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電子報 第一百二十五期
2021.03.01 出刊
■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一百一十一】信受奉行◎文/劉君祖
■ 【易學偶拾‧第一百零七】昔時賢文◎文/邱雲斌
■ 【樓醫師專欄】健康觀念_春臨大地!抗老回春趁現在◎文/樓中亮
■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微觀是小學生有知覺、有心思的主學習◎文/王修亮
■ 【詩情話易之五十一】夜深燈火上樊樓◎文/唐德清
■ 【雙峰論劍之二十二】古史辨易續◎文/王立峰
■ 【學會公告之一】劉君祖老師「奉元書院」開課通知
■ 【學會公告之一】五經道貫十講
◎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之二】夏學論文集12 截稿通知◎文/編輯部
■ 【學會公告之三】三月份易經讀書會公告◎文/編輯部
【劉老師專欄‧如嚮集第一百一十一】
 
信受奉行
◎文/劉君祖

庚子年過,辛丑時至,經歷整年的疫情肆虐後,未來一年會如何?美國為死難超過五十萬人舉國下半旗致哀,上個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加上越戰死亡的人數都沒有這麼多,真是讓人心驚。我多年前看巴頓將軍傳記,二戰末期他在日記上記載每天德軍與盟軍的傷亡人數,久了必然麻痺。去年我們不是每天都有染患瘟疫及死亡的表格嗎?事不干己不過就是些數字,對亡者家屬來說可絕對椎心瀝血…。

白宮易主月餘,拜登忙於幹蠱防疫,一日詔書數十下,安內若不成功,攘外底氣必然不足。二月中旬後德州突遭冰風暴襲擊,缺水斷電釀災,又得全力救援。這個今世第一或許也算人類文明史上最強大的國家倒是怎麼了?《春秋》論災異,《易經》有災眚, 水火無情算天災,嗜欲深神志不清惹人禍,箇中業因果報究何如?

我為之再審視辛丑年美國整體運勢,為晉卦第四爻動,爻辭為:「晉如鼫鼠,貞厲。」 《小象傳》稱:「位不當也。」爻變為剝卦,持續掏空根基,岌岌可危。以節氣論,晉為陰曆二月,剝值陰曆九月,難道往後的大半年裡仍難振衰起敝?晉為日出之象,依北宋邵康節《皇極經世》推演,去年庚子世運明夷,為日落飽受暗黑勢力摧殘之意,美國尤甚。日落再日出,所謂再偉大或回來了的口號就是晉的時代要求。第四爻為掌政高層,鼫鼠貪躁無能,難紓民困,阻斷了上晉之路。

去年初我占算美國運勢為豐卦初、三爻動,齊變有豫卦之象。豐為資源豐厚,如日中天,不折不扣的首強格局。第三爻卻出現嚴重日食之象,爻辭稱:「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无咎。」《小象傳》評論:「不可大事也……終不可用也。」當時美國尚無疫情,卻有凶象昭著,而後果驗。「豐亨豫大」之說,為北宋奸相蔡京逢君之惡所倡,導致徽宗亡國靖康之難,這是有名的典故。

庚辛配套,中國干支計時,實寓「更新」之意。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所謂剝極而復、七日來復的論述,有其道法自然的依據。蠱卦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巽卦第五爻稱先庚三日後庚三日、革卦己日乃孚,都與此有關。兩甲子前庚子賠款、辛丑合約,是中國近代衰敗之始,影響深遠;而今新冠病毒重創寰宇,為百年難遇的滔天大禍,以後的史學家會怎麼評述這一段呢?我先占了為不變的小過卦,雖非大過滅頂,也有大坎之象。坎險為人生所必經,久歷江湖習以為常,用心體驗學習增益其所不能,下接光輝燦爛的離卦,《大象傳》稱:「明兩作,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習坎方能繼明,《大象傳》稱:「 水洊至,君子以常徳行,習教事。」

六十四卦唯獨坎卦前加一「習」字,確有勉勵人的深義。習為小鳥練飛,靠自己每天練,才能有成。小過卦形正是飛鳥之象,前接中孚卦,母鳥卵育翼護;後續既濟卦,苦練成功。庚子辛丑的意義,其在是乎?

未來至少十年,大國競爭不會稍息,反映在貨幣上的波動消長值得關注。美國去年短短半年多加印了十六兆以上的鈔票,負債更趨沉重,所謂的量化寬鬆以鄰為壑還行得通嗎?加劇貧富懸殊恐怕勢不可免,美元無敵的優勢還能多久?人民幣幾乎從零開始推動國際化的前景如何?這些問題早在十三年前金融風暴時我就盤算過,如今二到三年防疫戰的多方衝擊,會不會有些變化呢?

當時我問十年後美元的態勢,為復卦初、二爻動,齊變有師卦之象。復為創造價值的核心力量,普世只能遷就追隨,美國以此發動貨幣戰爭無往不利。十年後的人民幣呢?大壯卦初爻動,爻辭稱:「壯於趾,征凶,有孚。」《小象傳》:「其孚窮也。」新生代開始邁步打根基,主動攻擊不可能,但已有初步的信用基礎,還無法發揮大用。爻變為恆卦,顯然還需要更常久而穩定的努力。十年已過,2018年的實力對比確實如此。

當時還問廿年後呢?美元為大有卦初、二爻動,齊變有旅卦之象。大有元亨,前接同人,全球化國際支付都得持有美元,二爻爻辭稱:「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小象傳》:「積中不敗也。」金流運轉不息,長期積累的優勢,立於不敗之地。初爻爻辭稱:「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民生基層已現艱難之象,通貨別造成交相害的後果。大有中有旅卦之象,失時失勢失位,似乎又有隱憂。人民幣為不變的小過卦,可小事不可大事,習練國際化羽翼未豐,處於中孚與既濟之間,已建立相當信用,未完全脫險成功。照講這是2028年的走勢,似乎言之成理。但經歷這幾年的博弈,或許會有變化?

於是我再問距今十年後,亦即2031年的形勢如何?美元為比卦第三爻宜變成蹇卦,爻辭稱:「比之匪人。」《小象傳》:「不亦傷乎!」比卦為國際往來,碰到甚麼狀況會變成蹇困難行呢?這剛好也是我當年事先占到金融風暴的卦例,難道說未來還有類似狀況發生嗎?人民幣為坎卦二、五爻動,齊變為坤卦,五爻值宜變成師卦,爻辭稱:「坎不盈,坻既平,无咎。」二爻則稱:「坎有險,求小得。」看來在錢流中已能立足,甚至搶居君位不興風作浪,而致力於動盪中的包容與平衡。比較中美兩大的卦情,這是甚麼狀況?

再提前問五年後,即2026年如何?美元為節卦第五爻宜變成臨卦,爻辭稱:「甘節,吉。往有尚。」《小象傳》:「居位中也。」自由開放的情勢下仍然君臨天下。節卦《大象傳》:「澤上有水,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訂立規範,調節水位,似乎仍居主導地位。人民幣為不變的既濟卦,竟然超前原估進度,由小過而至既濟,國際化獲得成功。

世勢之變真是匪夷所思,再往下呢?2036?2041?

本期目錄...

 
【易學偶拾‧第一百零七】
 
昔時賢文
◎文/邱雲斌

丘園偶有貴客光臨,不外喝酒、下棋,鬧騰個半天,興盡而歸。老媽認為這些都是不務正業,浪費時間,但總是笑咪咪的泡茶、煮飯,展現客家人的熱情喜客。私底下開批評會的時候,我就賴皮的套用她常說的,這是「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出自於增廣賢文,與客家庄頗有淵源。

日據時代,日本人不淮學習漢文,鄉親仍偷偷的找私塾,敦請耆老講學,當時的教材就是增廣賢文,內容包括了為人處事的各類諺語,淺顯的儒釋道思想體現,人稱「讀了增廣賢文會說話,讀了幼學瓊林走天下。」老媽的記憶力好,讀了沒幾天,學過的還能朗朗上口。 「富在深山有遠親」是人情人性的通病,易經雜卦傳「三親。三故」有更深刻的闡析。

三親是「同人,親也。」同人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五湖四海皆兄弟,四海之內一家親。「訟,不親也。」訟卦因利益爭奪,飲食男女需求不滿,撕破臉打官司對簿公堂,再親密的關係也會煙消雲散。「親寡旅也。」旅卦離鄉背井,羈旅天涯,失時、失勢、失位,旅人悲從中來,先笑後號咷,門前冷落車馬稀。 三故指「隨,無故也。」故並非故舊,是已然之跡,是過去留下來的種種有形、無形,正向、負向的資源。隨卦隨時隨遇而安,隨緣隨機應變,隨喜活在當下,不揹包袱,不受過去的框架束縛,是以無故。「革,去故也。」革卦改朝換代,革故鼎新,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把過往一舉鏟除。「豐,多故也。」豐卦如日中天,可資動用的資源雄厚無比,天地人鬼神都來共襄盛舉,所以多故。

雜卦傳為一字禪,作者通常只用一個字,解釋一個卦,有如畫龍點睛,卻盡得卦之精髓。「三親。三故。」更上層樓,用一個字串聯三個卦,在前或後加上副詞,更能分析比較,心領神會。真正最厲害的還有「三止」即「艮,止也。節,止也。大壯則止。」。三個卦都用「止」來注解,雖然言簡意賅,一字以蔽之,但是也帶來學易者的困擾,三個龐大複雜的卦,卦性完全不同,如何來分辨呢?此止和彼止有何不同呢?

「艮,止也。」 講的是止欲修行,由內而外。卦辭「艮其背。不獲其身。」吾之大患為吾之有身,要修練至此身非我所有,再能「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走入人群,也沒有人我之別。即金剛經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艮卦爻辭也直接近取諸身,用人身各部位、器官,身心修行止欲。

節之止也,在適可而止,由外而內,由身而心,由己而群,要求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符合人性、人情的議論德行。爻辭先談出不出門戶,時知通塞,再比較不節、安節之分際,最後甘苦若一,完全超脫。

大壯則止,多了一個「則」字,奧妙即在此,也可以說是但書,「若大壯,則馬上止。沒有大壯,則不必止。宣洩導正大壯,則好好用。」,卦辭「利貞」短短兩個字,包含了豐富的面相。

老媽再搬出增廣賢文的佳句,「有酒有茶好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我只好笑笑,這可是需要時間的考驗的。

本期目錄...

 
【樓醫師專欄】
 
健康觀念_春臨大地!抗老回春趁現在
◎文/樓中亮

人人都希望青春永駐,而人體的青春之泉就來自「腎」。中醫所謂的「腎臟」包含了生殖系統、骨頭、骨髓、大腦、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神經系統,是生命的根本,美麗的泉源。保養好腎臟,就好像樹木有了穩固的根,能夠滋養枝幹和綠葉,並且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豐碩甜美的果實。人體的肌肉骨骼如同枝幹,人體的髮膚有如綠葉,人的容顏似花朵,而人體的生育能力有若果實。中醫所謂的補腎不只是保養腎臟,更是從根本開始調理全身的生理機能。想要青春抗老外表凍齡,除了固定運動之外,食物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補益。

樓醫師在此提供了一道補腎抗老食補,在生機盎然的春天裡,配合大自然的生長發育能量,讓青春久留吧!

《補腎養生美容粥》:

  • 【材料】:黑豆30公克、黑米30公克、黑芝麻30公克、百合10片、薏仁60公克、核桃6個、米30公克。
  • 【作法】:所有材料浸泡6小時後,放入電鍋加適量水煮成粥(稠度可視個人喜好調整水量),電鍋開關跳起之後再燜1小時,起鍋前放入適量紅糖攪拌均勻即可。

(本文承蒙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提供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電子報讀友,特此致謝。)

本期目錄...

【兒童經典教育線上】
 
微觀是小學生有知覺、有心思的主學習
◎文/王修亮

一個字的形音義是微觀,一個物件的知識與感受亦是微觀,「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微觀,需要用心專注的學習,但是人類的天性欲望不只有用心專注,還有好奇探險與自我保護,課堂上因此多樣化,孩子們各自秉持著自己現今的狀態發揮。這是必然,強制行為不可能改變孩子的心性,僅能造成束縛甚至壓榨扭曲。

教育是潛移默化,透過內在情感動其心,透過外在身教引其形。啟蒙正心的修正過程,教師先以有情之心凝聚一個學習氣氛,再於學習氣氛中深化思想與行動的關係,使孩子知覺自我在群體中的互動是共享共利的。

這樣的情境中,「行為修正」成為正向的「學習成就」,孩子們才能對自我控制的學習有動力,有知覺,「反省」才能光明而正向,不會黑化為羞辱。

獎懲則是將成就與學習動力扭曲黑化為知識性物質性的是非羞惡。

經過一個學期,孩子們逐漸在學習氣氛中浸染了「學習態度」,也開始擁有不錯的反省觀念與行動,所以我對孩子們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醒開始強化與深化,這種提醒因為前面的學習很充分,所以不會在群體中形成「責怪」的誤解,即使受到社會其他環境的影響,也很容易透過知覺的能力進行群體調整。

所以,這種狀況在孩子回家以後,請家長千萬別以主觀的角度提醒「你今天被老師說你不好了!」

他沒有不好,他在學習,他在很均衡的學習氣氛裡學習調整自我控制,對他來說專心而嚴肅,是個良善的過程,與是非羞惡完全無關,請不要誤解並扭曲成黑暗。


這個學習與反省的過程是有心有身的,有思考有實踐的,微觀、連結的。以「觀」起始的微觀,這是個較晚期的「合體字」。左側「象聲」,右側「象形」。象聲的部分就不多說了。象形的「見」,甲骨文是很早就出現了。

「老師,那是一個人。」
「是外星人。」
「因為是細細的線畫出來的。」
「挺直的身體、向前點著地的手,跪著的膝蓋,彎曲的腳趾。」
這是解析與推論。

孩子們提出許多微觀後的推論,成為可能的各種選項,經過判斷,例如不應該是外星人,進行選擇,教師適時提供文化與歷史的補充,進行對照比較,增強學習的廣度。

「相對於另一個字『看』,你們觀察老師的動作,『看』物的動作應該是用在甚麼樣的距離?『見』是跪著面對前面,所以見物的距離如何?」

「老師,『看』是望遠,『見』是眼前。」

「各位,這樣的微觀都是知識,都是身體的動作經驗,你的『心』用在哪裡?『見』這個字的心,是在見之中如何思想?例如你趴在草地上近觀微觀螞蟻,除了螞蟻所有的知識,和你的心所思有甚麼連結?」

「老師,我和螞蟻都是活著。」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啊!

「說得太好了!太有心了!『活』,生命,有心的生命,我與螞蟻共有這個有心的生命!我不知道螞蟻有沒有『心思』,但是『我』有啊!所以生命就必然有心了,我和螞蟻有關係了,我能轉換角度,從知識與心的各種角度去思想了。這樣才會出來更多的心之所思,心之連結,我們才能解析判斷選擇要消滅螞蟻,還是自己把家裡清理乾淨,避免螞蟻來,避免生命之間不必要的鬥爭與戰爭。」

這是有心有群的自知自覺。
微觀是小學有知覺有心思的主學習。
略略介紹了八卦形象的創造意義,無法深刻,但至少讓學生從大觀中窺見微觀的重要。

本期目錄...

 
【詩情話易之五十一】
 
夜深燈火上樊樓
◎文/唐德清

視之若舊鼠年去,忽已涉新牛歲來。庚子新冠疫情,海内無一倖免,鼠年雖非鼠疫,有過之無不及,盼星星,盼月亮,終於走完地火明夷卦年,迎來人文化成的山火賁卦年。按照邵康節的《六十值年卦》說,明年輪到水火既濟卦,中國美國估計也磨合得差不多了,世界的亂象可能會消停下來,起碼是穩定許多,不用天天過山車,2023年就進入風火家人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各人自掃門前雪,屬於各自區域、各個國家的恢復和建設,積蓄動能,為2024年的雷火豐卦打基礎,迎接新的發展高峰,堅持就是勝利,一點也不假。牛年看來還是無法輕鬆,如果將馬車方陣形容為先頭部隊,輕裝上陣,快速抵達;那麽牛車方陣就像是輜重部隊,忍辱負重,遠程補給,坤厚載物,含弘光大。

我們習《易》的愛好者,對「牛」應該有更多、更深、更廣的感受,在〈无妄〉卦、〈大畜〉卦、〈離〉卦、〈遯〉卦、〈睽〉卦、〈革〉卦、〈旅〉卦、〈既濟〉卦都直接說到了「牛」,〈坤〉卦講的坤厚載物、〈大有〉卦講的大車以載、〈大壯〉卦講的壯于大輿之輹、〈萃〉卦講的用大牲吉,這些卦則是間接說到了「牛」,古人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要用大牲,打仗要用大車,大牲、大車、大輿,指的都是與「牛」有關,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古代的大規模遠程運輸,牛就是最好的運輸工具,牛就是後勤供應的主力軍。

古今中外,打仗其實打的就是官兵意志力和後勤保障力,最近看了一部《跨過鴨綠江》的40集電視連續劇,講述了70年前那場驚天動地的中美朝鮮大戰,美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海軍以及機械化的陸軍,在天寒地凍的朝鮮,美軍前線士兵穿著裡三層外三層的棉衣,皮靴、手套、防寒帽也一應俱全,還能吃上後勤部隊用吉普車送來的聖誕大餐。美軍構建起完善的補給體系,平均13個後勤人員供應一個兵。而可憐的志願軍士兵,只有一套單薄棉衣,軍服異常簡陋,一個後勤人員大體要供應六到十個戰士,很多時候只能靠人力畜力運送,部隊整體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沒有空軍參戰,運輸線日夜遭受美軍的狂轟濫炸,前線部隊的彈藥給養和禦寒棉衣難以保障,志願軍硬是憑藉著頑强的意志力,最終逼使美國人低頭認慫,在板門店簽字停戰。歷史是善忘的,美國政客更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時至今天,還天天叫囂圍堵中國,花旗鬼不撞南牆頭不回,看樣子非得在南海沉下兩艘航母,才會清醒,才會消停。

不管是打仗也罷,祭祀也罷,「用大牲吉」,總是永恆的道理,就是普羅大衆,吃飽喝好,也永遠是擺在生活中的第一位,沒有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就是縹緲的空中樓閣,不會持久,危險得很。筆者在去年十二月專欄〈美酒飲教微醉後〉一文中,談到了北宋年間的東京「樊樓」,有朋友對此倍感興趣,其實千年以來,對「樊樓」思念、仰慕、回憶的達官貴人、騷人墨客,還真不少。

北宋都城汴梁東京,人口一百多萬,驚人耳目,長人精神,繁華熱鬧,魅力無窮,史料記載甚多甚詳,又經文學作品加工渲染,就更加惹人好奇。樊樓尊為京師酒肆之甲,領導京城飲食娛樂新潮流,加之宋徽宗與李師師在樊樓飲宴彈琴,風流韻事愈傳愈廣,樊樓益發出名,不斷被文人寫入詩詞曲賦、小說傳奇之中,像《水滸傳》裏描寫宋江、柴進、林冲等人都有到過樊樓的情節,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趙伯升茶肆遇仁宗〉,刻畫得生動真切: 將及半晌,見座酒樓,好不高峻!乃是有名的樊樓。有〈鷓鴣天〉詞為證「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鳳味肥鮮。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招貴客,引高賢,樓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饈味,四面欄杆彩畫簷。」此情此景,落第書生趙旭誠心誠意地向微服私訪的仁宗皇帝認錯,想不到還撈了個「西川五十四州都制置」大官當當,榮歸成都,衣錦還鄉。

小說自然是虛構的,但對「樊樓」的描寫或許並不誇張,「樊樓」的尊貴奢華卻是實實在在的,美味佳餚長期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屏山先生劉子翬(1101年-1147年),他的父親是北宋抗金名將劉韐(1067年-1127年),曾經招募和提携了大將岳飛,當靖康之亂時,京城淪陷,二帝被俘,朝廷派資政殿大學士劉韐出使金營議和要人,劉韐視死如歸,拒絕金人的百般勸誘,最後只留下一句「國破聖遷,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沐浴更衣,懸樑殉國。之後,劉子羽、子翼、子翬昆仲護送其父回到武夷山五夫里安葬,劉子翬居家守制,後來辭官不復出,在五夫里潛心向學,精研《周易》,講學授道,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最爲佼佼者就是一代大儒朱熹,他為朱熹講授〈復〉卦「不遠復」三字符精義,成爲朱熹一輩子信守篤行的人生格言,至死不渝。劉子翬也是詩壇大家,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其中有一組詩〈汴京紀事二十首〉,主要是回憶年輕時在汴京的所見所聞所感,屬於時過境遷後的感慨,語調相對平和,多處描述東京汴梁的繁華盛況,甚具文獻史料價值,被譽爲「北宋興亡史」,當時就已經非常流行,在〈汴京紀事之十七〉詩中,他寫道: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劉子翬少年之時算是在承平歲月中度過,汴京的富庶繁華,燈火夜市,有吃有喝有得玩,熱熱鬧鬧,三更才休市,五更又開張,凡此種種都給這位官宦子弟公子哥留下深刻的烙印。幾十年過去了,最難忘記的賞心樂事依然是夜深燈火上樊樓。

《周易》的第五卦是水天〈需〉卦,剖析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大象傳〉直觸核心: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序卦傳〉說得更直接:「需者,飲食之道也。」《周易》剛剛開始,乾(第一卦)父坤(第二卦)母結合,有了幼小的生命〈屯〉(第三卦),經過基本的啓〈蒙〉(第四卦)後,馬上就有了各種的〈需〉(第五卦)求,物質供應如果出現問題,資源有限,欲望無窮,於是就有了第六卦的〈訟〉卦,口水相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方的觀點言之於公,大家都希望尋求公道、公平、公開的合理解決,如果這樣的處理還解決不了問題,那麽接下來就是由動口上升到動手,訴諸暴力,大打出手,這就是第七卦的〈師〉卦,興師動衆,擺開架勢,大戰一場,於是勝者爲王敗者寇,這就是《周易》的卦序編排,仔細琢磨,既符天理,也合人事,大道至簡,真真確確。

小時候在鄉下,常常聽到一句話「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如果沒得吃,連天都敢捅,只要給飯吃,捅破天的事也敢幹,這就是中國人的飲食觀,也是中國人的思想觀,中國字的「飯」造型也很直接,沒有左邊的「食」字,剩下的當然就是「反」,揭竿造反。相反來說,吃飽了,喝足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以〈需〉卦的錯卦,六爻全變,由水天〈需〉卦變為火地〈晉〉卦,就是由形而下往形而上的提升、精進,講究如何做一個正人君子,講究如何進德修業、自昭明德。〈需〉卦是排在《周易》上經的第五卦,而〈晉〉卦則是排在《周易》下經的第五卦,先肚子再腦子,先物質再精神,這種嚴絲合縫、渾然一體的卦理、卦序,真不知古人是怎麽排出來的。

本期目錄...

 
【雙峰論劍之二十二】
 
古史辨易續
◎文/王立峰

前些日,在網上買來顧頡剛先生著《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影印本,讀罷這本薄薄的小冊子,最強烈的感覺是近百年來中國社會全方面的巨大進步,經由考古發現和幾代人的持續努力,中國人對自己的歷史、尤其是先秦史的研究認識已遠非昔比。在此基礎上,今人掌握的材料、觀察的視野、論斷的依據也已經遠超兩千年來的古人和近百年前的大師,對於《周易》的探究亦應與此同步。

顧頡剛先生在書中有一個觀點:「《周易》卦爻辭的性質即等於現在簽訣,也就是時人口耳相傳的熟悉故事,只要說了這件故事的名目,便立刻可以想出它的涵義,其中也難免有些隱語。」

的確,必須承認《周易》首先是一部卜筮之書,後世的卜筮之書最常見的體例確實多為簽訣形式,簽訣也確為應對千奇百怪占問的一種有效形式。但《周易》又絕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卜筮之書,僅以簽訣來論,恐怕只能遙望卦爻辭,很難準確把握占問事物的變化,無法探究《周易》卦爻辭的成因和內在的聯繫,《周易》更無法由卜筮之書演變成後世儒家經典。

巽卦講「用史巫紛若」,史巫其實為一體,先人卜筮所問之事隨時間遷逝,有幸記錄保存下來或者即便湮沒了,同樣都成了史。《周易》這部絕無僅有的偉大著作,相當程度上正是由這些保存下來或者湮沒無聞的巫史堆砌構築而成。《周易》的卦辭和爻辭是周人對之前上千年來一代代前人卜筮占問經驗逐漸積累豐富、又不斷提純煉精的高度概括總結,先人聖賢取象比類,通過《周易》,以卦爻辭形式擬合著一個個發生在西周早期之前、華夏大地上先民們鮮活的故事,這裡面濃縮著上千年的時光,凝聚著先人們對宇宙原始而精到的認知,描摹著對人性人情的細膩感觸,記錄著先民生存奮鬥的艱苦歷程,探究著人類社會複雜的發展規律,等等。經過上千年的實踐、錘煉、磨合,留存至今的便是無與倫比的人類智慧結晶,足以稱之為道,這絕對不是簡單的簽訣所能涵括的。

顧頡剛先生還在書中舉了幾個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第一個便是王亥喪牛羊于有易的故事。顧頡剛先生自述是彙集王國維先生對甲骨文的研究和《山海經》、《楚辭》、《竹書記年》中的記載得出的結論,大壯六五爻辭「喪羊于易」和旅卦上九爻辭中的 「喪牛于易」均是在講被商人追尊高祖的王亥「服牛乘馬」命喪有易國的歷史故事,由此再重新回看審視大壯和旅卦整個卦爻辭,不得不說顧頡剛先生確是開出了一條新路。

然而,隨著顧頡剛先生的思路,我們繼續探究屈原的《楚辭・天問》,應該指出顧先生還是有所遺漏。這裡我們將《天問》部分原文並譯文摘錄如下:

該秉季德,厥父是臧。( 原文)
王亥秉承王季之德,受到他的父親褒獎。(譯文)

胡終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為何終遭有易之難,當他在此放牧牛羊?

干協時舞,何以懷之?
王亥持盾跳起武舞,為何吸引女子投懷?

平脅曼膚,何以肥之?
有易女子體態豐腴,如何保養肥美嬌態?

有扈牧豎,云何而逢?
有易國的放牧小子,又在哪裡撞破私情?

擊床先出,其命何從?
兇器擊床王亥已出,如何得以保存性命?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王恒秉承王季之德,哪裡得到大牛滿欄?

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為何去求有易賜祿,卻不能夠安然回返?

昏微循跡,有狄不寧。
黃昏時分再去幽會,有易國不能得安寧。

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
為何眾鳥集於樹叢,他會與其子婦偷情?

眩弟並淫,危害厥兄。
弟弟昏亂共為淫逸,因此危害他的兄長。

何變化以作詐,而後嗣逢長?
為何善變狡詐多端,他的後代反而盛昌?

從其中「擊床先出,其命何從?」一句,我們敏銳地發現了一個「床」字,結合巽卦九二、上九兩句爻辭中皆出現的「巽在床下」,我們是不是可以揣摩解讀出巽卦的更多信息?

在甲骨卜辭中,王亥是和(帝)嚳、大乙(商湯)並祀的三位商族先王之一,王亥開創了服牛乘馬到外地進行貿易的獲利方式,「商人」便因此而得名。巽卦卦辭講「利有攸往。利見大人」,《說卦傳》講巽「為近利市三倍」,這些正是「商人」所為,但賺錢卻把命喪,只能勉強說是「小亨」了。

與《天問》兩相對照,巽卦爻辭是不是在講王亥在有易國的私情淫亂曾被「牧豎」小子撞破,第一次藏在了床下躲過劫難,這事在商人的巫史記錄中似乎有各種版本,總之結果「吉,無咎」。但王亥後來再三再四,甚至和弟王恒一起與有易女子鬼混,終有一日被人發現,王恒僥倖逃脫,王亥被人從床下揪出,「喪其資斧。貞凶」。至於其他爻辭和故事的細節,在屈原的時代都已經滿是問號,這裡恐怕也已經很難考證了。

近百年前顧頡剛先生寫作此書時,正值五四運動之後疑古派興起,作為疑古派的代表人物,顧先生在書中寫到:「我們若是肯撇去了《易傳》而來看《易經》,則我們正可借著著作《易經》時的歷史觀念來打破許多道統的故事。」為此,顧先生特別挑選出了堯舜禪讓、湯武革命、封禪和制器觀象這四個在孔子所作《易傳》或漢人所作《易林》中出現的故事,試圖通過否認這四個故事在《易經》中的存在,進而「要把這時代意識不同,古史觀念不同的兩部書《周易》和《易傳》分開來了」,實質上就是要否認儒家自《易經》到《易傳》的道統傳承。

本人雖然才疏學淺,但有幸讀了幾年《周易》,並且好歹做過一些探究思考,對於顧先生的上述想法不免有幾句話要說。

首先談談顧先生所謂《周易》中沒有堯舜禪讓的故事。《周易》確實沒有明確提到堯舜禪讓的故事,但《周易》在《大有》卦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就是明白無誤的禪讓制度。我們在去年的專欄文章《大明與大有》中詳解過大有卦,大有卦是在同人「類族辨物」形成組織、建立部落國家之後,維持社會運作秩序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準則,「大有,眾也」,簡而言之就是治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當然大有描述的這個政治秩序是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這正是史書不絕的堯舜時代,《周易》正是通過巫史,以這種隱晦的方式為歷史和時代進行了記錄。

其次,對於顧先生講的《周易》中沒有封禪的故事。《周易》確實也沒有明確提到「封禪」二字,但《周易》在升卦六五「貞吉。升階」,其實就是周武王在伐紂成功返回豐鎬時,途中在中嶽嵩山東峰太室山祭天封禪,並對上天許下「唯珷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的心願。去年在專欄文章《從商周鼎革解密地風升》中詳解過升卦,當時只是解讀武王伐紂成功,完成文王夙願,從西邊的小邦周成為新的天下共主,如今受顧先生文章的啟發,才進一步想到封禪之意。《周易》同樣是通過巫史,以這種隱晦的方式為歷史和時代進行了記錄。

至於顧先生所講湯武革命和制器觀象兩件事,本人確實讀書有限,才思未通,時間有限,在此不能給出很好的說明。但單憑上面兩個故事,也算是可以把疑古派的一些錯誤觀點扭轉,進而維護儒家的道統傳承了吧。

本期目錄...

 
【學會最新公告】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咸臨書院)
劉君祖老師「奉元書院」開課通知
五經道貫十講

◎編輯部




【課程】:五經道貫十講
【講席】:咸臨書院山長 劉君祖老師

【課程介紹】:

歷經庚子疫情肆虐,世亂方未已,新機又啟動,泰極易否來,剝盡或來復。我們當如何攀高望遠,調整身心資源做好超前佈署?十年樹木可遇山火付之一炬,百年樹人容或功不唐捐。照講世間一切政經法技文教傳媒應為改善庶民生命生活計,免於恐懼匱乏,現世業浪翻騰,顯然多不如是。

五四已過百年,舊學商量未加邃密,新知培養尤欠深沉,淺末華虛流弊無已。本講擬以半生知行所悟,扼要整理五經奧旨,試尋拯世真文。華夏之學,五經確為根柢,《易》與《春秋》經綸萬世,《詩》、《書》、《禮》陶養性情,建立規範,本固邦寧實非虛言。短短二十多小時的闡述,始終扣準今生今世立論,有志與聞者歡迎分享。

【時間】:3/24~6/16 週三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0 講(4/7、5/5、6/2,每月第一個週三,停課一次)

【地點】:奉元書院(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二七七號四樓 A側,臺電大樓正對面,距捷運臺電大樓站二號出口步行約 五分鐘)
電話:02-3365-3181 ( e-mail: fongyuanorg@gmail.com )

【用書】:自編講義
【報名】:請點入下列 連結奉元書院報名 http://www.fongyuan.org/news/1039/

【特別公告】
為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並維護講師與學員的健康安全,進場時工作人員會先量體溫,體溫正常並佩戴口罩,方可進場聽課!若忘記攜帶,現場也備有一次性口罩(每片 5 元)。感謝您的配合!

本期目錄...


夏學論文集12 截稿通知

◎編輯部


廣邀群賢提供論文,參加夏學論文集-12。
主題 : 「辛丑春秋 」(內容不限,字數不限)
截稿日期 : 2021年3月15日。(預計5月5日出書)
稿件請寄給劉君祖老師與總編輯邱雲斌學長;
劉君祖老師:iching4096@gmail.com
邱雲斌學長:cyen2009@gmail.com

本期目錄...


~ 2021/3/13 易經讀書會公告~

◎編輯部


個人習易地方式通常是透過老師的講授、自我閱讀方式進行,學習效果及續航力難以維持,為增益對易經學習之效益,學會自2020/4/18起舉辦「易經讀書會」,期藉由團體共學易經提升我們習易的動力,我們將邀請資深學長帶領大家一同領略易經之美,讓易經的學習得以延伸。期盼各位學長、學員共襄盛舉,積極參與讀書會,藉以凝聚學長、學員與學會的距離。

日期與時間:3/13(週六)下午2:00~4:00。【原則上每月第三個(或第二個)週六下午舉行】

主講者:鄧美玲學長

題目:「身體易」
美玲學長跟隨劉老師習易多年,多次協助老師著作的編輯與出版,同時以二十餘年氣機導引身體修練的心得與易互參,三月讀書會將以「身體易」為題,與各位學員分享。
歡迎有興趣的同道來切磋共學,並請大家告訴大家。

預告:2021年四月份將邀請楊淑貞學長指導。
特別提醒: 讀書會是針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咸臨書院」會員開放,如尚未繳交110年500元會費者或尚未加入會員者,請洽學會助補繳或申請加入會員,以維護您的權益。

地點: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6號出口)
報名:請洽周易學會電話: 02-23957395 (週一至週五)下午2:00-6:00。
service@iching.url.tw

本期目錄...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www.twech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