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尚書與周易的「天」的概念初探
尚書與周易的「天」的概念初探
一、前言
易與書為孔子教授六經之一,後列經學,自有其微言大義,熊十力先生於論六經,從篇首始終、六君子之德、論及詩書二經之終始脈絡可尋。易與書二經,屢屢言「中」,書之允執厥中、易之中行、舉目皆是,是以論二書之同,必從中的概念始,茲題遠大,非敝人學力所能為之;其次,論「天」的概念,書之言天為最早紀錄,屢屢有不同意義,詩經亦多所提到天,如小雅:「民今方殆視天夢」,都表現出對天的認知,孔子則將宗教性質之天解釋為人的性質的天。天的意義甚為深遠,因此本文擬就周易與尚書所提到天的概念,先並列初探,深層意義研究則以俟來日。
二、尚書的「天」
不考慮今古文之爭、儒學史的前提,就尚書本文中,提到天的包括:
1. 虞夏書‧堯典:光宅天下;乃命羲和,欽若昊天;靜言庸違,象恭滔天;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2. 虞夏書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惟時亮天功;
3. 虞夏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民棄不保,天降之咎;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帝初于歷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負罪引慝
4. 虞書‧皋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敘有典;天秩有禮;天命有德;天討有罪;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
5. 虞書‧益稷:洪水滔天;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敕天之命,惟時惟幾;
6. 夏書‧甘誓: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
7. 夏書‧五子之歌: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
8. 夏書‧胤征:先王克謹天戒;俶擾天紀;昏迷于天象;奉將天罰;欽承天子威命;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9. 商書‧湯誓:天命殛之;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
10.商書‧仲虺之誥: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惟天生聰明時乂;夏王有罪,矯誣上天;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11.商書‧湯誥:天道褔善禍淫;肆台小子,將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賁若草木,兆民允殖;各守爾典,以承天休
12.商書‧伊訓: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災;于其子孫弗率,皇天降災;
13.商書‧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天監厥德;
14.商書‧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天作孽,猶可違;
15.商書‧太甲下:惟天無親,克敬惟親;天位艱哉;
16.商書‧咸有一德:天難諶,命靡常;皇天弗保,監于萬方;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惟天降災祥在德;
17.商書‧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玆猶不常寧;罔知天之斷命;天其永我命于玆新邑;
18.商書‧盤庚中:鮮以不浮于天時;予迓續乃命于天,予豈汝威,用奉畜汝眾
19.商書‧說命上:天子惟君萬邦;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20.商書‧說命中:明王奉若天道;惟天聰明,惟聖時憲;;
21.商書‧說命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22.商書‧高宗彤日:惟天監下民,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絕命;天既孚命正厥德;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無豐于昵
23.商書‧西伯戡黎:天子!天既訖我殷命;故天棄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天曷不降威;我生不有命在天;乃罪多參在上,乃能責命于天
24.商書‧微子:殷既錯天命;天毒降災荒殷邦
25.周書‧泰誓上: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大勳未集;天佑下民;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罪惟鈞;以爾有眾,厎天之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26.周書‧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其以予乂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27.周書‧泰誓下:天有顯道,厥類惟彰;自絕于天,結怨于民;恭行天罰;
28.周書‧牧誓: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29.周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厎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恭天成命;天休震動;俟天休命;一戎衣,天下大定;克成厥勳,誕膺天命;恭天成命;垂拱而天下治
30.周書‧洪範:惟天陰騭下民;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以近天子之光;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31.周書‧金縢:是有丕子之責于天;無墜天之降寶命;天大雷電以風;天乃雨;
32.周書‧大誥:天降割于我家;予不敢閉于天降威用;天降威;天休于寧王,興我小邦周;天明畏,弼我丕丕基;天閟毖我成功所;天棐忱辭;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越天棐忱;矧今天降戾于周邦;爾亦不知天命不易;天惟喪殷若牆夫,予曷敢不終朕畝,天亦惟休于前寧人;天命不僭,卜陳惟若玆;
33.周書‧微子之命:皇天眷佑,誕受厥命;周書‧康誥: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天畏棐忱;宅天命,作新民;爽惟天其罰殛我;
34.周書‧酒誥:天降威;弗惟德馨香祀,登聞于天;故天降喪于殷,罔愛于殷,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35.周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
36.周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天既遐終大邦殷之命,玆殷多先哲王在天;以哀籲天;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天迪從子保,面稽天若;其有能稽謀自天;其自時配皇天;有夏服天命;有殷受天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歷年;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我受天命;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37.周書‧洛誥: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公不敢不敬天之休;公其以予萬億年敬天之休;奉答天命;
38.周書‧多士:弗弔旻天;將天明威;。惟天不畀允罔固亂;惟天明畏;惟時天罔念聞;亦惟天丕建;罔不配天其澤;誕罔顯于天;罔顧于天顯民衹;惟天不畀不明厥德;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時惟天命;肆予敢求爾于天邑商;非予罪,時惟天命;我乃明致天罰;天惟畀矜爾;
39.周書‧無逸:天命自度;非天攸若;弗弔天降喪于殷;若天棐忱;弗永遠念天威;天命不易,天難諶;
40.周書‧君奭:弗弔天降喪于殷;若天棐忱;弗永遠念天威;天命不易,天難諶;天命不易,天難諶;︰天不可信,我道惟寧王德延,天不庸釋于文王受命;格于皇天;故殷禮陟配天;天惟純佑命;天壽平格;迪知天威;後暨武王誕將天威;肆念我天威;天休玆至;予惟用閔于天越民;
41.周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42.周書‧多方:洪惟圖天之命;天惟時求民主;惟天不畀;弗克以爾多方享天之命;非天庸釋有夏;非天庸釋有殷;圖天之命;天降時喪;天惟降時喪;天惟五年;天惟求爾多方,大動以威,開厥顧天;享天之命;王熙天之命;爾乃不大宅天命,爾乃屑播天命;天惟畀矜爾;則惟爾多方探天之威;告嗣天子王矣;方行天下;
43.周書‧周官:寅亮天地;
44.周書‧顧命:敬迓天威;今天降疾;天球;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
45.周書‧康王之誥: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用昭明于天下;
46.周書‧畢命:敷大德于天下;以蕩陵德,實悖天道;
47.周書‧呂刑:絕地天通;惟克天德;非爾惟作天牧;天齊于民;爾尚敬逆天命;具嚴天威;今天相民;非天不中,惟人在命;天罰不極,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48.周書‧文侯之命:嗣造天丕愆;
從上列尚書中提到「天」的經文,天的含義非常多層次,包括自然現象的天,如:滔天、天降災等等,此類的天極少數;有地理概念的天,如:天下、天地,此類的天更少數。有個人指稱的天,如:天子,此類的天最少數。絕大多數的天,多指“天命”,宗教性質的意義,天命觀通貫全書,此天命又有多層次性質:變與不變、轉移不轉移、得到與失去;意義上包括1.舊朝代(商)、新興朝代(周)的天命,2.天子及其臣民之間的天命,3.天子本身。換言之,天命觀含有朝代轉換的規律,及政治的基礎,從泰誓明顯看到,所謂朝代天命的改變。以此而言,天命代表著權柄。
值得注意的是「咸有一德」,(伊尹與太甲是整個歷史上的特殊唯一事件),首先指出「天難諶,命靡常」,天命不可相信是固定不變的,它會移轉,上失信仰,下失人民「慢神虐民,皇天弗保」,而要保住它就要「常厥德,保厥位」,天命是公平不自私的,沒有偏愛,「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惟民歸于一德,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直接點出德是天命的依據,與「一」的問題「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惟天降災祥,在德」,如何修德則靠「善」與時間累積「七世之廟」,「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克一又是「善」的根本,「一」有純一、及孟子所說「定於一」的意涵,茲題影響深遠,非學力可以理解,以俟來日。
二、易經的「天」
經文本文,除卦名外,多處提到天,十翼除象徵意義的大象,如需「雲上於天」、訟「天與水違行」與說卦傳,提到天的,有時以天地、天之某某等方式表現,散見於大小象、文言、繫辭。天的意義在此與尚書類似而不盡同,有自然現象、宗教性質及超乎宗教的「人」性質。周易直接講到「天」經傳文舉例:
1. 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小象: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2. 大有‧上九: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小象: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3. 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
4. 垢‧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5. 中孚‧上九:翰音登於于天。貞凶。
6. 明夷‧上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7. 乾‧彖辭: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時乘六龍以御天。
8. 睽‧彖:天地睽而其事同也。
9. 咸‧彖: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10.恆‧彖: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11.謙‧彖: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12.泰‧彖:天地交而萬物通也。
13.否‧彖: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
14.姤‧彖: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15.復‧彖: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16.大壯‧彖: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17.解‧彖:天地解而雷雨作。
18.頤‧彖: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
19.益‧彖: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20.無妄‧彖: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天命不祐,行矣哉。
21.革‧彖: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span lang="EN-US" style=&qu