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020年 3月下個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現在位置 -> 首頁 -> 最新消息

本會最新消息

置頂文章[公告] 2009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秋季研習營

人氣3699
htlaw - 最新活動 | 2009-10-02 09:45:01
                         利用安身以崇德~易經與養生                    98.10.01

秋季研習營

 

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秋天是收成的時節,從年初元旦迄今,您經歷了多少事?遇見了多少人?完成了多少人生功課?追築了多少殷盼的夢想?您在細數今年的得與失、悲與喜之際,周易學會也為您同步籌劃一年一度的秋季研習營,等候驗收一年來的習易心得,在往年的恢宏大器主題洗禮加持下,今年回歸生命的本質,專題探討【利用安身以崇德-易經與養生】的關係,思索易經觀照身心靈之方式,凜於近年來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災異頻傳,人類面對日將竭盡的自然資源及全面反撲的地球生態,有恐懼、困惑、無力、驚愕,全世界共同經歷金融風暴後,2012年馬雅文明預告世界末日傳聞甚囂塵上,不禁更懷疑存在的價值與文明永續的可能性!
大宇宙的變化,小宇宙的試煉,或許您在人生起伏曲折的境遇中,覓得獨到的養生祕訣,何不娓娓道來,樂與易林好友分享大悲大喜後之大澈大悟,透過易經指引我們如何養生~養身、養心、養氣、養靈,讓秋研營將帶我們到山靈水秀、霧嵐輕飄的台北烏來,藉由貴賓樓園辰中醫師的指引、陳慶華太極老師的點化、劉老師精闢的易經養生論及多位學易有成的學長姐親身示範,相信我們會對於易經的養生思想有更深刻的體會!
 
 季 研 習 營
一、時間:98年11月14日(週六)、15日(週日)
二、地點:台北縣新店市新烏路3段81號 台灣電力公司訓練所(佩莉學姐部落格介紹)

三、研習主題:利用安身以崇德-易經與養生

四、議程與行程

 

98年秋季研習營議程
       
  2009年11月14日 週六  
  時間 活動行程 場地
  10:30 報到 報到處
  11001200 社團活動、學會制服、招募志工 報到處旁空地(設置攤位)
  12001330 午餐 營地餐廰
  13301530 學生論文發表 研討室(靜態)
  15301610 休息 庭園(備有餐點)
  16101800 學生論文發表及提問單元 活動中心(動態示範)
  18001830 集合用餐 營地大門口
  (學員開車接送)
  18302100 養生晚餐 名流水岸
  21002130 晚會 餐廰
  21302230 娛興活動(卡拉OK、健身、占卦、溫泉鄉之旅) 宿舍交誼庭、健身房、
  卡拉OK廰、劉老師客廰
  23:00 熄燈就寢 宿舍寢室
       
  2009年11月15日 週日  
  600730 古道散步(自由參加) 翡翠水庫湖畔
  730830 早餐 營地餐廰
  8301000 樓園宸 中醫師演講 研討室
  10001020 休息 庭園(備有餐點)
  10201200 陳慶華老師演講(太極拳示範) 活動中心
  12001330 午餐 營地餐廰
  13301500 劉君祖老師專題演講、結語 研討室
  15001510 結業式 庭園
       
       

五、報名表(參閱下方附件)
六、主辦單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北、中、南部接受報名之聯絡人
易經64卦聯合報班
林文國
0938-081959
錯卦午間班
黃秀蘭
0932-003355
錯卦夜間班
黃豊富
0917-162216
台中班
方威智
0932-643202
高雄班
劉哲雄
0937-636559
會本部
陳 瑋
0919-550056
國稅局班
夏峪泉
0937-306625
 
附檔[1] 98秋研營報名表.doc (已被下載 918 次)

置頂文章[公告] 98年度劉君祖老師《易經與佛經》新開課程訊息

人氣3352
htlaw - 最新課程 | 2009-09-04 11:25:44
           人生終極解脫~《易經與佛經》心靈對話                98.09.01
 

    2004年南亞大海嘯、2006年全球暖化氣候鉅變、2008年金融風暴、2009年莫拉克風災南台灣疆土沖毀家破人亡、H1N1新流感肆虐全球,人類自然環境受到地球反撲日益嚴峻,經濟社會遭受文明考驗榮景不再,天災人禍之後,由於地球磁場改變,馬雅文明預言全人類將於2012年底遭逢浩劫,末日即將來臨。人類將何去何從,文明將如何存續提昇?

    面對末法時期大環境災異變化,個人遭遇失業、失財、失婚、失身、失意的人生困頓,在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中煎熬,我們如何安身立命,遠離顛倒夢想,解決生命終極疑惑?易經<離>卦四爻爻辭: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驚悚描述人類文明遭遇浩劫之象,文明歷史將在<既濟>、<未濟>卦中輪迴循環,凡夫俗子的我們如何跳脫人情輪迴流轉,讓佛經來告訴您~如是我聞: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淨不姤,不增不減」《心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壇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楞嚴經》;「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維摩詰經》;「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為是眾生苦,而起大悲心」《法華經》。

    2004年人類從<兌>卦階段進入<艮>卦時代後,追尋心靈清明自由,成為人們普徧渴求,此時此刻經歷全球暖化、金融風暴、莫拉克風災水患後,身處台灣的我們,為死者悼念,為生者祈福,目睹天荒地老、思索生與死因緣之際,且來聽聞劉君祖老師透過30年精研易經義理,多年來潛心參悟佛法,發現所有佛經共通的質素指向易經<復>卦,在剝除表象習染欲望及<賁>卦的一切色相後,復見其天地之心!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引領云云眾生,渡向彼岸,究竟涅槃。

    踽踽獨行於紅塵紛擾的台北街頭,2009年10月初秋繁華落盡,您是否願意與我們一起觀照內心世界,憬悟自性生萬法,不再跋山涉水,遠赴印度靈修、西藏求道,在台灣就有一塊淨土,當您走進寧靜淡雅、佛像佇立的課堂,心性自然沈澱,就能在劉君祖老師主講《易經與佛經》的心靈對話中,串連易經與佛理之真諦,掌握儒釋交會的因緣,拋開貪嗔痴慢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照見自我,拈花微笑!
      ~期待您加入《易經與佛經》課程!

 *   *   *   *   *   *   *   *   *   *   *

主講人:劉君祖老師

開課日期98年10月2日起,隔週週五午間、晚間同步授課。
            午間班:14:30~17:30   晚間:19:00~22:00
            (20堂課授畢結業後,視情形再開設各10堂之第二梯次進階課程)
上課地點: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會館
            台北市紹興北街23號3樓(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上課名額:每班20名以上學員確定開班,每班名額以35名為上限,額滿為止,不再加收。
學費:每堂課 $700元,20堂課 $14000元。
        (現金請至周易文化研究會館現場繳納;如需匯款,匯款專戶請候下週公告通知)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98年9月20日止(報名方式詳見報名表)
  繳費日期:報名日起至98年9月30日止
聯絡人:周易文化研究會秘書 陳瑋
      電話:(02)2395-7395        手機:0919-550-056
 
附檔[1] 98.09.01 《易經與佛經》報名表.doc (已被下載 826 次)

置頂文章[公告] 98.04.07劉老師廈大演講-由易經看世界大勢與民族復興

人氣5220
htlaw - 最新講座 | 2009-07-13 13:25:50
君祖老師廈門大學演講~「由易經看世界大勢與民族復興」
 

王主任、廈大漳州校區的各位領導、先進,還有各位在場年輕的同學們,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夠來廈大參與「南強論壇」。「南強」一辭與我個人在做學問的歷程中,有些因緣,因此,在數月前得知要來參與此次論壇,心中也感到莫名的巧合。「南強」一辭,語出《中庸》,意為「南方之強」,其原文為:

 
子路問強。子曰:「…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中庸》
 
孔子的學生子路,在《史記》中〈仲尼弟子列傳〉的記載,是一個勇於提問、性情剛毅直率的人。這段他向孔夫子「何謂強者」的提問,也多少是源自對自己說到做到、勇於實踐的自信,是否足以作為「強者」? 孔子就以「寬柔以教,不報無道」作為「南方之強」的代表;講求以柔克剛、談包容忍讓。這樣的想法,較切合道家思想 – 是能以靈活的方式,因應外在形勢;孔子藉此教導子路應變的韌性、教化內涵。「不報無道」,是指受到不平的對待和委曲時,心中不以為意,對於有智慧、有上進心的君子而言,不會因此而產生衝突、採取硬碰硬的作法。相對於「南方之強」,「北方之強」所崇尚的是一種「披掛上陣、逞凶鬥狠」的勇氣,講的是當遭受不平的對待,要能夠立即做出反應、忍不下一口氣;而對於可能遭受的傷害,毫不在乎。這是一種剛強的強者表現,較符合北方民性。「而」同「爾」,意思是指子路,說像你一樣的,是北方之強,不為夫子所認同。
 
「強哉矯」則是孔子所認為真正的強者,是要與外界和諧不起衝突。「和而不流」是說雖然不一定認同對方、但卻可以包容不同,不妨礙彼此的互動。「和」字的意思,與《春秋》中「和而不同」一致,都是主張堅持自己的原則,但可以容許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主張、特色,而不會產生衝突。「中立而不倚」,則是指持「中道」,對自己所認同的原則,不會因為遭受任何變化而偏移、傾倒。這樣態度,與後來《孟子》中大丈夫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概念是一貫而來。
 
我個人在三十多年前在台灣大學研究所求學時,並非文史哲本科背景,是到後來藉由向非學院中的老師學習,才開始有系統接觸中國文化經典、諸子百家。四書算是深入中國文化的入門之鑰;因此,很快就在《中庸》中讀到此段,我個人覺得十分嚮往,特別以此刻了一個書印「一介南強,自正性命」,自許能以「南強」為榜樣,在人生中能充分瞭解自己,堅持走適合自己走的路。「自」即「自強不息」,「正」取自《易經》「乾」卦中「各正性命」之故。當自己讀到好書時,才加蓋書印,作為標記。
 
《易經》可為中華群經之首,其歷經數千年來集體創作的智慧;其中在首卦「乾」《彖》傳中有: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
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易經乾卦彖傳》
 
在貴校廈大校訓中「自強不息」,即來自「乾」卦《大象》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中所談到就是「乾」卦所代表天道、自然宇宙間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創造歷程。在卦辭「元、亨、利、貞」更具體表現了這種特質,而《彖》傳中有深刻的
闡述,其中也談到領導統御的概念,包括「統天」及「御天」,這個說法深深影響了中國政經的思想;像是作為明清政經中心的北京故宮三大殿,「太和」、「保合」及「中和」的命名,就是源自於「乾」卦《彖》傳的經文。
 
「乾」卦中談「乾道變化」所強調是「與時俱進」而不是一成不改,若行有餘力,進一步要創造發揮。「各正性命」則說明不必要求眾生一致無二、千篇一律;可以容許有各民族文化間有不同特色,正因有「各正性命」的獨特風格,各有堅持、維持其固有,同時又能和諧相處;才是保有永遠的和諧。「太和」即是最大和諧,代表既有保有個人特色,也不影響各群體間相處;應用在國際現勢上,就是「和平共存、世界大同」,所以為「萬國咸寧」。
 
今天接下來要談的內容,主要是依我個人研究《易經》研究三十五年經驗,根據其中理、氣、象、數,就此次金融風暴的影響與各位分享,並藉此看未來五年 (自2009-2013) 整體國內外的情況。以下僅先就《易經》的基本認識,作簡單介紹:
 
《易經》內容一點都不簡單,這麼難還叫「易」經,為何不叫「難」經? 這點也是令人玩味。基本上,《易經》從符號而經文,代表是基本架構;而另有十篇翼傳,是用來解釋《易經》中的含意。先符號而後文字是《易經》與其他經典不同之處,最早成書的歷史可以上溯至六七千年前三皇五帝的時代,那時候尚未有文字出現,但人類存在多時,並已發展出語言、思想。透過這一套符號系統,來記錄人情人性、人與宇宙間的互動過程。直到四千七百年前左右,倉頡造字後,大家再用文字把《易經》中的含意描述出來,發展出經文、卦、爻辭等。後世包括諸子百家的思想、兵法運用、甚至於中醫養生都深受影響。在《易經》每一卦中,不過幾十字;六十四卦也僅四千多字,比老子五千言還少,但其中意含,取之不竭、發揮不盡。真讓我們不由懷疑在上古時代,那麼艱難的物質環境中,古人是何等聰明,產生出如此經典?
 
以「乾」卦結構為例,由六劃卦的符號開始,加上卦名、卦辭部份,以「元、亨、利、貞」說明「開始、發展、結束、再開始」的循環。另外有爻題、爻辭;在「乾」卦中特別有用九,作為結論。「乾」卦全卦以「龍」為取象,象徵宇宙中各個不同情境 (situation),有可能相當艱難。《易經》利用卦辭作宏觀、整體地描述每一情境的內容,以便進一步預測未來發展,教導我們對策,掌握大環境的大勢所趨。符號中「一卦六爻」,卦辭為宏觀,爻則是細分整體的微觀態度、操作層次,按部就班指導人如何應對 (how to do) – 人生面臨此爻情境,當然會徬惶,藉由爻辭的指點避免亡羊歧路。當然,各位看到「乾」卦中的各爻辭,也有很多應用在小說上,像金庸武俠中「北丐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就來自於此。
 
上卦 (四、五、上爻)中,最高領導只有一個,以九五「飛龍在天」為例,代表最高層領導階層,又稱「君位」,有「九五之尊」之意。位處君位,代表權力大,擁有資源多,但成敗相對由一人承擔,一點也不輕鬆,是整個組織的領導中心、最後決策者。上卦所形成的領導班子,四爻為執政團隊,代表內閣、國會,是五爻所發交執行的左右手。上爻雖位處最高的位置,卻代表已離、退的位置,象徵經驗豐富、具有實務能力,但已不在位,僅受四、五爻的諮詢,又稱「大老」。每一卦這樣的立體結構,小到家庭,大到聯合國的複雜組織,均可適用;由此位階所呈現的立體模型,無論是在朝、在野的互動,高層與基層的應對,政府和民眾的溝通,都可藉由上、下卦來呈現所具有的資源和實力,甚至於也可代表國際與國內間各種情況。
 

最後在《易經》基本認識上,要談到是「時機、時勢 (timing)」的問題。易經最重要的問題,是時機。正是「Timing is everything.」人生在面對重大時機時、要做出重大決定,這個時機點往往稍縱即逝;組織或個人,若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能夠處理得宜,就可能化危機為轉機。化為個人的前程發展,如何在適當的時機,把自己安排到最好的位置,也是《易經》中談「時、位」的意義。就中國的哲學上,在各方面都談「剛柔互濟、陰陽合和」;表現在曆法上來說,也是一向採行陰陽合曆的方式。

 
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最底下的陽爻,象徵生機成長,雖有代表負面的因素的五個陰爻壓著,但已逐步鬆動。在《易經》中談恢復,並不是回到過去的舊觀,而是有創新的意義,代表與時俱進的調整。「剝」則為陰曆九月,「剝」卦有浩劫之象,帶有很重的殺氣,也就是天災人禍、受創嚴重,從卦象上看,最上爻一陽獨撐,而下方全部掏空,代表資源消耗殆盡,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態;像是此次的金融海嘯。然而,《易經》中有「剝極而復」,就是指出只要處置得宜,再大的浩劫也會平復、社會會回歸常軌、景氣也會回春,我們的生活終會回復正常。另外,「乾」為六陽、「坤」六陰,分別為陰曆四月及十月,正好相對。「坤」象徵陰柔之弱,卻柔能克剛、藉力使力,吸納別人資源轉為自己的力量而壯大。這十二個月份的卦象,稱為「十二消息卦」。「消」有「消滅向下」;而「息」就是生長,生息。我們可以理解,這樣的自然天候循環變化與中醫所言「身體的小宇宙」息息相關,但巧妙的是,這往往也與人文世界中的周期變化,例如經濟的景氣榮枯、政治變化相互呼應,值得我們參考。
 
目前所發生的金融風暴,其實早在二、三年前,我們就已經注意到有這個現象,而且多少也猜測到與金融相關。在去(2008)年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爆發危機開始,一連串泡沫化的問題浮出檯面,並瞬間蔓延到全球。這個衝擊會持續有多久? 各國專家說法不一、莫衷一是。我們除了面對問題外,想知道的是在這個衝擊之後,全球景氣是否能回復? 而回復後的情況又是如何? 依《易經》「剝極而復」的概念來思考,即便恢復後的世界,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的狀況;經濟生態會改變、遊戲規則會調整。這個現象,正可以引用毛澤東所言「換了人間」一辭中的情境來描述: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上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毛澤東〈浪淘沙〉1954夏北戴河
 
金融問題的發生,恰如完美風暴 (Perfect storm)所述因緣俱足,與辭中「白浪滔天」的無邊無際、一片汪洋,看不到未來前景的景象,不謀而合。我們所要關注的是平復後的新世界,會有怎樣的變化? 對於自己該要如何生存、保持競爭力? 所以「換了人間」,希望藉由《易經》的啟發,在長期研習的情況下,能夠面對挑戰、適應新的生態。接下來,我們要來研究的問題是「2012年是否有世界文明大浩劫?」。這個說法,不論東西方預測家均有共同的看法,表示在2012年前後,會發生重大的天災人禍,由於長期發展下來,所累積的問題,無論是自然的、生態的、或是人文社會中的制度等等,都會在此刻一併爆發開來。這究竟是神話?或是迷信? 抑或是對人的提醒? 希望能盡早作好準備,防患未然。
 
在我們北宋時期,距今約八、九百年前,有易經大家叫邵康節,他利用《易經》的卦象,掌握時代的運勢,在《皇極經世》中,提出他的預測;其中有大的時代循環,也有深入至流年預測。經過了近千年的時間,有其一家之學的獨特心得,從2008年起,他所預測的大勢如下:
 
2008〈豫〉:預測、預防、備戰
2009〈觀〉:觀察、反省、化解
2010〈比〉:國際合作、區域聯盟
2011〈剝〉:傾頹毀滅、岌岌可危
2012〈復〉:一陽復始、萬象更新              ──邵康節《皇極經世》
 
2008年的「豫」代表預測、防範之意;去年915的金融風暴發生,其實事件的徵兆早在 2007年底就被世界各國政府所注意到,金融流種動性的問題;因此,各國相對也採取了措施。邵康節的「豫」,正好言中這個現象。但結果有無成效? 可惜並沒有防範到金融泡沫化的問題。連動債的商品設計,自2002年起就開始盛行,當時全球的規模約在100兆 (萬億)美金,然而,時至2008年時,全球規模已膨漲至500兆美金,金融的問題嚴重,使得全球已陷入一個無底洞。這原來沒有的錢,卻在帳目上流動,英美各國雖有所警覺,卻沒有發生效果。到了2009年,卦變為「觀」,代表需要冷靜觀察,來化解、處理問題;時序正好是陰曆八月,《易經》上有「八月有凶」的說法。面對這麼大規模的問題,絕不是單一國家所能承受與解決,要能收拾殘局,必須全球各國通力合作。「比」是「國際合作、合縱連橫」的卦象。而問題之大且複雜,到2011年尚未能有效解決,因為「剝」正是資源流失,岌岌可危之象。幸好,「剝」後能「復」,就是無論傷害有多大、企業、政府所受的衝擊,都仍然會有恢復的可能,因此2012年的卦象為「復」。我們在看邵康節千年前的預測,在排列其中的各個卦象,與我們生活周遭實際發生的例子相互呼應,不由得感嘆這《易經》中的奧妙。
 
接下來,我們就前面所發展出來的問題,以《易經》做一系列的探索,向各位說明。首先就前面的問題,「2012年真有浩劫?」加以確認,當時就此傳聞,我們藉由《易經》中「理、氣、象、數」的方法,來提出問題。《易經》原本就是一個問答集,也就是 Question & Answer。因此針對一個問題,可得到一個卦象,利用這個卦象,去解讀這個問題。當時金融海嘯爆發,我們就思考2012年的浩劫是否提前,以致於人類社會可以避開傳言中2012的那一關呢? 從剛剛我們所看到邵康節在2011年到2013年中的預測,似乎又不是這樣。那麼,會是去年重大的金融危機,還有新的狀況發生? 或是各國所採行的應對方法,又出現問題? 我們得到的是「巽」卦:

「巽」為為風,代表有快速的意思;又因為風的無形無象、隨時轉變,因此問題可能是長期隱伏所累積而成的。在《易經》中,卦與爻是可以相互變化,特別是爻的變化,往往會帶動卦的變化。因此,《易經》中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可能發展出來的卦象,共達四○九六種,幾乎窮盡人世間一切的現象。這個「巽」的卦象,就說明2012年所可能發生的問題,具有無形無象的特性,沒有爆發時不易察覺;一旦爆發後,其影響力足以產生新生態。「頤」就是生態的概念,代表一種相互依存、密切連繫的狀態。由「巽」而「頤」,正是前面談到「換了人間」的情勢,完全是新的規則主導。「頤」又是「剝」與「復」的綜合,代表實力大縮,有人遭此劫難會退出,而有人則能成功面對。「復」有復活、復甦和復興等意思。「剝」與「復」代表了淘汰與新生,目前這個預測,仍是東方西方共同的看法。
 
兩年前 (2007) 時我們看到上面的結果,就想「巽」為風,那可能的問題是什麼呢? 有從全球的暖化角度來思考,可是覺得要在短短數年之內,自然界有大幅變化似乎機會不大;再來是從病毒危害的角度,但面對目前的醫療控制技術發展,要造成全球新生態也不是容易的事;三是核戰的爆發等等…。其中我們有就「錢」的問題,加以確認。因為過去這五年來,全球陷入瘋狂的金融遊戲中,形成了多種泡沫化的問題。像這次的金融衝擊,企業紓困的作法,企業以銀行為back up(靠山),而銀行依靠政府為 back up,到最後連政府也無法負擔,要找誰為back up? 從現行的金融狀況來說,一國之力實在難以支撐,這力量不夠;像美國的美金浮濫、貨幣寬鬆,連國際合作也無法挽救,誰是最後的back up? 我們笑說,在美金紙鈔背後有「In God we trust」,若人世的努力無法見效,看來只有靠上帝了。
 
接下來問,是否為錢的問題? 若2012是否與錢有關? 得到
 
現代社會中,金錢只是紙上的數字,並不具有太多實體的意義;這個問題,似乎就是與「巽」的意象暗合。當全球經貿全部在綁在一起,大家相互套牢,絕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此卦中「比」就有「萬國、諸侯」的意象。其中「比之匪人,不亦傷乎?」就是找錯了合作的夥伴,造成了連動的傷害,因此爻變為「蹇」。「蹇」由字形看來,就是走不動、跛腳,無法邁進向前;針對「比變蹇」,有白話的詩籤點出:「蹇難先謀避,行舟風雨多;片帆撐巨浪,去計苦蹉跎。」看來真是大浪滔天,全球運轉不靈,各國得自求多福了。
 
2008年九月所發生的金融風暴,則以「臨」與「觀」卦來看,在十二消息卦中,八月時序為「觀」。而「臨」是指全球行之有年的國際貿易,強調開放、自由,金融的自由流動、不受限制。但「臨」卦中所講的自由是在有限度的管制之下,若無所設限過度後,則其殺傷力很大;像這次的金融衝擊。「臨」卦的卦辭中有「元、亨、利、貞」,表示生生不息的循環和推動力,但因過度開放而失控,則可能由大好變大壞,就是「八月有凶」的意思;在陰曆八月左右,一夕情勢逆轉。「觀」卦正是處於重大災難發生時,大家要冷靜觀察;面對重大風暴衝擊各處,地區也要能依各地不同情況應變。
 

在台灣過去十年間,有三次「八月之凶」的重大災禍,看來《易經》所言,似乎不是巧合,而是有觀察和統計後的結論。在1999年,中台灣發生百年難遇的921地震,正好處於陰曆八月。再過二年,911美國遭受恐怖攻擊,雙子星炸毀,摩天大樓半天不到就灰飛煙滅,以至到後來波灣戰爭,征戰連年。這一是天災,一是人禍。至於去年915金融風暴,代表了過度自由而失控;自由雖好,但放縱過度後,仍有不可挽回的後遺症。當然,「八月之凶」的說法,也有誤導和誤傳。在台灣過去有一本書叫「1995閏八月」,是當時對兩岸關係的悲觀預測,書中指出在當年陰曆八月,兩岸將有攤牌的可能。這本書當時在朝野中引起廣大的討論。時序至今也快15年了,傳聞已經過去,當年什麼也沒發生,兩岸的關係日漸和緩。唯一留下的結果是那本書大賣,作者賺飽了上千萬元人落跑、出走國外,可以說是「假易經、真發財」。

2003年前後SARS (非典) 流行時,當時社會心理的恐慌很大,我就在當時來討論「大陸未來10年內的經濟發展」,也就是從2003年看到2013年,看來未來十年內大陸的經濟情勢看好,正是不變的「隨」。「隨」有隨時變化、隨機應變,具有不斷彈性調整的能力。卦辭中除了有「元、亨、利、貞」外,還有「無咎」就是沒有後遺症,是《易經》中最好的現象,依時序來說,我們現在仍在其中。相對於大陸的「隨」,美國的情況則不甚樂觀。

 
「遯」就是有消退的意思,這表示未來美國對全球的影響力將大幅減弱。在此之前美國獨霸於世界的情況將一去不回,包括:大陸等新興經濟體,金磚四國崛起已成事實,在金融風暴發生前都尚且如此,風暴過後,則加劇其消退程度和速度。但自卦象來看,美國政府若能坦然面對,妥善處理,則未必不能走出新的康莊大道,就是「好遯」。爻動初、三、四爻,就說明美國朝野間的應對。最重要的是,四爻的領導班子,包括金融管理單位、聯準會等,若採行對的方向,其處理的智慧會影響到最後的結果,代表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這次衝擊若能藉此拋開包袱,則對美國長期發展看來,不一定是壞事。反過來說,若是處理得不好,則可能會有「否」的意思在,所以處理應對的態度和方法,決定了最後的結果。《易經》中從來不是機械式的宿命論定,認為人的努力是可以扭轉局勢,這其中留給人的應變空間是很大的。因此,主動、積極的態度,是可以有所改變,俗語說:「七分人事,三分天命」,人可掌握較多部份,但仍要視大環境的因素來決定整體成敗。所謂「君子吉,小人否」,就這次美國應對的財經政策,從卦象看,則會有「漸」的變化。「漸」後有「益」,代表美國在此十年之內,仍可能漸漸調整為一尾活龍。當然到底還是看歐巴馬如何應對,是好是壞由他們自己來決定。
 
至於另一個我們關心的問題,「美元未來的地位如何?」最近人行行長周小川先生也提出對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質疑,使得美元地位的爭論日益發酵,但未來會如何發展?由美元主導的情況會改變嗎? 可能再回到與黃金掛勾的作法嗎? 或是有新的主導貨幣出現? 這些問題,各家眾說紛紜,但若以此卦中美國經濟的發展看來,至少在2013為止,美元的主導地位應該是不會有所影響。就我個人進一步來看「人民幣取代美元」的可能性,恐怕是來日方長。當然《易經》所說的結果,並不一定是最後的結果,其中看人的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遲。
 
以下我把幾個大的問題,經過《易經》卦象的分析後,整理出來,提供大家參考。首先是「世界的經濟風暴何時方休? 」
 
2009〈屯〉4          → 回歸基本面
2010〈既濟〉1.3.5 →〈坤〉苦戰三年,疲憊不堪,厲行節約,民生困苦。
2011〈升〉2.3       → 新泡沫?
2012〈同人〉6       →〈革〉全球經貿窮極則變?
2013〈家人〉1.3.5 →〈剝〉保護主義
 
2009年為「屯」卦四爻,代表全球各國的執政高層,強調「回歸基本面」的普遍趨勢,有重頭開始、務實的意思;在作法上,從基本實體開始,也顯示出全球經濟,正在調整之中。2010年為「既濟」,就是渡過風暴、有機會能反轉回升。在爻辭中有「苦戰三年」的象,也暗指自07到09年間,全球在經歷風暴後的疲憊。普遍的作法都是以省錢、節約來應對,而且民生基層也相當困難。到後年(2011),才有「升」象,代表有高度成長的機會,能自谷底回升。在「既濟」後開始回「升」,可能也代表各國所砸下的5兆美金的效應開始發酵。
 
但是,「升」也有意含新的泡沫的可能出現,這是過去的舊問題浮現? 還是所採行的解決方法不對,以致產生後遺症? 無論如何,看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考驗連連。在2012與2013 年時又可能爆發新問題,原來的解法看來是行不通了。由「同人」而「家人」,看來保護干預、貿易壁壘終究勢不可擋,將走到「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處境。原先以自由開放、四海一家的「同人」,希望藉由減少設限的作法,並不能減輕傷害,於是退縮回來設立門檻。「家人」代表世界將由整體走向區域,雖然就長期角度來看,並不是好現象;但至少在短期上,可以減少失血。這個問題,在G20中已經有所警覺,但想要防止,看來並不容易。就目前的形勢上來看也是如此,外貿退位、內需掛帥。各國為何一致看好中國? 並非由於此次金融風暴,而是在更早之前,就看到大陸的內需市場,包括:開發內陸、大西北的政策。今年大陸所投入的四兆人民幣,看來也會發生效益,加重「外貿受挫,內需為主」的態勢。因此,我特別就「中國大陸未來是否為世界的中流砥柱」提問,整理出未來五年的變化:
 
2009〈大有〉1.6       →〈恒〉雖艱無礙,長久穩定,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2010〈蠱〉3.6→〈升〉   →〈師〉深化改革,繼續成長,組織動員。
2011〈履〉1.6          → 履險如夷,和平致泰。
2012〈萃〉              → 精英匯聚,出類拔萃,一枝獨秀。
2013〈未濟〉2.6       → 脫險至明,必有餘慶。
 
2009年的表現,看來當然是沒問題;「大有」就是《禮記》所言「禮運大同篇」中的境界,說明全球經貿互動日益重要。「大有」中又有「恒」象,就是長久穩定的意思,過程中雖有艱困,像是沿海受到衝擊而關廠、倒閉,但宏觀來看,對整體的表現並無重傷。特別是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並不是迷信,而是「天助自助」的意思,與各位校訓「自強不息」是異曲而同工。而明年則需要開始對國際社會,承擔應有的責任。這個形勢在明年開始會有更重要的角色,而內部的政經、社會體制的深化改革,也是重點,這樣才能應因世界需求。自卦象來看,相信也是可以達成,以活力、創意來面對未來全球的託負。
 
2011年則是「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的象,「履」就是有「履險如夷,和平致泰」的意思。在《易經》中有卦序來說明先後因果的關係,如果真能做到了「履」接下來就是「泰」。2012年的萃是出類拔萃、菁英相聚,擺脫了難關,安然渡過後,在2013年則為「未濟」。這就是說明,面對12-13年間的世界保護主義,中國大陸應該也是可以順利過關,爻中有「喜樂慶功」的景象。但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簡單瀏覽一下這些結論所推衍的卦象,從2008年的「需」開始,到2013 年的變化。
 

在此,我們另外插入一個主題,就是在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時,所討論的金融流動性問題;全球五大央行曾投入超過1500億美金,來刺激金融的流動性。我在台灣有一位金融界的學生,曾在2007年就提出此一問題,當時就得到不折不扣的「困」卦,代表一個難解的困局。

「困」就是水乾而沒有流動性,2008年全年均是如此。「困」中有「渙」象;「渙」就是指出風吹過水面,呈現同心圓的波浪而散播天下。這就說明此次以美國為災難中心的問題,將會影響到全世界。而且,這個卦象在2007年底就指出這個問題,「困」所帶來泡沫化的問題之前,正是因為「升」的不斷膨脹,而「困」的影響會蔓延到世界。學習《易經》的好處在於,對於問題可以預測,也可以即早做準備,不會輕舉妄動。直到去年金融問題全面爆發後,我們針對同樣的問題,再問一次。得到的結果也沒有好多少,就是「蒙」卦。「蒙」是形勢不明、看不清走向,代表蒙昧無知的意思。「蒙」卦的卦象是內險外阻,但動五爻「童蒙,吉」有「順以巽」。指出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世界領導人,在此應當是指歐巴馬,要能夠做到集思廣意,面對經濟問題,就能夠順利解決。其中最主要是要能學習、態度謙虛,那麼整個經濟體的發展,就可以有「吉」的象。其中也有「渙」的象,說明問題也是會傳播到天下。不過,在2007年時美國總統是誰尚未有定論,只知道是一個老人、一個女人和一個黑人間的競爭。希拉蕊出局後,只剩下了一老一少對峙的局面。但是《易經》所傳遞出的訊息,遠比我們所知更為豐富;相對於麥坎,歐巴馬可以說是小孩。「童蒙,吉」雖指出領導人應能謙虛以對的話,則可以轉危為安的意思;但就「童蒙」而言,在當時也就暗喻了新任美國總統,應該就是歐巴馬了。

另外,我們常說「否極泰來」,但事實上往往不是如此。在《易經》中則認為是「泰極否來」,因為要能長期地持盈保泰並不容易,當發展到高點之後,就會開始下墜到谷底。而在谷底時間非常長,要經歷很久很久,才有可能復甦回升。這也提醒我們,人生得意的時間不長,但失意卻可能要很久才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因此要能把握手邊的每一個機會,得意時不驕縱、不自滿,失意時不喪志,視為平常。
 

對於「美國總統歐巴馬,能否救起美國經濟?」,此卦的結果顯示,恐怕他不能做到,無論是否連任,在任期內可能都無法將美國經濟起死回生。「大過」,就是超乎尋常的負荷,扛不起來。所以在爻辭中,有「棟橈」就是彎曲、bending,受重壓久了,就容易疲乏或折斷;而且又說「不可以有輔」,也就是找怎樣的人都幫不了忙,無論是諾貝爾獎的得主、經濟專家也都是一樣。最後折斷,還是陷於困境。

雖然如此,美國經濟在歐巴馬手上無法好轉,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幸災樂禍的時候,反而是提供了迎頭趕上的機會。身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一年的GDP約14兆美元,第二的日本約4.8兆,而中國的GDP約4.4兆美元。無論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是否能保八,要趕上日本都是輕而易舉,在二年內就必定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甲午戰爭後一百多年,等到這天的來到,實在令人欣慰。但對美國的差距,客觀地來看,還是有三倍左右。中國未來暢旺的運勢,配合上這樣的衝擊,造成美國反轉消退,使得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又再拉近一步。不可否認,美國在人才、資源和國際形勢上,佔有相當的優勢,國民平均所得高達四萬五千美元;中國因為人口眾多,在宣佈進入小康後,國民平均所得也不過3000美元。無論從整體或個別的數字上來看,要追上美國,並不容易。有專家原本預估要到本世紀中葉,也就是2050年後才有可能。但事在人為,經過這次的衝擊,造成人民幣與美元間的漲與消,現在有些專家已經調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時間為2020年,未免過分樂觀。但無論如何,這個2050年的時間表必然能提前追上,但不能掉以輕心。近代中國一直陷於救亡圖存的情況下,發展到今日,可以說是到達太平盛世的規模,雖然仍要一段時間趕上美國,無論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必能看見。老牌霸權英國更慘,我有位在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同學,是北大教授巫和懋,根據他們第一線的數據分析,看一國負債,除了國債之外,還要包括企業債與民間債等,才能真實呈現國力的表現。美國整體總負債是全年GDP的3.5倍,也就是約50兆美金,想想一個美國欠了全球各國近50兆,而中國是最大的債主。英國總負債則是為全年GDP的5倍,英美相依,火燒連環船,這次受傷更嚴重,現在人戲稱英國為「歐洲病夫」。想想他們要怎樣辛苦才能還錢,而且是一代接一代地還。來到廈門,想到當年五口通商、南京條約,那時的英美霸權,如今陷入困境,實在叫人警惕而不能幸災樂禍。對於強權的盛衰不知如何解釋,就說是福建先賢林則徐的英靈不滅吧。對於此次的金融海嘯衝擊,我有幾個在英國金融界服務的朋友都感嘆,未來金融業是否還能存在? 我相信金融業必然存在,只是遊戲規則會改變。時代的變動快速,吸收資訊往往來不及,在金融風暴出事前,我才讀完葛林斯潘所著的〈我們的新世界〉,還來不及細想其中論點,就因為過度自由化所造成的危害,推翻了他的論點。股神巴菲特的自傳〈雪球〉還未能讀完,看到他的企業似乎又出問題,這一切的變化,似乎快到讓我們幾乎無法掌握。

 
再來就談一談「大國和平崛起」的問題,這以《易經》中的易理分析而來,說明國家在高度成長後,必然可能有二種選擇:一是和平崛起的可能,再者是用非和平手段,必須透過戰爭等的方式來達成。

在央視所推出「大國崛起」的系列中,可以看到近五百年來的強權興起,都是透過非和平的手段,從西、葡盛世開始,一直到美國都是如此。換句話說,「和平崛起」的概念是史無前例的,雖然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卻無人可以做到,都一味走上霸權的宿命。「升」卦中「升虛邑」就是指由戰爭、衝突中,爭霸中崛起;而「孚乃利用禴」就是以和平的方式來獲得各國敬重,以為共主,可惜在歷史上都還沒有出現。但史無前例,並不代表不可能產生,若我們真能做到,必是光耀史冊、開創人類文明新頁。但相對的風險高、所遭受的阻力和難度亦不小,需要更深層的智慧。。「升」卦前有「姤」卦,代表百年難得的戰略機遇,接著是代表菁英彙萃的「萃」卦,能利用難得機遇,加上菁英的人才支援,「升」的態勢才有可能,使國力提升。「升而不已必困」,若是一味追求自我膨脹,則必然泡沫破滅的一天。中國近代發展至此,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未來全面小康社會,經濟實力坐二望一,若仍陷在只從經濟、富強的層次來看問題,則其發展必然有限,又走回霸權的宿命。就「富強與文化」的關係來看,有「豐」卦的象,代表強權的興起,不只是要靠硬實力,更要軟實力的配合,才可能壯大和長久。

 

「豐」卦外震,代表剛性、威勢的實力,也就是hard power;但光有「震」不能夠保證一定能維持恒久。內卦為離,代表是文化、人民的象徵,也就是soft power。《易經》中認為,必須要能軟硬配合,有基本對外的硬實力後,配合上深厚的文化底蘊、文明力量,有其民族的特色、優性,二者缺一不可。在觀察這個問題時,我想起鄧小平先生說過一段話,大意是說「中國要發展經濟富強,必定要埋頭苦幹;即使能有朝一日達成目標,也不與列強起衝突、特別是不與美國爭強,將來甚至於也可宣稱永不稱霸」,這樣的思考,是有很高的智慧。從《易經》上來看,無論在那一方面稱霸,包括:軍事、經濟等,都不會長久保持,必定有所盛衰。相對的,在西方的思考中,則多半以稱霸、求勝為目的。中國有王道和霸道的思想,特別偏重在不以強凌弱、眾暴寡的王道大同境界,像〈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情景。人類經由不同階段的發展,有沒有可能實踐這種理想;而這種理想的實踐,有沒有可能這對發生在中華民族未來的走向?
 
霸圖與王道
Ÿ             〈豐〉極轉〈旅〉→ 失時、失勢、失位
Ÿ             〈豐〉錯變〈渙〉→ 分崩離析,化散四方
Ÿ              滿招損,謙受益
Ÿ             〈豐〉彖傳:「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Ÿ             〈謙〉:亨,君子有終。同人 → 大有 → 謙
Ÿ             〈謙〉大象傳: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豐」卦中若失去了文化的底蘊,則不能維持太久;在「豐」卦後所接著就是「旅」卦,代表失時、失勢、失位的現象。我們看到許多美國大公司,在這次金融衝擊中可以從排頭變排尾,很大一部份的因素,就是因為窮奢極慾、無限擴張的後果,則必然走向頹傾。另一方面,「豐」卦也可能走向「渙」的結局,也就是分崩離析、四分五裂,無法一直維持龐大的格局;像是前蘇聯這麼大的加盟體,在經過分解後,國勢一落千丈。這其中由「豐」而「旅」,或由「豐」而「渙」的道理,就不是簡單數語可以說明清楚的。不過,還是可以用中國一句老話「滿招損、謙受益」來概括。驕傲自大必有所折損而不能長久,謙虛而容人則必得善終。「謙」卦在《易經》中就是代表一種和諧的平衡,包括:人與人、人與自然,都可以得到一種圓滿而和諧的發展。也正因如此,「謙」卦全卦均吉,是《易經》中最好的卦。因此,若「升」的和平崛起,能配合上文化的底蘊,國勢自然可以豐盛。這文化的底蘊,來自於「復」卦中對文化的復興和重新認識;兩者能配合恰當,就是「泰」的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了。
 
 
最後簡單看看兩岸關係的發展,我以「滔滔兩岸潮」為題,來說明過去「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複雜關係。在《易經》中有四個卦,原本是一家人,但後來因故變化,分別是「家人」、「睽」、「蹇」和「解」卦。這原本的一家人,後來起了家變,鬧了內爭以至於反目後,結果大家都沒落到好處,都走不動了,這些內耗,甚至於造成他人的漁翁得利、所以到最後徹底要解決這個問題,正是這四個卦象的意義。近來兩岸關係快速發展,越來越熱絡,互信互利的基礎上,正是由「小畜」而「大畜」的象。而在2007年期間,台灣大選之前,我們並未知道國民黨與民進黨何者將會勝選,但就兩岸間的互動與開放,我們曾問「2012年前是否兩岸可以達成三通?」,這個答案,就是由「升」卦而「既濟」,其中亦包含有「謙」卦的象,也就是代表有百分之三百的把握,兩岸在2012年前必能達成三通,而且可能提前實現。就我學易的過程中,就常關注兩岸三通的問題,每一年都會問這個問題,盼了十幾年,都沒有結果。直到這個卦象出現,才真正為這個問題劃下完美的句點,而且不可能走回頭路。最後,為大家簡短報告「中國大陸未來三十年的國運?」,這是在95年時所問,得到的是「豐」卦,其中的運作還有「復」卦的象,有剝極而復、民族復興之意。而就「未來兩岸十五至二十年的互動」就是「渙」卦,其中有「元吉」、「光大」等,都代表終有善解。特別是「匪夷所思」一句,代表未來兩岸解決的方式,可能超出所有人的想法,由天意所促成。當然我們樂見兩岸的紛爭終能有解,自然台獨是不可能,但這可能不是我們所能預測,一如此次金融風暴的發生。就我個人的看法是認為若海內外華人,若能利用這次崛起的機會,能好好把握,有更深刻的體認,相信中華民族的強盛興起,將至少維持三百年到一千年的時間。今天適逢廈大八十八周年校慶,「八八」也諧音「發發」,在此,也祝廈大校運昌隆、自強不息,止于至善,謝謝各位。
 
 
 
 
 
 
 

置頂文章 98/5/28 中時頭版:劉君祖大陸講易經 黨政高官瘋國學

人氣8616
fernando - 媒體報導 | 2009-05-28 10:54:42

98年5月28日

中國時報頭版 -- A1要聞: ■ 劉君祖大陸講易經 黨政高官瘋國學

◎內文 --  A17版 大陸新聞:

國學熱潮興起 黨政機關熱中

【亓樂義/專題報導】 

不久之前,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劉君祖獲邀到廈門大學「南強論壇」,發表《由易經看世界大勢與民族復興》的專題講座。這是台灣易經界首次登上大陸重點大學的學術殿堂,聽眾來自產、官、學各界,全場座無虛席,引起轟動。.....內文詳見中時電子報

置頂文章 劉君祖老師廈門大學南強講座

人氣3386
fernando - 最新講座 | 2009-03-25 16:10:00

 

 老師接受廈門大學南強講座之邀請,於200947下午1430 章州分校發表第一場演講,48晚上1930廈門大學建南大會堂發表第二場演講,題目:「由易經看世界大勢與民族復興」

  

演講會場之照片

 

 

 

 廈門大學目前是中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也是中國“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教育部、福建省、廈門市共建)的一批高水平大學之一。

 

 

『南強講座』是廈門大學最高規格的講座。(林佩莉學姐攝于廈門大學)

南強學術講座名稱取自【中庸】 子曰:「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

 

  

廈門大學校園(林佩莉學姐攝于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簡介(林佩莉學姐攝于廈門大學)

 

 

 

 演講會場-建南大會堂(林佩莉學姐攝于廈門大學)

 

 

建南大會堂-下層約三千人,上層約二千人。(林佩莉學姐攝于廈門大學)

 

 

 

 建南大會堂的第二層(林佩莉學姐攝于廈門大學)

 

 

 

 

置頂文章 刘君祖老师厦门大学南强讲座(简体版)

人氣2538
fernando - 最新講座 | 2009-03-25 16:08:15

 

 老师接受厦门大学南强讲座之邀请,于200947下午1430 章州分校发表第一场演讲,48晚上1930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发表第二场演讲,题目:由易经看世界大势与民族复兴

  

演讲会场之照片

 

 

 

 厦门大学目前是中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教育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建)的一批高水平大学之一。

 

 

‘南强讲座’是厦门大学最高规格的讲座。(林佩莉学姐摄于厦门大学)

南强学术讲座名称取自【中庸】 子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厦门大学校园(林佩莉学姐摄于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简介(林佩莉学姐摄于厦门大学)

 

 

 

 演讲会场-建南大会堂(林佩莉学姐摄于厦门大学)

 

 

建南大会堂-下层约三千人,上层约二千人。(林佩莉学姐摄于厦门大学)

 

 

 

 建南大会堂的第二层(林佩莉学姐摄于厦门大学)

 

 

 

 

[好消息] 莊子班復課公告:譚老師已訂於5/26 星期三下午兩點復課,請點選看詳情...

人氣4957
fernando - 最新課程 | 2010-05-07 13:37:47

譚老師已訂於5/26 星期三下午兩點復課,為感謝各位同學耐心久候,莊子必須加課上完的部份譚老師將不收取費用,敬請期待~ ^^

[公告] 98.04.07劉老師廈大演講-由易經看世界大勢與民族復興(簡體版)

人氣3174
htlaw - 最新講座 | 2009-07-13 15:10:16
君祖老师厦门大学演讲~「由易经看世界大势与民族复兴」
 
王主任、厦大漳州校区的各位领导、先进,还有各位在场年轻的同学们,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来厦大参与「南强论坛」。「南强」一辞与我个人在做学问的历程中,有些因缘,因此,在数月前得知要来参与此次论坛,心中也感到莫名的巧合。「南强」一辞,语出《中庸》,意为「南方之强」,其原文为:
 
子路问强。子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
 
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史记》中〈仲尼弟子列传〉的记载,是一个勇于提问、性情刚毅直率的人。这段他向孔夫子「何谓强者」的提问,也多少是源自对自己说到做到、勇于实践的自信,是否足以作为「强者」? 孔子就以「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作为「南方之强」的代表;讲求以柔克刚、谈包容忍让。这样的想法,较切合道家思想 – 是能以灵活的方式,因应外在形势;孔子藉此教导子路应变的韧性、教化内涵。「不报无道」,是指受到不平的对待和委曲时,心中不以为意,对于有智慧、有上进心的君子而言,不会因此而产生冲突、采取硬碰硬的作法。相对于「南方之强」,「北方之强」所崇尚的是一种「披挂上阵、逞凶斗狠」的勇气,讲的是当遭受不平的对待,要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忍不下一口气;而对于可能遭受的伤害,毫不在乎。这是一种刚强的强者表现,较符合北方民性。「而」同「尔」,意思是指子路,说像你一样的,是北方之强,不为夫子所认同。
 
「强哉矫」则是孔子所认为真正的强者,是要与外界和谐不起冲突。「和而不流」是说虽然不一定认同对方、但却可以包容不同,不妨碍彼此的互动。「和」字的意思,与《春秋》中「和而不同」一致,都是主张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可以容许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主张、特色,而不会产生冲突。「中立而不倚」,则是指持「中道」,对自己所认同的原则,不会因为遭受任何变化而偏移、倾倒。这样态度,与后来《孟子》中大丈夫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概念是一贯而来。
 
我个人在三十多年前在台湾大学研究所求学时,并非文史哲本科背景,是到后来藉由向非学院中的老师学习,才开始有系统接触中国文化经典、诸子百家。四书算是深入中国文化的入门之钥;因此,很快就在《中庸》中读到此段,我个人觉得十分向往,特别以此刻了一个书印「一介南强,自正性命」,自许能以「南强」为榜样,在人生中能充分了解自己,坚持走适合自己走的路。「自」即「自强不息」,「正」取自《易经》「干」卦中「各正性命」之故。当自己读到好书时,才加盖书印,作为标记。
 
《易经》可为中华群经之首,其历经数千年来集体创作的智慧;其中在首卦「干」《彖》传中有:
 
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易经干卦彖传》
 
在贵校厦大校训中「自强不息」,即来自「干」卦《大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中所谈到就是「干」卦所代表天道、自然宇宙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创造历程。在卦辞「元、亨、利、贞」更具体表现了这种特质,而《彖》传中有深刻的
阐述,其中也谈到领导统御的概念,包括「统天」及「御天」,这个说法深深影响了中国政经的思想;像是作为明清政经中心的北京故宫三大殿,「太和」、「保合」及「中和」的命名,就是源自于「干」卦《彖》传的经文。
 
「干」卦中谈「干道变化」所强调是「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改,若行有余力,进一步要创造发挥。「各正性命」则说明不必要求众生一致无二、千篇一律;可以容许有各民族文化间有不同特色,正因有「各正性命」的独特风格,各有坚持、维持其固有,同时又能和谐相处;才是保有永远的和谐。「太和」即是最大和谐,代表既有保有个人特色,也不影响各群体间相处;应用在国际现势上,就是「和平共存、世界大同」,所以为「万国咸宁」。
 
今天接下来要谈的内容,主要是依我个人研究《易经》研究三十五年经验,根据其中理、气、象、数,就此次金融风暴的影响与各位分享,并藉此看未来五年 (自2009-2013) 整体国内外的情况。以下仅先就《易经》的基本认识,作简单介绍:
 
《易经》内容一点都不简单,这么难还叫「易」经,为何不叫「难」经? 这点也是令人玩味。基本上,《易经》从符号而经文,代表是基本架构;而另有十篇翼传,是用来解释《易经》中的含意。先符号而后文字是《易经》与其它经典不同之处,最早成书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六七千年前三皇五帝的时代,那时候尚未有文字出现,但人类存在多时,并已发展出语言、思想。透过这一套符号系统,来记录人情人性、人与宇宙间的互动过程。直到四千七百年前左右,仓颉造字后,大家再用文字把《易经》中的含意描述出来,发展出经文、卦、爻辞等。后世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兵法运用、甚至于中医养生都深受影响。在《易经》每一卦中,不过几十字;六十四卦也仅四千多字,比老子五千言还少,但其中意含,取之不竭、发挥不尽。真让我们不由怀疑在上古时代,那么艰难的物质环境中,古人是何等聪明,产生出如此经典?
 
以「干」卦结构为例,由六划卦的符号开始,加上卦名、卦辞部份,以「元、亨、利、贞」说明「开始、发展、结束、再开始」的循环。另外有爻题、爻辞;在「干」卦中特别有用九,作为结论。「干」卦全卦以「龙」为取象,象征宇宙中各个不同情境 (situation),有可能相当艰难。《易经》利用卦辞作宏观、整体地描述每一情境的内容,以便进一步预测未来发展,教导我们对策,掌握大环境的大势所趋。符号中「一卦六爻」,卦辞为宏观,爻则是细分整体的微观态度、操作层次,按部就班指导人如何应对 (how to do) – 人生面临此爻情境,当然会彷惶,藉由爻辞的指点避免亡羊歧路。当然,各位看到「干」卦中的各爻辞,也有很多应用在小说上,像金庸武侠中「北丐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就来自于此。
 
上卦 (四、五、上爻)中,最高领导只有一个,以九五「飞龙在天」为例,代表最高层领导阶层,又称「君位」,有「九五之尊」之意。位处君位,代表权力大,拥有资源多,但成败相对由一人承担,一点也不轻松,是整个组织的领导中心、最后决策者。上卦所形成的领导班子,四爻为执政团队,代表内阁、国会,是五爻所发交执行的左右手。上爻虽位处最高的位置,却代表已离、退的位置,象征经验丰富、具有实务能力,但已不在位,仅受四、五爻的咨询,又称「大老」。每一卦这样的立体结构,小到家庭,大到联合国的复杂组织,均可适用;由此位阶所呈现的立体模型,无论是在朝、在野的互动,高层与基层的应对,政府和民众的沟通,都可藉由上、下卦来呈现所具有的资源和实力,甚至于也可代表国际与国内间各种情况。
 

最后在《易经》基本认识上,要谈到是「时机、时势 (timing)」的问题。易经最重要的问题,是时机。正是「Timing is everything.」人生在面对重大时机时、要做出重大决定,这个时机点往往稍纵即逝;组织或个人,若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能够处理得宜,就可能化危机为转机。化为个人的前程发展,如何在适当的时机,把自己安排到最好的位置,也是《易经》中谈「时、位」的意义。就中国的哲学上,在各方面都谈「刚柔互济、阴阳合和」;表现在历法上来说,也是一向实行阴阳合历的方式。

  
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最底下的阳爻,象征生机成长,虽有代表负面的因素的五个阴爻压着,但已逐步松动。在《易经》中谈恢复,并不是回到过去的旧观,而是有创新的意义,代表与时俱进的调整。「剥」则为阴历九月,「剥」卦有浩劫之象,带有很重的杀气,也就是天灾人祸、受创严重,从卦象上看,最上爻一阳独撑,而下方全部掏空,代表资源消耗殆尽,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像是此次的金融海啸。然而,《易经》中有「剥极而复」,就是指出只要处置得宜,再大的浩劫也会平复、社会会回归常轨、景气也会回春,我们的生活终会回复正常。另外,「干」为六阳、「坤」六阴,分别为阴历四月及十月,正好相对。「坤」象征阴柔之弱,却柔能克刚、藉力使力,吸纳别人资源转为自己的力量而壮大。这十二个月份的卦象,称为「十二消息卦」。「消」有「消灭向下」;而「息」就是生长,生息。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自然天候循环变化与中医所言「身体的小宇宙」息息相关,但巧妙的是,这往往也与人文世界中的周期变化,例如经济的景气荣枯、政治变化相互呼应,值得我们参考。
 
目前所发生的金融风暴,其实早在二、三年前,我们就已经注意到有这个现象,而且多少也猜测到与金融相关。在去(2008)年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爆发危机开始,一连串泡沫化的问题浮出台面,并瞬间蔓延到全球。这个冲击会持续有多久? 各国专家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我们除了面对问题外,想知道的是在这个冲击之后,全球景气是否能回复? 而回复后的情况又是如何? 依《易经》「剥极而复」的概念来思考,即便恢复后的世界,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况;经济生态会改变、游戏规则会调整。这个现象,正可以引用毛泽东所言「换了人间」一辞中的情境来描述: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上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1954夏北戴河
 
金融问题的发生,恰如完美风暴 (Perfect storm)所述因缘俱足,与辞中「白浪滔天」的无边无际、一片汪洋,看不到未来前景的景象,不谋而合。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平复后的新世界,会有怎样的变化? 对于自己该要如何生存、保持竞争力? 所以「换了人间」,希望藉由《易经》的启发,在长期研习的情况下,能够面对挑战、适应新的生态。接下来,我们要来研究的问题是「2012年是否有世界文明大浩劫?」。这个说法,不论东西方预测家均有共同的看法,表示在2012年前后,会发生重大的天灾人祸,由于长期发展下来,所累积的问题,无论是自然的、生态的、或是人文社会中的制度等等,都会在此刻一并爆发开来。这究竟是神话?或是迷信? 抑或是对人的提醒? 希望能尽早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在我们北宋时期,距今约八、九百年前,有易经大家叫邵康节,他利用《易经》的卦象,掌握时代的运势,在《皇极经世》中,提出他的预测;其中有大的时代循环,也有深入至流年预测。经过了近千年的时间,有其一家之学的独特心得,从2008年起,他所预测的大势如下:
 
2008〈豫〉:预测、预防、备战
2009〈观〉:观察、反省、化解
2010〈比〉:国际合作、区域联盟
2011〈剥〉:倾颓毁灭、岌岌可危
2012〈复〉:一阳复始、万象更新              ──邵康节《皇极经世》
 
2008年的「豫」代表预测、防范之意;去年915的金融风暴发生,其实事件的征兆早在 2007年底就被世界各国政府所注意到,金融流种动性的问题;因此,各国相对也采取了措施。邵康节的「豫」,正好言中这个现象。但结果有无成效? 可惜并没有防范到金融泡沫化的问题。连动债的商品设计,自2002年起就开始盛行,当时全球的规模约在100兆 (万亿)美金,然而,时至2008年时,全球规模已膨涨至500兆美金,金融的问题严重,使得全球已陷入一个无底洞。这原来没有的钱,却在帐目上流动,英美各国虽有所警觉,却没有发生效果。到了2009年,卦变为「观」,代表需要冷静观察,来化解、处理问题;时序正好是阴历八月,《易经》上有「八月有凶」的说法。面对这么大规模的问题,绝不是单一国家所能承受与解决,要能收拾残局,必须全球各国通力合作。「比」是「国际合作、合纵连横」的卦象。而问题之大且复杂,到2011年尚未能有效解决,因为「剥」正是资源流失,岌岌可危之象。幸好,「剥」后能「复」,就是无论伤害有多大、企业、政府所受的冲击,都仍然会有恢复的可能,因此2012年的卦象为「复」。我们在看邵康节千年前的预测,在排列其中的各个卦象,与我们生活周遭实际发生的例子相互呼应,不由得感叹这《易经》中的奥妙。
 
接下来,我们就前面所发展出来的问题,以《易经》做一系列的探索,向各位说明。首先就前面的问题,「2012年真有浩劫?」加以确认,当时就此传闻,我们藉由《易经》中「理、气、象、数」的方法,来提出问题。《易经》原本就是一个问答集,也就是 Question & Answer。因此针对一个问题,可得到一个卦象,利用这个卦象,去解读这个问题。当时金融海啸爆发,我们就思考2012年的浩劫是否提前,以致于人类社会可以避开传言中2012的那一关呢? 从刚刚我们所看到邵康节在2011年到2013年中的预测,似乎又不是这样。那么,会是去年重大的金融危机,还有新的状况发生? 或是各国所实行的应对方法,又出现问题? 我们得到的是「巽」卦:

「巽」为为风,代表有快速的意思;又因为风的无形无象、随时转变,因此问题可能是长期隐伏所累积而成的。在《易经》中,卦与爻是可以相互变化,特别是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卦的变化。因此,《易经》中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可能发展出来的卦象,共达四○九六种,几乎穷尽人世间一切的现象。这个「巽」的卦象,就说明2012年所可能发生的问题,具有无形无象的特性,没有爆发时不易察觉;一旦爆发后,其影响力足以产生新生态。「颐」就是生态的概念,代表一种相互依存、密切连系的状态。由「巽」而「颐」,正是前面谈到「换了人间」的情势,完全是新的规则主导。「颐」又是「剥」与「复」的综合,代表实力大缩,有人遭此劫难会退出,而有人则能成功面对。「复」有复活、复苏和复兴等意思。「剥」与「复」代表了淘汰与新生,目前这个预测,仍是东方西方共同的看法。
 
两年前 (2007) 时我们看到上面的结果,就想「巽」为风,那可能的问题是什么呢? 有从全球的暖化角度来思考,可是觉得要在短短数年之内,自然界有大幅变化似乎机会不大;再来是从病毒危害的角度,但面对目前的医疗控制技术发展,要造成全球新生态也不是容易的事;三是核战的爆发等等…。其中我们有就「钱」的问题,加以确认。因为过去这五年来,全球陷入疯狂的金融游戏中,形成了多种泡沫化的问题。像这次的金融冲击,企业纾困的作法,企业以银行为back up(靠山),而银行依靠政府为 back up,到最后连政府也无法负担,要找谁为back up? 从现行的金融状况来说,一国之力实在难以支撑,这力量不够;像美国的美金浮滥、货币宽松,连国际合作也无法挽救,谁是最后的back up? 我们笑说,在美金纸钞背后有「In God we trust」,若人世的努力无法见效,看来只有靠上帝了。
 
接下来问,是否为钱的问题? 若2012是否与钱有关? 得到
 
 
 

现代社会中,金钱只是纸上的数字,并不具有太多实体的意义;这个问题,似乎就是与「巽」的意象暗合。当全球经贸全部在绑在一起,大家相互套牢,绝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此卦中「比」就有「万国、诸侯」的意象。其中「比之匪人,不亦伤乎?」就是找错了合作的伙伴,造成了连动的伤害,因此爻变为「蹇」。「蹇」由字形看来,就是走不动、跛脚,无法迈进向前;针对「比变蹇」,有白话的诗签点出:「蹇难先谋避,行舟风雨多;片帆撑巨浪,去计苦蹉跎。」看来真是大浪滔天,全球运转不灵,各国得自求多福了。

就2008年九月所发生的金融风暴,则以「临」与「观」卦来看,在十二消息卦中,八月时序为「观」。而「临」是指全球行之有年的国际贸易,强调开放、自由,金融的自由流动、不受限制。但「临」卦中所讲的自由是在有限度的管制之下,若无所设限过度后,则其杀伤力很大;像这次的金融冲击。「临」卦的卦辞中有「元、亨、利、贞」,表示生生不息的循环和推动力,但因过度开放而失控,则可能由大好变大坏,就是「八月有凶」的意思;在阴历八月左右,一夕情势逆转。「观」卦正是处于重大灾难发生时,大家要冷静观察;面对重大风暴冲击各处,地区也要能依各地不同情况应变。

 

在台湾过去十年间,有三次「八月之凶」的重大灾祸,看来《易经》所言,似乎不是巧合,而是有观察和统计后的结论。在1999年,中台湾发生百年难遇的921地震,正好处于阴历八月。再过二年,911美国遭受恐怖攻击,双子星炸毁,摩天大楼半天不到就灰飞烟灭,以至到后来波湾战争,征战连年。这一是天灾,一是人祸。至于去年915金融风暴,代表了过度自由而失控;自由虽好,但放纵过度后,仍有不可挽回的后遗症。当然,「八月之凶」的说法,也有误导和误传。在台湾过去有一本书叫「1995闰八月」,是当时对两岸关系的悲观预测,书中指出在当年阴历八月,两岸将有摊牌的可能。这本书当时在朝野中引起广大的讨论。时序至今也快15年了,传闻已经过去,当年什么也没发生,两岸的关系日渐和缓。唯一留下的结果是那本书大卖,作者赚饱了上千万元人落跑、出走国外,可以说是「假易经、真发财」。

 

在2003年前后SARS (非典) 流行时,当时社会心理的恐慌很大,我就在当时来讨论「大陆未来10年内的经济发展」,也就是从2003年看到2013年,看来未来十年内大陆的经济情势看好,正是不变的「随」。「随」有随时变化、随机应变,具有不断弹性调整的能力。卦辞中除了有「元、亨、利、贞」外,还有「无咎」就是没有后遗症,是《易经》中最好的现象,依时序来说,我们现在仍在其中。相对于大陆的「随」,美国的情况则不甚乐观。

 
「遯」就是有消退的意思,这表示未来美国对全球的影响力将大幅减弱。在此之前美国独霸于世界的情况将一去不回,包括:大陆等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崛起已成事实,在金融风暴发生前都尚且如此,风暴过后,则加剧其消退程度和速度。但自卦象来看,美国政府若能坦然面对,妥善处理,则未必不能走出新的康庄大道,就是「好遯」。爻动初、三、四爻,就说明美国朝野间的应对。最重要的是,四爻的领导班子,包括金融管理单位、联准会等,若实行对的方向,其处理的智慧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代表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这次冲击若能藉此抛开包袱,则对美国长期发展看来,不一定是坏事。反过来说,若是处理得不好,则可能会有「否」的意思在,所以处理应对的态度和方法,决定了最后的结果。《易经》中从来不是机械式的宿命论定,认为人的努力是可以扭转局势,这其中留给人的应变空间是很大的。因此,主动、积极的态度,是可以有所改变,俗语说:「七分人事,三分天命」,人可掌握较多部份,但仍要视大环境的因素来决定整体成败。所谓「君子吉,小人否」,就这次美国应对的财经政策,从卦象看,则会有「渐」的变化。「渐」后有「益」,代表美国在此十年之内,仍可能渐渐调整为一尾活龙。当然到底还是看欧巴马如何应对,是好是坏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至于另一个我们关心的问题,「美元未来的地位如何?」最近人行行长周小川先生也提出对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质疑,使得美元地位的争论日益发酵,但未来会如何发展?由美元主导的情况会改变吗? 可能再回到与黄金挂勾的作法吗? 或是有新的主导货币出现? 这些问题,各家众说纷纭,但若以此卦中美国经济的发展看来,至少在2013为止,美元的主导地位应该是不会有所影响。就我个人进一步来看「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可能性,恐怕是来日方长。当然《易经》所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最后的结果,其中看人的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迟。
 
以下我把几个大的问题,经过《易经》卦象的分析后,整理出来,提供大家参考。首先是「世界的经济风暴何时方休? 」
 
2009〈屯〉4          → 回归基本面
2010〈既济〉1.3.5 →〈坤〉苦战三年,疲惫不堪,厉行节约,民生困苦。
2011〈升〉2.3       → 新泡沫?
2012〈同人〉6       →〈革〉全球经贸穷极则变?
2013〈家人〉1.3.5 →〈剥〉保护主义
 
2009年为「屯」卦四爻,代表全球各国的执政高层,强调「回归基本面」的普遍趋势,有重头开始、务实的意思;在作法上,从基本实体开始,也显示出全球经济,正在调整之中。2010年为「既济」,就是渡过风暴、有机会能反转回升。在爻辞中有「苦战三年」的象,也暗指自2007到2009年间,全球在经历风暴后的疲惫。普遍的作法都是以省钱、节约来应对,而且民生基层也相当困难。到后年(2011),才有「升」象,代表有高度成长的机会,能自谷底回升。在「既济」后开始回「升」,可能也代表各国所砸下的5兆美金的效应开始发酵。
 
但是,「升」也有意含新的泡沫的可能出现,这是过去的旧问题浮现? 还是所实行的解决方法不对,以致产生后遗症? 无论如何,看来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考验连连。在2012与2013 年时又可能爆发新问题,原来的解法看来是行不通了。由「同人」而「家人」,看来保护干预、贸易壁垒终究势不可挡,将走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处境。原先以自由开放、四海一家的「同人」,希望藉由减少设限的作法,并不能减轻伤害,于是退缩回来设立门坎。「家人」代表世界将由整体走向区域,虽然就长期角度来看,并不是好现象;但至少在短期上,可以减少失血。这个问题,在G20中已经有所警觉,但想要防止,看来并不容易。就目前的形势上来看也是如此,外贸退位、内需挂帅。各国为何一致看好中国? 并非由于此次金融风暴,而是在更早之前,就看到大陆的内需市场,包括:开发内陆、大西北的政策。今年大陆所投入的四兆人民币,看来也会发生效益,加重「外贸受挫,内需为主」的态势。因此,我特别就「中国大陆未来是否为世界的中流砥柱」提问,整理出未来五年的变化:
 
2009〈大有〉1.6       →〈恒〉虽艰无碍,长久稳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2010〈蛊〉3.6→〈升〉   →〈师〉深化改革,继续成长,组织动员。
2011〈履〉1.6          → 履险如夷,和平致泰。
2012〈萃〉              → 精英汇聚,出类拔萃,一枝独秀。
2013〈未济〉2.6       → 脱险至明,必有余庆。
 
2009年的表现,看来当然是没问题;「大有」就是《礼记》所言「礼运大同篇」中的境界,说明全球经贸互动日益重要。「大有」中又有「恒」象,就是长久稳定的意思,过程中虽有艰困,像是沿海受到冲击而关厂、倒闭,但宏观来看,对整体的表现并无重伤。特别是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天助自助」的意思,与各位校训「自强不息」是异曲而同工。而明年则需要开始对国际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个形势在明年开始会有更重要的角色,而内部的政经、社会体制的深化改革,也是重点,这样才能应因世界需求。自卦象来看,相信也是可以达成,以活力、创意来面对未来全球的托负。
 
2011年则是「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象,「履」就是有「履险如夷,和平致泰」的意思。在《易经》中有卦序来说明先后因果的关系,如果真能做到了「履」接下来就是「泰」。2012年的萃是出类拔萃、菁英相聚,摆脱了难关,安然渡过后,在2013年则为「未济」。这就是说明,面对12-13年间的世界保护主义,中国大陆应该也是可以顺利过关,爻中有「喜乐庆功」的景象。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简单浏览一下这些结论所推衍的卦象,从2008年的「需」开始,到2013 年的变化。
 
在此,我们另外插入一个主题,就是在2008年金融风暴发生时,所讨论的金融流动性问题;全球五大央行曾投入超过1500亿美金,来刺激金融的流动性。我在台湾有一位金融界的学生,曾在2007年就提出此一问题,当时就得到不折不扣的「困」卦,代表一个难解的困局。
 
「困」就是水干而没有流动性,2008年全年均是如此。「困」中有「涣」象;「涣」就是指出风吹过水面,呈现同心圆的波浪而散播天下。这就说明此次以美国为灾难中心的问题,将会影响到全世界。而且,这个卦象在2007年底就指出这个问题,「困」所带来泡沫化的问题之前,正是因为「升」的不断膨胀,而「困」的影响会蔓延到世界。学习《易经》的好处在于,对于问题可以预测,也可以即早做准备,不会轻举妄动。直到去年金融问题全面爆发后,我们针对同样的问题,再问一次。得到的结果也没有好多少,就是「蒙」卦。「蒙」是形势不明、看不清走向,代表蒙昧无知的意思。「蒙」卦的卦象是内险外阻,但动五爻「童蒙,吉」有「顺以巽」。指出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世界领导人,在此应当是指欧巴马,要能够做到集思广意,面对经济问题,就能够顺利解决。其中最主要是要能学习、态度谦虚,那么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就可以有「吉」的象。其中也有「涣」的象,说明问题也是会传播到天下。不过,在2007年时美国总统是谁尚未有定论,只知道是一个老人、一个女人和一个黑人间的竞争。希拉里出局后,只剩下了一老一少对峙的局面。但是《易经》所传递出的讯息,远比我们所知更为丰富;相对于麦坎,欧巴马可以说是小孩。「童蒙,吉」虽指出领导人应能谦虚以对的话,则可以转危为安的意思;但就「童蒙」而言,在当时也就暗喻了新任美国总统,应该就是欧巴马了。
 

 
另外,我们常说「否极泰来」,但事实上往往不是如此。在《易经》中则认为是「泰极否来」,因为要能长期地持盈保泰并不容易,当发展到高点之后,就会开始下坠到谷底。而在谷底时间非常长,要经历很久很久,才有可能复苏回升。这也提醒我们,人生得意的时间不长,但失意却可能要很久才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因此要能把握手边的每一个机会,得意时不骄纵、不自满,失意时不丧志,视为平常。
 

对于「美国总统欧巴马,能否救起美国经济?」,此卦的结果显示,恐怕他不能做到,无论是否连任,在任期内可能都无法将美国经济起死回生。「大过」,就是超乎寻常的负荷,扛不起来。所以在爻辞中,有「栋桡」就是弯曲、bending,受重压久了,就容易疲乏或折断;而且又说「不可以有辅」,也就是找怎样的人都帮不了忙,无论是诺贝尔奖的得主、经济专家也都是一样。最后折断,还是陷于困境。

虽然如此,美国经济在欧巴马手上无法好转,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幸灾乐祸的时候,反而是提供了迎头赶上的机会。身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一年的GDP约14兆美元,第二的日本约4.8兆,而中国的GDP约4.4兆美元。无论今年中国的经济成长率是否能保八,要赶上日本都是轻而易举,在二年内就必定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甲午战争后一百多年,等到这天的来到,实在令人欣慰。但对美国的差距,客观地来看,还是有三倍左右。中国未来畅旺的运势,配合上这样的冲击,造成美国反转消退,使得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又再拉近一步。不可否认,美国在人才、资源和国际形势上,占有相当的优势,国民平均所得高达四万五千美元;中国因为人口众多,在宣布进入小康后,国民平均所得也不过3000美元。无论从整体或个别的数字上来看,要追上美国,并不容易。有专家原本预估要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后才有可能。但事在人为,经过这次的冲击,造成人民币与美元间的涨与消,现在有些专家已经调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时间为2020,未免过分乐观。但无论如何,这个2050的时间表必然能提前追上,但不能掉以轻心。近代中国一直陷于救亡图存的情况下,发展到今日,可以说是到达太平盛世的规模,虽然仍要一段时间赶上美国,无论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必能看见。老牌霸权英国更惨,我有位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同学,是北大教授巫和懋,根据他们第一线的数据分析,看一国负债,除了国债之外,还要包括企业债与民间债等,才能真实呈现国力的表现。美国整体总负债是全年GDP的3.5倍,也就是约50兆美金,想想一个美国欠了全球各国近50兆,而中国是最大的债主。英国总负债则是为全年GDP的5倍,英美相依,火烧连环船,这次受伤更严重,现在人戏称英国为「欧洲病夫」。想想他们要怎样辛苦才能还钱,而且是一代接一代地还。来到厦门,想到当年五口通商、南京条约,那时的英美霸权,如今陷入困境,实在叫人警惕而不能幸灾乐祸。对于强权的盛衰不知如何解释,就说是福建先贤林则徐的英灵不灭吧。对于此次的金融海啸冲击,我有几个在英国金融界服务的朋友都感叹,未来金融业是否还能存在? 我相信金融业必然存在,只是游戏规则会改变。时代的变动快速,吸收信息往往来不及,在金融风暴出事前,我才读完葛林斯潘所著的〈我们的新世界〉,还来不及细想其中论点,就因为过度自由化所造成的危害,推翻了他的论点。股神巴菲特的自传〈雪球〉还未能读完,看到他的企业似乎又出问题,这一切的变化,似乎快到让我们几乎无法掌握。

 
再来就谈一谈「大国和平崛起」的问题,这以《易经》中的易理分析而来,说明国家在高度成长后,必然可能有二种选择:一是和平崛起的可能,再者是用非和平手段,必须透过战争等的方式来达成。

在央视所推出「大国崛起」的系列中,可以看到近五百年来的强权兴起,都是透过非和平的手段,从西、葡盛世开始,一直到美国都是如此。换句话说,「和平崛起」的概念是史无前例的,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却无人可以做到,都一味走上霸权的宿命。「升」卦中「升虚邑」就是指由战争、冲突中,争霸中崛起;而「孚乃利用禴」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来获得各国敬重,以为共主,可惜在历史上都还没有出现。但史无前例,并不代表不可能产生,若我们真能做到,必是光耀史册、开创人类文明新页。但相对的风险高、所遭受的阻力和难度亦不小,需要更深层的智慧。。「升」卦前有「姤」卦,代表百年难得的战略机遇,接着是代表菁英汇萃的「萃」卦,能利用难得机遇,加上菁英的人才支持,「升」的态势才有可能,使国力提升。「升而不已必困」,若是一味追求自我膨胀,则必然泡沫破灭的一天。中国近代发展至此,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未来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实力坐二望一,若仍陷在只从经济、富强的层次来看问题,则其发展必然有限,又走回霸权的宿命。就「富强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有「丰」卦的象,代表强权的兴起,不只是要靠硬实力,更要软实力的配合,才可能壮大和长久。
  
「丰」卦外震,代表刚性、威势的实力,也就是hard power;但光有「震」不能够保证一定能维持恒久。内卦为离,代表是文化、人民的象征,也就是soft power。《易经》中认为,必须要能软硬配合,有基本对外的硬实力后,配合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文明力量,有其民族的特色、优性,二者缺一不可。在观察这个问题时,我想起邓小平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说「中国要发展经济富强,必定要埋头苦干;即使能有朝一日达成目标,也不与列强起冲突、特别是不与美国争强,将来甚至于也可宣称永不称霸」,这样的思考,是有很高的智慧。从《易经》上来看,无论在那一方面称霸,包括:军事、经济等,都不会长久保持,必定有所盛衰。相对的,在西方的思考中,则多半以称霸、求胜为目的。中国有王道和霸道的思想,特别偏重在不以强凌弱、众暴寡的王道大同境界,像〈礼运大同篇〉所描述的情景。人类经由不同阶段的发展,有没有可能实践这种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践,有没有可能这对发生在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
 
霸图与王道
Ÿ             〈丰〉极转〈旅〉→ 失时、失势、失位
Ÿ             〈丰〉错变〈涣〉→ 分崩离析,化散四方
Ÿ              满招损,谦受益
Ÿ             〈丰〉彖传:「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Ÿ             〈谦〉:亨,君子有终。同人 → 大有 → 谦
Ÿ             〈谦〉大象传: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丰」卦中若失去了文化的底蕴,则不能维持太久;在「丰」卦后所接着就是「旅」卦,代表失时、失势、失位的现象。我们看到许多美国大公司,在这次金融冲击中可以从排头变排尾,很大一部份的因素,就是因为穷奢极欲、无限扩张的后果,则必然走向颓倾。另一方面,「丰」卦也可能走向「涣」的结局,也就是分崩离析、四分五裂,无法一直维持庞大的格局;像是前苏联这么大的加盟体,在经过分解后,国势一落千丈。这其中由「丰」而「旅」,或由「丰」而「涣」的道理,就不是简单数语可以说明清楚的。不过,还是可以用中国一句老话「满招损、谦受益」来概括。骄傲自大必有所折损而不能长久,谦虚而容人则必得善终。「谦」卦在《易经》中就是代表一种和谐的平衡,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可以得到一种圆满而和谐的发展。也正因如此,「谦」卦全卦均吉,是《易经》中最好的卦。因此,若「升」的和平崛起,能配合上文化的底蕴,国势自然可以丰盛。这文化的底蕴,来自于「复」卦中对文化的复兴和重新认识;两者能配合恰当,就是「泰」的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了。
 
 
 
最后简单看看两岸关系的发展,我以「滔滔两岸潮」为题,来说明过去「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复杂关系。在《易经》中有四个卦,原本是一家人,但后来因故变化,分别是「家人」、「睽」、「蹇」和「解」卦。这原本的一家人,后来起了家变,闹了内争以至于反目后,结果大家都没落到好处,都走不动了,这些内耗,甚至于造成他人的渔翁得利、所以到最后彻底要解决这个问题,正是这四个卦象的意义。近来两岸关系快速发展,越来越热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正是由「小畜」而「大畜」的象。而在07年期间,台湾大选之前,我们并未知道国民党与民进党何者将会胜选,但就两岸间的互动与开放,我们曾问「2012年前是否两岸可以达成三通?」,这个答案,就是由「升」卦而「既济」,其中亦包含有「谦」卦的象,也就是代表有百分之三百的把握,两岸在2012年前必能达成三通,而且可能提前实现。就我学易的过程中,就常关注两岸三通的问题,每一年都会问这个问题,盼了十几年,都没有结果。直到这个卦象出现,才真正为这个问题划下完美的句点,而且不可能走回头路。最后,为大家简短报告「中国大陆未来三十年的国运?」,这是在95年时所问,得到的是「丰」卦,其中的运作还有「复」卦的象,有剥极而复、民族复兴之意。而就「未来两岸十五至二十年的互动」就是「涣」卦,其中有「元吉」、「光大」等,都代表终有善解。特别是「匪夷所思」一句,代表未来两岸解决的方式,可能超出所有人的想法,由天意所促成。当然我们乐见两岸的纷争终能有解,自然台独是不可能,但这可能不是我们所能预测,一如此次金融风暴的发生。就我个人的看法是认为若海内外华人,若能利用这次崛起的机会,能好好把握,有更深刻的体认,相信中华民族的强盛兴起,将至少维持三百年到一千年的时间。今天适逢厦大八十八周年校庆,「八八」也谐音「发发」,在此,也祝厦大校运昌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谢谢各位。
 
 
 
 
 
 
 
 

近期廈門媒體對劉君祖老師相關報導

人氣2671
fernando - 媒體報導 | 2009-04-02 23:37:18

近期廈門媒體對劉君祖老師相關報導:(依時間序)

海峽導報· 2009年3月31日 ·第B03版 · 台海·綜合:易學預測並非機械宿命
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090331/hxdb162607.html


廈門商報· 2009年3月25日 ·第A01版 · 封面:台灣周易大師卦解中國經濟
http://www.xmnn.cn/dzbk/xmsb/epaper/html/2009-03/25/content_146922.htm

廈門商報· 2009年3月25日 ·第B02版 · 財經·熱點:
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劉君祖
大國崛起成定局 中國經濟「吉無不利」

http://www.xmnn.cn/dzbk/xmsb/epaper/html/2009-03/25/content_146870.htm

海峽導報· 2009年3月25日 ·第B04版 · 台海·交流:李登輝「老師」4月廈大開講
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090325/hxdb161288.html

共 11 頁,目前在第 10 頁: 第一頁第一頁 上一頁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一頁 最後頁最後頁
訪客未登入...

會員登陸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線上用戶

9人線上 (6人在瀏覽最新消息)

會員: 0
遊客: 9

更多...

歡迎新會員

partialsky 05月14日
kovida653 01月16日
0922677992 12月15日
Lien045 08月17日
597078571 07月23日
kuozuoyi 02月07日
LindaPai 11月23日
mei 05月25日
clwu 02月16日
missychu 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