止,威儀抑抑。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賓既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側弁之俄,屢舞傞傞。
既醉而出,並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謂伐德。飲酒孔嘉,維其令儀。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監,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恥。
詩經談飲酒,比禮記要有趣、要深刻,活靈活現卻都直指人心!連管制喝醉酒都比較嚴格,要派個監察官,或記錄飲酒過程的史官,這樣誰還敢喝醉啊?」
麗澤又道:「我之所以喜歡詩經,不喜歡禮記,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全本禮記,都是為你們臭男人寫的。好不容易有個內則篇,卻說什麼『男不言內,女不言外』,『女子十年不出』,『女子出門必掩蔽其面』,我偏偏喜歡出來見見世面。何況,女人一定需要男人保護嗎?姑娘手裡這口寶劍,尋常人十個、八個的,也近不了身。」
風天:「好說,好說!果真是女中豪傑。易經坤卦文言傳云:『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成,而代有終也。』為了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如禮運大同篇所述:『男有分、女有歸』,男女各司其職,各盡本分啊!」
麗澤:「那受委屈的為什麼總是我們女人?為了鞏固你們臭男人統治的世界,還要女人纏小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淪為男人的家僕、玩物。」「而詩經裡,女人的地位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不單只跟男人可以分庭抗禮,更讓男人寤寐求不得。我敢說,詩經表現人的真性情,可以歷久彌新;禮記是情之末,遲早會被人遺棄,被淘汰!」
小山:「唉呀!說得熱鬧,都忘記時候不早了,快別過風天小兄,我們還要趕路呢!」
麗澤:「等等,別忙!衝著他這面『天下第一神卜』的招牌,姑娘我要掂掂他的斤兩。」
轉頭向風天道:「有請風兄,請你卜卜我們此行南來,是要做什麼?能不能功成圓滿?準了,卦金加倍。」
風天:「好說!好說!定當不辱使命。」
當下,拿出蓍草,口中喃喃祝禱,演起大衍之術,不一盞茶功夫,已排出六爻卦象。
麗澤:「怎麼說?卦象怎麼說?」
風天胸有成竹,心裡卻有心結納這麼一對學識淵博、武功高深的儒俠;卦象也顯示,小山與麗澤的劫難,自己能夠幫上忙。
風天緩緩說道:「兩位,如果卦不準,不收分文。如果卦準了,也不收分文;只要答應我,與你們同行即可。」
小山、麗澤略顯躊躇,都想任務不可能被猜到,好奇之餘,先聽聽再說。麗澤先點頭道:「好,你說說看。」
風天道:「排得離卦,上卦三爻全動,第四爻『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且值宜變。又含賁卦、既濟卦之象。所以,你們此行,是要收服一名匪首,過程凶險萬分,有瀕危暴死之象;宜其用柔,以水去火,弋兵暫收,庶幾得既濟大成之功。」
小山、麗澤不約而同的瞪大了眼,驚呼:「啊!」
※ ※ ※ ※
風天隨兩人轉向西行,曉行夜宿,漸才應驗,小山、麗澤師兄妹此行,是要尋找多年前被逐出師門的師兄斯闔,原本銷聲匿跡,近年卻聽聞在西南雲、貴一帶落草為寇。
師父臨老,派出兩名愛徒,要他們見機行事。如果斯闔良心未泯,即以師父之名,點化收服;如果十惡不赦,即動手為民除害。
三人沿路不斷打聽,漸入雲貴山區,風天老神在在,仍與師兄妹談詩論禮,說說笑笑,頗不寂寞。
一日天色向晚,居然前後巴不著村店,只好尋個僻靜處,準備露宿。這時,小山瞥見一隻小山豬,立刻手起鏢落,擒將回來。麗澤拍手囋道:「于嗟乎!騶虞!」
風天心有不忍,道:「姑娘的『于嗟乎』是囋嘆,還是責難啊?」
麗澤:「當然是讚美師兄為我們帶來豐盛的晚餐啊!詩經不也是這樣讚嘆騶虞嗎?」
風天:「姑娘有所不知,詩經騶虞篇是在責難騶虞的。易經比卦九五爻爻辭『王用三驅,失前禽。』有仁德的君主,絕對不會趕盡殺絕的。所以騶虞篇說連續兩次,騶虞讓君王獵殺了5隻母豬及小豬,是應該受責難的。」
麗澤:「受教矣!原來易經不是只有卜卦,還有這麼大學問。」
一行人享用了山豬夜宴,正準備安寢。
突然四面傳來越響越急的馬蹄聲,小山、麗澤躍起掣劍在手,只見點點火把,由遠而近,倏忽圍攏。為首的一聲:「拿下!」
在前的十數名嘍囉,蜂擁向前,師兄妹舞起兩輪銀弧,匪徒近前不得。匪首再叫:「吹箭!」,數十聲叮、叮聲響過後,三人陸續中了毒箭,被綁回山寨。
次日,不會武功的風天,先被鬆綁帶到匪首座前。
匪首問:「報上名來,為何沿途打聽斯某?」
風天:「你就是斯闔,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我們給你送一條生路來。」
斯闔:「大膽!我要取你人頭,易如反掌,還敢口出狂言。」
風天:「我輩乃禮義中人。禮記云:『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我以禮待你,已將安危置之度外。」
斯闔:「放屁!少給我掉書袋子!這方圓數百里,禮法就是我說了算,皇帝老兒都管不著。」
風天:「禮記云『禮也者,合于天時,設于地財,順于鬼神,合于人心,理萬物者也。』,你一項都不符合,不是禮法。」
斯闔:「禮不是為我們這種人設的,山寨裡大秤分金銀,大口吃酒肉,講禮是自找死路。頂多,講個『盜亦有道』就是江湖好漢了。」
風天:「詩經云:『匏有若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世道不寧,你幹這個打家劫舍的勾當,豈非罪加一等?」
斯闔:「放肆!我於百姓秋毫無犯,專門對付那貪官污吏、地痞奸商,地方官帶兵來拿我幾次,都被我率眾突圍,莫不是得百姓暗中相助,豈能無事?」
風天:「我們沿路打聽,也風聞其事,這就是你的造化啦!還不快快放出你的師弟妹來!」
斯闔了解詳情,即刻請出小山、麗澤,三人相認敘舊,暫且按下不表。
這斯闔心中有一極大困擾,提出就教諸人:「由於官兵莫奈我何,日前得朝廷軍相助,調集數萬軍馬,正朝山寨殺來。此次雖不能與之正面交鋒,但打游擊戰卻綽綽有餘;然我思及此非長久之計,師父手諭也諄諄教誨,要我金盆洗手。到底是戰是走,惱煞人也!」
麗澤推薦:「簡單,天下第一神卜在此,應如何訂定行止,何不請教風天兄?」
斯闔:「我向來不信鬼神,既然你有此來頭,就試試吧!」
風天禱唸、演卦畢。道:「斯闔兄,散伙吧!卦象很清楚,本卦是艮卦,四爻、上爻動,四爻為宜變之爻;又有旅卦及小過卦之象。」
風天又道:「艮卦就是兩座大山在前阻擋,時止則止。四爻說,艮其身,止諸躬也,就是要你反躬修己之意。」
斯闔:「難了,難了!山寨裡也養著幾條豬,就是沒有豬公,更沒有紙做的豬公。」
「哈哈!」立即爆開一陣大笑。風天笑道:「還有上爻敦艮吉,是要斯兄下定決心,放下屠刀,止欲修行,止於至善。修得好,可得善終呢!」
斯闔道:「這易經奇怪得很,怎麼又冒出一隻公雞來?燉什麼雞都好吃,就是公雞肉老,難吃!」
「哈哈!哈哈!」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